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练习)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知识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_第1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练习)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知识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_第2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练习)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知识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_第3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练习)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知识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_第4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练习)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知识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专题过关】

I.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它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

列各图中能用作安全瓶防倒吸装置的是

【解析】A.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故A错误;

B.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漏出瓶塞)若发生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瓶中,

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故B正确;

C.该装置是混气装置,进入C瓶中两气体在C瓶中充分混合,故C错误;

D.该装置是洗气装置,故D错误;

故选Bo

2.实验室收集NO、NCh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D

【解析】ANCh气体能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

B.NO与Ch反应产生NO2,所以No不能用排空气方法收集,B错误;

CNO与02反应产生NCh,NO2气体能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所以No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NCh不能

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

D.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Ch与空气不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C

解析NaOH与NHQ反应生成NH3∙H2O,不加热的情况下NH3∙H2O难以分解,无N七生成,故无法制备

氨气,A错误;NH3与浓H2SO4反应,不能用浓H2SO4干燥NFh,B错误;NH3与CUO反应生成N2、Cu

和H20,黑色的CUO转化为红色的Cu,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明NE具有还原性,C正确;苯的密度

比水的密度小,在上层,NH.3直接通入下层的水中,会发生倒吸,D错误。

4.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选项气体abc

A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

的浓

BSO270%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

CNO稀HNO3铜屑H2O

D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A.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Fh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

正确;

C.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N0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Ch,故D错误;

故选B。

5.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

选项ABCD

X浓盐酸浓硫酸双氧水浓氨水

YKMnO4C2H5OHMnc)2NaOH

气体

Cl2C2H4O2NH3

答案C

解析浓盐酸和KMno4固体混合有氯气生成,但氯气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

A不符合题意;在浓硫酸存在下,乙醇消去制乙烯需要迅速升温到170℃,故B不符合题意;双氧水在二

氧化铳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制取装置不需要加热,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故C符合题意;氨气极易

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

6.如图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X中试剂Y中试剂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用Na2SO3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SO2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

C用Zn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H2NaOH溶液浓硫酸

D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答案】D

【解析】【分析】X之前的装置为发生装置,而集气瓶不能进行加热;X和Y装置为除杂装置,Y之后的装

置为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导管长进短出,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详解】A.用Mne)2和浓盐酸制取CL需要加热条件,图示装置不能完成,故A错误;

B.用Na2SO3与浓盐酸制取S02,二氧化硫气体中会混有氯化氧气体,应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进行除杂,若

用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会与亚硫酸钠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而图示方法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故C

错误;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进行除杂,后进行

干燥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下列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A.制备并收集Cl?B.制备氨气

可上下移动的铜丝

答案B

解析A项,CE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B项,浓氨水滴入Cao中,CaO与水反应放

热,NH3∙H2O受热分解并挥发出NH3,可以制取NH3;C项,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

Na2O2为粉末状固体,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制取氧气。

8.(2021•全国乙卷)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IH

选项化学试剂制备气体

ACa(OH)2+NH4CINH3

(浓)

BMnO2+HClCl2

CMnO2+KClO3O2

DNaCI+H2SO4(浓)HCl

答案C

解析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镭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

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锦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氧

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为固液加热反应,不

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错误。

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甲试剂乙试剂丙丙中的现象

A稀盐酸Caeo3Na2SiOj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浓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BNa2SO3BaCI2溶液

C过氧化氢Mno2酸性Kl-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浓盐酸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KMnO4NazS

答案B

解析A项,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Cθ2,CO2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白色沉淀,正确;B项,浓硫

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但SO2与氯化钢不反应,错误:C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作用下分解生成

氧气,氧气把「氧化为单质碘,淀粉遇碘显蓝色,正确;D项,浓盐酸与高镭酸钾混合生成氯气,氯气把

硫化钠氧化为单质S,生成淡黄色沉淀,正确。

10.我国推行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明确指出应当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

可制得“84”消毒液,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高锌酸钾固体

B.乙中可采用热水浴,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提高NaOH利用率

D.在乙之后再连接NaoH溶液吸收尾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答案】B

【详解】A项,高镭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可以制取氯气,没有加热装置,所以甲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

高铳酸钾固体,正确;B项,氯气与冷烧碱溶液反应可制得“84”消毒液,所以乙中不可采用热水浴,会有其

他反应发生,会生成杂质氯酸钠,错误;C项,在甲、乙之间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气,可以除去浓盐酸挥发出

来的氯化氢气体,可提高NaoH利用率,正确;D项,氯气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到大气中,所以在乙之后

再连接NaOH溶液吸收尾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正确。

11.某同学用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制备SCh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会浓硫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用Cu片代替Na2SO3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装置②中滨水可以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代替

C.装置③中出现浑浊,说明S02具有氧化性

D.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SO?,防止发生倒吸和污染环境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和Cu片的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的装置①没有加热装置,故不能用Cu片代替Na2SO3,A错误;

装置②中的溪水是用来检验SO2的还原性的,可以用酸性高锦酸钾溶液代替澳水,B正确;装置③中的NazS

溶液是用来检验SCh的氧化性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C正确;SCh不溶于CCb,将SCh通入装置④,不

会引起倒吸,且SCh会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污染环境,D正确。

12.已知SCh通入BaCI2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Ch与BaCI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

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乙中产生的一定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C.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D.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充分接触

【答案】A

【解析】实验中SCh与BaCI2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溶液中必须存在大量的Sor^,右侧Y型管中应能生成碱

