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页/共页第1章概述1、什么是高层建造和高层建造结构?JGJ3-2002《高层建造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JGJ99-1998《高层民用建造钢结构技术规程》是如何规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高层建造委员会在1972年年会上建议将高层建造为四类:第一类高层建造9~16层(高度不超过50m);第二类高层建造17~25层(高度不超过75m);第三类高层建造26~40层(高度不超过100m);第四类高层建造40层以上(高度超过100m以上,即超高层建造);JGJ3-2002《高层建造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混凝土结构为高层民用建造;JGJ99-1998《高层民用建造钢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所和约24m以上的其他民用建造为高层建造。高层建造结构是高层建造中的主要承重骨架。2、高层建造结构中结构轴力、弯矩和位移与结构高度的关系大体如何?答:高层建造结构中:轴力和结构高度成线性关系;弯矩和结构高度成二次方关系;位移和结构高度成四次方关系。3、按功能材料分,高层建造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答:按功能材料分:①混凝土结构②钢结构③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型式.4、高层建造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组成和承受作用特点?答:高层建造的抗侧力类型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臂结构及巨型框架结构。组成和承受作用特点:①框架结构体系架结构体系有线型杆件-梁和柱作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②剪力墙结构体系:混凝土墙体组成,承受所有竖向和水平作用的;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组成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④筒体结构体系: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⑤悬臂结构体系:在钢筋混凝土内筒为主要受力结构的高层建造中,从内筒不同高度处伸出金属悬臂杆,并在其端部挂有钢吊杆与内筒共同承受各层楼板的自重与附加的活荷载;⑥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由若干巨柱以及巨梁组成,承受主要的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截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只将楼面荷载传递到巨型框架结构上去。高层建造结构受力特点和结构概念设计5、高层建造中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普通怎样考虑?为什么要这样考虑?答:高层建造中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普通不考虑楼面及屋面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是按满布考虑举行计算,但是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0kN/㎡时,各截面内力计算时仍考虑活荷载的布置,按不利荷载计算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是因为:1)在高层建造中各种活荷载占竖向荷载的比例很小,活荷载普通在1.5~2.5kN/㎡范围内,只占所有竖向荷载的10%~20%,因此活荷载不同的布置方式对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很小;2)高层建造结构是个复杂的空间体系,层数与跨数多,不利分布的情况复杂多样,计算工作量极大且计算费用上不经济,为了简化起见,可以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按满布方式布置作内力计算后再将框架梁的跨中弯矩乘以1.1~1.3的放大系数。6、高层建造结构所受的风荷载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总风荷载是怎样计算的?答:高层建造结构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与建造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及高层建造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情况等因素有关。总风荷载是建造物各个表面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高度变化的分布荷载,总风荷载的作用点是各个表面风荷载的合力作用点。Z高度处总风荷载值的大小为=式中—第i个表面的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第i个表面的宽度;-第i个表面的法线与风荷载作用方向的夹角;-建造物的外围表面总数。7、什么是地震作用?地震作用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波从波源通过基岩传扬引起的地面运动,使处于静止的建造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的强烈振动。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地震波的特性有关,还与场地土性质及房屋本身的动力特性有很大关系。8、高层建造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什么?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哪几个阶段抗震设计主意?答:高层建造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使“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高层建造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应维持在弹性状态,建造物普通不受损坏或不维修仍可继续使用,为第一水准;在中等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可以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结构不允许破坏,震后经普通修复可以继续使用,为第二水准;当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建造物不应崩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为第三水准。