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题吴江
刘仙伦
重唤松江渡。叹垂虹亭①下,销磨几番今古。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
处。但遗爱、沙边鸥鹭。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潮正落,日
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恨无人、与共秋风,绘丝苑缕②。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
湘妃伴侣。俄皓月、飞来烟渚。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③。歌皴
乃,过江去。
【注】①垂虹亭,江苏吴江长桥上。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
此饮酒。②西晋张翰为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苑羹婚绘,辞官归去。
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客星犯牵牛时,就是
有人乘槎至天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
感慨。
B.上阕关联与苏轼相关的人事,风景依旧,问坡仙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追慕
之意。
C.天水相连,日暮苍茫,词人伫立其间,深感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
行乐。
D.本词以唤渡开始,以过江结束,中间融抒情、写景于一炉,构思新巧,情感
跌宕。
2.本词下阕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鹃鸿天•怀王道甫①
陈亮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才怕
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第1页共8页
【注】①王自中,字道甫,是陈亮青少年时代的好友,两人志同道合。登第
后,王道甫长期屈居微职,性情志趣也大异于从前。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回忆昔日从游之乐,再写老友久别,几历春秋,相思相忆,书信罕
通,但是友情还是时萦怀抱的。
B.二人昔日志同道合,岁月荏苒,韶华易逝,转眼头发已经变白,现在还要追
求什么,不应易志变节,随俗浮沉。
C.三四句明写自己,实为写给王自中,借以正衬汲汲于利禄的行为之可鄙。表
面是自述胸臆,实则意在责问对方。
D.最后两句既为王道甫怀才不遇、长期官微职卑的处境抱不平,又对他背弃理
想,只顾为生活的温饱处心积虑而深表惋惜。
4.品味陈亮对待王道甫的态度,请结合内容概括陈亮的交友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英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柳、薰草点缀着春光丽景,侯馆、征辔透视了行人漂泊,以春景写羁旅,
以乐景衬离愁,起到离愁倍增的效果。
B.本词以“春水”喻离愁,与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异曲同工,均妙在即
景设喻,触物生情,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悠然神会。
C.本词善用叠词,“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不仅显示出女子思绪
的缠绵深切,而且与“迢迢春水”一脉相承。
D.末两句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与李白送别杜少陵时的“孤帆远
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景相似。
6.清人金圣叹曾评点此词“构思极妙”,对此请作简要分析。
第2页共8页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中吕•朝天子
无名氏
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客去斋余,人
来茶罢。叹浮生,数落花。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霞,晚霞”,一早一晚,一明一暗,凝练地描绘出庐山山色的多化,一
个“妆”字又极显其姗姗可爱。
B.“客去”二句互文,饶有情味,写客人的来来去去,而主人始终恬淡满足,
流露出悠长的禅意。
C.“叹浮生”一句情感表达清晰,作者认为人生短暂。犹如落花,又加以一个
“叹”字流露出明显的伤感。
D.“楚家”三句,作者以超脱之态看人世之变,感叹历史陈迹的同时也是在抒
发个人观点。
8.请赏析“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后庭花•怀古
吕止庵
其一
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认归舟。风帆无
数,斜阳独倚楼。
其二
故园天一方,高城泪数行。芳草迷鹦鹉,晴川隔汉阳。暮山长。烟波江
上,愁人几断肠。
9.下列对这两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从吴江、白云写到斜阳下孤独的楼台,借助深秋之景渲染了羁旅愁
情。
B.从“芳草”“晴川”“烟波”等词语来看,第二首化用了崔颖《黄鹤楼》的
诗句。
C.两首曲虽名为“怀古”,但不像苏轼的《赤壁怀古》那样有明确的感怀对
第3页共8页
象。
D.两首曲都营造了深邃旷远的意境,都抒发了漂泊在外、欲归不得的思乡之
情。
10.第一首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请联系作品作具体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
