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3-1课
《蜀道难》(含答案)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空,徒然
B.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C.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
D.剑阁峥喋而崔嵬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夕避长蛇
D.侧身西望长咨嗟
3、下列各项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古代以蜀道为写作内容的诗歌,第一个以《蜀道难》
为题的是“诗仙”李白,此后,多为诗人均写过。
B.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位在西南方,分别是蜀和秦的
分野。
C.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
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D.剑阁:指四川剑阁北的大、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
门,极为险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两句
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蜀道难》中“,”两句说
明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
(3)《蜀道难》中“,”两句用
虚写映衬的手法表现出蜀道的雄奇险峻。
(4)《蜀道难》中写出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屏住呼吸的两
句:,O
(5)《蜀道难》中“,”两句运
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
(8)《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两句:
第二部分:阅读提升练习
(一)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蜀道难》,完成6-7题。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内容层
层深入,同时,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B.诗人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
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C.诗人擅长运用夸张到极致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
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D.诗中虚写“六龙回日”的传说、实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揉欲度愁攀援”,以此来衬托蜀道的高危难行。
7、“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却描绘得非
常动人。那么,你认为诗人是如何把这一难述的感受描绘得如此生动
的?
(二)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
的排挤。②君平: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
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
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而恳切。
B.颔联“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
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
C.颈联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
的美景,远近配合,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D.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染蜀道险难,但作者
却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比较旷达。
9、本诗与《蜀道难》都有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
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
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
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
府古题,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
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
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
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
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
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
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破崖转
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
产生的审美效果。
10、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
用相同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D.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
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T4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便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
时间大大减少,活动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网课、居家学习给青少年
的身体带来很大负荷,脊柱侧弯已经成为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
第三大健康问题,以致检出人数逐年增加。当前,青少年的近视、肥
胖等问题备受关注,但脊柱健康却时常被忽视。不少家长对身体姿态
的认知还停留在“驼背”“高低肩是由于背单肩包”等局限性范畴。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
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
紧张程度的状态。常见的异常身体姿态包括:头部前伸、高低肩、驼
背、骨盆前倾、平板腰等。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复杂化、低龄化、进
展快的趋势突出。及时发现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是预防更严重的脊
柱相关疾病的必要措施。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
研发适合国情的身体姿态异常干预“技术包”与“工具箱”,着力构
建青少年脊柱健康环境,给青少年健康提供保障。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14、请选取四个关键短语,概括正确的身体姿态特点。
第四部分:微写作
15、按要求写作。
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你对“蜀道”有怎样的理解?请选择
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蜀道”的文字,可以叙述,可以
评议。200字左右。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
选择题:
题号12346810
答案
非选择题
第5题:
(1)9(2)
(3)(4)
(5)9(6)
(7)9(8)
第7题:
第9题:
第HK
第12题:
(1)―(2)
(3)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200字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C(去:距离)
2、B(雄:形作名,雄鸟;ACD均为名作状)
3、A(两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CD没有特殊句
式)
4、A(《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不是李白最先开始写)
5、(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4)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6)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7)飞湍瀑流争喧豚,破崖转石万壑雷;(8)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D(“黄鹤”“猿揉”句都是虚写)
7、①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借以抒发自己
的理想、感受。诗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呈现
出飞动的灵魂和瑰玮的姿态。
②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
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
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
艺术境界。
③诗歌句式灵活,形式多变。本诗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
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
不断变化,表现出自由不羁的气魄。
8、C(颈联是诗人想象的景色,不是“看到的景色”)
9、相同点:《蜀道难》和《送友人人蜀》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
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不同点:《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
的忧虑与关切。而《送友人人蜀》写出蜀道景色的动人优美及作者对
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10、B(两者都是表示直接引用,A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
义,D表示强调)
11、①把“想象”比作“宝剑”,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想