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两阶段抗震设计主意:第一阶段设计:是针对所有举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造。除了决定结构计划和举行结构布置时考虑抗震要求外,还应按照小震作用举行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二阶段设计:主要针对甲级建造和不规矩的结构。用大震作用举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9、高层建造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主意有哪些?它们的实用条件是什么?答:高层建造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主意主要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建造高度范围8度Ⅰ、Ⅱ类场地和7度>100m8度Ⅲ、Ⅳ类场地>80m9度>60m实用条件:①高层建造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匀称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造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②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力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匀称的高层建造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③7~9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造,下列情况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举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A、甲类高层建造结构。B、表2.4所列的乙、丙类高层建造结构。C、结构竖向布置异常不规矩的高层建造结构。D、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多塔楼等复杂高层建造结构。E、质量沿竖向分布异常不匀称的高层建造结构。10、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答: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每一楼层作为一个质点,当顶部有局部突出的小屋时,可将其视为一个扩散质点;求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求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求结构基本周期T1;求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T1的地震动影响系数;按此式求总水平地震作用;按求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按求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力学主意求各层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对于突出屋面的房屋(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等)宜作为一个质点参加计算,计算求得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增大系数可按P21~22表2.9采用。增大后的地震作用仅用于突出屋面房屋自身以及与其直接相连的主体结构构件设计。在高层建造9度抗震设计时,以及对于8度、9度抗震设计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情况下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1、高层建造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主意有哪些?答:①高层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自振周期近似计算公式;②以剪切变形为主的高层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以能量法为基础);③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自振周期,在采用微分方程建立自由振动方程解无限自由度体系延续结构的基础上,求出结构动力特性,查p26图2.6可以由下式计算第1、2、3振型的自振周期;④经验公式:普通情况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2、减少高层建造温差影响的措施是什么?答:在高层建造中,减少温差影响的综合技术措施主要有:①采取合理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避免截面的突变。②合理挑选结构形式,降低结构约束程度,从而减少约束应力。③合理布置分布钢筋,重视构造钢筋作用,加强构造配筋。④在顶层、屋顶、山墙及纵墙两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部位提高配筋率。⑤优选有利于抗拉性能的混凝土级配,减少坍落度,对于超长结构采用后浇带主意施工或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13、设沉降缝的目的是什么?在实际设计中常用的处理主意有哪些?答:设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不匀称沉降的影响,避免因为地基不匀称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常用的处理主意:①采取利用压缩性小的地基,减少总沉降量及沉降差。②对于有不同高度及基础设计成整体的结构,在施工时它们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以后再灌溉衔接部分的混凝土。③将裙房做在高层建造的悬挑基础上,达到裙房与高层部分沉降一致。④综合采用上述主意处理。14、高层建造结构的工作特点有哪些?其布置原则是什么?答:高层建造结构的工作特点:①结构设计时,应考虑高层建造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②水平作用对高层建造结构的影响占主导地位;③高层建造结构具有刚度大、延性差、易损的特点;④在举行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薄弱层。