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诫子书(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1页
第15课 诫子书(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2页
第15课 诫子书(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3页
第15课 诫子书(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4页
第15课 诫子书(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诫子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注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体会重点语句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志”“学”“才”三者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体会其教子智慧。重难点1.揣摩“志”“学”“才”三者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2.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3.体会其教子智慧。(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2.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二、原文断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四、重点词语解释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之行,静(摒除杂念与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险,轻薄。)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遂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五、重点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广〕增长。〔淫慢〕放纵懈念。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大〔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险躁——静)。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1.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2.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3.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珍惜时间,发愤读书,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8.主旨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参考答案:品德高尚的人的操守,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不内心恬淡、无慕名利,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集中精神,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地学习之中积累。不下苦功学习,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不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够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够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就会变成年老志衰,没有用处之人,(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之中,(那时知道要悔过)又怎么来得及!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参考答案:1.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2.不内心恬淡、无慕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参考答案:语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与学的关系:非志无以成学。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千一番事业。立“志”当先,为“学”要实,心无杂念、凝神安适,直至达到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长远而宽阔的境界。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C项的注音有误,“淫”应读“yí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薄-泊;B.至-致;C.厉-励。故选D。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D.有误,“弛担持刀”的正确翻译是“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不是“放松地拿起屠刀”,这里的“弛”是“放下”的意思;故选D。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题目中的“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C.“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中的加点词是一对反义词。【答案】C【详解】C.“书”是指书信,没有活用现象。故选C。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答案】D【详解】ABC分析正确。D这句话是说人生短促,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详解】ABD停顿正确。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 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要在平时积累文言词汇,结合具体语境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在由句子意思辨析推断词语的意思。A.介词,随着/介词,给;B.连词,来,拿来/介词,凭借;C.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D.连词,就/连词,如果;故选C。8.文学常识填空。诸葛亮,字,号,琅邪阳都人。时期蜀国杰出的家家和战略家。《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与他相关的故事有。【答案】孔明卧龙三国政治军事舌战群儒(合乎题意即可)【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很多,任意写出一个即可。如:三顾茅庐、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六出祁山等等。9.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优良的家风造就国之栋梁。学过《诫子书》后,同学们以“扬优良家风,承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下是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研读这两则材料,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杨绛)【答案】①先人留下的祖训。

②父母言传身教。【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材料一“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着重阐述祖训对于家风传承发挥的作用;材料二“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着重表明从父亲那里学到优良品质。根据题中要求,整合这两则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把优良家风传承的途径是:先人留下祖训;直接向父母学习。题组B能力提升练阅读《诫子书》,完成各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非宁静无以致远()(2)年与时驰()(3)意与日去()(4)悲守穷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2.下列各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两个“夫”字都读作“fu”,都是“夫子”的意思。B.诫,告诫、劝勉之意,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以委婉而轻松的语气表达了明志与致远的重要性。D.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在于告诫儿子要淡泊名利,要过隐世躬耕的生活。13.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一首教子诗,请说说读了本诗与《诫子书》后,你在看待父辈教诲方面有哪些收获?【答案】10.达到远大目标年纪跟随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1.(1)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2)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12.B13.陆游诗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告诫孩子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诫子书》告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还要珍惜时间。【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句意为: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年:年纪。(3)句意为: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与:跟随,随同。(4)句意为: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1.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2)重点字词: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险,轻薄。治,修养。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A.有误。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发语词);C.“轻松的语气”有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告诉我们提高修养、培养品德的方法。表达了明志与致远的重要性;D.有误。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故选B。1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实践出真知。诗中蕴涵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诫子书》给人的启发是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睛】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气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难道还来得及吗?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

饭:吃B.三军可夺帅也

夺:夺走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D.静以修身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

夫君子之行B.学而不思则罔

淫慢则不能励精C.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D.逝者如斯夫

夫君子之行16.甲乙两文表述有误的是(

)A.诫,即劝勉、劝诫。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的书信。B.《诫子书》中诸葛亮提倡“俭以养德”;《论语》中孔子也排斥富贵,认为追求富贵会损害道德仁义,富贵如浮云易散,求之无益。C.《诫子书》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围绕核心“静”分别从正面表现和反面表现,强调宁静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D.君子,是指有才德的人。《论语》中“不亦君子乎”与《诫子书》中“君子之行”,都将修身养德作为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答案】14.B15.B16.B【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B.有误,句意: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夺:改变。故选B。15.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辨析。A.代词,指胳膊/结构助词,“的”;B.均为动词,就;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夫:句末语气/句首发端语。故选B。16.本题考查内容识记。B.错误。《论语》不是排斥富贵,而是不赞成以不道义的方式获得富贵。题干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内心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流逝。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又怎么来得及?阅读《诫子书》全文和《诫皇属》,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①之间,勿先恣②其喜怒。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高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诫皇属》李世民)注:①[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处理官司案件。②[恣]放纵、任由。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

德高望重

德才兼备

厚德载物B.无以明志

无家可归

无言以对

事无大小C.长自深宫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得其乐D.不可不察也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明察暗访18.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理解:阐述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危害,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B.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翻译:我每次处理繁杂政务时,一点都不敢因焦躁劳累的情绪而有所懈怠。理解:唐太宗以自身示范,意在告诫皇子们要勤勉于民,不可懈怠。【答案】17.A18.B【解析】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解释为:品德;B.没有/没有/没有/不论;C.在/自己/自己/自己;D.仔细体会/观察/看/察看;故选A。18.本题考查理解语句。A.理解有误。本句主要用过度享乐对人修身养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论证“俭”的重要性。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我在位十三年了,出外时从未享受过游览观赏风光名胜的乐趣,在宫中也不敢沉溺于歌舞女色。你们这些人生于富贵之家,长在深宫大院之内,作为皇亲贵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每穿一件衣服,则要想到养蚕妇人的辛苦;每吃一顿饭,则要想到种田农夫的艰难。至于在听取别人的言语时,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着自己的喜怒感情用事。你们不要讥笑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强就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享有富贵,确保一生吉祥顺利。先贤曾说过:敢于触犯我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顺从我的人是我的敌人。(这句话)不可不仔细体会啊!题组C培优拔尖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⑤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节选自朱熹《朱子文集》)【注释】①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道理。②膝下:父母跟前。③汩:埋没。④俩:指不务正业。⑤忝:有愧于。1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21.同为写给儿子的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劝勉儿子;本文朱熹意在教育儿子。殷殷教诲中都表现出父亲的良苦用心。【答案】19.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20.早起晚睡(勤奋努力),无愧于自己的一生。21.以“静”和“俭”修身养德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解析】19.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可断句为: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20.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夙兴:早起。夜寐:晚睡。忝:惭愧。尔:你”的翻译要正确。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劝勉儿子要以“静”和“俭”修身养德;本文朱熹用“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教育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点睛】译文: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