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审计专业知识综述_第1页
稽核、审计专业知识综述_第2页
稽核、审计专业知识综述_第3页
稽核、审计专业知识综述_第4页
稽核、审计专业知识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存款增长率=(期末各项存款余额—期初各项存款余额)÷期初各项存款余额×100%平均存款增长率=(期末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期初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期初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100%人均存款增长率=期末各项存款余额÷期末员工-期初各项存款÷期初员工数存款是银行经营一切业务的基础,只有存款增加了,其它各项业务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的经营效益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反之,则银行的效益将会受损。审核将稽核单位的存款增减情况对其经营效益的影响,可通过存款日平均余额增长率×存款平均利润率进行测算。通过存款余额指标和日平均指标的比较,可以分析被稽核单位存款增长的均衡程度,挤出存款工作中的水分。2.审核被稽核单位存款在当地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及存款增长率上存在的差异:本期存款余额占当地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重=本期存款余额÷当地金融机构存款总额×100%当地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增长率=(期末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期初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期初金融机构存款总额×100%当地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可从当地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取得。审核被稽核单位存款余额占当地金融市场总额的比重,并与上期相比较,可以掌握其存款业务发展的相对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将其存款增长率和所在地金融市场存款增长率相比,则可找到与当地金融机构横向比较的差距,挖掘其进一步发展存款的潜力,从而找到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二)审核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贷款业务是目前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贷款业务发展情况如何,对经营效益的高低影响极大。审核被稽核单位贷款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期末各项贷款余额÷期末员工数-期初各项贷款余额÷期初员工数分析贷款余额增减变化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可通过将贷款增长额乘以当期存贷款平均利差率进行测算。2.审核被稽核单位贷款在当地金融市场贷款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及其贷款增长率与当地金融市场贷款总量增长率的差异:本期贷款余额占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本期贷款余额÷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100%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期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期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期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100%当地竟然机构贷款总额可从当地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取得。审核被稽核单位贷款余额占当地金融市场贷款总额比重和计算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其意义也在于掌握贷款业务发展的相对速度,找到与当地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的差距,挖掘经营效益增长的潜力。(三)审核日均资产总额和盈利资产日均增长率情况日平均资产总额增长额=期末日平均资产总额-期初日平均资产总额日平均资产总额增长率=(期末日平均总额-期初日平均资产总额)÷期初日平均资产总额×100%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增长率=期末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期初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增长率=(期末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期初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期初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100%日平均资产总额可从同期本外币资产负债平均余额表中“资产总额”栏目中取得;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可从同期本外币资产负债平均余额表中“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各项存款(剔除呆滞、呆账贷款)、存放联行款项中的‘存放联行款行’、‘总分支行往来’的同期日平均余额之和得到。将日平均资产总额增长额×资产收益率可以测得日平均资产总额变化对利润的影响;计算日平均资产总额增长率,可以掌握其增长的相对速度。商业银行的利润完全是由盈利资产带来的,因此商业银行在追求资产规模增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盈利资产的增长。盈利资产的增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影响,可通过将盈利资产日平均增长额×平均利差率算得;计算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增长率可以了解被稽核单位盈利资产日平均余额的相对增长速度。”