其布置原则:高层建造不应采用严重不规矩的结构体系;宜采用规矩结构,[即体型(平面、立面)规矩,结构平面布置匀称、对称并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结构竖向布置匀称,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质量分布匀称,无突变的结构];应使结构具有须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应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囫囵结构丧失承载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对可能浮上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宜设置多道防线。15、高层结构剪力墙设计中,剪力墙的布置应满意什么要求?答:(1)高宽比限制:高层结构剪力墙的最大适用高宽及高宽比应满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要求。(2)结构平面布置:①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普通情况下,采用矩形、L型、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②关高层建造结构不应采用所有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③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短肢和连梁。④同一轴线的延续剪力墙过长时,应该用楼板(不设连梁)或细弱的连梁分成若干各墙段,每个墙段相当于一片自立剪力墙,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⑤剪力墙结构中,倘若剪力墙的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刚度和分量都太大,,不仅材料用量大而且地震力也增大,普通采用大开间剪力墙比采用小开间剪力墙更好。(3)结构竖向布置:①普通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囫囵建造竖向延续,上应到顶,下要究竟,中间楼层不要中断。②为减少上下剪力墙结构的偏心,普通情况下厚度宜两侧同时内收。③剪力墙的洞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使剪力墙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④剪力墙相邻洞口之间及洞口与墙边缘之间要避免小墙肢。⑤采用刀把形剪力墙会使剪力墙受力复杂,应力局部扩散,而且竖向地震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宜十分慎重。⑥抗震设计时,普通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得到1/10;部位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16、什么是高层建造结构的概念设计?在举行概念设计时的要点主要有哪些?答:高层建造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运用所控制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在计划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从宏观上,总体上和原则上去决策和决定高层建造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最基本、最本质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主要涉及结构计划的选定和布置、荷载和作用传递路径的设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判定和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和耗能作用的发挥以及承载力和结构刚度在平面内和沿高度的匀称分配;结构分析理论的基本假定等。在举行概念设计时的要点:①结构容易规矩匀称;②刚柔适度,性能高③加强衔接,整体稳定性强;④轻质高强、多道设防。结构设计的普通原则17、高层建造设计采用的三个基本假定是什么?答:三个基本假定:①弹性变形假定;②刚性楼板假定;③平面抗侧力假定。18、什么是荷载效应和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组合可分哪几种?答:荷载效应是指由作用引起结构和结构构件的反应,可体现为内力、变形及裂缝等。荷载效应组合是指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浮上的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规定的组合。荷载效应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远组合三种组合19、对于60m以下8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造需要考虑哪些荷载效应组合?答:重力荷载、水平地震荷载及竖向地震荷载组合。20、什么是结构的延性?结构应具有哪些特点才干具有较好的延性?答:结构延性是结构屈服后变形能力大小的一种性质,是结构吸收能量能力的一种体现,常用延性系数来表示。结构应具有较好延性特点:①强柱弱梁;②强剪弱弯;③强节弱杆;④强压弱拉。21、为什么要对高层建造举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抗震变形验算?是怎么验算的?答:在大量的震害表明,建造中倘若存在薄弱层或薄弱部位,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强产生弹塑性变形,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引起结构崩塌,对于生命线工程而言,工程关键部位一旦遭遇破坏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第二阶段设计中,为达到“大震不倒”的目的,必须对高层建造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举行薄弱层的抗震变形验算。