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1讲氯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L从原子结构的角度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氧化还原反应、宏观辨识与
二....
的性质离子反应的视角对反应产物进行预测、探究微观探析
»*,,••
二二二匚二二:√/
\/
氯气的实验室2.通过对氯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证据推理与
:一一/■l;>
制备方法性质的重要作用,构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模型认知
■■
二二二1二二:二/i
\*'
卤素、卤素离......\3.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合作:一科学探究与
子的检验完成实验探究创新意识
二二:二工二二(
*«
疫情防控中的4.了解生活中的含氯消毒剂,感受消毒剂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体会科学态度与
.................
含氯消毒剂化学对生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
------••必备知识・整合・•------
一、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状毒
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特性
态性
黄绿气刺激性比空直25℃时,1体积的水溶易液化
色体气味气太毒解约2体积的氯气…….液氯
2.氯气的化学性质
I.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一一强氧化性。
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4
I
(
(1)与金属反应。
φFe:2Fe+3Cl2a⅛2FeCl3,棕红色烟。
(常温下不反应,故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②CU:Cu+Cb必uCb,棕黄色烟。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庆:FVCb型2HC1,苍白色火焰。
(H2和CL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②能将P、Si等氧化为PCl3、PCl5、SiCl4o
⑶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12+2KI——2KC1+I2O
②与SO?水溶液反应:Cb+SO2+2H2O⅛S(λ+2HCl。
③与FeCI2溶液反应:Cb+2FeCl2—2FeCk°
∏∙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氯气的歧化反应。
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氯元素的中间价态,氯气与水或碱的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
又表现还原性。
(1)与水反应。……A
化学方程式:Ck+H?。—HC1+HC10,
离子方程式:Ck+FW-FΓ+C1+HClOo
(2)与碱反应。
①与烧碱反应:Cb+ZNaOH—NaCl+NaClO+H?。。
②制取漂白粉:2Cb+2Ca(OH)2—CaCb+Ca(Clo)2+2H2O。
III.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⑴氯气能溶于水(1:2),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
少量与水反应,氯水中存在一个完全电离和三个平衡:
C12+H2O^HC1+HC1O
HC1-H^+CΓ
HClO→Γ+C10
+
H20^≡H+0H
(2)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氯水中存在着上述关系中的各种微粒:
⑶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
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无漂白性
rCl3T⅞⅞]能够氧化Fe2+、Br-T喙
生成加入AgNOs溶液产生白
沉淀色沉淀______________
不稳在强光照射下,新制氯水
新πc-HClO-
一~定性中有气泡产生_________
制s
--
«κ_使湿润的有色布条或品
-「红溶液褪色__________
水-‹
丁漂白性
22
:ClO⅛FeISHSSO^
强氧∖∖∖∖
常
代-HClO-.等在水中因发生氧化还原
氯化性
替“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进
气J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
溶
布m后褪色______________
Q中
实酸性-
的T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泡
腌
(4)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
项目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
类别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H2O›Cl2、
H2。、CF、
微粒Cl2HCl0、C10∖
H∖OH
Cl、H∖OH
颜色黄绿色淡黄绿色无色
性质氧化性酸性、氧化性酸性
[理解・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
⑴过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el2。()
(2)Cb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⑶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Ck具有氧化性。
()
(4)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
比色卡对照即可。()
解析:(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
氯化物。
(2)Cb与水或碱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Cb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
⑷氯水具有漂白性。
答案:(1)义(2)×(3)√(4)X
二、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1.氯的含氧酸
(1)氯的含氧酸的种类。
HClo(次氯酸)、HClo2(亚氯酸)、HCK)3(氯酸)、HCIO式高氯酸)。
(2)氯的含氧酸的性质。
酸性IHC104>HC103>HC102>HC10;
氧化性:HC10>HC102>HC103>HC101O
(3)次氯酸。
HClO的电子式为H:.0.:Cl:;结构式为匕Q二口。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不稳定性:2HClo理2HC1+Oz↑(见光易分解)。
