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0开题报告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1.研究意义:随着科技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传统的大众旅游观光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以及各种专项旅游应运而生,为人们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提供了选择空间,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也体现出体验性、文化性与休闲性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始产生而蓬勃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很快并迅速在各地繁衍,发展至今已显示出其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旅游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乡村城镇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这是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所向。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遍地开花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少的问题与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瑞安市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瑞安市乡村旅游的品牌创建提供参考,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以期能为瑞安市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供参考而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2.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瑞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获取瑞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料,希望能展现瑞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和特点,为瑞安市乡村旅游创建品牌。这样的研究,对瑞安市旅游企业而言,可以了解乡村旅游品牌的价值,从中寻找机会,制定正确的品牌发展策略,从而成功的创立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牌,突出瑞安市乡村旅游的特色;对旅游者而言,了解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为瑞安市乡村旅游建立品牌忠诚度。通过对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研究,旨在了解瑞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提出瑞安市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开发具有瑞安市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瑞安市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使乡村旅游规模化和特殊化经营创品牌乡村旅游,为瑞安市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推动瑞安市特色乡镇建设,带动瑞安市新农村建设。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旅游品牌,国内外学者的在各自的研究内容上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1.国外研究现状品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但旅游品牌研究还是一项颇为前沿的课题,品牌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被导入旅游地研究中,旅游地品牌开始逐步成为旅游目的地(TDM)的关键因素。1998年TTRA(TravelandTourismResearchAssociation)在Texas州的ForthWorth举办以“旅游市场品牌化(BrandingtheTravelMarket)”为主题的年会,宣称首先将大规模地把品牌适用于旅游理论和实践领域。劳奈尔.贝克勒(1999)探讨了目的地定位和品牌化,认为一个有效的定位策略会大大增强旅游地向目标市场展示其吸引力的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倾向采用品牌化技术来塑造形象和实现这种形象的差异化,让其能与其他产品区分开。Conth(2002)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首先要使旅游吸引物品牌化。比尔贝克(BillBaker)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不是一个广告主题或一个标题,它应该是游客对该目的地提供的相关旅游体验的总体感知。史蒂夫·亚斯特罗(SteveYastrow)曾经说过,目的地品牌不是你认为它是怎样它就是怎样的,它应该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而且每个游客对目的地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杜阿尼·奈普(DunaeKnapp)则认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游客和众多利益相关者对旅游目的地内在印象的积累,由于各人利益不同,这将必然导致目的地在他们心目中处于截然不同的位置”。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识别和品牌特色,以便与其它竞争性目的地品牌区别开来的过程(莫里森和安德森,2002)。蔡·利平(LingpingA·Cai)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通过积极的形象塑造活动来选择某种品牌要素组合,从而使自身品牌显得与众不同的过程。有关国家旅游地品牌的研究较多,乔治·维森特(JorgedeVicente)在《21世纪的国家品牌》一书中对西班牙等国家旅游地品牌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朱尔金格罗斯博士认为国家旅游目的地品牌必须把旅游体验和产品与服务联系起来。CrockettandWood(1999)以澳大利亚西部为例,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品牌的构建过程,给出了旅游地品牌构建的一些相当重要的原则,指出形象只是目的地品牌管理的一部分,还应从理论和实践上通过整合各种市场活动建立一个统一的品牌。阿库雷里(2005)在地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三维模型,这三维是指地区文化、历史和自然。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旅游品牌的认识最初也是开始于城市形象和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研究。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国内意识到“形象”的意义和价值,广告学和传播的研究也表明,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图像和声音传播日益取代文字传播(李蕾蕾,1998)。90年代以来,以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旅游地形象予以重视,对旅游地形象(DI)设计也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在实践中大力提倡抓住地方文脉进行DI的导入。目前,国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价值、品牌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还有旅游企业品牌的研究。(1)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梁明珠(2004)认为,目前我国对于旅游地竞争优势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地区旅游形象的探讨上,大多数有关旅游地形象的观点没有与旅游地品牌联系起来,或对品牌的内涵和管理体系关注得不够。李艳,牛志文(2001)提出从景区企业运作层面分析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的内涵和构建基础,提出品牌形象塑造的方法,为景区品牌化经营提供一种思路”。(2)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李天元(2007)探讨了与旅游目的地定位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澄清了定位与品牌化以及品牌定位与品牌形象的关系,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定位目的、品牌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原理及旅游目的地定位的原则。冷志明(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应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做到规划先行、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品牌并广泛地开展品牌宣传。(3)品牌打造:林洪岱(2000)提出中国旅游业的品牌化诉求,强调品牌商标的重要性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必须由政府和旅游企业共同打造的观点”。欧阳斌(2005)认为根据策划预设的目的不同,策划可以分为品牌策划等,从策划的角度谈论了品牌的建设。张华友,张宏宇(2004)讨论了旅游企业品牌的开发,认为中国的旅游业要创建出自己成功的名牌,应塑造旅游企业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的竟争力;实施CIS战略全面营造旅游企业形象;追求高质量高品质。同时,还应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经营与保护。(4)品牌价值:马勇(2007)通过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和旅游目的地系统论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的系统思路。