抗震变形验算: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对于7、8、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造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采用以下主意主意1: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式(不超过12层且层侧向刚度无突变的框架结构)或主意2: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主意计算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适用主意1中以外的建造结构)22、应怎样计算高层建造层间弹塑性位移?答:层间弹塑性位移简化计算式为或-层间弹塑性位移;-层间屈服位移;-楼层延性系数;-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此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p44表3.7采用;-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当薄弱层(部位)的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相邻层(部位)该系数平均值的0.8时,可按p44表3.8采用,当不大于该平均值的0.5时,可按表内的相应数据的1.5倍采用;其余情况采用内插法取值。还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主意计算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23、多道抗震防线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对于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交错支撑及耗能器结构中,多道防线分离是哪些?答:多道抗震防线的含义,一是指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将各分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工作;二是指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存心识的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遭遇破坏也易于修复。框架-剪力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二个系统组成,剪力墙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框架-筒体体系是延性框架和筒体组成,筒体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筒中筒体系是内实腹筒及外空腹筒组成,内内实腹筒为第一道防线,外空腹筒为第二道防线;在交错支撑及耗能器结构中,交错耗能支撑和耗能阻尼器为第一道防线,结构本身为第二道防线。24、什么是延性系数?举行延性结构设计时应采用什么主意才干达到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答:延性系数是结构最大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即举行延性结构设计时是通过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结构有充足的变形能力来达到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框架结构设计25、框架结构定义及优点、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如何?答:框架结构是指由梁柱杆系构件构成,能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优点: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便,可按照需要分隔成小房偶尔者改成大房间;结构自重较轻。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层数不多的结构26、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是什么?答:竖向荷载作用下,普通情况,梁端抗弯承载力首先达到其极限承载力,浮上塑性铰区域,相应地梁端截面转角位移显著加大,内力向跨中发生转移,导致跨中弯矩进一步提高,跨中挠曲变形增大,直至破坏。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受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同时由水平力引起的倾覆力矩,使框架的近侧柱拉伸、远侧柱压缩,形成框架的整体弯曲变形,水平力也引起楼层剪力,使梁、柱产生垂直其杆轴线的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形成框架的整体剪切变形,直至破坏。27、框架结构结构整体布置原则有哪些?答:(1)高宽比限制:水平荷载是高层框架结构的主要荷载,由此产生的整体倾覆力矩可能使部分柱受拉,整体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要求决定了结构的最大高度。框架结构高宽比限值满意非抗震设计时为5;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为4;8度时为3;9度时为2。(2)框架结构结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应按照第二章2.3节的要求布置。28、框架结构梁、柱构件截面几何尺寸的初选主意是什么?答:(1)梁:梁高:梁宽:(2)柱:柱截面面积普通按照轴压比限值估算,同时截面的高度、宽度要满意以下要求:29、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平面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时的基本假定是什么?答:分层法的基本假定:(1)梁上荷载仅在该梁上与其相连的上下层柱上产生内力,在其他层梁及柱上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可忽略不计。30、分层法计算时为什么要将上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举行折减?传递系数为什么要变为0.3333?答:在分层的时候,各个开口刚架的上下端均为固定支承,而实际上,除底层的下端外,其他各层柱端均有转角产生,即上层的刚架中,其它层对本层刚架约束作用应介于铰支承与固定支承之间的弹性支承,为了改善由此所引起的误差,在计算时做以下修正:①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0.9的折减系数;②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31、分层法所得弯矩荷载效应计算结果有什么特征?节点力矩不平衡时通常如何处理?