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意,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出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初步掌握了文言文阅读与学习的一般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体知识。2.积累文言词汇,试着借助书中注释理解文章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4.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三、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2.反复吟咏,体悟作者高洁傲岸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四、课时安排1课时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解题: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背景资料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默读——读准字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wú德馨xīn。苔痕hén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听读——读出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放声读——读出韵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活动二:字词句子的长廊——读懂内容疏通文意。1、你会解释加点词语吗?你会翻译下列句子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仙则名:名:动词有名,出名有龙则灵:神异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长上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调素琴,弹奏阅金经:佛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奏乐的声音。使---乱,扰乱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谈笑的都是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探寻文章的殿堂问题探究活动二:品读——品味剖析,领悟意境陋室,真的陋吗?原因:惟吾德馨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陋室不陋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3.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并表明自己的志向。山仙名比喻起兴水龙灵陋室德馨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远大抱负提示思考: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5、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一个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6.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7.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活动四:——拓展迁移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示例:赞同,“听君一席话”还“胜读十年书”呢,更何况与鸿儒交往呢,经常与鸿儒交往,我们会进步很快。不赞同,他的交友范围太小,因为平民百姓中,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因为“俗世”也有“奇人”嘛!小试牛刀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红体的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答案: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3.D4.(“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课堂小结山水喻室点明题旨陋室不陋仙龙喻德清幽的环境安贫乐道具体描述博学的友人乐在其中高雅的生活高洁傲岸诸葛庐总结全文何陋之有子云亭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试着写句座右铭。(关于学习、处世、立身的。)《陋室铭》课后反思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放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4。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三.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乾安七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凤冈县第二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农贸市场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被褥原材供应链合同
- 2025版标前协议书-道路桥梁工程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2025版车辆交易市场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HSE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合同
-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感恩地球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知识竞赛考试试题(综合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中试基地相关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安全劳保用品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学校高考英语三模试卷
- 2025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拐杖的使用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