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交流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张长贵_第1页
05交流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张长贵_第2页
05交流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张长贵_第3页
05交流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张长贵_第4页
05交流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张长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内容介绍人:张长贵高级工程师联系电话要内容一、超低排放的由来二、超低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三、六横电厂超低排放实践与实效四、超低排放的思考超低排放的由来超低排放的由来2009年集团所有机组完成脱硫2014年集团所有机组完成脱硝?十多年来,我们始终砥砺前行,勇为人先,干在实处,相继于2009年和2014年上半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全面完成脱硫改造和脱硝改造。超低排放的由来2011年底,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现象,PM2.5、雾霾成为了网络热词,公众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关注空前高涨,燃煤电厂也随之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超低排放的由来环保要求社会舆论国际环境人民健康煤电发展能源结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我国的“富煤贫油少气”的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承担着重要的能源角色,煤电的健康发展与否事关我国的能源安全。超低排放的由来调研考察研究开发方案设计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浙能集团认为该技术路线可行,成本比其他清洁能源有较大的优势,决定在六横电厂进行新建百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技术应用。2012年浙能集团组织天地环保、浙能技术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等相关单位开展了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考察调研、研究开发和方案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的技术路线。污染物项目燃煤锅炉排放限值重点地区排放限值超低排放限值烟尘,mg/Nm330205二氧化硫,mg/Nm3100(新建)200(现有)5035氮氧化物,mg/Nm310010050三氧化硫,mg/Nm3//5汞及化合物,μg/Nm3303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超低排放的由来低排放较低排放超低排放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超低排放的由来超低排放的由来浙能集团于2011年提出了超低排放概念,并在所属电厂中实施,现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超低排放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在巴黎大会上提出: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生态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是建设绿色生态、改善气候环境的重要举措。超低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超低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1超低排放的主流技术路线2关键技术-高效除尘除尘提效技术路线一:旋转电极电除尘+湿式电除尘;除尘提效技术路线二:低低温电除尘+湿式电除尘。关键技术-旋转电极电除尘采用清灰刷来进行清灰:附着于集尘极上的粉尘在随旋转阳极板运动到非收尘区域后,被正反旋转的一对清灰刷刷除。旋转极板可彻底清灰,消除二次扬尘,避免反电晕,达到更高的除尘效率。关键技术-旋转电极电除尘驱动装置清灰刷基本结构关键技术-旋转电极电除尘六横电厂1号机组4电场+旋转电极电除尘应用效果(第三方测试数据)出口平均浓度均小于设计值15mg/Nm3关键技术-湿式电除尘可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烟尘颗粒、PM2.5、SO3、汞及石膏雾滴等;与干式电除尘相比,水冲洗代替振打;主要由湿电本体、水冲洗系统和废水回用系统组成;除尘效率一般为70%(一电场)和85%左右(两电场)。关键技术-湿式电除尘具有系统运行优势,如压损小,极板清洁容易等;具有多种气流布置方式,如卧式、立式等,可实现与脱硫塔的结合。有多种极板材料和极线形式可选。关键技术-湿式电除尘水平卧式布置单独立式布置吸收塔顶部立式布置立式并联布置关键技术-湿式电除尘项目

