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现代史概述二、救亡图存与实现近代化的时代使命三、时空线索四、知识架构五、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建设成就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个五年计划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一五”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第一次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是国家根据过渡时期而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在东北地区,其结果开始了计划经济建设的模式。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保证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型政治制度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权力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社会主义社会实现途径: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版封面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标志着《政治纲领》行使宪法作用的历史使命的完成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一个良好开端为我国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二)三大改造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开始时间1953年形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1)背景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②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2)方式和政策公私合营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时间1954—1956年实质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赎买政策内容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时间:1956年底(2)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基本制度初级(3)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而非新中国成立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三大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三)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召开内容分析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影响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开始背景(1)1956年,中共八大基于社会矛盾变化确立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经济生产表现:“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并竞放高产“卫星”浪潮,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口号:“以粮为纲”“以钢为纲”(3)特点:高指标、高估产、“浮夸风”所有制关系表现: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特点:政社合一;“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盲目求纯);盛行“共产风”;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后果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破坏,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困难【拓展设问】【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认识。(1)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文化大革命”时间1966年--1976年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僻的危险,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性质党和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反革命集团和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动乱严重危害(1)民主与法制遭受践踏:①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②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含冤病逝,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2)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全国掀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3)教育、文化事业遭到摧残:无数优秀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国民素质整体下降;使国家出现人才断层(4)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十年“文革”期间,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主要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3.建设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如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意义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建设成就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认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但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4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1)王进喜,甘肃玉门人。在石油大会战时期,王进喜率领钻井队不分昼夜的连续苦战,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2)王进喜被赞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雷锋(1)“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1963年3月,毛主席亲笔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研制和爆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焦裕禄(1)焦裕禄在任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组织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2)身患癌症后仍然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王进喜雷锋和同学们在一起邓稼先1.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他的言行体现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他是中国建设时期的“铁人”。2.邓稼先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杰出典范,他的言行体现了热爱祖国、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他是中国科研领域的“两弹元勋”。3.焦裕禄是中国党员干部的优秀榜样,他的言行体现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他是人民群众的好干部。4.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一心为民的精神。三位模范人物精神品质的共同内容是: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一心为民的精神。考向一掌握“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及其分布(1)主要建设成就(2)分布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只能造简单的东西,就像毛泽东说的“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制定了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正确;飞机坦克属于军事重工业制造,不属于交通运输业,A错误;手工业合作化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对生产资料改造,与材料不符,BC错误。综上故选D。2.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下面是关于我国交通业发展的图片,其中②处对应的时代背景是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C.中共八大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良好开端,排除C;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排除。故选择A。考向二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A.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C.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1952-1956年间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是在1957年,故A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是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故B不符合题意。1952-1956年间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表明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C符合题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后全面开展,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向三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1)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2)要充分认识国情,遵循客观规律,使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4)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宣传画,该画

A.真实再现工业化建设场景 B.反映了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C.表达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 D.庆祝“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中国宣传画以及宣传画上“让高产卫星永远在太空运转”,可知与大跃进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这反映了党和人民尽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望,但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所谓“高产卫星”实际上是指当时各地虚报产量的浮夸现象,C正确,A排除;20世纪60年代初期,针对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提出了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B排除;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D排除。故选C。1.2020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从建设到交付仅仅用了10天,见证了中国力量。下图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同样见证了中国力量,它建成在A.“一五”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从数据来看,这一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这种现象应该和什么事件有关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3.如图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C.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②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提高决策科学性 B.强调制度稳定性C.权力具有至上性 D.具有广泛代表性6.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7.1957年《工商界》刊登停刊原因:“在这一新形势下,为了配合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者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改造,我们就要担负起更多、更艰巨的工作。”“新形势”指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中共八大召开 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8.从1954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北京同仁堂的经理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A.严重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B.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改变了我国的主要矛盾D.实现了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9.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丙到丁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施土地改革B.推行一五计划C.国民经济调整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国际反动势力的破坏C.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D.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11.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当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①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通过数据图可以直观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下图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滑坡 B.