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
议论文阅读之论点分析概括(原卷版)
嘴、加辆点饼解]【命题趋势】
青年来中考议论或读部分的命题仍然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命题材料大多
涉及备受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考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能
力的核心):以片断文字作命题材料的将更少见,趋向以整篇文章考查对文章整
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这是课改的发展方向,重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
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以及发展性的思考。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
点)O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
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
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
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
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
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2022秋•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
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指在快节奏的
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工匠精神”与“佛系青年”这两个时代热词,看似
毫无关联,实则可以作为我们的生活态度与准则,正所谓“苛刻作品,宽容待人”。
②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浮躁。当你无法静下心来工作学习时,
当你开始将别处的怒气因一些日常琐事随便发泄他人身上时,当你疲惫地过完一天又一天枯燥无味的生活
时,你的人生态度不经意间也愈加消极。这就要倡导“苛刻作品,宽容待人”,也是“工匠”与“佛系”
融合的最重要原因。
③以“工匠精神”待物。前尘今朝逐梦,但闻春衔花期。“工匠精神”是老师傅手中经十余道工序冶
炼的精致铁锅,是专业人员用持之以恒的耐心修复好的珍贵文物,是屠呦呦手里的青蒿,是袁隆平种下的
水稻。当年,周总理在视察“两弹一星”研制工作时,就工作作风曾提出过“稳妥可靠,万元一失”的要
求。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实乃中华民族代代之传承,这种精神可以提高“中国制造”的品质,可以提升
我国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风气。因此,我们更应以“工匠
精神”,苛刻作品。
④以“佛系青年”待人。即使前路渺茫,依旧尚存慈悲。源于邻里之间土地纠纷的“六尺巷”的故事
在我国流传甚广,“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容大度被后人钦佩。反观清末慈禧太后,仅因与大臣下棋,对
方无意中说了一包f里吃老佛爷的马。“勃然大怒,将其满门抄斩,如此狭隘心胸,怎能不遭世人唾骂一
何谈成大器,立大业?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重“利”
轻“情”,慕名爱权。“佛系青年”的出现恰给如此的环境带来了转机,若我们不仅对自己的烦心事“佛
系”,更对无关紧要的纷争也持有一份“佛系”,宽容礼让,社会便会更加美好和谐。中华民族几千年传
承的礼让、谦和的传统美德,也会在我们这一代熠熠生辉,亘古流传。
⑤对事业,不辩不驳,做到极致才罢休;对生活,不争不抢,保持纯粹的赤子之心便足够。诸多杂事,
哪样单纯,留心守性,“无挂碍故”,既然起于热爱,便承以热爱。
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愿你坚强且严谨,温柔且慈悲。苛刻作品,宽容待人。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周恩来总理在视察"两弹一星"研制工作时曾提出如下要求:"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学计划性、
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发扬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作风。''作者在第③段中并没有完整引述这段材料,而
是删去了画线部分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做的理由。
4.下列事例不适合充当选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胡双钱,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一一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被人称为"航
空手艺人”。
B.夏立作为一名普通的钳工,30多年来,亲手装配的天线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亮过"天眼",
他也从学徒工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C.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
为世人留下千古流芳的《徐霞客游记》。
D.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实现了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这一枪,焊出了
世界新标准,也让"复兴号"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2022•湖南永州•三模)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说“勤”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
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
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
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
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
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
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
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
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
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
英能外。
④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
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
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
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
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
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
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⑤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情者,永远
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
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
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
的巨大成就。
⑥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文/林家箴,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通过引用俗语和唐代韩愈的话提出“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这一论点,开门见山,总领全
文。
B.第③段列举了不同人物的事例,他们都由"勤”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有力的证明了"勒出成果"是必然的。
C.第④段中的论据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勤奋好学,就能成为博学之士。
D.文章用"勤出成果"和"勤出聪慧”两个分论点,进一步论证:只要勤,就一定能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6.下列材料不适合放在第③段充当论据的一项是()
A.管宁与华歆读书时,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华歆出门观看、羡慕不已。而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终
成大业。
B.梅兰芳为练眼神,每天俯视水底金鱼,双眼紧跟着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终于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
的秋水。
C.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一翻身,便落床惊醒。他天天坚持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
的人。
D.祖逖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练习,祖逖终成文武
全才。
7.(2022秋•浙江衢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班级开展读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当网红是年轻人该有的理想吗?