(四)审核国际结算额增减变化情况国际结算增长额=期末累计发生国际结算额-期初累计发生国际计算额国际结算增长率=(期末累计发生国际结算额-期初累计发生国际计算额)÷期初累计发生国际结算额×100%累计发生国际结算额可从国际业务部贸易结算额和非贸易结算额两项业务量统计的合计数中取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越来越显现出来。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各项手续费收入也已经成为银行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际结算业务量的增减变化,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五.审核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变化情况(一)审核总收入的变化情况总收入是一个综合指标,引起总收入的变化的因素有多个,具体是哪几个因素再起主要作用,则要通过对总收入的构成以及各构成因素的变动情况来确定。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各项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三部分组成,而各项业务收入又由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债券买卖差价收入、租赁收益和其他营业收入组成。稽核组可通过纵向比较找到引起被稽核单位总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指标,也可通过横向比较找到形成总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指标,并对这些因素指标作进一步的剖析。如影响利息收入的又有哪些因素,是资产的结构问题呢,还是资产的质量问题,还是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问题,这些因素又各自占多少比重等等。找到影响其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各组成因素指标在本系统内和本行业内的横向对比,找到进一步发展的差距及形成差距的原因。从而为下一个阶段如何抓准抓住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业务、提高经营效益创造了条件。(二)审核总支出的变化情况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总支出越少,则经营效益越好。因此一家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效益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采取措施,实现增收节支的问题。与总收入指标相同,总支出也是一项综合指标。分析总支出指标的变化原因,只有通过对构成总支出指标的各因素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总支出指标由下列四项因素构成:总成本、营业税、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总成本又由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支出构成,非利息支出又可分解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汇兑损失、营业费用和其他营业支出。以上每一项因素指标的变化都将引起总支出的变化,但究竟哪几项是关键因素,则需要稽核人员通过与以往年度的指标作纵向比较来确定,以便找准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支出。通过将组成总支出的各因素指标与兄弟行作横向比较,可找到进一步压缩各项支出的潜力和努力方向。从而为被稽核单位下一步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打好基础。六.审核主要财务指标的执行情况财务指标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一个经营单位的经营效益,因此审核财务指标的执行情况是经营效益稽核的重要内容(对前面已论及的贷款总量、存贷款平均利率、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此处不再论述)审核资金指标中资产使用率和固定资产占用率执行情况资产使用率:资产使用率=总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100%固定资产是一家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固定资产的占用必须合理,如果固定资产再整个资产规模中占比过高,则会影响被稽核单位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使用,降低被稽核单位抗风险的能力,也降低了被稽核单位盈利资产的数额,从而较少了被稽核单位的利润。稽核组再稽核中还应该注意被稽核单位是否采取各种形式占用流动资金来增加固定资产,一旦发现必须立即予以纠正。审核成本指标中的存、贷款平利差率、总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执行情况存、贷款平均利差率存、贷款平均利差率=贷款平均利率-存款平均利率贷款平均利率(以年度进行计算)=【(利息收入÷月数)|各项贷款日平均余额】×12×100%存款平均利率(以年度进行计算)=【(利息收入÷月数)|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12×100%其中,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可从同期损益表或本外币各项财务指标表中取得,各项贷款日平均余额和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可从同期外币资产负债平均余额表中摘录。利差是银行经营存、贷款业务的收益源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存贷款的利差,存、贷款平均利差越大,对商业银行收入增加,效益提高就越有利,反之则又是产生减礼的重要因素。通过与上期或系统内横向的存贷款平均利差的比较,稽核组可以找到影响被稽核单位赢利的重要原因。总成本:总成本率=总成本÷各项业务收入×100%总成本可加计同期本外币各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表中“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汇兑损失、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取得;各项业务收入,可从同期本外币各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表中“各项业务收入小计”中摘录。总成本率上升(或下降),即意味这创造梅100元收入的成本在上升(或下降),对利润的上升和下降关系极大。经过比较,可以计算出总成本率对被稽核单位利润的影响程度。此外稽核组还应通过计算总成本率公式分子、分母变化分析,找准引起总成本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总成本率的措施。