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概论1.1微型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1.3逻辑单元与逻辑部件1.4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本章小结 1.1微型计算机概述
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物科学、神经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芯片、神经网络技术也开始进入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5个发展阶段。
按体积、性能和价格的不同,计算机可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并配以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其设备的计算机。微型计算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集成在一片硅片上。
随着微电子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本遵循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集成度每隔18个月翻一番,芯片性能随之提高一倍左右。通常,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以其字长和功能来分,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1971—1973年为4/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芯片是Intel4004和Intel8008,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为2300元件/片,基本指令执行时间为20s~50s,主频在500kHz以下,基本指令有48条。第一代微处理器主要用于家电和简单控制场合。
(2)1973—1977年为8位中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芯片是MC6800、Z80、Intel8080/8085等,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较第一代提高4倍,基本指令执行时间为2s~10s,主频高于1MHz,基本指令包括70多条。第二代微处理器主要用于电子仪器等。
(3)1978—1984年为16位微处理器时代,代表芯片是Intel8086/8088、MC6800、Z8000,采用HMOS工艺,集成度为2~7万元件/片,基本指令执行时间为0.5s,主频为4MHz~8MHz。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计算机指令系统完善,采用流水线技术、多级中断、多种寻址方式、段寄存器等结构,能够与协处理器相配合进行浮点运算。
(4)1985—1992年为32位微处理器时代,它标志着微处理器跨入了第四代,代表芯片是Intel80386、Intel80486、MC68040等,采用HOMS/CMOS工艺,集成度为100万元件/片,基本指令执行速度为25MIPS,主频为16MHz~25MHz。第四代微处理器引入了高速缓存和采用精简指令集,其体系结构较16位机发生了概念性变化。
(5)1993年推出的32位Pentium微处理器P5,采用0.6m的静态CMOS工艺,集成度为350万元件/片,基本指令执行时间为0.5s,主频在60MHz以上,采用扩展总线,设置高速程序缓存、数据缓存、超流水线结构。两年后推出的PentiumPro系列微处理器P6,主频为133MHz,设有两级缓存,采用动态执行技术,性能大大提高。而后又推出了具有MMX技术,附加多媒体声像处理指令的PentiumII,可用于多媒体应用领域。
截至目前,Intel系列的微处理器中,最高主频已达3.8GHz。表1-1给出了Intel80x86/Pentium系列部分CPU的主要性能参数。
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微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高集成度使得微处理器非常稳定。由于微型计算机硬件平台开放,易于扩展,适应性强,因此微处理器的配套应用芯片和软件丰富,更新也很快。此外,微型计算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及造价低廉等特点。
3.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是微型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其应用包括卫星发射控制、航天飞机制造、高层建筑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测序、医学病理分析与处理等。
过程控制是微型计算机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领域,其应用包括大型工业锅炉控制、铁路调度控制、数控机床控制,以及由上、下位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分布式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等。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工业控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市场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低档的微型计算机在仪器仪表和家电的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取代了过去的硬件逻辑电路对仪器仪表和家电的控制,用程序的重复执行以及循环控制,可以做到电路最省、控制更佳,并可通过修改程序来修改控制方案,因而灵活多变,可靠性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借助微型计算机调整、修改产品设计,CAM围绕中心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设备,用以完成部件的加工、运输、组装、测量、检查等功能,CAD与CAM的集成——CAD/CAM一体化,是今后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大脑,实现计算机对于知识学习、理解与推理、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的研究学科。人工智能理论的新突破,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和DNA芯片技术的研究,急需大型并行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和新型计算机的研究。
利用微型计算机可以构成计算机网络,实现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1.2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
1.2.1数据格式及机器数
1.数据格式
在微处理器中要进行整数和小数运算,如何处理小数点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通常,在计算机中经常采用定点格式或浮点格式来表明小数点的位置。
(1)定点格式。在定点格式中,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固定不变。通常,小数点的位置确定后,在运算中不再考虑小数点的问题,因而,小数点不占用存储空间。定点数表示简单,但数的取值范围小,精度低。
(2)浮点格式。采用浮点格式的机器中的数据的小数点位置可变。浮点数的一般格式为
N = Re·m
其中:N为浮点数或实数;m为浮点数的尾数,是纯小数;e为浮点数的指数,是整数;R为基数,是常数。