②弱酸性。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NaC1。+/+此一NaHCo3+HC10。
2.次氯酸盐
(1)漂白液(“84”消毒液)。
(2)漂白粉。
[理解・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
⑴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⑵“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与山。2的相同,都是利用强氧化性。()
(3)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02
反应生成CaCo3。()
(4)NaClo和Ca(CIO)2的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两者水解均呈碱
性。()
⑸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
易分解。()
解析:(1)氯气与烧碱溶液、石灰乳反应分别得到“84”消毒液、漂白
粉。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空气中的水、CO?反
Ca(CIO)2+C02+H20-2HC10+CaC03I、2HC1O⅛2HC1+O2↑o
(4)杀菌、消毒的原理是NaClO和Ca(ClO)2与空气中的水、C0?反应生
成了次氯酸。
⑸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产生有毒的Cl2。
答案:⑴J(2)√(3)×(4)×(5)X
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
实验室通常可用强氧化剂[Mn02、KMnO4、K2Cr2O7>KClO3.Ca(Clo卜等]
氧化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实验室用Mn制取Ck的化学方程
式:MnO2+4HCI(浓)2MnCl2+CI2t+210。
2.实验装置
浓盐酸
3.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注意事项
⑴反应物的选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不反应,且随着反应
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
参加反应。
(2)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b后,再拆卸装置,避免
污染空气。
(3)尾气吸收时,用NaOH溶液吸收Ck,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澄
清石灰水中含Ca(OH)2的量少,吸收不完全。
4.氯气的验满方法
[氯气的验满方法)
将湿润的淀粉-Kl根据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
试纸靠近盛氯气的气的颜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
瓶口,观察到试纸色判断观察试纸立即发生先
立即变蓝,则证明是否收变红后褪色的变化,
已集满集满则证明已集满
[理解・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反应,可制备标准状况下22.4L
Cl20()
⑵用饱和NaHC。3溶液除去Ck中混有的HC1。()
(3)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干燥Cl2。()
⑷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I2。()
⑸常用饱和石灰水吸收尾气中的C12。()
⑹用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b是否收集满。()
解析:⑴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
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
(2)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k中混有的HClo
⑶碱石灰与氯气会发生反应。
(5)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氯气不完全。
(6)要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o
答案:(I)X(2)×(3)×(4)√(5)×(6)×
四、卤素的性质
1.卤素单质的相似性
(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2Fe+3Bn-2FeBm,但L与Fe反应生
成FeI2Q
(2)都能与上反应生成HX:X2+H2.~2HX(X代表F、CKBr、I,下同)。
(3)都能与水反应:H2O+X20H++X*HXO(F2例夕卜)。
(4)都能与碱溶液反应:X-2NaoH—NaX+NaXO+H。(F2例外)。
2.卤素单质的递变性
卤素单质
性质规律
&Cl2Br2I?
浅黄黄绿深红紫黑逐渐
颜色
绿色色棕色色加深
熔、沸点
状态
气体气体液体固体逐渐
(常温下)
升高
逐渐
氧化性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
减弱
简单离子
逐渐
(X)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增强
还原性
3.卤素单质的特殊性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除了具有共性外,都有其特殊性质。
(1)无正价,氧化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2)2F2+2⅛0-4HF+02,与乩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氟
(3)HF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铅制器皿或塑料瓶中;有
毒;在HX中沸点最高(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
(I)Br2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且有毒,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
金属单质。
澳
(2)Bm易溶于有机溶剂。
⑶盛浪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浪时不能用橡胶塞
(I)L遇淀粉变蓝色。
碘
(2)1加热时易升华。
(3)I2易溶于有机溶剂,BR和L都可被某些有机溶剂(如CCL、苯)
萃取。
(4)食用盐中加入皿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5)L易与Na2S2G溶液反应:l2+2S2θ^-2I+SQ3可通过滴定
(以淀粉为指示剂)来定量测定碘的含量
4.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I)AgN。3溶液(稀硝酸)一一沉淀法。
‘白色沉淀,则有C「
滴加稀硝酸和一
未知液AgNO,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有Br-
黄色沉淀,则有「
V--
⑵置换一一萃取法。
加适一新制饱和氯水,加入8L(下层)或苯(上层).