综合费用率: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营业费用可从银行损益表中“营业费用”栏摘录,营业收入,指利息收入、与人民银行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证券买卖差价收入、租赁收益、其他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之和。综合费用率反映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综合费用率越高,银行经营效益越差。经营效益的取得要靠被稽核单位的增减节支,控制经营费用,降低综合费用率,可以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稽核组应该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综合费用率的措施。审核效益指标中的总利润率、营运资金收益率、利息回收率、人均利润等指标的执行情况总利润率和营运资金收益率总利润率=利润总额÷总收入×100%营运资金收益率=利润总额÷营运资金×100%利润总额可从损益表中“利润总额”中摘录,营运资金可从本外币附列资料表中“营运资金”栏目中取得总利润率表示利润总额占总收入的比重,经比较如总利润率下降,说明总收入中的总成本、营业税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占比上升,则需进一步分析其比重上升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营运资金收益表示每100元营运资金所创造的利润,其上升和下降,也能说明被稽核单位的经营效益状况。利息回收率和人均利润:利息回收率=实收利息÷到期应收利息×100%=(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净增额)÷(利息收入+应收欠息净增额)×100%人均利润=利润总额÷平均职工人数应收利息净增额可通过同期业务状况变动表中本期应收利息额减期初应收利息额取得,应收欠息净增额也可从同期业务状况变动表中本期应收欠息减期初应收利息取得。平均职工人数可从同期附列资料表中取得。利息回收率指标反映贷款综合质量,贷款质量越高,收息率越高。利息回收率高低也反映出被稽核单位账面利润的可信程度,如果利息回收率很低,应收利息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又很高,则被稽核单位很可能存在虚赢实亏现象,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遏制,那么出现实际亏损就为时不远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逾期,收欠息,压两呆,同时确保增量贷款的质量,逐步扭转贷款质量下降局面。在稽核利息回收率指标时,还应注意,在一定的时点,有否利息回收率突然有较大提高的现象,如有,则应考虑是否有以贷收息、搞短期经营的行为。人均利润是反映一家商业银行劳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全体员工有效劳动的重要指标,是全体员工有效劳动的重要标志。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利润越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就越好,反之则越差。如果一个银行利润总额在增长,而人均利润并未提高,甚至下降,则说明该行业务的发展、效益的提高不是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而是靠铺摊子、增加人员走外延扩张的路子,这是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相违背的。在审核人均效益时,还应注意被稽核单位长期使用的编外人员数,对这些长期使用的编外人员,在计算人均利润时应计入平均职工人数,以确保人均利润的真实性。七.从资产收益率指标入手,对经营效益做综合分析在上述一系列的审核。分析的基础上,再作一综合分析,能对被稽核单位经营效益状况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营效益。分析可从资产收益率入手,借助杜邦分析方法,根据图12.1提示的思路进行。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一家银行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益和效率,体现其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而如图所示,它是由总利润率×资产使用率形成的。如果经过比较,稽核期的资产收益率有所上升或下降,则利用连环替代法,可计算出总利润率和资产使用率的变化分别在对稽核期资产收益率变化上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主要原因。然后再分别对总利润率和资产使用率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它们各自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次类推,层层剥皮,如分析影响总成本、总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组成总成本、总收入各因素在结构上的变化等等,直至最基本、最源头的组成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如将上期的图表与本期的图表进行一下对比),我们就可找到变化较大、影响程度较大的有关因素,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被稽核单位的经营效益。八.审核被稽核单位的内部情况1.审核被稽核单位是否有明确的经营目标、财务计划、信贷计划、资金计划三者是否衔接;2.审核被稽核单位是否定期召开资产负债管理例会,分析资产负债的比例是否对算合理,经营过程中是否注意资金的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性的合理协调;3.审核被稽核单位是否有详尽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财务计划,是否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分析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及时予以解决;4.审核被稽核单位的信贷管理情况,是否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控,是否进行贷审分离,贷审会制度是否健全,进行是否正常;以上审核被稽核单位的内部管理情况,可通过会议记录、纪要和有关规章制度进行。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题1.