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一、积累运用(29分)

1.(10分)默写古诗文。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中的“用典”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小明:“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举个例子: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4)“,”这一句,就是借助历史故事表述自己对前途并未失去信心,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小红:是的,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5)“,”也是借助历史故事来表述自己怀念亲友的无奈伤感和人事变迁的感叹。

小强:你们说的都是“用事”类的用典,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6)“?”则是“引用前人诗句”类用典,他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2.(2分)默写古诗时,“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3.(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青山环抱、绿水逶迤的五桂山旗溪村,吸引了一批有志向、有情怀的大学生前往创业,其中就了以香草种植为主业的旗溪香草生活农场。①这里不但有十几个品种规模化种植的香草,此外,还设计了香草科普园五桂山土地矿物质丰富,其中硒元素是国内土地含量平均值的5倍。肥沃的土壤给予了香草生长的养分,水质天然纯澈的山泉水更是了无数的香草。

生活农场还根据季节开发了特色香草体验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春天,xiānyán的花儿们在绿水青山下摇曳生姿,制成细腻的手工皂;夏天;秋天,可采摘洛神花制成果酱;冬天,可挖姜黄做植物染。四时之景不同,是农场走向成功的bùèrfǎmén。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培育含量滋润

B.培育储量滋润

C.孕育储量滋养

D.孕育含量滋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ānyán

②jíqǔ

③bùèrfǎmén

(3)语段中①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业者不但设计了香草科普园,里面有上百个香草品种,此外

B.创业者不但设计了香草科普园,里面有上百个香草品种,而且这里规模化种植的香草有十几个品种。

C.这里规模化种植的香草有十几个品种,此外,创业者还设计了拥有上百个品种的香草科普园。

D.这里不但规模化种植的香草有十几个品种,创业者还设计了香草科普园,里面有上百个香草品种。

(4)作为旗溪香草生活农场创始人的你,受邀到某中学做一场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请从下面几个题目中选取一个作为你演讲的题目

①我的“中国梦”

②志当存高远

③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④论不屈不挠

⑤放飞青春梦想

⑥不可知难而退

4.(6分)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艾青是诗人,也是画家,艾青的诗作有一种“绘画美”。同学们对艾青诗作的“绘画美”展开了讨论,将表格补充完整。

“绘画美”的特点解释示例

色彩赋象,以象寓意通过不同的色彩交织,营造出情感画面①

空间营造,透视意象通过透视增加空间的层次,让诗歌充满空间画面之美②

A.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B.我站立在低矮的屋檐下/出神地望着野蛮的山岗/和高远空阔的天空/很久很久心里像感受了什么奇迹……

C.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D.我忠实于时代/献身于时代/而我却沉默着/不甘心地/像一个被俘虏的囚徒/在押送到刑场之前沉默着/我沉默着/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

(2)和同学讨论完艾青诗歌的“绘画美”之后,你爱上了艾青的诗歌。学校国庆节晚会将至,你打算从《艾青诗选》中挑选作品表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

二、阅读(41分)

5.(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袁宏道集笺注》)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人鸟声俱绝

②余拏一小舟

③余强饮三大白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一日之盛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石篑数为余言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是一种趣味

D.死于安乐/安可为俗士道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5)请根据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两文描绘的西湖之景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如何来描绘西湖之景的?

②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与文“安可为俗士道哉!”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忍受枯燥

①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是枯燥的;阅读一本经典;深刻的课堂,是枯燥的。枯燥是一个门槛,越过这个门槛,沉浸其中

②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学生跟我说,我为什么不写,因为没有灵感,哪能这么被动等灵感?你得现在就思考和动笔。开始肯定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我的经验是,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很少是那种一开始就有写作冲动的,而是在克服开始那30分钟的枯燥过程酝酿出来的。伟大的记者李普曼一生创作1000余万字,他的老师威廉詹姆斯就教育他对自己要有所强制:一个作家每天至少要写1000字的东西,不管他是否愿意

③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让自己慢下来,坐得住冷板凳,忍得了枯燥晦涩,而不是看一两页就轻易扔一边。再深奥难读的书,克服了前30页的阅读痛苦,一个优秀的也是在寻找优秀的读者,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糟蹋。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却连30分钟的耐心都没有。那些让人很舒服、不断点头的轻松阅读,往往是重复你既有认知的无效阅读,需要艰难的“入境”,需要烧脑的坚硬阅读。

④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听学生说,某某课是好课,老师善于讲段子,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艰涩的推理。我说,判断一门课的好坏,那是对好课的侮辱。首先要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门课去完善知识体系(流行的知识付费异化了教育关系),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才会有收获。

