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_第1页
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_第2页
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_第3页
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_第4页
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试论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的缺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我国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格局,这引起了社会成员利益的多元化,也使得人们的道德观念多元化。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加之新旧体制转轨出现某些漏洞,市场经济中出现许多不诚信的商业现象,加上国家各项监督制度的缺失和这些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种种制度无效的原因,使公共行政道德的约束力明显减弱,公共行政道德缺失现象大量出现,行政腐败问题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保证市场经济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更正人们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观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构建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特别是公职人员的行政道德行为。一、我国公共行政道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265人遇难。包括省长在内的数10名干部先后被免职、停职检查和刑拘。经初步调查,这是一起今年以来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安全生产事故。这种不是“天灾”、是“人祸”的事故又一次有力抨击了政府的行政不作为问题。目前,在我国的行政生活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失职、渎职等行政不作为或不积极作为,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公共行政道德缺失现象。所谓行政不作为,就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不履行、不认真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和义务的状态。从职业道德的意义上说,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既是公职人员的行政职责、行政义务,也是其道德责任、道德义务,是公职人员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该作为而不作为,该履行而不履行,这是失职,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资料,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告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案件占绝大多数。媒体也对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等道德缺失行为频频曝光,许多地方的公职人员因为行政不作为而被追究责任,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公共行政道德缺失还表现在行政主体对私欲的追求上,包括对权力、私利、名位以及奢侈腐化生活方式的追求。有些公职人员特别是一些行政官员权欲熏心,把追求权力作为从政的目标,甚至以此作为自己一切行为的主要目的,为追逐权力而斡旋于官场,导致手段和目的的本末倒置,这是行政权力的异化,也是一些公职人员自身的异化。有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而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不惜劳民伤财热衷于大搞那些花架子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立竿见影地彰显自己的“政绩”。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为把阜阳建成中国第一大市,耗资3.2亿元建设了一个与“大都市”形象相匹配的“大机场”,但由于客源严重不足,在勉强营运一年后,被迫关闭。还有一些官员贪图享乐、奢侈淫逸,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整天沉湎于觥筹交错、纸醉金迷之中,甚至为了追逐美色而不顾廉耻,丧失人格。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就是一个背弃理想信念、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的典型腐败分子,他倾心于“傍大款”,热衷于“捞大钱”,恣意于猎取美色,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行政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往往采取种种不道德的行政方式或手段,如权力寻租、买官鬻爵、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虚报浮夸等。如王怀忠在阜阳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批准为个体老板的公司减免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及其他应上缴的费用,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最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导致监督机制弱化,缺乏监督合力。第三,行政监督方式较重事后监督,而较多忽视事中和事前监督。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监督方式较单一,监督主体一直将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一旦问题发生了,对社会已产生了危害或不良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已造成了损失,才进行查处和惩罚。由于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造成行政偏差和腐败现象出现过多,使监管工作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而我国最近发生的“三鹿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试想,如果我们把监管做在前面,如果我们行政部门能多一些道德责任,岂能发生三聚氰胺被刻意添加到食品甚至是婴儿食品中的悲剧?如今,虽然该免的免,该撤的撤,该抓的抓了,力度不可谓不大,而且,质监部门在每个企业都派驻监管人员,甚至上了价格不菲的检测设备,这无形中增大的成本,降低的恰恰是企业的竞争力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公共行政道德缺失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情,它最终损害的也会是自己的利益。三、纠正公共行政道德缺失的措施纠正公共行政道德缺失,教育是基础,机制是根本,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教育、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标本兼治,讲求针对性,注重创造性,突出实效性。(一)加强教育,校正公职人员的道德价值坐标。“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公共行政道德之所以缺失,公职人员的政治道德素质低下,不能严于自律是内因,是关键。提高公职人员自身的免疫功能,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公共行政道德教育。如道德理论教育和道德实践锻炼相结合,道德典范引导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相结合等,重点培养公职人员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信念,提高其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责任感。(二)健全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行使权力行为的监控。加强对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至关重要的是要把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理念,贯彻到行政行为中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受监督、侵权必须赔偿,使国家公职人员时刻牢记天职,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真正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科学有效制约和监督领导者行使权力行为的措施和办法。据某市调查,因腐败而被绳之以法的干部,90%以上都涉嫌行政审批,而这90%中又有67%的腐败行为集中发生在土地、建设工程、产权交易等领域。这表明,许多腐败就是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批”出来的。因此,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审批权,是抓好行政监督、推进公共行政道德建设的“瓶颈”。要通过制度创新建设互相制衡的权力运行体制,构建“防火墙”,使干部不能腐败、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三)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民主是腐败的天敌。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政务公开透明度,充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务信息,凡是能够公开的,应无条件地向社会公开。同时,还应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做到重大问题决策前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使重大事项决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学。(四)健全完善激励惩戒制度。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惩戒机制,是保证公职人员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奖励和惩处相结合,对公职人员在政治上多关怀、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真正使他们才有所展、功有所奖、过有所惩。要从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确立行政业绩标准,建立科学的行政业绩评价体系,为奖惩、使用公职人员提供依据。要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人,那些一心为民、群众公认的人,那些勤奋工作、实绩突出的人,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人,通过授予先进称号、予以物质奖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