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3课辛亥革命_第1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3课辛亥革命_第2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3课辛亥革命_第3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3课辛亥革命_第4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小题专练第13课辛亥革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小题专练1、20世纪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是在()A.上海、檀香山

B.上海、东京

C.北京、武昌

D.上海、北京2、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

C.日知会

D.中国同盟会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主要是因为(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4、“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黄兴为其领导的某次革命活动所写的挽联。

该革命活动是(

)A.武昌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金田起义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武昌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6、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原因的有( )①列强扶植袁世凯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③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④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8、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的。它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这表明该法()A.是当时各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B.旨在确保各政治派别和各阶层的利益C.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D.具有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0、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11、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A.三权分立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D.民主共和制12、同一历史事件用不同的史观去评价,会有不同的结论,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哪一项用的史观是社会史观(

)A.沉重打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D.促进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迁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中心分别是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东京。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因此选B。

点评:中国同盟会:(1)建立: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主要三个联合的团体,即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2)成立大会内容:①通过同盟会章程;②创办刊物《民报》;③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④确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复恢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意义: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已震动全球”。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黄兴……领导”“七十二健儿”“黄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于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答案为C。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由材料信息可知,参与革命的士兵,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更多的是由于害怕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因此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是具有较强的偶然性的。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②属于内因、主观原因;①④属于外因、客观原因: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临时政府曾颁布《临时约法》,孙中山也曾提出三项条件对袁世凯进行约束,但最终流于形式。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责任内阁制与总统制的反复改换,可以看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故选B项。A、C、D三项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均排除。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在特定国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设置的.把原来的美国式的总统制改为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所以D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选项中的四项法令,推翻清王朝,结束帝制实现了A和B,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现了C,而平均地权作为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所要解决的减小贫富分化,改善民生的举措并未真正的实现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临时约法》。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总统共和制)到对总统权力敌出严格限制(责任内阁制),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这表明立法成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限制袁世凯独裁的一种手段,立法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南京临时政府缺乏真正的法治精神,有很强烈的人治色彩,故A项正确,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立法而非司法,排除B项;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