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_第1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_第2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_第3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_第4页
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A.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B.外部世界引起国人关注C.政治体制变革呼声高涨D.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2.魏源认为古圣先王倡导的王道,不是靠修身养性才能感悟的神秘之物,而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事情“井牧、役,兵赋,皆性命之精微流行其间”。这说明魏源()A.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B.强调变法图存的急迫性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批判“天朝上国”观念3.“它(中体西用)用貌似公正、开放的态度,在适合民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之下,将仿效西方、变革社会的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内。”这说明该思想()A.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改造B.清除了西学引进的阻力C.具有明显的文化封闭性D.具有文化冲突的调和性4.梁启超曾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家思想者何?一曰对于一身而知有国家,二曰对于朝廷而知有国家,三曰对于外族而知有国家,四曰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梁启超的这些主张()A.迎合了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B.摆脱了传统儒学的影响C.是中国国家主权意识开始形成的标志D.旨在倡导革命救亡图存5.严复曾指出,“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他在留给后人遗嘱中的第一条便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据此可知,严复()A.未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B.主张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C.欲以工业化带动政治变革D.以传统文化实现救亡图存6.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胡适认为文言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自由。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文学革命”意在()A.实现文学的创新发展B.以文学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C.摆脱旧文学体裁限制D.变革文学形式扩大社会影响7.1919年8月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这一观点()A.受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B.表明新文化运动开始出现新方向C.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基础D.明确了当前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8.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提到:“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这社会的国家,绝非他国所能及的。”材料反映孙中山认为中国()A.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B.应该实现民生主义纲领C.百姓不应该向政府纳税D.必须推行扶助农工政策9.1926年,毛泽东指出,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而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材料主要说明,当时()A.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已经形成C.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D.中共工作重心已逐渐向农村转移10.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11.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C.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D.认为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B.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C.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D.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遵循[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将体育视为一种礼仪活动,并将这种“礼”作为人的体育活动中道德的界限和行为标准。而古代教育中宣扬的体育思想以及提倡的体育活动,则是孔子实施“仁”教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把教育者变成理想的“仁”人。“礼射”作为实践“礼”与“仁”的手段和途径,仅是为了“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强调“天人合一”,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它主张通过身体锻炼以达到由表及里,促进精神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摘编自张龙栓、于修涛《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传统体育的影响》材料二谭嗣同认为汉宋士人和学派之“任侠”精神是“依仁蹈义,舍命不渝”,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他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他还主张“废缠足”、兴办“女学”,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摘编自戴伟宇《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体育思想考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谭嗣同的体育思想,并说明其体育思想形成的因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本质、核心的部分,具有稳定性。但每一种文化有各自的自我发展形式,所以世上并不只有一种雕塑,一种绘画,一种数字,而是有许多种。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正来自于文化的交流。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就会走向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的杂音。但总的发展趋势则是由抵制、排斥不断走向融合,由保守封闭逐步走向激进开放。——摘自熊吕茂《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特点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高频考点13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1.B根据材料可知,林则徐、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变革和建军思想,但是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反对,说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对传统文明造成冲击,体现了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B项正确;据题意可知,当时士大夫阶层已经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因此不能说明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没有主张进行政治体制变革,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2.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思想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因此根据材料“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事情‘井牧、役,兵赋,皆性命之精微流行其间’”可知,魏源具有经世致用思想,A项正确;变法图存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C项;材料与批判“天朝上国”的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D根据“仿效西方、变革社会的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体西用思想将中西文化融为一炉,具有文化冲突的调和性,故选D项;中体西用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是改造传统文化,且对西方的学习即包含有改造的因素,故排除A项;清除了阻力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项;学习西方文化说明打破了文化封闭性,故排除C项。4.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认为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国家,不是一家一姓私人的国家。因此,每个国民必须具有爱国思想,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一身而知有国家”是指国家思想是建立在个人自身权利之上,既是热爱国家整体,也是尊重国民个人权利,从而使爱国主义思想包含了热爱国家整体与尊重国民个人权利两方面的思想内容。这是对传统儒家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迎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A项正确;梁启超的思想并未摆脱传统儒学的影响,排除B项;C项缺乏依据,排除;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强,而非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5.B材料“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又主张学习西方技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也体现了坚持中国自身优点的同时,也要学习外国好的地方,综上分析可知,严复主张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故B项正确;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摆脱了“中体西用”的窠臼,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不体现,排除;D项没有体现出学习西方的一面,排除。故选B项。6.B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胡适认为文言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自由,二人意在通过新文学的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反对封建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目的是反对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束缚,促进新思想以及民主科学发展,A、C、D项不是“文学革命”的主要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7.A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的观点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本质,受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出现新方向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但材料不能体现开始,排除B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基础有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等,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共二大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排除D项。故选A项。8.B根据材料中“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B项正确;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社会,并非社会主义,A项排除;材料认为社会革命以后,私人不用纳税,但不等于百姓不应该向政府纳税,C项排除;“扶助农工”属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内容,D项排除。故选B项。9.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工人阶级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说明,他已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强调的是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而不是革命的根本任务问题,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向农村转移都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而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10.A根据题干“苏维埃阶段”“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指的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进行完整的论述,故答案为A项。B项,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题干中“苏维埃阶段”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与“苏维埃阶段”不符,排除。11.C根据“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可得出,毛泽东意在强调,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所采取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项正确;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7年邓小平理论提出来的,排除B项;阶级矛盾已经成为次要矛盾了,排除D项。故选C项。12.A依据所学知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故A项正确;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毛泽东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是毛泽东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3.答案:(1)特点:是统治者进行礼仪活动、实施“仁”教的手段;以培养道德高尚、遵守社会秩序的人为目的;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塑造理想人格。(2)思想:提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吸收西方体育思想;倡导男女在体育上平等;将体育活动与救亡图存结合。因素: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孔子将体育视为一种礼仪活动”“孔子实施‘仁’教的一种手段”可以得出,是统治者进行礼仪活动、实施“仁”教的手段;依据“将这种‘礼’作为人的体育活动中道德的界限和行为标准”“目的是把教育者变成理想的‘仁’人”可以得出,以培养道德高尚、遵守社会秩序的人为目的;依据“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强调‘天人合一’,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可以得出,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依据“它主张通过身体锻炼以达到由表及里,促进精神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得出,塑造理想人格。(2)思想:依据材料“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可以得出,提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吸收西方体育思想;依据“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可以得出,倡导男女在体育上平等;结合谭嗣同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将体育活动与救亡图存结合。因素:依据材料“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并结合谭嗣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等角度分析。14.答案:示例:见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