被评估企业为一拟准备上市的酒店,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2月31日,该酒店2003年的财务状况详见2003(1)由于非典原因,该企业2003年的实际收入仅达到企业正常经营收入的60%;(2)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营业费用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管理费用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其中长期负债利息占财务费用的80%;(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5%;(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3年利润表项目行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11000000.00减:主营业务成本355000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55000.00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6395000.00加:其它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7减:营业费用880000.00管理费用9100000.00财务费用1080000.00其中:利息支出1180000.00三、营业利润(亏损“-”号填列)13135000.00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14补贴收入15300000.00营业外收入16减:营业外支出17150000.00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8285000.00减: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1994050.00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22190950.00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选取了同行业5个上市公司作为参照物并经综合分析、计算和调整得到一组价值比率(倍数)的平均数值,具体数据如下:(1)市盈率为l0;(2)每股市价与每股无负债净利润的比率为7;(3)每股市价与每股主营业务利润的比率为3.8.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市场法评估该酒店市场价值。(最终评估值以算术平均数为准,运算中以万元为单位,评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收益调整表项目行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11666700.00减:主营业务成本383330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91668.50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6741731.50加:其它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7减:营业费用883300.00管理费用983300.00财务费用10166700.00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导填列)

13408431.50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14补贴收入15营业外收入16减:营业外支出17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8408431.50减:所得税(33%)19134782.39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22273649.11(1)主营业务收入=100÷60%=166.67(万元)(2)主营业务成本=166.67×50%=83.33(万元)(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66.67×5.5%=9.17(万元)(4)营业费用=166.67×5%=8.33(万元)(5)管理费用=166.67×5%=8.33(万元)(6)财务费用=166.67×10%=16.67(万元)(7)无负债净利润=2736+16.67×(1-33%)=38.53(万元)(8)主营业务利润=74.17(万元)(9)净利润=27.36(万元)(10)根据市盈率计算的酒店价值=27.36×10=273.60(万元)(11)根据无负债净利润价值比率计算的酒店价值=38.53×7=269.71(万元)(12)根据主营业务利润价值比率计算的酒店价值=74.17×3.8=281.85(万元)(13)评估值=(273.60+269.71+281.85)÷3=275.05(万元)

2.2004年,某著名百货公司将其拥有的某商场一部分出租给银行,租期5年,剩余部分统一招商和经营管理,对招商引进的商户收取较高的管理费。现该百货公司欲转让该商场而委托评估其转让价格。请问:(1)该商场周边近期有较多权利性质相向的临街铺面正常交易的实例,可否选取其作为可比实例?为什么?(2)确定出租部分的潜在毛收入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确定自营部分的净收益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参考答案:(1)不可取。因为这些交易实例在实物状况上会有较大差异,如土地房屋规模、设备装修档次、建筑结构、楼层层数与层高、临街深度等不同,不具有可比性。(2)确定出租部分潜在毛收入时应注意:①租赁期内按租约计,租赁期外按正常客观的市场租金计;②应考虑租赁保证金和押金的利息收入;③应考虑是否存在无形收益。(3)确定自营部分净收益时应注意:①测算正常客观的净经营(营业)收入;②应扣除正常商业利润。或:要准确界定由商业房地产本身带来的净收益,不要在净收益中混入由于经营等非房地产本身要素所产生的收益。或:应根据经营资料测算净收益,净收益为商品销售收入扣除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商业利润。

3.委托方委托某评估机构评估的资产为1台电脑数控机床,型号MCV-1300P,该机床于1998年6月购置并投入使用。资产评估师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2月30日。经过向该机床生产厂家的代理商咨询,该型号机床已经停止生产,与委估机床同规格的新型设备的市场价格为84万元。委估设备与同规格新设备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控系统和机床结构的差异,两方面因素对价格差异的影响分别为12.5%和17%,因而,确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84万元×(1—29.5%)=59.2万元成新率的确定采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该类机床经济使用寿命为12-18年,考虑到该设备为较早期的数控机床,制造质量一般,因而确定其经济使用年限为14年,年限法确定其成新率为:1-已使用年限÷经济使用年限=1-9.67÷14=30.9%该设备的运行应该以两班制为标准,每天15小时,然而设备的实际使用为不定期的三班和两班制,平均每天运行时间为18小时。以工作量法确定的成新率为:1-(18小时×250天每年×9.67年)÷(15小时×250天每年×14年)=17.1%确定该设备的综合成新率为:30.9%×50%+17.1%×50%=24%该设备的评估值为:59.2×24%=14.2万元该设备评估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分别考虑实体性、功能性、经济性贬值?你认为成新率的估算过程有什么可商榷的?参考答案:教材第25-27页。根据案例描述,该资产的利用率为:18÷15=120%,因而实际已使用年限为120%×9.67=11.6年,因而成新率应该为:1-11.6÷14=17.14%