1号炉2号炉合同要求值A侧B侧A侧B侧SO3脱除效率,%30.2720.5642.7339.9520除尘效率,%76.2777.8776.1477.2270PM2.5脱除效率,%76.39/70六横电厂应用效果(第三方测试数据)关键技术-低低温电除尘低低温除尘技术包含了两种设备,即管式烟气换热器和低低温电除尘器。该项技术是指在电除尘器上游设置热回收装置,使得电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降低,从而使除尘器性能提高,回收的热量则用于脱硫塔出口烟气的再加热,使烟气温度抬升到酸露点以上,避免下游设备的腐蚀,换热采用的媒介是水。脱硫提效双层均流增效盘交互式喷淋层单塔双循环双塔串联、脱硫添加剂等关键技术-高效脱硫关键技术-多层均流增效盘均流作用:气液相接触充分,气相均布好。提高烟气与浆液的接触功效:均流增效盘可保持一定高度液膜,增加了烟气在吸收塔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脱硫增效明显。布置相对方便,制作加工简化,安装工时短。节约喷淋母管布置空间,降低吸收塔高度,降低循环浆液泵扬程,降低脱硫电耗。关键技术-交互式喷淋关键技术-单塔双循环适用于燃用高硫煤项目;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对煤种和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关键技术-高效脱硫六横电厂设计参数配置:单均流增效板+一层交互式喷淋+三层标准式喷淋;设计含硫0.95%;循环泵流量:11000m3/h;循环泵运行方式:4用1备;液气比:13.1L/Nm3。出口SO2浓度:小于35mg/Nm3;脱硫效率:98.56%低氮燃烧器低氮燃烧器调整≤300mg/Nm³催化剂方案增加催化剂再生催化剂改性催化剂效率≥85%关键技术-高效脱硝协同脱除旋转电极电除尘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关键技术-协同脱除Hg、SO3改性催化剂将零价汞氧化成二价汞,由脱硫系统脱除脱除颗粒汞SO3气溶胶被脱除,与碱液中和二价汞溶解在雾滴中,荷电脱除六横电厂技术路线确定浙能集团组织天地环保、浙能技术研究院和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针对六横电厂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该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序号项目名称设计值1SCR入口NOx浓度(mg/Nm3)3302SCR出口NOx浓度(mg/Nm3)503SCR脱硝效率(%)844干式电除尘形式4电场+旋转电极除尘器5干式除尘器进、出口烟尘浓度(mg/Nm3)25000/156湿式电除尘形式水平卧式7湿式电除尘出口烟尘浓度(mg/Nm3)58湿式电除尘除尘效率(%)709管式烟气冷却器入口/出口温度(℃)135/9010管式烟气加热器入口/出口温度(℃)50/7811入口SO2浓度(mg/Nm3)242912吸收塔出口SO2浓度(mg/Nm3)3513吸收塔脱硫效率(%)98.5514喷淋层形式单层均流增效板+单层交互式喷淋层方案+标准型喷淋三层六横电厂超低排放设计参数六横电厂超低排放的实践与实效六横电厂超低排放的实践与实效六横电厂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平安浙江”和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配套项目。2009年10月20日,六横电厂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2011年1月5日,该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并于同年5月12日开工奠基。2014年7月10日,该项目1号机组建成发电,2号机组于同年9月17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超低排放设备与主机同步配套建成投产,是全国首个在基建期实行“超低排放”的电厂,开创了国内“三同时”建设超低排放的先例。在浙能六横电厂中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其中《WGGH在1000MW机组上的应用》、《新建百万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研究与应用》、《1000MW火电机组1/8给水容量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研究》3项成果荣膺2015年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获评审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表彰大会上,浙能六横电厂新建工程成功摘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六横电厂超低排放的实践与实效六横电厂测试结果污染物项目168试运行性能测试结果验收测试结果烟尘,mg/Nm32.583.61SO2,mg/Nm325.5132.6NOX,mg/Nm333.9436.2Hg,μg/Nm3/1.535六横电厂1号机组第三方测试结果浙能部分投运机组半年在线监测情况浙能部分投运机组半年在线监测情况浙能部分投运机组半年在线监测情况超低排放的思考超低排放的思考“电除尘+脱硫吸收塔+湿电”干烟气排放技术“电除尘+除尘脱硫一体化”湿烟气排放技术超低排放的思考“电除尘+脱硫吸收塔+湿电”干烟气排放优点湿式电除尘系统高效除尘,协同高效脱除SO3、汞。煤种和负荷的适应性高。双通道布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升观感,抬升烟气,提高测量准确性。不足初投资相比略高运行成本略高超低排放的思考“电除尘+除尘脱硫一体化”湿烟气排放优点初投资较小运行成本较低不足吸收塔入口粉尘浓度要求严格,煤种适应性不强。除尘性能的保证完全依赖于脱硫系统和除雾器系统运行要求相对较高。对SO3、汞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