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六完整_第1页
心理学六完整_第2页
心理学六完整_第3页
心理学六完整_第4页
心理学六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六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思维C、形象思维D、发散思维2、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3、幼儿计算应用题“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思维C、形象思维D、发散思维4、()是思维的基本过程。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归纳与概括5、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A、概括B、抽象C、直接D、具体6、思维的基本形式是()。A、语言B、概念C、抽象D、具体化7、思维的主要特征是()。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C、间接与概括D、深刻与灵活8、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A、概括B、抽象C、概念D、综合9、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相邻”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这体现了()对概念掌握的影响。A、定义B、定势C、过去经验D、词语的运用10、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是()。A、概念B、词汇C、经验D、问题11、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是()。A、思维定势B、知觉定势C、心理定势D、功能固着12、“机智”是指思维的()。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广阔性1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思维的()特性。A、概括性B、直接性C、间接性D、抽象性14、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A、创造性B、聚合性C、概括性D、间接性15、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表现在思维的()。A、批判性B、深刻性C、灵活性D、敏捷性16、不但考虑问题本质,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17、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A、广阔性B、深刻性C、批判性D、敏捷性1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的表现。A、深刻性B、批判性C、广阔性D、灵活性19、“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灵活性20、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敏捷性2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2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随意想象B、不随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23、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幻想D、空想24、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25、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2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想象中的()方式。A、综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二、填空题1、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___。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把思维分为___和发散式思维。3、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____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把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____思维。5、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____,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6、客观事物存在着____是比较的客观基础。7、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是___。8、概念是用一定的___来记载和标志的。9、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准备状态称为___。10、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___上。11、创造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准备期、酝酿期、___和验证期。12、强烈的___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13、思维的品质有: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____性和思维的敏捷性。14、想象的形成主式主要有综合、夸张、___和拟人化。三、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3、抽象思维4、形象思维5、聚合式思维6、发散式思维7、创造思维8、常规思维9、分析10、综合11、比较12、分类13、抽象14、概括15、具体化16、概念17、变式18、定势19、思维定势20、知觉定势21、功能固定22、灵感23、想象24、有意想象25、无意想象26、再造想象27、创造想象28、幻想四、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分类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3、简述分析和综合的关系4、简述思维的过程。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12、简述思维的品质。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五、论述题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2、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单项选择题1.C2.D3.C4.B5.A6.B7.C8.B9.C10.A11.B12.A13.C14.C15.D16.B17.B18.D19.B20.D21.D22.C23.C24.B25.C26.B二、填空题1、抽象思维2、聚合式思维3、动作4、创造5、抽象概括与具体化6、差异点与共同点7、抽象和概括8、词9、思维定势10、功能固定11、豁朗期12、求知欲望13、灵活14、典型化三、名词解释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2、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3、抽象思维:又叫语词逻辑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4、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5、聚合式思维:又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6、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7、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8、常规思维:它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9、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10、综合:实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考虑的过程。11、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12、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13、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14、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15、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16、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17、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18、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19、思维定势: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20、知觉定势: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21、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最初看到它的功能影响更大。22、灵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23、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4、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一定的意志努力。25、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26、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7、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8、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来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四、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分类。答: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答: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3、简述分析和综合的关系。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4、简述思维的过程。答:思维的过程有:(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答:常用的比较方式有:(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答: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会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板作用。(2)变式。交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提出问题。提出问矗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人的知识经验.人能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也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答: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准备期。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造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12、简述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患.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应用。(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答: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的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主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五、论述题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答:(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着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趣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2、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知觉特点。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特别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2)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针对定势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半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