4.“A”商标评估案例一、委托单位概况SC旅行社于1978年8月18日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423万元,有职工281人,现下属有7个企业。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选取2000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选用超额收益法。该法对商标进行评估,就是对商标有效期内(续展前该商标有效期为8式中:PV——商标的评估价值;i——折现率;Pt——预测超额利润;n——预测期;t——预测年限超额利润=营业收入净额×超额利润率超额利润率=收益率-基准收益率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总额-代收代付款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三、评估数据来源及计算过程1.SC旅行社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1)表1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1—6月)营业收入总额(万元)8613174062024622861196131l342代收代付款(万元)379694801201413800108726326营业收人净额(万元)4817792682329061874150162.SC旅行杜1995—2000年营业收入情况汇总与2001—2008年营业收入净额预测(表2、表3)预测方法:最小二乘法。表2年份Xr(万元)XrX21995148174817119962792615852419973823224696919984906136244161999587414370525200061250075OOO26总计215127720031491因此:因此:Y=1191.11X+4377.28表3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X789101l121314预测营业收入净额(万元)127151390615097162881747918671198622l053环比指数=本年度营业收入净颧÷上年度营业收入净颧经计算,环比指数不大于1.10,说明预测的未来营业收入净额年递增不超过10%:根据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1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12%……可看出由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所预测的未来营业收入净额是合理的。3.利润率计算(表4)计算公式为:表4年份19921993199419991996(1—6月)利润总额(万元)1433.241527.971762.90l807.061227.40营业收入净额(万元)79268232906187415009.70收益率(%)18.0818.5619.4620.6724.50说明:1.利润总额为SC旅行社税前利润额。2.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营业收入总额中大量的代收代付款不属于旅行社的实际收入,故采用扣除代收代付款之后的营业收入净额计算SC旅行社的收益率。4.超额收益率计算(表5)表5年份全国旅行社利润率(%)SC旅行社利润率(%)199213.0218.08199311.7918.56199412.1019.4619958.9620.67总计45.8776.77平均值11.4719.19超额收益率=SC旅行社平均利润率-全国旅行社平均利润率=19.19%-11.47%=7.72%5.折现率计算SC旅行社凭借自身的实力,跻身中国旅游界前列,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利润率,在同行业中具有极高的声誉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市场调查及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旅游市场的总趋势将是在数量、质量方面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因为:(1)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决定旅游业也将随之快速发展:(2)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3)旅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选择;(4)国内旅游的经营体系已经比较健全,(5)国内旅游的接待设施不断增加和完善,(6)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及我国旅游界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所有这些决定了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前景的看好,涉足旅游服务的机构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5000家,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加之旅游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综合考虑,本次评估风险收益率取3%,安全利率取一年期国库券利率为9.64%。具体计算为:折现率=1年期国库券利率+旅游业风险收益率=9.64%+3%=12.64%按谨慎性原则折现率最后取13%。

6.折现系数计算(表6)因为评估基准日为2000年折现系数=(1十折现率)–t表6折现系数计算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tO.51.52.53.54.55.56.57.58.5折现系数O.94070.8325O.7367O.652O.577O.5106O.4518O.3999O.3539说明:t为基准日为2000年7.“A”商标价值计算商标评估计算一览表(表7)。评估基准日:2000委托单位:SC旅行社表7商标评估计算表金额单位:万元年份预期营业收入(1)税前超额利润(2)=(1)×7.72%税后超额利润(3)=(2)×(1—33%)现值系数(4)现值(5)=(3)x(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