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业答案_第1页
国学作业答案_第2页
国学作业答案_第3页
国学作业答案_第4页
国学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1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招致疲乏,甚至更加危险。”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3.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2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举例:读经典;观看视频讲座;听老师讲解经典;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或其他。请简要说明理由。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进行学习“国学”,读经典、观看视频讲座、听老师讲解经典、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我觉得这连个是分不开的,首先是读经典,只有你读过经典之后才才能了解到经典的内容是什么,才能知道什么是经典算是个了解的过程;其次是观看视频讲座,自学只能了解皮毛,在这个快速的时代,想要学习,但是又不耽误工作的方法就是观看视频讲座,这样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是听老师讲解经典,每个人对于经典的解读都不一样,所以只有去真正的走入课堂,听老师在讲解,才能进一步吸收、理解经典;最后是上网浏览相关知识,经过了前面的学习,最后通过上网浏览想要了解的知识,对自己未了解的知识进行补充,使自己全方位的了解、学习、知晓“国学”。所有的方法相融合是一个全方位学习“国学”的不错的方法,也是我喜欢的方法。3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学”开始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在90年代掀起热潮,至今不仅经久不衰,而且历久弥新。学习“国学”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对千百年来各种“国学”文献的了解、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些经典思想、理论、观点用于指导当代社会中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汲取“国学”的营养,帮助人们解决诸多使人困惑的问题,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思路,指明方向,提供了21世纪人类发展所需要的价值指导和智慧动力。“国学”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代人们逐渐发现和领悟到“国学”中的经典内容对当今社会是有益的,并且给予人们很多启迪。4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第一章信仰,第二章仁德,第三章中庸,第四章知识,第五章学而,第六章择业,第七章顺逆,第八章人事,第九章为政,第十章理想(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2)我个人认为第七章《顺逆》对我的现实生活更有指导意义。因为人的一生往往是在顺境和逆境的交替中向前发展,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只是一时,逆境随时可能到来;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没有必要悲观失望,因为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所以,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它们对于人生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二重的。所以当我们身处顺境时,我们要积极地利用顺境所产生的有利条件,避免顺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取得更大的成功;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只要淡然处之,有乐观的精神和不懈的行动,就能最终战胜逆境,同样也可以使我们获得在顺境中难以得到的人生重大收获。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这样,人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作业2翻译: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务必使百姓趋向于义敬奉鬼神而远离他们也就可说是智了。”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艰苦努力在前获取在后做到这些也可说是仁了。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做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的。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富和贵当然是人们所想要的但不是行“仁道”而得到了它那么也是不应当拥有它的贫和贱当然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履行仁道而得到了贫贱那就是道的原因是不能摆脱的。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篇)福祸相依并存由来已久。你怎么能简单的判断出事情是好是坏呢。光明正大也可以另辟蹊径好心好意也可能办出坏事。世上的人们对此已经迷惑很久了。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很庄重接近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厉。”子夏所说的这三变其实是君子的三方面特点容貌庄重态度温和说话严厉。他说一个人有高尚修养的君子之人,有三种变相看起来很庄重俨然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接近又觉得他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其所讲的内容都很正派很严肃很严厉他不会乱讲话不会讲无关紧要的、下流的、不三不四的话尽管他也会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都是非常庄重的、健康向上的、高尚的。五、养生之道。老子非常注意养生。据史料记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老子的养生之道一是清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二是要顺其自然。老子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三是建立朴德。要见素抱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说明修身养性的重要。四是要稳重。“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启示意义:《道德经》是一服调整平衡心态的良剂。二十一世纪生活节奏更快,竞争拼搏更剧烈。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经》提示你要“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烦杂中留给自己一块清净恬静的空间,自足自乐。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好事非绝对是好事坏事也非绝对是坏事。《道德经》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十分精辟的。绝处逢生乐极生悲。每一个人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