未知液嬴"振荡”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巨:
静置后有机层呈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匚
(3)氧化一一淀粉法检验F。
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或HzO?溶液)_加入淀粉溶液.
未知液≡"赢一"溶液呈蓝色,表明有I
五、氯、漠、碘的提取一一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氯的提取一一氯碱工业
阳极产物:曳
海水一粗盐鲤饱和食盐水幽
阴极产物:H2、NaOH
(1)电解NaCl溶液(写出化学方程式,下同):2NaC解2乩0幽2岫0口+乩
↑+CL↑O
⑵产物制盐酸IH2+C12≡=2HC1O
⑶制漂白液:Cb+2NaOH-NaCl+NaClO+HzO。
2.海水提澳
粗溟水
3.海带提碘
[理解・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
⑴能使湿润的淀粉-Kl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o()
(2)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l三种失去标
签的溶液。()
⑶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Fo()
⑷漠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⑸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6)海水中提取漠涉及不止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1)其他氧化性的气体(NOJ也能将Kl氧化为碘单质。
(2)分别产生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
(3)原来溶液中存在碘单质。
(4)碘化银具有感光性,常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1)义(2)√(3)×(4)X(5)√(6)√
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提升・•
考点一氯及其化合物
尸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
滤纸。向KMnOl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16HC1(浓)——2KCl+2MnCI2+5Cbt+8H20o
FeClH-KSCN
KMnO4+浓盐酸
NaOH+酚酗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D)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12〉Bn>l2
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
立思路点拨
解析:Cb分别与KRNaBr反应生成解Br2,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可证明氧化性C12>I2ʌCl2>Br2,无法证明L与Bn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
错误;氯气与水反应C12+H2O-H+CΓ+HC10,FT使试纸变红,HClO具有
漂白性,可使试纸褪色,则C处先变红,后褪色,能证明氯气与水反应
生成了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B错误;Cb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K
NaClO和H2O,反应消耗了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导致溶液的红色褪
去,不能证明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C错误;Ck将Fe?,氧化为Fe3+,e
2+3+3+
处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Fe+2Cl∖Fe+3SCN-
2+
Fe(SCN)3,证明还原性Fe>CΓ,D正确。
①变式发散
写出a、b、d、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Γ-2CΓ+I2jb处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S+2Br—Br2+2CF;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0H-
24
Cl+C10+H?0;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
3+3+
2Fe+2Cl,Fe+3SCN-Fe(SCN)3o
考向一氯气的性质
1.自来水厂一种预防和处理Cb泄漏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D)
+
A.C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12^CΓ+HC1O+H
B.铁屑的作用是将FeCI3还原为FeCl2
2t3+
C.吸收漏氯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CΓ+2Fe
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Fe3∖C10∖Cl
解析:C10「能把Fe"氧化为Fe*,Fe2∖ClO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正确。
2.(2023•甘肃武威期末)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形成饱和溶液,若其他
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B.再通入少量氯气,需T减小
ClClO)
C.通入少量SO2,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D.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少量水,
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则水的电离
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需T不变,故B错误;
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zSOi和HCl,溶液中次
氯酸的浓度减小,漂白性减弱,故C错误;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
和H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D错误。
[归纳总结]新制氯水中CI2+H2O=HCI+HCIO平衡的应用
向氯水中浓度变化平衡移应用或注
加入的物动意事项
质的方向