南方日报2021-12-01
①近日举办的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上,网络红人李子柒公开表示,“不希望青少年的理想是当网红。”
一石激起千层浪,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把网红当作理想?
②曾经,在新华网的一项调查统计中54%的95后选择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引发轩然大波:
年轻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当网红?这不难理解。坊间常有“网红年收入过亿”的传闻,不久前,郑州某网红主动
补缴662.44万元税款,杭州两名网红偷税漏税被罚超过9300万元,更无意中证明了网红是个来钱快又风光
的职业。按年轻人的话说:“谁不想躺着赚大钱呢?”
③同时,网红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就像许多90后曾经脱口而出想当“明
星”"歌手"一样,不必强求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医生、律师。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可能会向往一些被父
辈认为不太靠谱的职业,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会逐渐修正自己的想法,或证明自我选择的正确性。这些
所谓的理想,并不见得一定是时代的悲哀。
④道理如此简单,过来人不会不懂,但为什么还要如此表态呢?
⑤归根结底,网红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职业。回望互联网十几年发展,从文字时代到图文时代,从宽屏
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网红们前赴后继,一浪浪被拍在沙滩上。有多少名字成为昙花一现?又有多少追梦
人成为背景板?况且,网红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有调查指出,除了少数头部网红赚得盆满钵满,绝大
多数网红都在生存线上勉强挣扎,这样的成功率确实要掂量一下。
⑥另一方面,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不可否认,当前网红职业门槛比较低,会跳舞唱歌、玩乐器、
讲段子即可,甚至颜值都能算特长之一。不少网红深陷"三俗"怪圈,以恶意炒作、低俗表演吸引眼球,传达
的是一种扭曲畸形的价值观。如果年轻人只看到了"风光赚钱",而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很容易被同质化内
容淘汰,被"流量至上”裹挟,滑向"三俗"边缘。
⑦因此,与其问年轻人要不要当网红,不如问他们要当什么样的网红?透过李子柒们的成功不难发现,
做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网红是一件极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短视频也许只有短短几十秒,但需要一定的
知识或技能作支撑,更需要大量幕后功夫精雕细琢。这凸显了专业、知识的力量,也提醒我们网红只是一
种形式,关键还是要有过人的本事,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⑧网红行业是个“秀场”,但也是个"名利场”,尤其要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当过来人不希望孩子们
当网红,并不是真的阻止,而是在提醒孩子们行业的诱惑与辛酸,让他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新兴职业。如果
理想逃不过"追名逐利"和"怕苦怕累"的毛病,不如趁早打涉当网红的念头。
(I)班委把这篇文章转载到了班级论坛,以下是同学们的跟帖,请你参与。
回复时间:2021-12-0117:56
小邱:我觉得这篇消息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的现实问题!
回复时间:2021-12-0117:59
小陈:楼上说错了吧,这篇不是消息,而是(1)o
回复时间:2021-12-0118:02
小何:没错,我赞同小邱的说法。这篇文章的思路清晰:作者由网络红人李子柒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然后
列举了当网红的优点:(2)、(3);接着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4),一方面是网红的
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是(5):最后发表自己的观点:(6)o
回复时间;2021-12-0118:07
小文: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而且事实论据充分。
回复时间:2021-12-0118:16
小方:我不赞同楼上的看法。这篇文章确实有大量的论据,可是事实论据相对较少而且笼统。我觉得可以
再增加一个事实论据(7),以此来证明一一(8),
回复时间:2021-12-0118:40
小罗: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我也可以写类似的文章投稿了。
回复时间:2021-12-0118:47
小王:看着容易,其实里面有很多门道:首先,你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这篇文章就是关注"网红"这个
热门职业对年轻人的影响,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9);再次,(10);最后,(11)。
回复时间:2021-12-0119:01
小张:感谢感谢,这样我就更有方向了。
回复时间:2021-12-0119:21
小王:其实我也想当个网红,躺着赚大钱,哈哈〜
回复时间:2021-12-0119:26
小徐:当网红不能仅仅想着自己赚钱,我们还要对社会有贡献。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那样:"(12)
"社会价值是理想的精神底色。
回复时间:2021-12-0119:34
小邱:没错,年轻人应该有怎样的理想?我们可以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比如《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些不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吗?