象”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宝剑”也是剑客们的重要武
器,两者具有相似性;③“想象”如“宝剑”一般作用巨大,是浪漫
主义作家写作的利器。
12、①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②展开丰富的想象;③作者
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
13、示例: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第三
大健康问题,且检出人数逐年增加。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改为“继……之后”;
二是句式杂糅,“成为……问题”“以致”杂糅,可将“以致”改为“并
且”。
14、直立或坐姿,稳定,功能正常,适当紧张
【解析】根据“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
以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
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状态”可知,归纳出:直立或坐姿,稳定,
功能正常,适当紧张。
15、略。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空,徒然
B.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C.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
D.剑阁峥喋而崔嵬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夕避长蛇
D.侧身西望长咨嗟
3、下列各项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I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古代以蜀道为写作内容的诗歌,第一个以《蜀道难》
为题的是“诗仙”李白,此后,多为诗人均写过。
B.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位在西南方,分别是蜀和秦的
分野。
C.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
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D.剑阁:指四川剑阁北的大、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
门,极为险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两句
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蜀道难》中“,”两句说
明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
(3)《蜀道难》中“,”两句用
虚写映衬的手法表现出蜀道的雄奇险峻。
(4)《蜀道难》中写出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屏住呼吸的两
句:,O
(5)《蜀道难》中“,”两句运
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
(8)《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两句:
第二部分:阅读提升练习
(一)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蜀道难》,完成6-7题。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内容层
层深入,同时,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B.诗人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
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C.诗人擅长运用夸张到极致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
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D.诗中虚写“六龙回日”的传说、实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揉欲度愁攀援”,以此来衬托蜀道的高危难行。
7、“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却描绘得非
常动人。那么,你认为诗人是如何把这一难述的感受描绘得如此生动
的?
(二)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
的排挤。②君平: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
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
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而恳切。
B.颔联“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
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
C.颈联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
的美景,远近配合,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D.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染蜀道险难,但作者
却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比较旷达。
9、本诗与《蜀道难》都有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
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OT2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
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
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
府古题,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
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
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
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
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
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
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破崖转
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
产生的审美效果。
10、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
用相同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D.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
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T4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便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
时间大大减少,活动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网课、居家学习给青少年
的身体带来很大负荷,脊柱侧弯已经成为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
第三大健康问题,以致检出人数逐年增加。当前,青少年的近视、肥
胖等问题备受关注,但脊柱健康却时常被忽视。不少家长对身体姿态
的认知还停留在“驼背”“高低肩是由于背单肩包”等局限性范畴。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
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
紧张程度的状态。常见的异常身体姿态包括:头部前伸、高低肩、驼
背、骨盆前倾、平板腰等。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复杂化、低龄化、进
展快的趋势突出。及时发现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是预防更严重的脊
柱相关疾病的必要措施。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
研发适合国情的身体姿态异常干预“技术包”与“工具箱”,着力构
建青少年脊柱健康环境,给青少年健康提供保障。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14、请选取四个关键短语,概括正确的身体姿态特点。
第四部分:微写作
15、按要求写作。
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你对“蜀道”有怎样的理解?请选择
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蜀道”的文字,可以叙述,可以
评议。200字左右。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答题卡
班级:姓名:
选择题:
题号12346810
答案
非选择题
第5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页建设合同范本
- 科技前沿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构建
- 二零二五年民间私人房产质押房产抵押借款合同争议解决条款
- 2025年度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经济补偿金核算及发放合同
- 抵押借款协议书(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 科技引领的现代物流产业升级
- 感谢生活作文600字十篇
- 2025年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与趋势
- 婚庆合同无故终止合同范本
- 2023年烟台南山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于Matlab的并行计算课件
- 2021年熔化焊与热切割基础知识课件
- 沥青试验讲解精品课件
- 秒的认识 完整版PPT
- 创新药产业链研究培训框架
- 燃气业务代办授权书模板
- 大音希声话古韵——古琴曲《流水》课件
- 《中国人阅读书目(三)——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新书简介2014.8.14 (1)
- 智利国家英文介绍PPT精选文档
- 金蝶K3 Cloud 产品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