⑤枯燥是一个门槛,庸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谋杀了时间。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就有了学霸与学渣、人才与人手的分别。所谓优秀,绝不是机巧式小聪明,是聪明人下笨功夫,越过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识高处的结果。

⑥好习惯的养成,是克服枯燥的过程。运动,学英语,睡前读几页书而不是刷短视频,会议间隙写几段文字而不是刷短视频。有了想法立刻记下来而不是“等会儿记下来”,动笔去记,而不是相信记性或指尖。刚开始总有点枯燥,回过头去看,有了受益感,就成习惯了,让我们终生受益。

⑦专业训练的过程,是克服枯燥的过程。史学家桑兵说,长时间不断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基础性练习,学历史,读哲学,写一手好字,成为专家,受到业内外专业人士的肯定背后,都经历过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你看到的有趣好玩

⑧看看那些能成就人滋养人、在哪里都能受到推崇的好品质,多跟“忍受枯燥”相关。专注、自律,是对枯燥的克服,刻苦,深刻,坚强,钻研,谨慎,惜时,慎独,忍耐,是对枯燥的超越。唯有接受和越过枯燥,才能塑造这些滋养人格和意志、让人受益终身的好品质。

(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文认为枯燥是一个门槛,跨越了这个门槛,人们能慢慢获得愉悦。

B.本文认为那些让人很舒服轻松的阅读,往往让你无法获得认知增量。

C.本文认为那些能成就人、滋养人的好品质,都和“忍受枯燥”相关。

D.本文先提出“为什么要忍受枯燥”,接着论证“忍受枯燥的好处”。

(2)本文多次使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挑选一处进行分析。

(3)你的同学向你抱怨,最近老师布置的《艾青诗选》没有惊险有趣的情节,没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诗歌意象繁多,让人读不下去

7.(14分)阅读《校园生活》,完成问题。

校园生活

①每一位作家都有个储存仓库,里面最精彩的东西往往是少年时期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少年时期最纯真、最敏感、最烂漫。这一时期,刚刚踏上人生旅途,应接不暇”,不谙世事时候的光彩总如金子般闪亮。

②我少年时期恰好赶上战争时代,不免留下些困苦、惊险的记忆。可如今,在记忆中;阴影,反倒成了俗话中说的“灯下黑”——只见光芒四射

③脑子里时常浮现的,是校园生活,那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④还记得我们唱校歌。半个世纪以前,男女齐唱校歌的半童声,现在还总回响在耳畔。头两句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雁山云影

⑤歌词的是朱自清先生,他是散文大家,也是著名的不吃外国“救济面粉”的硬骨头知识分子。在我们中学执教时,曾写过当地生活的一组散文,其中一篇《绿》,朱先生形容它作“女儿绿”。

⑥校歌中写到“春草池边”,校园里是有一个池塘,题名“春草”。这两个字的来历是谢灵运的名句。大约十五六个世纪以前,据说“遨游山水,经旬不归”,传为风雅佳话。

⑦谢灵运是历史上山水诗的先驱。我们中国的山水诗,有自己特有的宇宙意识。世间万物,与天地合一,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谢灵运留下的著名诗句中,园柳变鸣禽”。字句平易,却道出了生态的自然葱茏的生机。多少人心服中间那个“生”字,粗看很是直白,细品却极天真。我疑心这精妙的用字与我们本地的语言有关。“生”这个字,我们那里只用一个“生”。遇到单用一个字的时候,别的地方用“长”

⑧校园里的春草池,原先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它的形状,取其富有野趣;也许是椭圆的,连环蜂腰处或许还有一弯拱桥,以求具有一种图案美。可是我上学时,又不许游泳,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北一排两层楼的教室,却没有种上谢灵运诗里写到的“园柳”。这样的修建,那时候的我,就觉得应该判个不及格。

⑨后来,我在外转了半个世纪,又回到母校,没有了。老楼有的塌了,有的苦苦撑着。新楼不少,仿佛都是“急就章”,没有总体的布局。我心里暗暗有一丝莫名的惆怅。

⑩但眼前的另一番景象,不容我怀旧,也不容我思念,来来去去,满登登都是活泼泼的少男少女,天真,烂漫。我们那时是“云影潮踪”