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①,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
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②睡足的西施。
【注】①五陵儿:此指豪贵子弟。②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1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弦触水”意为乐声在湖面飘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传
神。
B.“莺花市”写莺啼阵阵,鲜花簇簇,如同街市,突出表现了西湖的热闹。
C.该曲用比拟,把西湖比作西施:雨后春山如其眉黛,烟笼柳丝如其鬓丝。
D.尾句由春之西湖联想到睡足醒来的西施,可谓神来之笔,大可玩味。
12.在本曲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侧面表现西湖风景之美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及时行乐”错误,应该是透露出他的落寞怅惘的心境。
2.答案: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恨”“怕”,直接点出词人的情感。②
用典以蕴含感情。用张翰之典,表达知音难觅、世无同调的怅惘。③借想象传
情。招引湘妃、乘槎星汉的想象情境,突出无人作伴的孤寂。④借动作情态及
变化流露情感。长久凝伫、歌钦乃而过江,流露出词人从黯然神伤到无奈离去
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第4页共8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的能力。
直抒胸臆:下片过拍之后,即转入对另一人物的怀念:“恨无人、与共秋风,
蛉丝藤缕。”三句用张翰归田之典。秋风吹起,他想到家乡的菰菜、藤羹、妒
鱼除,便辞官归去(见《晋书》卷九十二)。绘丝藤缕,妒鱼脍和质菜丝。十
年到此,无与为伍,像张翰那样淡泊功名、热爱山林的人再也找不到了。
“恨”字,憾也,表现他怀人之深切,写出隐居山林、无人作伴的孤寂,隐含
世无同调的感慨。三句承上片“销磨”句而来,词意又推进一步,主题至此而
明朗。以下笔势腾飞,墨彩淋漓,终于唱出了词章的最高潮:“小转朱弦弹九
奏,拟致湘妃伴侣。”
用典抒情:今古人物既然杳无音信,现实中又无人可与为伍,于是他想起了化
作湘水之神的虞舜二妃:他轻轻地转动着朱红色的琴弦,弹奏出虞舜的箫韶之
乐,想把湘妃引来作伴。箫韶奏罢,湘妃未降,江天还是那样旷远而寂寥。这
时皓月当空,薄雾横江,水中的沙洲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缥缈。
云烟飘过,皓月如飞,照临江渚。在薄雾、月色、波光之中,在这个半透明而
神秘的夜里,他仿佛也在升腾,飞驰,他觉得自己仿佛传说中那个住在海岛上
的人那样,乘着木筏,到达天河。一他怕是真的顺流而上,侵入斗牛之宿,把
天河中的蛟龙惹怒了。
想象抒情:七句笔飞墨舞,尤为精彩,把作者孤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显
示出他高度的技巧。云烟在月边飘流,“飞”字,既从对面写云烟,也从正面
写月亮,它将云烟、皓月、洲渚组织成一幅灵气飞动的画面。最后以高歌过江
作结,将江流、碧空、群山、皓月、烟渚,连同作者的琴音、浩叹和丰富瑰丽
的联想留给读者,让他们去细细回味。总而言之,作者通过临江喊渡,浮想联
翩,终于写成了这首词。
3.答案:C
解析:应为“三四句明写自己,实为写给王自中,借以反衬汲汲于利禄的行为
之可鄙”。
4.答案:①与志同道合、志向高远的人交友。
②坚守初衷,矢志不渝,目光长远,为理想坚持到底,不易志变节,随俗浮
沉。“大都眼孔新来浅”,“浅”是对自己的批评,不该目光短浅,希望永葆
高洁和淡泊之志;
第5页共8页
③排斥汲汲利禄之友,对之语重心长责问与讽刺,指责朋友不该丧失曾经的志
向和操守。
解析:
5.答案:B
解析:B.“均妙在即景设喻,触物生情,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悠然神会”错
误,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情而想到春水,是因情设景,景是虚
写,并非即景设喻。故选B。
6.答案:①本词上片写远行之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
既令征人欣赏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②下片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
妇,想像闺中少妇登楼远望,泪水涟涟。③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
实景而及想象,运用对写,两处着笔,层层递进,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
肠、意味深长。
解析:词上片先写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
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而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
这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由丽景转入离情,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既令征人欣赏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
离愁。下片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想像闺中少妇登楼远望,泪水涟涟。
结尾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
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