①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b中的
可溶性c(Cl)
左移HCl;
氯化物增大
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k
c(H+)和
盐酸C(Cr)增左移次氯酸与浓盐酸反应制Ck
大
Car)
NaOH右移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减小
C(H+)
Ca(OH)2右移制漂白粉
减小
c(H+)
CaCO3右移制高浓度HClo溶液
减小
c(HClO)
光照右移氯水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
减小
考向二含氯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
3.物质分类和转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
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C)
化合价
+7
+6
+5
+4③
+3
+2
+1(J)-ClONO2
O
一1φ..?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盐陌生物质物质类别
A.①的水溶液能与④反应生成②
B.用③代替②进行自来水消毒更安全
C.②与S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通入水中,再滴入品红溶液,溶液呈
无色
D.由ClONO2在图中的位置可推测其可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水解生成两
种酸
解析:盐酸和次氯酸钠可以发生反应2HCl+NaC10—Cl2↑+NaCl+H2O,
生成Cl2,故A正确;CL有毒,CIO2氧化性更强,用CIO2代替Cb进行自
来水消毒程度高且无污染,更安全,故B正确;Cl2与SO2按物质的量之
比1:1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12+Sθ2+2H2θ=⅛SO∣+2HCl,再滴入品红溶
液,品红溶液不会褪色,溶液呈红色,故C错误;ClONO2中CI为+1价,N
为+5价,0为-2价,+1价的Cl和+5价的N都有强氧化性,所以推测
ClON。2具有强氧化性,其水解可生成硝酸和次氯酸,故D正确。
4.(不定项)(2022•山东肥城教学研究中心模拟)亚氯酸钠(NaClOJ
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
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图所示:
SO2H2O2
NaHSO4NaOH
已知:“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
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b的氧化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NaC102的“有效氯含量”约为1.57g
B.反应①中NaHSO4和CI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aClO3的氧化性强于NaClO2的
D.反应②中的乩。2可以用NaClO4代替
解析:由制备流程可知,①中NaClO3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NaHSO4和ClO2,2NaC103+H2S01+S02==2C102+2NaHS04;
②中ClO2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2,2Na0H+2C102+H202
—O2+2H2O+2NaClO2,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NaCIo2。
“有效氯含量”是指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k的
1
χrɔ-(-ɪ)1
氧化能力,则NaCIo2的“有效氯含量"为必X71g≈1.57g,
故A正确;反应①中NaClO3为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反应②中ClO2
为氧化剂,NaCIo2为还原产物,因此NaClO3的氧化性强于NaClO?的,故
C正确;反应②中出。2为还原剂,NaC10∣中CI元素的价态为最高价态,
只有氧化性,故反应②中的乩。2不能用NaClOI代替,故D错误。
考点二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尸典型例题
金属锡是一种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且质地较软的低熔点金属,常温下
SnCL为无色液体,沸点为∏4℃,在空气中易水解为锡酸和HC1。可
用Ck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制备SnClb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C)
g/浓盐酸
A.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能更好地控制产生氯气的速率
B.戊装置的作用是冷凝、收集SnCl4
C.实验过程中应该先点燃酒精灯熔化金属锡,再向甲中注入浓盐酸
D,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己装置更合理
.思路点拨―________________
(易水解要干燥纯净
SnCl411装置戊后要有干燥装置
(沸点低(114。C)=收集时需冷凝=戊装置的作用
Sn—>氢前金属一^易与反应=操作:先通入Cl2,再加热
解析:由于高锌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剧烈,故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能
更好地控制浓盐酸的滴速,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A正确;常温下
SnCL为无色液体,沸点为114C,故该物质的收集需要进行冷凝液化,
故B正确;由于金属锡是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活泼性较强,先点燃酒精
灯熔化金属锡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应该先制备氯气,将装置
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金属锡,故C错误;己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
戊装置中,导致SnCL水解,换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既能吸收多余的
氯气,又能防止水蒸气扩散至戊装置中,故D正确。
①变式发散
(1)实验中己装置应起什么作用?如何改进己装置?
提示:SnCL易水解,己装置应起到干燥和吸收尾气的作用。换用装有
碱石灰的干燥管既能吸收多余的氯气,又能防止水蒸气扩散至戊装置
中。
(2)实验结束拆卸装置前应注意什么?