好好地听听吧,也是半童声的男女齐唱,如今更多的是无拘无束的欢笑,在这一代少年的记忆存储库里,校园生活也必将是最美好的画面。

今天的校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不同以往的朝气。

他们尽管没有“春草池”,无关谢灵运;“女儿绿”没有了,他们有与他们的时代相关的东西。代代都有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也是葱茏的生机。对了,这才是代代相同的东西。还要问为什么吗?只好说是与自然、宇宙浑然一体了吧。

(取材于林斤澜的文章)

(1)文章先写记忆中的校园生活,重点回忆和;再写眼前的校园生活,描绘少男少女的齐唱、欢笑和奔跑。校园虽有变化,但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中“判个不及格”的理解。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段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的表述效果。

(4)“葱茏的生机”在第⑦段和第段两次出现。解释它们各自的含义,分析它们对表述情感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8.(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枯水季与雨季的壶口瀑布,是梁衡眼中的美好风光;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所见所闻

请以“这一路,风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材不限,诗歌除外;500字以上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松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积累运用(29分)

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析: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的书写)

(2)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注意“赋”的书写)

(3)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注意“碧”的书写)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这是一首思乡诗,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足有系帛书。’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可知,以慰相思;“因思杜陵梦,于梦中想到大雁。而“燕”是春的使者,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不是“燕”。

解析:

古诗文中的“雁”的意象是思乡,这句诗写了思乡之梦中的情形,流露出浓浓的乡思愁绪。

译文:

黎明起床;一路远行。鸡声嘹亮;足迹依稀。枯败的槲叶;淡白的枳花。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炼字”也是诗歌赏析的内容,学会分析词语运用的妙处。

3.(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培育:1.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也指使某种情感得到发展。2.培养教育。孕育:1.怀胎生育。2.养育;滋养。3.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由语境可知,第一个横线处用“孕育”;含量:

一种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数量。储量:储藏的数量。有语境可知,第二个横线处用“含量”;滋润:1.湿润;不干燥。2.犹浸润;使湿润。3.犹柔润,不干涩。滋养:1.犹养育,培养。2.养分,养料。由语境可知,第三个横线处用“滋养”。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xiānyán”写作“鲜妍”;“jíqǔ”写作“汲取”;“bùèrfǎmén”写作“不二法门”。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语序不当,同时句子成分残缺,改为:这里不但规模化种植的香草有十几个品种,创业者还设计了香草科普园,里面有上百个香草品种。

故选:D。

(4)本题考查表述能力。根据要求,从给出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与“自强不息”主题有关的,作为你演讲的题目,并阐述选择的理由。符合要求,言简意赅,表述清晰流畅。如:我选择的演讲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这个题目与“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相符,因为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重要阶段。通过放飞青春梦想,我们可以激励学生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挑战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这个题目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动力。

解析:

(1)D

(2)①鲜妍②汲取

(3)D

(4)示例:我会选择“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这个题目也符合“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前行,激励他们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4.《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①结合“通过不同的色彩交织,营造出情感画面”可知,“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中色彩赋象,诗人所描绘的图画,由此可知这幅图画的色彩非常丰富。

②结合“通过透视增加空间的层次,让诗歌充满空间画面之美”可知,“我站立在低矮的屋檐下/出神地望着野蛮的山岗/和高远空阔的天空/很久很久心里像感受了什么奇迹……”中“低矮的屋檐下”“野蛮的山岗”“高远空阔的天空”强调远近有序,营造出出彩的空间感,让诗歌充满了独特的空间画面之美。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歌语言语言表述能力。开放性试题。从《艾青诗选》中挑选出一首表述爱国主题的诗歌。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形式上,每个部分均以这样两句诗开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它重复叠现、忧郁的感情,具有散文美。“寒冷”“封锁”等词虽然简洁,它们蕴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诗人用风比作紧紧跟随、不停絮聒的老妇,给人一种阴森之感。意象上,我们不难品味出所经历的坎坷、对人民。情感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如《北方》一诗,形式上,诗的语调是沉缓的,不但没有分行的感觉,还深深体会到这些起伏的诗行正是起伏的情感的律动,更没有那些外国学院派的“头韵”和“腰韵”,以深沉的笔调,用自然散化的语言、徐缓的节奏来表述内在的情感,全诗用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北方图景构成意象,荒漠的原野,重负的驴子,失群的大雁等等,那是“北方的悲哀”。情感上,对战乱烽烟中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他相信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人民会有强大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并取得胜利。

如《我爱这土地》一诗,形式上,构思精巧,这个头开得突兀,有凝神沉思之感,抒发深沉情感,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第一节用的是比;第二节用的是赋。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土地”可以看作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表述了一种刻骨铭心、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示例:我选择吟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我爱这土地》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通过想象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这首诗句式上多用排比句,用类似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河流、风。鸟儿歌唱的四个意象,各有很多的修饰语、愤怒。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解析:

(1)①C

②B

(2)示例:我选择吟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从内容上看,在诗中不断地对土地进行歌唱,这首诗表述了诗人对苦难之中的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阅读(41分)

5.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着。

③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句中重点词语有:与,和;一,全。句意为: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白茫茫一片。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全/一;

B.说;

C.道别/另外;

D.安逸/怎么。

故选:B。

(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杏花次第开放。故断为: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5)①本题考查赏析景物描写。根据甲文中的“雾凇沆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纯洁。选文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雪后天气寒冷,从这一行为当中。文运用比喻,弥漫二十余里,粉汗为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盛开,游客之多的景象,起烘托作用,游人之炽来烘托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

②本题考查对情感的分析。“莫说相公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解析:

(1)①消失。

②撑着。

③尽力。

(2)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

(3)B

(4)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5)①甲文写出了西湖的开阔、纯洁;乙文写出了西湖的清新雅致;乙文采用了比喻和侧面描写来描绘西湖之景。

②都体现了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6.本文主要讨论了“忍受枯燥”对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认为,任何真正能够滋养人的事情,如写作、阅读经典、上课等,都伴随着一定的枯燥过程,需要人们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并忍受枯燥。通过分析写作、阅读和上课等具体事例,阐述了忍受枯燥在取得成就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还指出,好习惯的养成和专业训练的过程都是克服枯燥的过程,而那些能成就人滋养人的好品质,都与忍受枯燥密切相关。因此,唯有接受和越过枯燥,才能塑造出滋养人格和意志、让人受益终身的好品质。

(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原文中说“多跟‘忍受枯燥’相关”,“都”太绝对。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分析。

第二段中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和“灵感来了再动笔”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写作的艰辛和不易。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运用。

这道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开导同学,让同学不要抱怨《艾青诗选》的枯燥难懂,阅读需要克服开始的30分钟的枯燥过程。同时,才能获得愉悦和收获,可以告诉同学不要被开始的困难所吓倒,享受阅读的过程和收获。

解析:

(1)C

(2)示例:第二段中“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和“灵感来了再动笔”形成对比,强调了写作需要克服枯燥的意志。

(3)示例:《艾青诗选》中诗歌意象繁多,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深度阅读和思考的,坚持下去,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所以不要抱怨,坚持下去。

概括论据的答题技巧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出论据的来源。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论据,通常可以在题目中或者材料中找到相关出处。如果论据来自于某一特定的文献或者资料,那么可以根据该文献或资料的主题、、出版时间等信息来确定论据的来源。

2.概括论据的内容。在找到论据的来源之后,需要仔细阅读该文献或资料,并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通常可以使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论据的核心观点或主要事实。

3.对比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在概括论据的内容之后,需要将论据与题目中所给的论点进行比较,分析论据是否能够支持论点。如果论据能够支持论点,则可以认为该论据是有效的;如果论据不能够支持论点,则可以认为该论据是无效的。

4.注意细节和语言表述。在概括论据的内容时,需要注意细节和语言表述。对于每个细节和语言表述,都应该仔细考虑其是否与论点相关,以及是否会影响论据的有效性。

5.按照要求组织解析。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组织解析,同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7.文章先回忆了少年时期的校园生活,强调了少年时期的纯真和美好记忆,然后再描述了眼前的校园生活,强调了新一代少年的活力和朝气。文章通过对比,表述了校园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强调了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是永恒的。

(1)本题考查对位置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还记得我们唱校歌”“校园里的春草池、春草池。

(2)本题考查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这里却建成了长约四五十米的长方形游泳池,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南一行冬青树,期望校园中的春草池应该具备野趣和美感,没有按照他的期望进行修建,因此使用了“判个不及格”来形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跳跃着、放射着”是三个动词短语,整齐有力,语气强烈。表述了眼前校园生活与过去不同的朝气和活力。

(4)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第⑦段的“葱茏的生机”,有一联是‘池塘生春草。字句平易,形容了生态的自然和蓬勃的生机,对于表述对校园的向往和美好情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结合“代代都有少年时期,因为那都是最富朝气的年月,也是葱茏的生机”可知。这个词组使得少年时期的美好记忆与眼前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它们通过形容词的修饰,并将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

解析:

(1)唱校歌春草池

(2)第⑧段中的“判个不及格”是对校园中春草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