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
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
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此词上阕写陌上游子,下阕写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
想象。整首词既写游子自己所见所感,又写游子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
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这是
运用对写,两处着笔,层层递进,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文本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C.“流露出
明显的伤感”分析错误。根据曲意可知,此处表达的是看破红尘的豁然。故选
Co
8.答案:①本句巧用设问,一问一答之间,初步勾勒隐者形象,同时使得诗歌
第6页共8页
意趣盎然;②“一缕白云下”写到仙翁炼丹之地一缕白云在缓缓浮动,引人遐
想。诗句渲染出庐山的清净幽邃,衬托了炼丹仙翁神秘闲适的生活。③本句语
言淡雅而情感深远,表达对闲适又幽邃的境界的沉醉,同时也为后文表达看破
红尘、淡泊名利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从句式的角度看,在“仙翁何处炼
丹砂,一缕白云下”这一句中,巧用设问,一问一答之间,初步勾勒隐者形
象,这里的“仙翁”指三国时的道士葛玄,作者写“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
云下”,其意愿并非真的要去寻找仙翁练丹的场所,而是通过这一问一答,来
使读者感受到庐山的清静、幽邃和神秘气氛,同时使得诗歌意趣盎然。从思想
内容的角度看,“一缕白云下”写到仙翁炼丹之地一缕白云在缓缓浮动,远远望
去,一缕白云在冉冉浮动,白云之下是什么所在呢?不正可以引人遐想吗?诗
句渲染出庐山的清净幽邃,展现了炼丹仙翁神秘闲适的生活情态,衬托了炼丹
仙翁神秘闲适的生活,为下文生发“叹浮生,数落花”的感叹做铺垫,也切合
本曲“对隐逸生活的自我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这一主旨。从语言的
角度看,“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这一句语言淡雅而情感深远,这首
小令整体要表达的是对隐逸生活的自我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作者用
“一缕白云下”这样闲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闲适又幽邃的境界的沉醉和自我
欣赏,同时也为后文表达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做铺垫。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孤独的楼台”说法错误。
“独”是指独自倚楼看景的作者,不是孤独的楼台。故选A。
10.答案:①“孤身”与“万里”,“寸心”与“千古”,“风帆无数”与“独
倚楼”,都形成了形象鲜明的对比映衬关系。②突出表现了作者面对苍茫天
地、悠远历史和纷纭世态的心境。③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愁绪万千、孤独难
耐的悲凉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
愁”,是说我一个人在万里之外孤独地游历,区区之心盛满了千古之愁,这
里,“孤身”与“万里”“寸心”与“千古”的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作者面
对苍茫天地、悠远历史和纷纭世态的心境,以及远离家乡、愁绪万千的情怀;
“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意思是有无数的归舟,扬起了风帆,可惜啊,我
第7页共8页
却无法回家,只好一个人,在夕阳中独倚高楼,“风帆无数”与“独倚楼”形
成对比,表达了孤独无依、欲归不得的乡思客愁。
IL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用比拟”错,应是比喻和
联想。故选C。
12.答案:①以游人的喧闹写西湖风景:开头三句写豪贵子弟骑着高马徜徉在西
湖边,乐声飘荡在水面上,以游人之多、之乐表现西湖之美;②以自己的直接
感受写西湖美景:四、五句写作者感觉不是知音不宜到这里来,在此可以尽情
地唱歌、饮酒吟诗,表现西湖之令人亲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黄冈、襄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英语视听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5届初三毕业班3月反馈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忻州师范学院《太阳能电池材料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2月七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无锡江阴公用事业集团限公司招聘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iata第 66版危险货物规则(dgr 66th)
- 个人简历电子版表格下载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个有关问题
- 四川省中学生学籍卡片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解读
- 金色的鱼钩课本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