(5)品牌管理:朱强华,张郑超(2004)在综述国内外旅游品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游景区企业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旅游品牌管理模型的构建,分析了旅游品牌管理的系统过程。(6)品牌营销:佟玉权(2007)提出了品牌化营销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方略从目标市场选择、整体联合推进、突出重点和特色及乡村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品牌营销。杨森(2008)分析了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品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核心竞争力、乡村旅游形象和旅游口号设计、品牌组合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品牌营销主体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张丽华,周艳(2006)分析了乡村旅游品牌产品营销的特点,提出了以体验营销为切入点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产品和营销策略及对策。王军,董谦(2008)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文化的形成机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文化开发中的资源开发、生态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7)旅游企业品牌:王崧与韩振华(2001)指出,旅游品牌在形式上首先表现为两种形态: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其中,公共品牌是地区所有旅游企业所共享,企业品牌是公共品牌的个性化。王崧、韩振华(2001)还描述了旅游品牌的增长方式: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竞争方式表现为赢家通吃,而赢家通吃是正反馈的最极端的形式,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正反馈有可以预测的模式,其增长方式采用以S形的成长曲线。旅游品牌的成长与旅游消费者的关注紧紧联系在一起,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起飞阶段、膨胀阶段和衰退阶段。启动时是平坦的,然后随着正反馈起作用在起飞阶段急速上升,接着随着饱和的出现再次趋向平坦。郭鲁芳(2001)提出品牌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王牌,我国旅游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观念,以质量为基础创旅游品牌。3.参考文献[1]张环宙,许欣,周永广.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人文地理,2007(4)[2]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王晓南.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魏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赵爱民.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1).[6]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1).[7]周金玉.上海市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8]庞肖霞.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9]王荧,田秀丽.浅析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10]张丽华,周艳.乡村旅游体验品牌产品营销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6).[11]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2]郭英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J].旅游学刊,2006(7).[13]马勇,张祥胜.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分析与提升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14]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15]王晓娟,樊亚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20).[16]夏学英,王慧.新农村建设中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3).[17]张丽华,张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9(1).[18]吴从越,赵晔龄.论旅游景区品牌的建立和保护[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19]王落,韩振华.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1,16(6):43一46..[20]朱强华,张振超.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21]扬森.浅议乡村旅游品牌营销战略[J].市场营销,2008〔8):156.[22]蔡碧凡,夏盛民,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3]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4]ParkSY,PetrickJF.Destinations’perspectivesofbranding[J].AnnalsofTourismReserch,2006,33(1):262一265.[25]DunaeKnapp,BlaineBecker.TheBrandScienceGuideforDestinationRFPs[M].BrandStrategy,Inc.2004.[26]GiuseppeMarzano.RelevanceofPowerintheCollaborativeProcessofDestinationBranding[EB/OL]./cotsa/infodetail.2006.01.[27}JolmW.Praeejus.Theroleofbrand/cansefitintheeffeetivenessofcause一relatedmarketingcamPaigns.BusinessResearch,VOlume57,June2004,Pages:635一640.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文章主要是对瑞安市乡村旅游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为: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3研究方法2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相关理论2.1乡村旅游和品牌的概念2.2瑞安市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2.3瑞安市乡村旅游的特点2.4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原则和意义3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SWOT分析3.1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优势3.2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劣势3.3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机会3.4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威胁3.5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3.5.1品牌意识薄弱,缺乏创意产品3.5.2对瑞安市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3.5.3乡村旅游品牌差异化不明显,缺乏个性和特色3.5.4缺乏品牌营销观念,品牌市场推广不足4瑞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的思路4.1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4.1.14.1.2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4.1.3将品牌意识导向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技学院《材料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金融学院《快题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日语翻译实战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英语声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展览场馆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东软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定量分析实验》课件
- 西点军校培训课件
- 小学生诚信的课件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政治试题(含答案)
- 驾校教练安全培训课件
- 中央202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9:“7支持-7.2能力”(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秋新商务星球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第4节 发展差异与区际联系
- 2025学年人教新版英语七下Unit1随堂小测
- 2024版教育培训机构店面转让及课程合作协议3篇
- 《BL急性肾盂肾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上海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常考作文范文10篇(含译文)
- 公共卫生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