答:在求得各开口刚架中的结构内力后,则可将相邻的两个开口刚架中同层柱号的柱内力叠加,作为原框架中柱的内力,而分层计算所得的各层梁的内力,即为原框架结构中相应层次的梁内力,分层法所得的框架节点处的弯矩之和常常不等于零。节点不平衡力矩较小(小于10%),直接按叠加成绩举行下一步计算,否则需再分配一次,修正原杆端弯矩,得到总算计算成绩。32、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时,其基本假定是什么?答:(1)梁的线刚度与柱线刚度之比大于3时,可认为梁刚度为无限大;(2)梁、柱轴向变形均可忽略不计。33、柱抗侧移刚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柱抗侧移刚度指无角位移的两端固定杆件,单位侧移时所产生的剪力。34、反弯点法计算弯矩时,与框架中节点相连的梁端弯矩计算公式说明了什么?答:反弯点法计算弯矩时,与框架中节点相连的梁端弯矩计算公式说明了梁端弯矩不当与相连的柱端弯矩有关,而且还与该梁的线刚度成正比。35、D值法的基本假定是什么?答:(1)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同层各结点转角位移相等;(2)梁、柱轴向变形均忽略不计。36、柱反弯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柱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造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有关。37、什么是标准反弯点高比?答:按照标准框架总层数n,计算柱所在层数m,梁、柱线刚度比k,以及水平荷载形式由有关表格查得的反弯点高度与计算柱高度的比值。38、反弯点法与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详细步骤是什么?答:反弯点法计算步骤①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梁柱线刚度之比值时,可采用反弯点法计算杆件内力。②计算柱子抗侧移刚度;③计算各层总水平剪力,按每柱抗侧移刚度分配计算柱水平剪力;④按照各柱分配到的剪力及反弯点位置,计算柱端弯矩上层柱:上下端弯矩相等底层柱:上端弯矩下端弯矩⑤按照结点平衡计算梁端弯矩,如图所示对于边柱:对于中柱:设梁的端弯矩与梁的线刚度成正比,则⑥可按照力的平衡原则,由梁两端的弯矩求出梁剪力。D值法与反弯点法计算步骤类似。只需将柱子抗侧移刚度和柱反弯点高度按D值和D值法反弯点高度y举行修正。39、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怎样计算?答:水平侧移由框架梁、柱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因为框架柱轴向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两部分组成,即=+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计算:第i层的层间位移;第i层的水平位移;顶点位移为;框架柱轴向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40、为什么对高层建造结构来说,必须验算结构的侧向位移?答:对高层建造结构来说,其层数度,高度大,为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控制裂缝的开展及控制其宽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以及保证填充墙、隔墙及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要求高层建造结构必须具有充足的刚度,且须对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举行限值,所以必须验算结构的侧向位移。41、高层框架结构中的侧移哪些是有害性侧移、哪些是无害性侧移?答:由框架梁、柱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水平侧移式有害的,而由框架柱轴向变形产生的水平侧移无害。42、框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曲线有什么特征?答:框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曲线特征是在整体上构成“剪切型变形曲线”形式。43、什么是控制截面?什么是控制内力?框架梁、柱结构构件的控制截面分离有几个?控制内力各有哪些?构件梁柱控制截面梁端跨中柱端最不利内力-+-++及相应的N,V-及相应的N,V及相应的M,V及相应的M,V答:控制截面就是构件中内力最大的截面。控制内力就是控制截面上的最不利内力。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有3个,两端和跨中;框架柱的控制截面有2个,各层柱的上、下两端。控制内力如下表44、梁端弯矩调幅缘故是什么?调幅大小有何根据?答:梁弯矩调幅缘故是按照框架结构的合理破坏形式,在梁端浮上塑性铰是允许的,为了便于浇搗混凝土,也往往希翼节点处梁的负钢筋放的少些;而对于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并非绝对刚性,梁端实际弯矩将小于其弹性计算值,因此,在举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普通均对梁端弯矩举行调幅。调幅大小根据,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举行调幅,现浇框架调幅系数为0.8~0.9,装配式框架调幅系数为0.7~0.8,梁端负弯矩减少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且要求梁跨中正弯矩至少应取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1/2。45、抗震措施有多少等级?为什么偶尔要求高,偶尔要求低?有什么样的大致逻辑性?答:抗震措施有五个等级: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不同,体现在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郑重与否的程度,等级越高,结构抗震性能要求就越高,当有异常要求时则提升到特一级,其计算和措施比一级越发郑重;相反如抗震等级较低,则抗震要求较低。对各类不同的高层建造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甲类、乙类建造: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达到要求。当建造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丙类建造: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造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46、延性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是什么?