性气体或氧化性气体,若是碱性气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T,若是氧化性气体,溶液中可生成SOr,则

生成的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C)∙⅜;容器内压强增大,溶液倒吸,气体不容易导入,所以玻璃管的作用是

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由此分析解答。若是碱性气体,溶液中存

在大量的SO歹,所以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e)H,产生氯气,故A正确:玻璃管的作用

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力,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故C错误:如果产生氨气,氯气极易溶于水,

为防止倒吸,所以导管不能插入BaCl2溶液中,故D错误。

13.实验室采用下列方法制取NH"

①固体Ca(OH)2-⅛NH4Cl共热。

②NH4HCO3固体中加NaOH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NH3;装置如图。

1)

③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

④NHKl浓溶液中加生石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说明③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为什么此法不加热?。

(3)请从下面的仪器中选择④方法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写字母,要求使用仪器最少、合理)。

写出用NHKl浓溶液与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的理由:

滴有酚

献;的水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

【答案】(1)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

(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氨气的溶解,溶液温度升高,氨气

的溶解境减小,氨气从溶液中逸出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产生大量的热

(3)DCaO+H2θ=Ca(OH)2,消耗水并放热,Ca(OH)2和NH4Cl受热发生反应:Ca(OH)2+2NH4ClA

CaCl2+2NH3T+2H2O

(4)D

【解析】【分析】(1)碳酸氢锭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气、水;

(2)依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氨气的溶解,溶液温度升高,

氨气的溶解度减小,氨气从溶液中逸出解答;

(3)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

与氯化镇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受热挥发,据此解答;

(4)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

B.有缓冲作用的装置能防止倒吸;

C.氨水溶液呈碱性,碱遇酚≡⅛试液变红色;

D.该装置不能形成红色喷泉。

【详解】⑴固体NKHCCh与NaoH在常温下反应产牛碳酸钠、水、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

(2)在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NH3+H2O=NH3∙H2O^=⅛NH√+OH-,将氨水加入到固体NaOH

中时,NaoH溶解电离产生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NH3∙H2O)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分解产生氨气,

而且NaoH固体溶解放出热量,降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加快一水合氨的分解作用,从而得到更多的

氨气;

(3)④NECl浓溶液中加生石灰,物质的状态为固体与液体混合制取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装

置D为发生装置;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目.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与氯化镀反应生成氨气,反应

方程式为:Ca(OH)2+2NH4ClACad2+2N⅛↑+2H2O,氨气受热挥发,因此可以制取氨气;

(4)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室温下与空气的成分不能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氨气,A正

确;

B.干燥管由于容积较大而具有缓冲作用,因此能防止倒吸,B正确;

C.若氨气收集满,就会通过导气管进入到烧杯的水中,与烧杯内的水反应产生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

OH-而使水显碱性,碱遇酚酰试液就变红色,C正确;

D.干燥管有缓冲作用,烧杯中液体不能进入烧瓶中,因而不能形成红色喷泉,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4.为了探究Cl2、SCh同时通入Hz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NaOH溶液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取Cb、SCh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Ch,采用MnC)2

和浓盐酸(12mol∙L7)为原料制取Clz在此试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

种装置中的(选填序号)。

.."■<J■■■■■■■■<J

①②③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b过量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a.氧化铁溶液b.氧化亚铁溶液c.硫氟化钾溶液

&氯化钢溶液e.品红溶液f.酸性高镭酸钾溶液

若Cb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

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

若SCh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

【答案】防止倒吸①C12+SO2+2H2O=4H+2C1+SO;-②③溶液呈血红色⑥

红色褪去为无色,加热后又变为红色

【分析】A装置生成Sθ2,B装置生成Cb,同时通入到D中与水反应,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硫酸和盐酸,S02溶解度较大会发生倒吸,故F的作用是安全瓶,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氯气过量可以

设计实验验证氯气的氧化性,结合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后,加入硫氟酸钾溶液会变红色证明;二氧化

硫过量可以依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设计实验和选择试剂验证。

【详解】(I)SO2易与水反应,且溶解度较大会发生倒吸,则F可以防倒吸,装置B为制取氯气的装置,由

固液反应且加热的原理可知应选择①,故答案为:防止倒吸;①;

(2)D中是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2+SO2+2H2O≈4H+2C1+SO^,故答案为:C12+SO2+2H2O=4H+2C1+SO^;

(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还是SCh过量,若CL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氯化亚铁

溶液,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硫氟化钾溶液会变血红色,证明氯气氧化亚铁离子;

若SCh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证明含有二氧

化硫,故答案为:②;③;溶液呈血红色;⑥:红色褪去为无色,加热后又变为红色。

【点睛】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氯气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Cbo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实验室可用潮湿的Cb与Na2CO3反应制取,反应装置如图

所示(夹持装置已略)。

已知I:CLo熔点为116℃,沸点为3.8℃,浓度过高或加热时易发生分解并爆炸。C12沸点为-34.6°C,液氨沸

点为-33.5C。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检查虚框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用止水夹夹住装置A两端的橡胶管,,加水,一段时间后,水

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也可用KMne)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B.B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氮气的作用之一是稀释生成的CI20,减少实验爆炸危险

D.从装置D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bO

(4)①装置C中潮湿的Cb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HCo3、气体Cbe)和另一种盐X,试写出该

反应化学方程式0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中生成的产物中另一种盐X中的阴离子。

(5)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其改进措施为。

【答案】MnO2+2Cr+4H+^C127+2H2θ+M∏2+打开分液漏斗旋塞BD

2C1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