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_第1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_第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_第3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_第4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浔阳王大心字仁恕。幼而聪朗,善属文。中大通四年,以皇孙封当阳公,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五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选自《梁书·浔阳王大心传》,有删改)A.“中大通”是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永和”。B.“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的封地,因以邑为食禄,故又称为食邑。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D.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后来成为一州的军事长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毕自严,淄川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松江推官。年少有才干,征授刑部主事。迁淮徐道参议。内艰阕,分守冀宁。天启元年四月,辽阳覆。廷议设天津巡抚,专饬海防,改自严右佥都御史以往。置水军,缮战舰,备戎器。用戚继光遗法,水军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魏忠贤令锦衣千户刘侨逮天津废将,自严以无驾帖疏论之,报闻。(节选自《明史·毕自严传》,有删改)A.推官,唐朝始置,明朝沿袭,为各府的副官,掌推勾狱讼之事。B.内艰,古代遭遇母丧的一种说法,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则称为外艰。C.巡抚,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巡行天下,抚军安民,掌管数省军政、民政。D.驾帖,古代逮捕犯人使用的凭票,明代厂卫捕人,必须将案由上报,签发驾帖。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选自《宋史·叶味道传》,有删改)A.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简称。即仅称呼此人的字,代替其名。B.礼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国家礼仪制度的制定执行、科举考试的组织等。C.进士,宋代进士科举人殿试合格,按五甲等级,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后,方为登科。D.太学,始创于汉朝,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源怀,谦恭宽雅,有大度。高宗末,除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又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六镇、恒燕朔三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自京师迁洛,边朔遥远,加连年旱俭,百姓困弊。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但宜运转,有无通济。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劲兄于祚与怀宿昔通婚,时为沃野镇将,颇有受纳。怀将入镇,祚郊迎道左,怀不与语,即劾祚免官。(选自《魏书·源怀传》,有删改)A.行台,也叫行台省,是魏晋至金代御史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B.京师,出自《大雅·公刘》“京师之野”,后世因以泛称国家的都城。C.朔,即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漠”即北方的沙漠。D.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方岳贡,字四长,穀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谨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选自《明史》,有删改)A.郎中,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宋代以后,也称医生为郎中。B.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授”“出”“举”,就含有授予或者调动官职的意思。C.日晡,即晡时,汉代将十二个时辰命名为“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晡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D.朔日,中国农历将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即初一。将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选自《明史·陶安传》,有删改)A.《易》,即《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B.“耆儒”是指年高博学的读书人。“耆”意为年老。“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C.“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D.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亦指运筹帷幄之大将。后世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8.对点题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宋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B.绍兴,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的名字也是从此时得名。C.忠义人,当时朝野上下对北方广大沦陷区不堪民族压迫,拿起武器同金人进行斗争的百姓。D.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斩杀。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政策问题,最后没被采纳。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专题突破练14文言文阅读(文化知识题)1.D解析D项,“军事长官”错,应为“军事行政长官”。参考译文浔阳王萧大心字仁恕。少时聪明颖悟,擅长写文章。中大通四年,因为皇孙身份被封为当阳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他出京任使持节、都督五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2.C解析C项,“掌管数省军政、民政”错误,应为“掌管一省军政、民政”。参考译文毕自严,淄川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任松江推官。年纪轻轻就很有才干,被朝廷征召入京任命为刑部主事。升为淮徐道参议。回家为母亲守完丧后,被派驻守冀宁。天启元年四月,辽阳陷落。朝廷决定设置天津巡抚,专门整顿海防,改任毕自严为右佥都御史前往。(毕自严)建立水军,修造战船,准备武器。他运用戚继光传下的战法,让水军先练习陆战,军队因此能够使用。魏忠贤派锦衣卫千户刘侨来逮捕天津被免职的将领,毕自严以没有凭票为由上书议论,皇上回复说知道。3.B解析B项,错在“礼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的是吏部。参考译文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行世,又改字为知道,是温州人。少年笃志喜好古学,师从朱熹。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当时伪学遭到禁行,叶味道考策对时,全都依照程颐的思想学说,无所避忌。知举胡纮见到他的策对就将他除名,说:“这一定是伪学之徒。”叶味道落第之后,又到武夷山中跟随朱熹游学。学禁解除,考中嘉定十三年的进士,调任鄂州教授。宋理宗访求朱熹的门徒以及其所写的书籍,部使臣就把叶味道的事迹上报,朝廷派他主管三省架阁文字。随从臣子有人推荐叶味道(认为他)可以做讲官,于是授任他为太学博士,兼任崇政殿说书。4.A解析A项,“御史台”错,应是尚书台(省)。参考译文源怀,谦恭宽厚文雅,度量大。高宗末年,被授殿中尚书,出任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又诏令任使持节,加授侍中、行台,巡视北部边境六镇、恒燕朔三州,赈济贫困的人,兼搜集民间歌谣,评定官员政绩名次,事情的得失,都先决断然后报告。自从京师迁到洛阳,北方边地遥远,加之连年干旱歉收,百姓困顿疲惫。源怀奉命巡行安抚,救济有方,自行转运,互通有无。当时皇后的父亲于劲势倾朝野,于劲的哥哥于祚与源怀早先就是姻亲,当时任沃野镇将,受贿很多。源怀将要进入该镇,于祚在城郊道旁相迎,源怀不与他交谈,立刻弹劾于祚并免去他的官职。5.B解析B项中的“举”在本文中是“推举”“举荐”的意思,属于政绩考核;“出”也不表示“升迁”,是京官外调。参考译文方岳贡,字四长,穀城人。考中天启二年进士。授官户部主事,晋升郎中。历任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都以廉洁谨慎闻名于世。崇祯元年出任松江知府。海滨多盗贼,抓捕到就用木棍打死。郡东南面临大海,飓风大浪冲击,时常成为百姓的祸患。方岳贡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于是成为永久的福利。郡漕运粮食到京城数十万石,而众仓库相距五里,为此建城墙保护,称为“仓城”。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异被举荐。……于是被提升为山东副使兼右参议……皇帝认为好,赐给他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李自成攻陷京城,方岳贡及丘瑜被抓获,幽禁在刘宗敏家。贼寇索要银两,方岳贡向来廉洁,贫穷没有钱财进献,备受拷打折磨。搜查他的家,没有钱财,松江商人代他交纳千金。四月初一,与丘瑜一并获释。6.C解析C项,“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参考译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幼年时就很聪敏有悟性,广泛阅读经史,在《周易》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年高德厚的儒生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的平定不成问题。”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7.D解析“义端”是人名,“义端亦聚众千余”“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两处都充当主语,排除B、C两项;根据上文“弃疾间与之游”,可以判断“及在京军中”承前省略的主语是辛弃疾,“京”是耿京的简称,基于语句通顺的原则,可以排除A项。8.A解析节度使开始于唐代。9.B解析“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杀张安国是回到宋朝之后,而不是在金营。10.(1)我因为主帅来归顺朝廷,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2)南方人多从事工商业而不愿意务农,所以兼并的祸患兴起,就有贫富的差距了。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号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用蓍草来决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下侍奉金朝,而辛弃疾得到离卦,于是决心回到南方。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的忠义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喜欢谈论军事,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时间,抓不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虚实情况报告金兵主帅,紧急追赶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兕,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斩下义端的头颅回来报告。从此以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附宋朝,宋高宗正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