回复时间:2021-12-0119:37
小文:是的,我在阅读(13)时(14)O
回复时间:2021-12-0119:42
小文:这正是这些经典名著对我们树立理想的意义所在。
(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世界读懂中国
①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读懂是理解与认同的基础,只有读懂才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今天,全世界都在向东
看。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
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
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③从中国魅力中读懂中国。去年以来,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
精巧别致的窗口。桃花酒、琵琶酥……一道道取法自然、制作精美的家常美食所折射的中国古老农耕文化
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厚重文明史的一部分,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从一碧万顷的河
北塞罕坝,到波光粼粼的云南滇池,从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在生态优先
的发展理念下,青山绿水、大美中国的画卷徐徐铺展。
④从中国发展中读懂中国。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按照任何一个国际组织的现行
标准,中国仍是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逐梦路上,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
斗志,盈科而进,笃定前行。今天的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⑤从中国主张中读懂中国。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连续举办三届进博会,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与各
国共享经验、向各国慷慨伸出援手,到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近年来,
中国积极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深刻地影响和造
福世界。
⑥读懂中国,携手中国,一起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8.请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处补充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句通顺。
9.概括第④自然段相关内容,填空。
先提出分论点"从中国发展中读懂中国",接着分析中国今天的地位和现实,再,最后
10.王强同学读了本文之后,搜集了下列材料,并认为还可以让世界从另一个视角读懂中国。请阅读下列
材料,帮助王强将观点补充完整
观点:让世界从中读懂中国。
【材料一】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
最高表现。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
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
神。
【材料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
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1.(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小文制作了"阅读单”来阅读这篇文章,请你参与。
“穿越千年去取经”公共文化产品不能孤芳自赏
杨朝清
(1)近日,网友"史雷鸣博士”针对陕西西安市地铁三号线大雁塔站壁画《天竺佛光》发微博称,玄奘
去的是天竺,其时为公元六百多年。而泰姬陵则是一千年后的莫卧儿王朝时的建筑。天竺是佛国,莫卧儿
王国是伊斯兰王朝。玄奘去一千年后的伊斯兰国家取古兰经吗?
(2)在人口流动迅速的当下,地铁满足了人们低成本、高效率的出行诉求;地铁车站文化墙作为一个
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穿越千年去取经”的时空错位,显然损伤了这幅壁画的
价值实现。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不少滑稽与荒诞的"穿越故事"——孙思邈“唐朝人读明朝书”也好,
李白“举杯邀明月"举的杯子是商代铜爵也罢,不少古代名人都遭遇了"被穿越”。
(3)公共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还具有教化的功能。背离了事实的“被穿越",难免会让一些
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认知。尽管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却应该成为公共
文化产品创作的根本。脱离了实际的“穿越千年去取经”尽管被披上了“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的
"遮羞布",也难免会对少数人形成课导。
(4)面对外界的"差评",地铁车站文化墙的创作者将其归咎为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
却忽视自身价值追求的走偏与错位——尽管专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在价值判断、审美取向上难免会存在着
分歧和冲突,那种自弹自唱、孤芳自赏的“精英意见",却不可避免会遭遇公众的批评质疑。
(5)兼顾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的公共文化产品,"众口难调"在所难免;一个优秀的公共雕塑,要在“精
英意见"和"草根意见"之间寻求平衡;那种顾此失彼的做法,通常导致公共雕塑缺乏品质。公共文化产品的
创作者不能自说自话,忽略、漠视公众的心理感受,而是要寻求个性化表达需要与公众审美需要之间最大
的"价值公约数”。毕竟,公共文化产品是给大多数人欣赏的,而不是给少整人孤芳自赏的。
(6)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地铁车站文化墙不能成为被忽略、被漠视的边缘地带。在快节奏的现代
社会,行色匆匆的行人通常在她铁车站停留的时间很短;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地铁车站文化墙就可以信笔
涂鸦。一些地铁车站文化墙缺乏品质,是否也和价值认同的偏差密不可分?地铁车站文化墙作为一个城市
的名片,需要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
(7)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守望精神家园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利益诉求。让公共文化产品少一些
“穿越千年去取经”的张冠李戴,多一些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地铁车站文化墙才会更有格调、
更有品位。
(选自“中国青年网")
阅读单
思维路
提问我的记录
径
【引出是什么现象引出了话题?地铁壁画《天竺佛光》让玄奘"穿越千年去取经”。
现象】
【明确
对此现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
观点】
【分析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2)_______________
(个人原因、社会原因等)
问题】
【推想结果】这类问题会带来什么结果?(3)_______________
【解决
【找寻出路】如何解决此类问题?(4)_______________
问题】
(5)请记录下你的想法,与班级同学分享。
假如在学校附近的BRT站点设计一个站点的
【关联文化log。,我会如何设计呢?我的依据是什
[要求]①语言得体,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
社会】么呢?(参考IOg0,如榕树、江心屿、BRT
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4)
车头......)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根治,是一种世界观
①在百度上搜索“根治”两个字,有4580万个结果。需要根治的有很多,根治脚气、根治秃顶、根治
牛皮癣、根治城市牛皮癣……这个概念在生活里如此根深叶茂,在人们观念里如此根深蒂固,让我都不禁
对它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心。逻辑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证法太弱势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任何一个根治
的方法是真的,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那么多关于根治的广告。就像是今天没有谁做广告鼓吹
自己能根治天花,因为天花已经通过疫苗的方式杀灭了。那么辛苦说这么一大段,别人一句话就灭了:世
界那么大,奇人异士那么多,你怎么知道没有呢?你都调查过?