机器中的浮点数用尾数和阶码及其符号位表示。尾数用定点小数表示,用于给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并决定浮点数的表示精度;阶码用定点整数表示,用于指明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并决定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3)带符号数和无符号数。对于整数而言,如果其最高有效位为符号位,则该数为带符号数;反之,如果其最高有效位为数值位,则该数为无符号数。无符号数不一定是正数。当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则可以使用无符号数。带符号数和无符号数的取值范围不同,对于字长为8位的定点整数,无符号数的取值范围是0≤X≤255,带符号数的取值范围是 -128≤X≤127。
2.机器数的表示方法
在计算机中,带符号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3种。这些表示方法都将数的符号数码化。通常“+”用“0”表示,“-”用“1”表示。为了区分书写时表示的数和机器中编码表示的数,我们称前者为真值,后者为机器数,即数值连同符号数码“0”或“1”在机器中的一组二进制数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而它所表示的数值连同符号“+”或“-”称为机器数的真值。把机器数的符号位也当作数值的数,就是无符号数。
为了表示方便,常把8位二进制数称为字节,16位二进制数称为字,32位二进制数称为双字。对于机器数,应将其用字节、字或双字表示,所以只有8位、16位或32位机器数的最高位才是符号位。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相同,即[x]原=[x]反=[x]补。
负数的机器数求解方法如下:
(1)反码:将其原码符号位保持不变,数值位按位取反。
(2)补码:将反码末位加1。
当计算机采用不同的码制时,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结构将不同。由于补码具有唯一性,因此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大都为补码机。
(1)计算机中引入补码可以使符号位和数值位成为一体,共同参与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位由运算得出。
(2)减法可以转换成加法运算来完成,乘法和除法可以通过加法和移位运算来完成。这样,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只须加减法和移位运算即可完成。
由此可见,计算机中引入补码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方法,从而简化运算器的结构和设计。
1.2.2数字信息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原则表示大量复杂多样信息的一种操作。基本符号的种类和排列组合规则是信息编码的两大要素,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计算机中信息编码和常用数据表示的几种方法。
1.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由于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而外部数据的输入/输出使用十进制数,因此采用编码方式来完成二—十进制数的转换。8421BCD码就是用4位二进制数的编码来表示十进制数,见表1-2。采用8421BCD码可以直接使用二进制数部件完成十进制数的存储和运算。
2.字符编码
ASCII码(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是国际通用的字符编码标准。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表示128个字符,见表1-3,其中34个起控制作用的编码称为功能码,其余的94个符号称为信息码,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之用。在确定某个字符的ASCII码时,先确定该字符在表中所对应的行与列,列对应高位码d6d5d4,行对应低位码d3d2d1d0,高位码与低位码的组合就是该字符的ASCII码。
3.汉字编码
当计算机用于汉字处理时,可用若干位二进制编码来表示一个汉字。通常,一个汉字的编码可用内码、字模码和外码来描述。内码是用于汉字的存储、交换等操作的计算机内部代码。一个汉字内码通常用两个字节表示,且这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1,以区别英文字符的7位ASCII码。字模码是汉字的输出编码,字库中存放的就是字模码。外码是汉字的输入码,用来输入汉字的编码。
1.3逻辑单元与逻辑部件
1.3.1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与逻辑电路
计算机除了可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可对两个或一个无符号二进制数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主要包括“逻辑非”、“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异或”4种基本运算。下面介绍这4种基本逻辑运算及实现这些运算的逻辑电路。
1.逻辑非
逻辑非运算也称“求反”。对二进制数进行逻辑非运算,就是按位求它的“反”,常在逻辑变量上方加一横线来表示。例如,A = 01100001B,B = 11001011B,对A和B求逻辑非,则有即01100001B
11001001B = 01000001B。
实现逻辑与运算的电路称为与门。2输入与门的国标符号如图1-2所示。
3.逻辑或
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逻辑或运算,就是按位求它们的“或”,又称“逻辑加”,常用符号“
”或“+”来表示。二进制数逻辑加的规则为0
0 = 0,0
1 = 1,1
0 = 1,1
1 = 1。
例如,01100001B和11001001B逻辑加的算式如下:即01100001B
11001001B = 11101001B。
实现逻辑加运算的电路称为或门。2输入或门的国标符号如图1-3所示。图1-3或门的国标符号
4.逻辑异或
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就是按位求它们的模2和,所以逻辑异或又称“按位加”,常用符号“
”来表示。二进制数的逻辑异或运算规则为0
0 = 0,0
1 = 1,1
0 = 1,1
1 = 0。
例如,01100001B和11001001B逻辑异或的算式如下:
注意:按位加与普通整数加法的区别是它仅按位相加,不产生进位。
实现逻辑异或运算的电路称为异或门。2输入异或门的国标符号如图1-4所示。
异或门的特点是,只有当输入的两个变量相异时,输出为高(1),否则输出为低(0)。图1-4异或门的国标符号1.3.2常用逻辑部件
逻辑部件是用来对二进制数进行寄存、传送和变换的数字部件,其种类繁多,本书简单地介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几种逻辑部件。构成逻辑部件的基本单元电路是触发器。
1.触发器
触发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电路。它能接收、保存和输出逻辑信号0和1。各类触发器都可以由逻辑门电路组成。
2)同步RS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中,输入端的触发信号直接控制触发器的状态。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希望触发器能够受一个时钟信号控制,做到按时钟信号的节拍翻转。这个控制信号称为时钟脉冲CP(ClockPulse)。引入CP后,触发器的状态不是在输入信号(R、S端)变化时立即转换,而是等待时钟信号到达时才转换。在多个这种触发器组成的电路中,各触发器受同一个时钟控制,触发器都在同一个时刻翻转,因此称为同步RS触发器,而基本RS触发器称为异步RS触发器。