答:四个要点:①强柱弱梁;②强剪弱弯;③强节弱杆;④强压弱拉。47、保证框架梁结构构件具有充足延性的措施有哪些?答:①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②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48、框架结构构件设计中,“强剪弱弯”要求是如何实现的?答:在设计中采用将承载力不等式转化为内力设计表达式,对不同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从而使强剪弱弯的程度有所差别。49、为什么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中,箍筋及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乘以0.8的折减系数?答:地震时在反复作用作用下,梁端柱端形成交错剪切裂缝,使混凝土的抗剪能力比非抗震设计时降低,在钢筋混凝土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中用乘0.8考虑这种不利影响。50、框架柱剪跨比、轴压比、剪压比定义是什么?它们与框架柱破坏形态有什么样的关系?答:剪跨比:对于柱指框架柱端截面弯矩设计值M和剪力与截面高度乘积之比,即,剪跨比大于2的柱,其破坏形式普通为延性的弯曲破坏,而剪跨比小于2的柱,普通导致脆性的剪切破坏。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轴压比是影响柱的延性重要因素之一,实验研究表明,柱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急剧下降,轴压比较高时,将导致混凝土压碎而受拉钢筋尚未屈服的小偏心受压脆性破坏。剪压比:柱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柱构件截面剪压比过大,混凝土过早地发生剪切破坏。51保证框架柱结构构件具有充足延性的措施有哪些?答:①限制框架柱的剪跨比;②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③限制框架柱的剪压比;④限制框架柱的纵筋配筋率;⑤限制框架柱的箍筋配箍率。52、为什么要设计强柱弱梁框架结构?如何设计强柱弱梁?下面几个概念是否对?为什么?(1)柱子断面大于梁断面就是强柱弱梁;(2)柱子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就是强柱弱梁;(3)柱子承载力大于梁承载力就是强柱弱梁。答: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总体机制和楼层机制。所谓楼层机制,也称“梁铰型”破坏机制,是指当框架柱端的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抗弯承载力时,地震时各层框架梁端首先屈服,梁端塑性铰的转动耗散大量地震能量,而各层柱在较长时光里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最后才在低层柱根部浮上塑性铰,形成整体的机动体系。楼层机制,也称“柱铰型”破坏机制,是指当框架梁端的抗弯承载力大于柱端的抗弯承载力时,地震时处于梁端弹性状态,框架柱端屈服,并导致某一楼层屈服,形成机动体系。两相比较,显然总体机制的抗震性能好,是一种较理想的破坏机制。因此合理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强柱弱梁原则,避免强梁弱柱。强柱弱梁是指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和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间满意>,目的是控制塑性铰浮上位置在梁端,尽可能避免塑性铰在柱中浮上,抗震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强柱弱梁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受地震地复杂性,楼板的影响和钢筋屈服强度的超强,很难通过确切计算真正实现,国内外多以设计承载力来衡量,将钢筋抗拉强度乘以超强系数或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主意,将承载力不等式转化为内力设计值的关系式,并使不同抗震等级的柱端弯矩设计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来实现强柱弱梁。(1)柱子断面大于梁断面就是强柱弱梁是错误的,因为断面大,柱端弯矩实际受弯承载力不一定大;(2)柱子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就是强柱弱梁是错误的,因为线刚度大,承载力不一定大;(3)柱子承载力大于梁承载力就是强柱弱梁是对的。剪力墙结构设计53、剪力墙结构定义、优点、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如何?答:剪力墙结构定义: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剪力墙或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同时墙体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的结构体系,优点: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也很好;缺点:墙体多,平面布置不灵便,结构自重大,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空间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小房间设计要求的高层住所、公寓和旅馆建造。54、按剪力墙结构的几何形式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答:①整体墙;②小开口整体墙;③联肢剪力墙;④壁式框架。55、为什么要用等效截面积和等效惯性矩来代替原截面特征计算整体剪力墙水平侧移?答:因为在计算位移时,用等效截面积考虑洞口对水平截面面积及刚度的削弱,用等效惯性矩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57、双肢剪力墙采用延续连杆法计算所得荷载效应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双肢墙的侧移曲线呈弯曲型。值越大,墙的刚度愈大,侧移愈小。②连梁的剪力分布具有显然的特点:剪力最大(也是弯矩最大)的连梁不在底层,它的位置及大小将随值改变。当值增大时,连梁剪力加大,剪力最大的梁向下移。③墙肢的轴力与值有关。因为墙肢轴力即该截面以上所有的连梁剪力之和。当值增大时,连梁剪力加大,墙肢轴力也必然加大。④墙肢的弯矩也与值有关,值愈大,墙肢弯矩愈小。58、小开口整体墙是如何被划定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特点是什么?