②人们执拗于“根治”的慨念,不是执拗于治疗方式,而是执拗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这种世界观
里,追求的是绝对完美,绝对正常,绝对有序,绝对均一。对于任何缺陷、反常、偏离、多元,都认为是
暂时的,是必须纠正的,而且确定是可以纠正的。这在传统文化里,叫做“定于一”。这是一种固体世界
观,追求的是如如不动,追求的是不做任何改变。
③但还有另外一种流体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一开始就承认人身有瑕,世界有缺,天道无常,人力有穷。
在这种世界观之下,世界是一种流体,不间断地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来。人们可以在某个层面,某个
时段上发现这种流变的规律,但是只是相对有效,不是绝对有解。对应到自己的身体,那也是一个无时无
刻不在变化有机体。有些疾病我们可以知道原因,有些疾病我们依然一无所知。在那些我们知之甚深的疾
病里,有些我们可以治愈,有些我们只能控制,有些我们无论做什么也无济于事。对于这种人而言,无论
是需要终身治疗,还是终身服药,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接受下来如同接受每天必须接送孩子一样,视作
人生中必须承担的、有益而又麻烦的事。
④追求所谓“根治”的人,就一定会遇见形形色色提供根治方法的人。但这世间许多疾病是不可能被
根治的,我们不得不带病生活才是真相,无论是脚气还是牙龈炎。不接受这种真相,一定要找寻“根治”
的方法,结果就是上当受骗。
⑤同时,许多人怀着一种近乎抱歉和耻辱的心态在治疗。因为自己生病了,于是肉身不再完美,偏离
的正道,进入了混乱的状态,这是一种耻辱。因为生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有时候要麻烦家人照顾,于
是就会常怀歉意。在他们那里,没有疾病,只有过错。治疗不是治疗,而是改正错误,因此务求快速彻底。
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治”,人就很容易怪罪疾病,怪罪医生,最深入也是最黑暗的部分,就是怪罪自
己。
⑥还有不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本来可以用持续服药的方法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控制糖尿病并
发症。事实上,这些药物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即便出现了抗药性和异常反应,医药学家总是跑在前面,
能够用替换药物的方法加以解决。但是,谁家没有几个老人突然停药,或者间断性停药,转去服用所谓的
“根治”药物?谁没有听说过因为这种骤停、骤减,造成了短时间内非常危险的生理指数波动?追求根治
带来的自我戕害,是对病人最为直接的伤害。它最难以让人难以接受的一点,是一切都出自自我选择,而
且背后有一整套似是而非的逻辑作为支撑。因为对“根治”抱有幻想,所有问题最后都归罪为西医心黑,
西药太毒,药厂赚黑心钱,都是他们造成的问题,目的是让人无法摆脱他们,好源源不断地交钱。你能对
此说什么?
⑦怎么能接受一种疾病不能根治的可能性呢?哪怕只是一种想法也会教人感到十分恐慌。其实,人们
的恐慌并不完全是对疾病的恐慌,这取决于一个人怎么看待世界。消除了这种恐慌,你也就不会因每年体
检中,某些症状是否好转,某些部位是否又有了新的变化,而忧心忡忡。你没有办法改变一个现实,但是,
只要你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变化的,你的生活状态或许会好很多。
12.第①段中,作者对"根治”产生了哪些认识?