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如图1-6所示。该电路由基本RS触发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在时钟脉冲未到来时(即CP = 0时),由于控制电路的两个与非门均被封锁,它们的输出都为1,因此基本RS触发器维持原状态不变。在时钟脉冲作用期间(即CP = 1时),控制电路的两个与非门均被开启,R和S端的输入被反相后送到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端。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RS = 01时,触发器被置位;RS = 10时,触发器被复位;RS = 00时,触发器的状态不变;RS = 11的输入状态,同步RS触发器是不允许出现的。图1-6同步RS触发器的结构
3) D触发器
同步RS触发器工作时,不允许R和S端的输入信号同时为1。如果将R端改接到控制电路另一个与非门的输出端,只在S端加入输入信号,S端改称为D端,同步RS触发器就转换成了D触发器。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如图1-7所示。由于总是将D端的输入反相后作为另一个与非门的输入信号,故无论D端的状态如何,都满足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不会出现不允许的输入状态。由RS触发器的特性可直接求出D触发器的特性。不管D触发器Q端的原状态Qn如何,次态Qn + 1总是与时钟脉冲来到时D端的输入状态相同。图1-7
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
4) JK触发器
在同步RS触发器的基础上,增加J和K输入端及两条反馈线,即可组成JK触发器。JK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如图1-8所示。由于Q和
的互补关系,控制电路的两个与非门不会同时开启,因而JK的任一种输入状态都是允许的,不再需要满足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图1-8
JK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
5) T触发器
将JK触发器的J、K两端连在一起作为T输入端,即可得到T触发器。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如图1-9所示。图1-9
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图1-10寄存器的逻辑图
3.移位寄存器
具有移位逻辑功能的寄存器称为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一般由D触发器构成。图1-11为由4个D触发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图。它的第4级触发器的D端接输入信号,其余各触发器的D端接前一级触发器的Q端,所有触发器的CP端连在一起接收时钟脉冲信号。每来一个时钟脉冲,来自外部的输入数码(即第4级触发器的D端的输入信号)便输入一位,已被寄存的数码依次右移一位。图1-11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图
4.计数器
计数器是计算机中一种常用的逻辑部件,它不仅能存储数据,而且还能记录输入脉冲的个数。计数器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按加减计数顺序,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和减法计数器;按进位制,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等。
1)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由JK触发器构成的3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逻辑图如图1-12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初始时,将计数器置为全0状态(即Q3Q2Q1为000)。第1个计数脉冲来到后,第1级触发器翻转,Q1由0变为1,第2、3级触发器因时钟端无触发脉冲,它们维持原状态不变,故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001。第2级计数脉冲来到后,第1级触发器又翻转,Q1由1变为0,第2级触发器因其时钟输入端有脉冲下降沿的作用,也进行翻转,Q2由0变为1,Q3仍保持原状态,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010。按照这样的顺序工作下去,直至第7个计数脉冲来到后,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111。此时再来一个计数脉冲,计数器又回到初始时的全0状态。图1-12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逻辑图
2)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由JK触发器构成的3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逻辑图如图1-13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初始时,将计数器置为全0状态(即Q3Q2Q1为000)。第1个CP脉冲来到后,由于第1级JK端为1,第2级和第3级的JK端为0,所以第1级触发器翻转,Q1由0变为1,第2级和第3级触发器维持原状态不变,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001。第2个CP脉冲来到后,第1级和第2级的JK端为1,第3级的JK端为0,故第1级和第2级触发器翻转,第3级触发器维持原状态不变,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010。第3个CP脉冲来到后,第1级触发器翻转,第2级和第3级触发器维持原状态不变,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011。第4个CP脉冲来到后,3级触发器的JK端为1,故3个触发器均翻转,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100。按照这样的顺序工作下去,直至第7个CP脉冲来到后,计数器的状态Q3Q2Q1为111。此时再来一个CP脉冲,由于3个触发器的JK都为1,故3级触发器均翻转,计数器又回到初始时的全0状态。
图1-13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逻辑图图1-14
2-4译码器逻辑图1.4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4.1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冯·
诺依曼在1946年首次提出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方式:计算机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并通过总线(BUS)连接起来,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采用程序存储的工作方式。微型计算机的一般结构如图1-15所示。微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合称微型计算机的主机。主机、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图1-15微型计算机的一般结构
1.运算器、控制器