提示:先使反应停止,排出残留的Cb后,再拆卸装置,避免Ck污染空
气。
考向一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
1.(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k后,按照净化、
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一”表示
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Ck可用浓硫酸干燥,故A不符合题意;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
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
燥的红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
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故D符合题意。
某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和制备为了防止制
2.HClMnO?Cl2o
备的Cb逸散,该小组同学设计装置I、n、m。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发生装置选择(填“图甲”“图乙”或“图丙”)。
(2)①若用所选的发生装置和装置I制取氯气,b瓶加入的液体一般
为o反应开始后,关闭活塞K时,发现C中液面上升不
明显,可能的原因是,检查的简单方法是o
②装置I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o
③欲用装置π(或装置m)代替装置I中的b〜C部分(试剂相同),装
置∏(填“是”或“否”)可行,理由是
装置ΠI(填“是”或“否”)可行,理由是O
解析:利用一定浓度的HCI溶液和MnO2制备CL需要加热,生成的氯气
中含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需要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依据
CL的性质和装置特点分析解答。
(1)反应需要加热,图丙装置中恒压分液漏斗能使液体顺利滴下,因此
发生装置选择图丙。
(2)①若用所选的发生装置和装置I制取氯气,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
化氢气体,b瓶加入的液体一般为饱和食盐水。反应开始后,关闭活塞
K时,发现C中液面上升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氯气具有强
氧化性,则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简单方法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靠近各接口处检验,漏气处试纸变蓝。
答案:(1)图丙
⑵①饱和食盐水装置漏气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靠近各接口
处检验,漏气处试纸变蓝(或涂肥皂水等合理方法均可)②关闭活塞
后,若a中仍有气体生成,气体压强增大,将b中液体压入c中,整个装
置成为储气装置,不会有气体逸出③是装置∏的原理与装置I相
同否C瓶因密闭,体积不能改变,压强增大时易发生危险
[归纳总结]氯气制备装置的创新考查
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NaOH溶液
,O、
(Λ①用固体干燥剂CaC高Pθ1'①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①用KMnO4代替MnoZ,常①装置中长颈漏斗2
温下即可反应,故不需要的作用除用于检查同样能吸收Ch中的水蒸气,(如NH3、HCl、HBr、Hg
酒精灯加热,反应原理为装置气密性外,还但不能使用碱石灰作干燥剂,要设置防倒吸装置;
可以检查整套装置原因是Cb能与碱石灰反应;②该防倒吸装置中的倒扣
2KM∏O4+16HC1(浓)^=
是否发生堵塞(若②若用干燥管代替U形管(如漏斗边缘要刚好和液面接
2KCl+2MnCl2+5Cl2t+8H2O;
②图中橡皮管a的作用是使装置某一位置堵塞,图):触,不能将整个漏斗都浸入
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的则长颈漏斗中的液液面以下;
气压相等,便于分液漏斗中面会迅速上升);③防倒吸装置还有
无水氯化钙
的液体流下②该装置的作用之NH3(或HCl)fQ
IS]
一是观察气体的生则要求气体的流向为a口进
成速率气,b口出气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其他含氯化合物的制备
3.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为除去Cb中的HCl,装置a中的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
B.盛放浓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C.装置b中,采用冰水浴冷却有利于NaClO的生成
D.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解析:为除去Ck中的HCI,装置a中的试剂为饱和NaCl溶液,故A错
误;装置b中,反应放热,采用冰水浴冷却有利于NaClo的生成,防止温
度高时产生副产品NaClO3,故C正确。
4.三氯化碘(IClJ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
为73℃,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制备ICk,实验
室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装置A可选用的药品为高镒酸钾与浓盐酸
B.装置B的作用是除杂,也作安全瓶,在本实验中可以和装置C互换位
置
C.装置C中的硅胶可用浓硫酸代替
D.装置D最恰当的加热方式是用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解析:高镒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不需
要加热装置,故A正确;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
杂质气体,装置C是干燥装置,两者位置不能互换,故B错误;装置C是
利用硅胶吸收水蒸气,U形管内装固体干燥剂,浓硫酸是液体干燥剂,
不能用浓硫酸代替,故C错误;装置D中碘和氯气反应生成ICl3,三氯
化碘(ICA)熔点为33℃,沸点为73℃,该反应需在温度稍低于70℃
下进行,则最恰当的加热方式是用水浴加热,故D错误。
考点三卤素卤素离子的检验
尸典型例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B)
选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项
溶液达到滴定终
