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1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72分)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唐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起草诏令为由,下令成立翰林院,负责起草部分诏书;至唐宪宗时期,翰林院最终成为内廷中正式的决策机构。这反映出A.中央决策流程开始科学化B.最高决策权发生了转移C.门阀士族的地位不断下降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2.宋代士大夫阶层在参与国家管理的实践中,不仅讲求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往往还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下列诗句与材料主旨不符的是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明代从仁宗到世宗之际,阁臣以“正君为功”,对皇帝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培养;勤于进谏,向皇帝反映政治实情,使皇帝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作为皇帝与部院之间的中介,发挥协调政务等功能。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阁臣A.牵制了其他机构的权力B.成为中央法定行政长官C.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D.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4.下表所列各项分别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资治通鉴》、熙宁变法、榷场②《齐民要术》、永嘉之乱、玄学③金瓶掣签、《四库全书》、“摊丁入亩”④长庆会盟、“两税法”、牛李党争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是英国人和中国人发生“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据此可推知A.清政府法律制度滞后于英国B.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C.侵略者可以在中国无法无天D.清政府具有近代法权观念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这说明A.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做不到客观公正B.研究视角的差异造成历史结论的不同C.历史研究材料的匮乏带来认知局限D.历史解释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8.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工人总数27万人。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工人总数56万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家擅长企业经营B.民国初年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民族工业产品国内市场的扩大9.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此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0.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11.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被中原人称为“荆蛮”,但楚人却公认炎黄联盟的祝融为其祖先,并把楚人起源地河南新郑称为“祝融之墟”。这反映出楚人A.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C.重视传承华夏文明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融合12.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13.表1为东汉田庄生产一览表。据表可推知,东汉田庄表1生产行业种类农业粮食作物麦、粟、黍、粳稻、大豆经济作物胡麻、牡麻、蓝靛手工业食用酿醋、酿酒、制糖服饰纺织各种麻布和丝织物冶铁制造各种农具、兵器A.内部商品交换频繁B.已摆脱了政府的控制C.行业之间彼此隔离D.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14.公元196年,曹操开始在许昌屯田,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还规定使用官牛耕种的民户按收成的十分之六缴纳地租,不用官牛耕种的按收成的一半缴纳地租。这一举措在当时的意义是A.加强了军事力量以提高战斗力B.改革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提高了综合国力以推动全国统一D.恢复了生产并稳定社会秩序15.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宣称“人王即是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北魏僧人法果曾说:“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这些言论反映出北朝佛教A.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B.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获得君主的倾力支持16.读图1,该图反映的制度A.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简化了官员选拔的程序C.实现了仕途晋升的公平D.淡化了光宗耀祖的观念17.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副使有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宋太宗的这些措施A.激化了君相间矛盾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意在防范宰相专权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18.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材料表明辽朝A.注重对农耕经济的保护B.认识到仁政思想的重要性C.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D.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19.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A.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融合B.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C.儒家文化深入社会生活D.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20.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本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但后被明太祖斥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甚至还制作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太祖此举A.平衡了宦官与宰相矛盾B.试图阻止宦官进入宫廷C.意在防范宦官专权的局面D.根除了君主专制的威胁21.1840~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师夷长技”的思想,逐渐更多地关注世界。他们最早的做法是A.宣传西方政治文明B.唤醒民众的世界意识C.创办大量民族工业D.翻译并撰写著作介绍西方22.武昌起义后,在南北双方和谈过程中,列强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这意味着A.辛亥革命面临失败的风险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C.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D.“南北和谈”已宣告失败23.图2为1911年出版的《妇女时报》第2号刊载的一幅题词为“刘君吉生与陈女史定贞本年四月二十三日新式结婚时之摄影”的结婚照。据此可知,当时A.拍结婚照是社会普遍现象B.新式婚俗在中国已经出现C.自由婚姻是年轻人的共识D.城乡婚俗有很大的差异24.1924年9月的《银行周报》对中国蚕桑业的发展进行了报道:“年来湖北、山东、福建等省,均在提倡蚕桑,产茧日多,只因限于省界,凡华商前往采办,除纳产税外,每过一省,须纳通过税厘,丝本合重,裹足不前。”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自由流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5分,共28分)25、(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政府只要有货币,就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到所需的行政物品和军用品,也可以在市场上雇人服役。同时,为了简化征收手续和省去麻烦,明政府向人民征发的赋役由实物改为货币,由劳役制改为雇役制和代役制。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经济改革,在全国实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在役法上,把各种役目合并,取消了“力差”,由官府雇役充当。实行赋役合一,“计亩征银”,除江南供应宫廷用的漕粮外,其余地区如山东等地的赋役全部改为征收白银。在浙江海盐县,隆庆时人钱薇说:“邑城南境人以钱为租,地每岁八百,肥者千。”在松江地区,嘉靖、隆庆年间,大学士徐阶在华亭县岁租银九千八百余两,上海、青浦、平湖、嘉兴不计也。——摘编自李龙潜《试论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9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解读的认识。(4分)26、(15分)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就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历程中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由于缺失先进的政治制度、主体性救亡力量和从容的时间和空间,中国救亡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民主正是在破解救亡困境的历史课题中被提出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经世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了洋务派借助中体西用谋求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虽然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它们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为民主在中国的萌生积累了主客观条件,历史的变动跑到了历史主体的前面。甲午战败引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但清王朝依然固守君主专制制度。于是,中国的救亡运动在经历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后,走向了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造成了不可逆的制度革命。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