13.第③段中,流体世界观所理解的世界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14.读④〜⑥段,说说作者认为追求"根治”会带来哪些恶果。
15.阅读第⑦段,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喜剧
①最近,脱口秀是真的火了,从线上到线下,脱口秀行业全面开花。年轻人,都在追着向脱口秀要快
乐。正如不少人感叹的:快乐是一种社会刚需。
②脱口秀是一种外来文化。最近一波脱口秀热潮,主要推广的是单口喜剧这一特定类别。与许多喜剧
形式强调叙事框架、注重技巧训练的严格规范不同,单口喜剧对表演门槛的要求几乎到了返璞归真的程度:
一张嘴,一个麦克风,一个舞台足矣。脱离了形式上的围裹,脱口秀结合中国语境创造了更加本土化的内
容。它根据确定的话题,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观点,达到沟通交流或是为自己乃至一类人发生的效果,
和单口相声相比,脱口秀是讲述自己的生活,而单口相声更多的是在表演,内容也是相对固定的桥段。
③脱口秀用喜剧视角碰触生活痛点,让人在笑声中看到生活真相,引领年轻人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
价值主张。“生活足够倒霉的话,讲脱口秀是不需要创作的”。在《脱口秀大会》中,许多笑段击中观众
的普遍情绪:李雪琴吐槽凌晨三点接到老板电话,还被老板反问“大半夜的,你咋还睡觉呢”的黑色幽默,
反映了职场中许多人被迫24小时待命的无奈现代社会中人们累积的情绪终究需要一个宣泄口,脱口秀
能把焦虑、尴尬、荒诞甚至痛苦的一面以笑中带泪的方式讲出来,让人产生一种内心真实想法被释放的快
感。
④有调查显示,18岁至29岁之间的年轻群体是脱口秀的典型受众。一方面,脱口秀真实不装等特点满
足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为笑而笑”,而是追求更有深度、
更具反思性的幽默。
⑤从机会平等的角度来说,脱口秀赋予了各个社会群体充分的话语权,使多元声音能够充分表达与碰
撞。《脱口秀大会》中,演员们来自天南海北,当舞台的灯光一打,即便是生活中身边边缘的小人物,也
能聚焦观众目光,分享生活中的苦与乐。这些不同的声音,代表的是社会千千万万个群体,仿佛让人看到
了浮世绘般的景象。观众也愿意倾听这些故事,接收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冲击。
⑥喜剧内容追求思想性的趋向,体现了社会审美品味不断提升的时代特征。就像人在实现温饱后,才
会开始将就精致料理的理念,对幽默的享受也会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经济腾飞后,人们不再满足于浮于
表面的廉价笑料。同时,对深度笑话的理解也是需要门槛的,只有随着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高级幽默的
创作才能成为可能。以往,凭借扮丑、大尺度,甚至靠嘲笑弱势群体取胜的低诉喜剧内容不再奏效。如今,
人们更期待看到具有反思性、值得推敲的观点表达。
⑦喜剧所强调的自嘲精神,是大国文化自信的一种折射。钱钟书曾说:真正的幽默是反躬自笑的。理
性自嘲的前提,是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只有真正自信的心态才能流淌处恰如其分的幽默。小到对个人
梭事、地域特色的打趣,大到对本国文化的自嘲,都是一国文化谦逊有度、健康自信的表现。
⑧社会的开放程度,不仅仅在于主流文化是否繁盛,更在于不同文化能否琴瑟和鸣,小众文化能否尽
情舒展。小众文化的纵深发展,彰显了中国足够包容的泱泱大国之风。
⑨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脱口秀的野心与价值恰恰在于,它能以笑点
直击痛点,用幽默传递态度,凭语言撬动偏见。
(文/任冠青,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脱口秀特点的一项是()
A.不特别强调叙事框架,真实讲述自己的生活。
B.为年轻群体发声,引领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
C.不注重表演技巧的训练,表演形式自然、自由。
D.依据确定话题,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深刻的观点。
17.关于脱口秀火爆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乐是社会刚需,脱口秀能释放大众的负面情绪。
B.脱口秀符合年轻观众追求深度幽默的审美情趣。
C.脱口秀让社会群体充分地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
D.观众愿意倾听脱口秀演员中边缘小人物的故事。
18.我们需要怎样的喜剧呢?结合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喜剧能体现不同社会群体不断提升的审美品味。
B.喜剧能拒绝低诉文化,提高幽默艺术的门槛高度。
C.喜剧能表达谦逊有度、健康自信的大国文化。
D.喜剧能促进主流文化繁盛,推动小众文化发展。
(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
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
得的。“慢下来”首先要有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
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没有耐心,
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
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
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亥,I,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专注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
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
大小,而在于有无耐心。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
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
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
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
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
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脸。
⑤O耐心考脸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
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
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
