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0·温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3题。1.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Ⅰ——① B.Ⅱ——③C.Ⅲ——⑤ D.Ⅰ——⑥3.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煤层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1选D,2选A,3选A。第1题,昆仑玉和大理岩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属于变质岩类。第2题,在外力的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中,古生物容易进入,最后形成沉积岩中的各类化石。第3题,煤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下图是模拟某地貌形成的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据此完成4、5题。4.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风力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力的堆积作用D.流水的堆积作用5.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解析】4选D,5选C。结合实验过程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实验主要探究流水在冲出峡谷后的堆积作用;该实验不能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也不能体现出流水搬运作用的分选特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浩瀚沙漠 B.冷湿沼泽C.温暖浅海 D.长寒苔原7.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C.块状山地 D.地堑【解析】6选C,7选C。第6题,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根据图例,图中乙是石灰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浅海;浩瀚沙漠、冷湿沼泽、长寒苔原环境下,不能沉积形成石灰岩。第7题,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层不同,有断层分布,相对两侧岩体上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块状山地;不能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9.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8选A,9选D。第8题,图中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第9题,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0、11题。10.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11.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解析】10选D,11选C。第10题,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11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1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13.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12选A,13选C。第12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13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14、14.在水平距离50~80cm段,A.最大 B.平稳 C.下降 D.提高15.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解析】14选C,15选B。第14题,根据风速等值线,在水平距离50~80cm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挡,风速下降。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第15题,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地质构造可能产生的影响。(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

(4)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类?【解析】由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青藏高原移动,这种地质作用可导致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地壳厚度往往与地势有关,地势高的地区地壳厚度大。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属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大峡谷。只有沉积岩才可能含有化石。答案:(1)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2)形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3)流水侵蚀作用(4)沉积岩。17.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为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的大西洋海岸最大的沙丘——琵拉大沙丘,沙丘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乙图为非洲西海岸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的沙洲,材料二下图为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景观图。(1)据图描述甲图沙丘的形成过程,并比较沙丘东西两侧坡度的差异及原因。(2)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乙图中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甲图中沙丘位于法国西部,且不断向内陆推进,可以判断与西风有关,联系移动沙丘中迎风坡一侧坡度缓,背风坡一侧坡度陡,即可进行判断。第(2)题,注意考查的角度“向南”和洋流有关,“延伸”和泥沙不断沉积有关。第(3)题,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是风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结果,雅丹地貌主要与风力侵蚀有关,沙丘地貌主要与风力堆积有关。答案:(1)海水退潮时,露出大面积沙滩,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遇到森林阻挡,堆积而成。沙丘的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坡度缓;东侧受森林的阻挡,为背风坡,坡度陡。(2)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受自北向南的加那利寒流影响,沙洲不断向南延伸。(3)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18.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2)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公路线路的特点,并简述其原因。(3)简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可从地形地势及其分布状况两个方面描述,要注意观察等高线的数值、疏密程度和延伸方向,以及图中的指向标等。第(2)题,乙村→甲村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公路线路比较弯曲;原因从地势特征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形、水源、气候(北方地区多刮北风)有关。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北部和南部海拔较高,中部有东西向的宽阔河谷。(2)乙村→甲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平直,乙村→丙村的公路线路比较弯曲。原因:乙村→甲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乙村→丙村公路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路段沿等高线修建,以减小公路的坡度。(3)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带和山间盆地。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靠近水源,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适宜人类居住(避寒)。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分)材料一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锦屏大河湾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水电站利用雅砻江锦屏大河湾的310米天然落差,材料二引水隧洞沿线剖面示意图(东雅砻江与西雅砻江之间即为锦屏山)。(1)东雅砻江河谷处于什么地质构造?请简述该河谷的成因。(2)试分析锦屏山岩溶地貌广泛存在的原因。(3)锦屏山区域正在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植绿复绿工程。锦屏山植被破坏最可能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可能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4)请从地质构造角度简析④、⑦两个地点需要采取特别加固措施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第(2)题,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图示,该区域可溶岩分布广泛,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断层发育广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综上所述,该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第(3)题,植被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锦屏山地区因近年人口增长,为开垦耕地和获得薪柴,大量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