A用上。2溶液滴定KI-淀粉溶液
变蓝点
该食用加碘
向食用加碘盐中加入食醋和KI溶下层呈紫红
B盐中含有
液,再加入CCI4振荡,静置色
KIO3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试纸该气体为溟
C
NO2、溟蒸气变蓝蒸气
滴人滴人最后试管中
∩NaOHΠAgNO∩
3有机物中含
D能冷唱目有浅黄色沉
有澳原子
有机物淀
解析:A项,KI-淀粉溶液一般作为指示剂,设计用溶液滴定KI-淀
粉溶液无法判定终点,错误;B项,在酸性环境中,KI03与Kl反应生成
I2,正确;C项,NOZ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
也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错误;D项,加入AgNCh溶液之前要用硝酸
中和溶液中的碱,错误。
①变式发散
如何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澳原子?
提示:先将有机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溶
液加适量的稀硝酸中和碱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则
证明该有机物中含澳原子。
考向一卤素、卤素离子的检验
1.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B.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C.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不一定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
量的AgN(λ溶液,一定能产生淡黄色沉淀
解析: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生
成,Fe"被氧化但不一定全部被氧化,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部分被氧
化或完全被氧化,A错误;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
Fe",B正确;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一
定有Fe?*生成,C错误;没有实验现象说明Br部分被氧化或完全被氧化,
所以向分液后的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不一定生成淡黄色
沉淀,D错误。
2.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实验过程:
浓盐酸弹簧夹
杀
活塞a
浸有NaOH/
湿润的&溶液的C
淀粉-KI棉花zZ活塞b
试纸
IOmL5mL
1mol∙L^10.2moɪ∙L^'
-NaBr溶液囱/Kl溶液
KMnO4
CCl4
固体BD
1.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0
IV.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淀粉-KI试纸变蓝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
B.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Γ
C.IV中的实验现象是四氯化碳层溶液变为橙红色
D.过程HI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中的黄色溶液中无氯气,排除氯气对浪
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解析:浓盐酸与KMnol固体反应制取Cl2,Ck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NaCl
和Br2,B装置中继续通Cl2,溶液颜色加深,表明起初B、C中NaBr没
有与Cb完全反应,也表明C中溶液不存在多余的氯气;Bc加入Kl溶
液中,生成的L被æL萃取,从而进入CCL层。IV中,Be加入KI溶液
中,生成的L被CeL萃取,从而进入CCL层,所以实验现象是四氯化碳
层溶液变为紫红色,C不正确;过程ΠI,B装置中继续通Cl2,溶液颜色加
深,表明C中溶液不存在多余的氯气,从而排除氯气对浪置换碘实验
的干扰,D正确。
考向n海水提滨海带提碘
3.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Jci2
A.向苦卤中通入Cb是为了提取浪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澳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浪,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解析:A项,向苦卤中通入Ck时发生反应Cl2+2Br-2CΓ+Br2,故其目
的是提取浪,正确;B项,可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向
滤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后调节滤液pH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重结
晶可得精盐,正确;C项,工业生产中常选用廉价的Ca(OH)2作为沉淀剂,
错误;D项,由于通入Ck后所得溶液中B∙的浓度很小,因此利用Br2
的挥发性,可先用热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为HBr
进行富集,正确。
4.(2021•全国甲卷,节选)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
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L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
沉淀
⑴加入Fe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生成的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
后可循环使用。
⑵通入Cb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若反应物用量比n(Cl2)/n(FeI2)=L5
时,氧化产物为;当n(Ck)∕n(Feb)>1.5后,单质碘的收率会
降低,原因是o
解析:(1)由流程分析可知,加入Fe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gI+Fe-2Ag+Fe"+2I;生成的沉淀为Ag,Ag与HNOs反应生成
AgNO%AgNo3可以循环使用。(2)由于还原性1,Fe?+,故通入Cl2的过程