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破坏经济发展 D.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3.“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材料中的他是A. B.C. D.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材料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3)材料三中的图片与材料二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1.(2020年湖南衡阳)如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的推动C.一五计划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2.(2020年山东德州)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①鞍山大型轧钢厂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④大庆油田投产①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②④3.(2020年贵州遵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4.(2020年湖北黄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建国以来,这一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A.制定宪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C.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 D.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5.(2020年山东聊城)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6.(2020年贵州黔东南)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7.(2020年山东德州)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8.(2020年甘肃天水)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邱少云9.(2020年广西北部湾)日记是众多史料类型中的一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参加博览会开幕式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到)“……那无数挥舞着的手掌,鲜花,雕像,以及挤满人群的走廊,进入大殿后嘹亮的号声,此种感觉实在毕生难忘。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的神奇——多么浩大、多么辉煌、多么震撼人心。”——摘编自吴倩:《中日两国参与和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比较》材料二(1938年1月,徐州会战爆发,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先后写到)“只要我能抗战到底,则国际情势终必演变而日本终归失败也!”(1938年1月12日)“今我军事上整理渐有头绪,再经两月之补充,当足以应战无虞。”(1938年3月13日)“不能料敌增援黄口,致徐州被陷,深用惶愧……”(1938年5月19日)——摘编自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材料三(1954年1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在日记中记录了当天工作交流会的一些相关内容)“(5)五年计划纲要起草……(a)计划全面性(b)劳动出口......(c)工业速度,增加项目要谨慎,已定可以推迟和不搞的(d)农业计划,如何增加(e)石油的方针(最薄弱的一环)……”——摘编自《〈杨尚昆日记〉摘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1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万国工业博览会的特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观众在博览会的英国展位上会看到什么展品?(请举出一例。)英国能成为这届博览会举办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抗日持什么态度?中国军队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一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它在抗战中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五年计划”是指第几个五年计划?材料三提到了各行业的发展思路,这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基本状况?国家在实施该“五年计划”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行业?(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日记的史料价值,请说明理由。10.(2020年青岛)民主与法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材料二:1689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是蔑视议会的存在。——[美]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材料三: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通过自己的政权机关,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新型政治制度。——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古希腊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性解决方案”指什么?该“方案”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新型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哪次会议上由哪部法律文献正式确定的?(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认识。考点冲关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属于一五计划期间,A正确;人民公社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是指1958年—1961年,排除BC;“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指1966年—1976年,排除D。故选A。2.【答案】C【解析】据题干表格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初步基础,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A排除;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排除;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D排除。故选择C。3.【答案】C【解析】从1953年至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主要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柱状图中1957年和1952年钢煤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排除A;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排除D。故选C。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所以正确的是③④,C项符合题意;①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②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共同纲领》,排除。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党员和党外人士组成,代表具有广泛性,材料体现不出ABC的内容,排除。故选D。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形式是建立互助合作社,互助和合作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故B正确;土地改革是把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排除A项;抗美援朝是一场战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改革开放以后,名字不再具有时代特征,而是有意义,故排除D项。故选B。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这一新形势下,为了配合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者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者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教育改造”是指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故题干中“新形势”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A;中共八大召开与题干的“新形势”不符,排除C;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排除D。故选B。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实现了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C项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故选D。9.【答案】C【解析】依据图表分析可知,丙到丁段即1960——1965年中国的农业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出现这样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后,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1950—1952年,B项是1953—1957年,D项是1955年。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一个萝卜千斤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造成失误的原因是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C正确;ABD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的表现。题干材料现象符合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但违背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①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述不正确,排除。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我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故1966年——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与文化大革命有关,C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1960年,排除AB;题干体现不出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额经济损失,排除D。故选C。1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减产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焦裕禄带领全县的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县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们称颂他“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B正确;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排除A;王进喜,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排除C;.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排除D。故选B。14.【答案】(1)土地改革。(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3)事件:三大改造。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2)根据材料二中“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材料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通中考1.【答案】C【解析】A.依据题干“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的时间“1952年和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是1952年,故A不符合题意;B.抗美援朝是1950年开始,1953年结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额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新建的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七号炼铁炉等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故①②③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符合题意;大庆油田投产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A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采取的改革措施,排除C;政治协商制度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不符,排除D。故选A。4.【答案】B【解析】考查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解题思路:题干涉及的是关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协调关系,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B项符合题意;制定宪法、立法立宪、制定法律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排除ACD项。故选B。5.【答案】A【解析】考查点:农业合作化运动。解题思路:根据“1953年”、《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等信息可知,漫画认为小农经济相对脆弱,无法抵抗自然灾害。因此要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A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B错误;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仍然是小农经济,C错误;工业化建设运动与与材料主题农村改革不相符,D错误。综上故选A。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召开了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所以C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62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