答:小开后整体墙的判别条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特点:①截面正应力基本上是直线分布,产生局部弯曲应力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②在大部分楼层上,墙肢不应有反弯点。59、在剪力墙内,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设计原则是什么?答:在剪力墙内,水平钢筋满意抗剪,竖向钢筋满意抗弯。60、悬臂剪力墙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时,大小偏心受压情况下,截面应力假定如何?答:截面应力假定: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当εc≤ε0时当ε0<εc≤εcu时σc=fc;ε0=0.002+0.5(fcu,k-50)×10-5;εcu=0.0033-(fcu,k-50)×10-5;钢筋应力:纵向钢筋的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绝对值不应大于其相应的强度设计值。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61、抗震延性悬臂剪力墙设计和构造措施有哪些?答:抗震延性悬臂剪力墙设计成高宽比大于2的细高剪力墙,这种剪力墙为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可避免脆性剪切破坏发生,当建造要求更长的剪力墙时,为满意每个墙段高宽比大于2的要求,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长度小、较匀称的联肢墙或整体墙,且洞口连梁宜采用弱连梁,以减少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作用。构造措施:(1)在连梁、短柱、窗间墙内配置斜向钢筋;(2)对于连梁,可沿梁的纵向在半高处放置石膏板,将一根深梁变成两根浅梁,对于很粗的短柱,可以利用石膏板把它分成4根并列的细柱;(3)变单肢墙为双肢墙;(4)控制底部加强区轴压比;(5)设置剪力墙边缘构件。62、联肢剪力墙“强墙弱梁”设计要点是什么?答:为实现联肢剪力墙的延性破坏,设计中应做到“强墙弱梁”,其设计要点如下:①防止墙肢早于弯曲破坏发生剪切破坏。为此,《建造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抗震墙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设计值的放大系数;②防止连梁早于弯曲破坏发生剪切破坏。为此,《建造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连梁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连梁端部剪力设计值的调节系数;③实现连梁先于墙肢发生弯曲破坏屈服,连梁发挥其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有效减轻主体结构构件的损坏。因此,设计中应使连梁具有合适强度、刚度和良好变形性能。《高层建造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要求剪力墙洞口连梁ln/h宜大于6,设计成细长弱连梁。63、开洞剪力墙中,连梁性能对剪力墙破坏形式、延性性能有些什么影响?连梁延性设计要点是什么?答:开洞剪力墙中,具有合适强度、刚度和良好变形能力的连梁,能在墙肢屈服之前屈服,发挥其塑性变形能力,连梁起着联系墙肢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具有合适强度、刚度和良好变形能力的连梁,能在墙肢屈服之前屈服,发挥其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有效减轻主体结构构件的损坏。连梁变形性能的改善将有效地改善机构的变形性能。改善连梁延性,主要措施就是设法抑制其剪切失效,连梁延性设计要点:1,限制梁的名义剪压比;2,限制梁的剪箍比;3,当名义剪压比过高时,通过调幅降低连梁的弯矩,并降低纵向配筋率;或用加大截面宽度b,提高砼标号等措施来降低名义剪压比;4,当采用上述各措施均有苦难而不能降低名义剪压比斯,建议采用斜交错配筋,或采用在梁中部开水平缝(开梁缝)等具有较好塑性变形性能的连梁。如都做不到,则在设计时要考虑连梁可能较早丧失承载能力而形成自立墙抗震的情况。64、高墙与矮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高墙:矮墙: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65、框架-剪力墙结构定义?其变形特点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有什么不同?答: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既灵便自由的使用空间,满意不同建造功能的要求,同时又具有充足的水平刚度,克服了纯框架结构水平刚度不足的弱点,框剪结构是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体系组成的新型受力体系。框架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剪力墙结构变形以弯曲型变形为主;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在下部楼层剪力墙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上部框架拉着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6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应满意什么要求?答: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应满意下列要求:①剪力墙宜匀称布置在建造物的周围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选档手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计算机机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高等教育中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心得体会
- 学校电梯安装施工安全指导措施
- 餐饮行业食材采购质量保证措施
- 艺术团体会长工作报告及活动回顾
- 青蓝工程师傅领导力发展计划
- 激光切割机在珠宝设计中的简单操作流程
- 招生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牙齿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外贸谈判知识分享课件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