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
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
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根》2018年1月9目,作者徐文秀,有删改)
19.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耐心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
B.第③段中两次写到"在相当意义上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
C.第④、③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思路也相同。
D.最后一段给出了修炼耐心的方法,是对前面论述的进一步深化。
20.阅读第五段,在划线句上填上相应句子。
21.下面这则材料,可以用作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人的全部本领不过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一一巴尔扎克
(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谈读书(节选)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
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
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人身心,变成
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
“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
受所恭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
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
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
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
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
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
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
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
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版)
[乙]
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
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是放下书、走出去行动的能力。
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人们常说:“知道了很
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而人在做出选择
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这就是人最大的弱点:人是受情感驱动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读了再多的书,
学会了再多的道理,在面对实际困境的时候,往往派不上什么用场。
你知道要学会投资自己,以期在未来收获机遇,但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你是否真的能关掉美剧和
电影,强迫自己好好去读几页英语?
你知道理性的人追求边际效益,不考虑沉没成本,但当你真的面对抉择,要放弃你坚持了两年、三年、
五年的东西,你能够放下执念吗?
你知道做决策时要排除情感干扰,权衡各方面利弊,可当你面对能左右你未来十年的选择时,是否真
的能做到心如止水?
书可以告诉你很多道理,但永远给不了的,是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做出选搽时坚决的心
境。
这两样东西,只有当你经历了很多事情,沮丧过、失望过、痛哭过,你才能真正地拥有。
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寒冷和深渊,只能够自己去面对。没有谁能够代替你去承担,也
没有哪本书能够帮你去抵抗。
知行合一,最难的永远是行,如同读书和阅历永远是互补的关系。可惜,许多读书人,最大的误区,
就是以为读书可以代替阅历。
读书可以给你力量,但造就强大的内心,需要提高对痛苦的承受力。也就是说,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
去经历痛苦,或许是风险,或许是损失,或许是恐惧,或许是你所厌弃和排斥的事物,直到你能够承受痛
苦,你才能不被痛苦所左右。
读书的时候,你是在观看别人的生活,始终没有参与其中,也永远体会不到面对困境时的绝望和无力。
在书里面,你永远是安全的,永远不用被卷入现实的风暴中。也因此,你失去了真正磨炼自己的机会。
所以,好好去体脸身边的生活。去做一些平时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去经历。不要
怕风险,也不要怕损失。书可以教会你各种各样的招式,但如果你不在实战中应用,就永远算不上一个高
手。
(作者:LaCheI,选自"知乎日报"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项是()
A.两篇文章都跟读书有关,甲文认为看到一本书就拿来读是不够的:要"选得精,读得彻底",乙文认为还
要"放下书、走出去行动"。
B.两篇文章都按照"为什么一一怎么办"的思路论述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分别阐明了学会精选精读和落实
知行合一的具体做法。
C.《谈读书》中认为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内在。《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中认为"读书给不
了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做出选择时坚决的心境”。
D.《谈读书》多比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明了"读书并不在多”的道理。《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善推
理,以逐层深入的方式阐明读书需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23.《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中第3、4、5段连用三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4.读了《谈读书》后,大家看法不一,展开辩论。请你结合短文对对方展开辩驳,不少于50字。
