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北京专用)_第1页
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北京专用)_第2页
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北京专用)_第3页
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北京专用)_第4页
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北京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物质构成的奥秘1.(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Ca(OH)2 B.H2CO3 C.H2O2 D.H2【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钙中没有氢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中没有氢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中没有氢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0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H2O2 C.H2CO3 D.SO2【答案】A【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A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19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答案】A【解析】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4.(2020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 B.P2O5 C.AgNO3 D.H2O【答案】C【解析】A.H2S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19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答案】C【分析】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解析】A.Mg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Zn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C.Cl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D.Ag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6.(2018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 B.Al2O3 C.NO2 D.P2O5【答案】B【解析】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B。7.(2017北京中考真题)“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答案】D【解析】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反物质名称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选择D8.(2017北京中考真题)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答案】A【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正确;B.铬属于金属元素,错误;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错误。故选A。点睛: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把握住这一点,此题就不难解答,另外相对原子质量是易错点,它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题组(2021北京中考真题)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回答问题。9.(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7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10.(2021北京中考真题)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27 B.32 C.59 D.86【答案】9.B10.A【解析】(1)A.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A正确。B.钴带“钅”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C.周期表小方格右上方表示元素符号,C正确。D.小方格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D正确。故选:B。(2)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11.(2019北京中考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1)由分析可知,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水结合为盐酸,显酸性,可以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故填写: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由分析可得,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的微观解释是:挥发出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的不断运动,使湿润的紫色石蕊中的水分子,与氯化氢分子结合,显酸性,使纸花变红,故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12.(2018北京中考真题)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______。(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___。【答案】水/水蒸气;分子间间隔。【解析】(1)据图判断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水蒸气;(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增大,而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一、单选题1.(2021·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零模)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答案】A【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2.(2021·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依稀记得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一到花开时节,每个角落都能闻到它的香气”。每个角落都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分子性质: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我们能闻到各种各样气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选:D。3.(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O B.P2O5 C.Ca(OH)2 D.C2H5OH【答案】C【解析】A.水是由H、O元素组成,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五氧化二磷是由P、O两种元素组成,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由CA.O、H三种元素组成,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乙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氧 C.铁 D.铝【答案】B【解析】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5.(2021·北京平谷区·九年级二模)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是Si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答案】D【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故硅的元素符号是Si,不符合题意;B.由“石”字旁可知,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14,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符合题意。故选D。6.(2021·北京平谷区·九年级二模)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氧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水由水分子构成,正确;B.氯化钠由离子构成,错误;C.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正确;D.氧气由分子构成,正确。故选B。7.(2021·北京平谷区·九年级二模)氮元素与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硫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A。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答案】C【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9.(2021·北京海淀区·九年级二模)根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碳-126642碳-146642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是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选A。10.(2021·北京海淀区·九年级二模)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答案】A【解析】喝牛奶可以补钙,是因为牛奶中有含有钙元素的物质,泛指元素;故选:A。11.(2021·北京海淀区·九年级二模)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铁 B.氧 C.锌 D.银【答案】B【解析】A.铁是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氧是非金属元素,故B符合题意;C.锌是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银是金属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12.(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人工合成元素“镆”,名称取自古代剑名“镆铘”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C.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答案】C【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氧元素与氢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14.(2021·北京顺义区·九年级二模)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种锌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0和质子,36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4 B.30 C.36 D.66【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锌原子,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故选:B。15.(2021·北京顺义区·九年级二模)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 B.铜 C.食盐 D.氮气【答案】C【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此选项错误;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此选项错误;C.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D.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不同物质构成的粒子也不同: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常见的气体(除稀有气体)、大多数酸、有机物由分子构成,而碱和盐由离子构成。16.(2021·北京东城区·九年级二模)鸭血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答案】A【分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析】鸭血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物质的化合物中,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故选A。17.(2021·北京东城区·九年级二模)能闻到榴莲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榴莲气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榴莲的气味。故选D。18.