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该产物应是I”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FeI2+Cl2=I2+FeCl2;⅛⅛⅛=1.5,则正好将Fe?,氧化为Fe,反应的
n(FeI2)
化学方程式是2FeI2+3Cl2-2FeCl3+2I2;5后,单质L的收
n(Fe12)
率会降低,说明Cb可以进一步将L氧化为高价态的碘的化合物。
2+
答案:(l)2AgI+Fe_2Ag+Fe+2ΓAgNO3
(2)FeI2+Cl2_I2+FeCl2I2>FeCl3L被进一步氧化
微专题7卤素互化物拟卤素
1.卤素互化物
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物质叫卤素互化物。如IBr、IC1、BrF3、
ClF3o
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有较强的氧化性,如能与金属、
H2O.NaOH等反应:2IBr+2Mg—MgBr2+Mgl2。
注意:卤素互化物中,非金属性弱的元素显正价,如ICl中,I显+1
价,Cl显-1价,所以卤素互化物与水或碱的反应一般属于非氧化还原
反应,IBr+HzO—HBr+HIO,IBr+2NaOH-NaBr+NalO+HzO。
2.拟卤素
有些多原子分子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其阴离子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
似。如:鼠[(CN)J、硫氟[(SCN)/、氧氨[(0CN)解答这类题目时
可用换元法,如把(SCN)2当作X2,把SCW当作X。卤素单质和“拟卤素”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2、(OCN)2、CI2、Br2、(CN)2、(SCN)2、
12。
针对训练
1.(2022・天津期中)”XYJ表示不同卤素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卤素互化物(非金属性:X<Y),其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ICl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某温度下,液态讦5电离:2IF5-IF++IF6,C(IF+)×C(IF6)是一个
常数,与温度无关
C.XYn与卤素单质一样都是非极性分子
D.BrCl与Zn反应生成ZnCI2和ZnBr2
解析:I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I+氏0—=HC1+HIO,元素化合价
都没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电离常数
K=C(IF])XC(IF6)是温度函数,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数值不同,故
B错误;XYn是由不同的卤素原子以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而卤素单
质是由同种卤素原子以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BrCl
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故BrCl与Zn反应生成ZnCI2和ZnBr2,
故D正确。
2.(2022•湖南涟源第一中学阶段练习)(SCN)2称为拟卤素,将几滴
KSCN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
液分为两份: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
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Fe"与SC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Fe(SCN)3
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具有漂白性
C.①中现象说明SSr与CI相似,有还原性
D.SCW在适当条件下可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解析:Fe*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SCN=
3+
Fe(SCN)3,A正确;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发生反应2Fe+S02+2H20-
2Fe2++4FΓ+S0f,使平衡Fe"+3SCNlFe(SCN)3逆向移动,红色消失,B
不正确;SCN-与Ci-均可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C正确;高镒酸钾可氧
化氯离子生成氯气,则SCW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生
成(SCN)2,D正确。
3.M[(CN)2]的结构式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XJ很相
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n和L之间。
(1)写出(CN)2的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创新驱动的商业生态圈建设
- 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 香港雇佣合同范本
- 签订租赁住房合同范本
- 宠物房间出租合同范本
- PCNA-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重载车型出售合同范本
- Lead-bamzireotide-navoxetan-生命科学试剂-MCE
- FGFR1-inhibitor-14-生命科学试剂-MCE
- 花边加工合同范本
- 消防维保年度工作计划
- 统编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枣庄学院《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师手术权限申请流程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叙州区事业单位考调8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米非司酮使用培训
-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 - 地质封存 征求意见稿
- 2024-2030年中国淀粉糖行业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诊所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制度
- 护士临床护理组长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