小棠:我非常赞同《谈读书》中的观点:书多了反而是累赘,选几本读一读即可。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
能"变化气质"。
你:你曲解了朱光潜先生的本意。
(2021・河北•九年级统考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会放弃
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②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③有所失,才有所得;
④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⑤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放弃和获得结伴而行,相辅相成。
⑥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而又不断获得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放弃了团聚,便有了千里之行;
我们放弃了侥幸,便有了事业成功;我们放弃了安逸,便有了精彩的人生;……在这里,放弃了已经超越
了丢掉的含义,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
⑦放弃,是一种理智。生活中“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毕竟很难遇上,而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事
情却经常需要我们决断。此时,知其两者兼得不可能,而不再去作无谓的努力,是一种理智;在两者的取
舍上,分清孰轻孰重,作出正确的选择,也是一种理智;在选择后不再瞻前顾后,徘徊观望,而是全力以
赴去把选择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使它成为自己人生精彩的一笔,更是一种理智。
⑧放弃,是一种胆识。人,大都有一种惰性,一旦熟悉了一种环境,进入了一种状态,获得了一种满
足,就习惯在这种轨道日复一日的运转下去,即使有了更适宜的运行轨道,他也会犹豫再三,难以决断。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放弃现实的,去争取未来的:放弃熟悉的,去开拓陌生的:放弃稳妥的,去承担风
险的;……这里的放弃,实际上正是为了人类潜能的拓展、开辟创新的起点、增加生命的内涵。而面对这
种放弃,又确实需要一种胆识,一股勇气,一份远见。
⑨放弃,是一种境界。据接生的护士讲,人生下来时,两只小手攥得紧紧的,好像要把得到的一切都
牢牢抓在手里。其实抓在手里的,就未必是真正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真正值得付出的。可是,要让人放
弃,又很不容易。须知,人生如同登山,只有登上那高高的山巅,才能领略风光的绮丽和无限,才能感受
人生的美好和壮观。可是,负重是很难高攀的。只有丢掉各种负担的羁绊,放弃各种物欲和杂念,才能解
放精神,一身轻松,满面春风地上路,向着高远的目标攀登。此时,放弃得越多,则行之越远,人生越灿
烂。
⑩为了高品质的人生,我们需要学会放弃!
(选文有改动)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6.文章从哪三方面论述了"放弃升华成了一种生存的艺术”?
27.第⑦段画线句子阐述了三种"理智”,这三种情况可以调换位置吗?说说你的理由。
(2021•河北•九年级统考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容人之功”亦为功
刘根生
人说“既要敢于担当,又要容人之功”。话虽不长,却令人深思。
独木再高也撑不起大厦。一个人能担当固然不易,但更可贵的是容得下他人冒尖出彩,共同成就一番
事业。有家跨国公司,新任经理都会从总裁那里得到一个木制套娃。其中,小木娃上有张字条:如果每个
人都只用比自己小的人,公司就会变成矮人;如果每个人都能用比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会成为巨人。对
管理者而言,善用“高大者”便是容人之长,本质上即是容人之功。
容人之功,体现着求同存异、从善如流的胸怀和气质。赤壁之战前夕,张昭主和,周瑜主战,两人在
大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当孙叔采纳了周瑜意见后,张昭转而积极配合支持周瑜,共辅孙权守土,留下了
一段千古佳话。意见有分歧乃至纷争,并不可怕;几事谋定之前,尽可各抒己见。但在谋定之后,则不可
因观点相异而不作为甚或使绊子。张昭的故事启示人们,心中存有大格局、涵养乐见其成的雅量,处处补
台、成人之美,方能凝心聚力,以求大功告成、美美与共。
容纳他人成就意味着共创共享,往往孕育着伟大的美德。普瑞舍在研究中发现水母荧光蛋白后与查菲
和钱永健等分享了成果,后者接力探索,完成了荧光蛋白在其他物种上重组研究且获诺贝尔化学奖。普瑞
舍说:“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他们做了我做不到的伟大工作。”在西班牙自行车赛上,车手埃斯特万
临近终点时不幸遭遇爆胎,只好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纳瓦罗选择跟在后面慢行,最终
与奖牌失之交臂。纳瓦罗说:“超越爆胎对手取胜不大道德。”无论是为他人站在自己肩膀上成功而高兴,
还是在竞争中坚守道义与精神,都彰显着“容人”的高尚境界。
现实中,容错不易,容功尤难。有的人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镍酸锂正极材料课程设计
- 2024至2030年中国黑碳钢有牙尖嘴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水粉绘画步骤课程设计
- 2024至2030年中国硅整流全自动充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空调运行操作课程设计
- 环保水监测课程设计
- 色彩速涂系统课程设计
- 2024年CO2保护焊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毛粗纺金属针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客房送餐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神经网络在生物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 浅谈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 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表
- “思政”课社会实践
- 临时用电漏电保护器运行检测记录表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 膀胱癌综合治疗新进展
- 音乐ppt课件《小小的船》
-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高职组)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