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下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图中x=23B.钒属于金属元素C.钒的中子数为50.94D.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答案】C【解析】A.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则x=23,说法正确;B.钒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23,钒的中子数=28,说法错误;D.由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外由4个电子层,说法正确;答案:C。19.(2021·北京朝阳区·九年级二模)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A.H2CO3 B.MnO2 C.SO2 D.O2【答案】D【解析】A.碳酸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符合题意;答案:D。20.(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春暖花开的季节,处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C【解析】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花香四溢,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的体积很小无关。故选C。21.一种氮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5 B.8 C.7 D.1【答案】C【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氮原子原子核内含有7个质子,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选C。22.(2021·北京九年级二模)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氖 B.氧 C.锌 D.磷【答案】C【解析】A.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错误.B.氧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锌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D.磷元素带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23.(2021·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二模)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A.电子带负电荷,正确;B.中子不带电荷,呈电中性,错误;C.质子带正电荷,不带负电,错误;D.原子核带正电,错误。故选A。24.(2021·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二模)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C【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5.(2021·北京西城区·九年级二模)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答案】B【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为9。26.(2021·北京门头沟区·九年级二模)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答案】A【解析】物质发生三态变化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变为水蒸气过程中,水分子的质量、体积及水分子的数目均未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故选A。27.(2021·北京门头沟区·九年级二模)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 B.Al2O3 C.NO2 D.P2O5【答案】B【解析】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B。28.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2B.核外电子数为24C.元素符合为Mg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B【解析】12表示原子序数,24.31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对于原子而言:原子序数=核电核素=核外电子数29.(2021·北京二中)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A.H B.H+C.H2 D.H2O【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故选C。30.(2021·北京二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C.同种元素,可能核外电子数不同,如钠原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题意;D.同种元素,可能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如钠离子和钠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31.(2021·北京东城区·九年级一模)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氮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7 B.元素符号为N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C【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7,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N,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氮,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2.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答案】D【解析】生活中提到的补铁、补锌、补硒,补的都是元素,故选:D。33.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答案】A【解析】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34.(2021·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一模)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层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A。35.(2021·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一模)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硅Si B.氟F C.溴Br D.钛Ti【答案】D【解析】A.由“石”字旁可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由“气”字旁可知,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由“氵”可知,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由“金”字旁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36.(2021·北京海淀区·九年级一模)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 B.10 C.18 D.2【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故选A。37.用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擦拭物体表面时,能闻到乙醇气味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我们能闻到乙醇气味,是因为气味中含有的乙醇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答案:C。38.(2021·北京房山区·九年级一模)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飘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干冰升华-分子种类改变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固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是因为苯是由分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39.(2021·北京房山区·九年级一模)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铝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13 B.质子数为13C.核外电子数为13 D.相对原子质量为13【答案】D【解析】A.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电荷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质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0.(2021·北京西城区·九年级一模)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铬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C.铬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铬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4,错误;B.根据上面的分析,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且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但不是“g”,故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而在元素周期表中并不能体现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D.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铬元素名称带“金”字旁,因此属于金属元素,错误。故选B。41.(2021·北京西城区·九年级一模)如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大小与温度有关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D【解析】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说明热水中,品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选D。4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A.质量变小 B.间隔变小 C.体积变小 D.个数变少【答案】B【解析】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变小,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个数变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43.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铷属于非金属元素B.铷原子中的电子数为37C.铷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7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答案】B【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37,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85-37=48,错误;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错误。故选B。44.(2021·北京朝阳区·)C919客机部分机身采用了铝锂合金,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答案】D【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D。45.(2021·北京顺义区·九年级一模)“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我们能闻到琼花的香味说明了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A【解析】A.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闻到琼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46.(2021·北京九年级一模)“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答案】D【解析】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反物质名称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选择D47.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8 B.24 C.82 D.140【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故核外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