运算器实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其他操作。运算器的硬件结构决定了它所能实现的功能。控制器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控制中心,它通过执行指令来控制全机工作。指令是规定计算机执行特定操作的命令。通常一条指令对应着一种基本操作,一台计算机能执行什么样的操作由其指令系统决定。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把要解决的问题编成一条条指令,这些指令的有序集合就是程序。指令通常以机器码(MachineCode)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为完成一条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按照特定的时序完成。控制器的作用就是根据指令的规定,在不同的节拍电位将相应的控制信号送至计算机的相关部件。
2.存储器
存储器用以存储数据和指令。在计算机内部,通常使用的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内部存储器的工作速度较高,与CPU的速度基本匹配,但内存容量是有限的。另外,断电后,内存信息将全部丢失,这就引入了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属于外部接口设备,一般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通常,在内存中存放常用的程序或正在运行的指令或数据,而其他大量的信息则存放在外存(如磁盘、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中。
3.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设备(Input/OutputPeripheral)是计算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设备,简称I/O设备。
输入设备能够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数据形式。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模/数或数/模转换器、扫描仪等。输出设备能够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换为人或其他设备所能识别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等。
计算机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种类繁多,速度各异,需要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与主机相连,完成数据格式转换、速度匹配,才能实现信息的正确传输。
4.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个部件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为保证信息能正确传递,在任意时刻,总线上只允许传递一组信息。
若按总线上传输信息的性质划分,总线可分为以下几种:
(1)地址总线(AddressBus):用来传输CPU输出的地址信号,确定被访问存储单元、输入/输出端口地址。
(2)数据总线(DataBus):用来传输数据,即数据总线是在CPU与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之间,以及外存储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双向公共通道。
(3)控制总线(ControlBus):配合数据的传输需用控制总线来传送各种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
总线若按其连接功能划分,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4)内部总线:又称板内总线,是指把CPU、随机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基本I/O接口、定时器以及总线控制器等连成一个系统的总线。
(5)系统总线:又称板间总线,是指计算机内部系统板与插件板之间的通信总线。在该总线上装有通用输入/输出扩展插槽,用以不同设备的接口电路与CPU之间的连接。系统总线有8位PC总线、16位ISA总线、32位VESA总线和32位或64位PCI总线。
(6)外部总线:用以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常用的外部总线有RS-232和IEEE-488。1.4.2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要能够进行计算,还须有软件配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各种程序、数据、文件等。通常将各类程序的集合称为软件。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通常把包括了下列程序及软件的集合统称为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是能够管理和协调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系统程序的集合。常用的单用户操作系统有MS-DOS,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有UNIX和Windows2000等。
(2)各种语言及其汇编或解释、编译程序。计算机语言是人机通信的工具。计算机仅能读懂机器语言,但机器语言的编制烦琐。为此,产生了汇编语言,即将指令的操作码和地址码用易于记忆的助记符来表示。用汇编语言写的源程序须经汇编程序(Assembler)翻译成用机器码表示的目标程序(ObjectProgram)后,机器才能识别和执行。
汇编语句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易于实现对硬件的控制,便于理解硬件工作的过程,但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的可读性较差,程序语句数较多,编写汇编程序是一件繁琐、困难的工作,而且汇编程序不能在不同的机器上通用。
为了提高编程的效率,产生了接近人的思维习惯的语言——高级语言。高级语言便于理解和掌握,方便用户编程,提高了效率。并且高级语言程序的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机型。计算机执行高级语言时,仍须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用解释程序或编译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常用的语言有BASIC、FORTRAN、C、JAVA等十几种。
(3)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
(4)程序库。为了扩大计算机的功能,便于用户使用,机器中设置各种标准子程序,这些子程序的总和就形成了程序库。
2.应用软件
用户利用计算机及各种系统软件,编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这些程序的集合通称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在逐步标准化、模块化,以形成解决各种典型问题的应用程序的组合,即软件包。常用的应用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Excel、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1.4.3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微型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合之下才能工作。微型计算机为完成某种任务,总是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而后再一个一个地去完成每一个基本动作。当这一任务所有的基本动作都完成时,整个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是计算机工作的基本思路。
CPU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或从存储器取数,将数据存放于存储器,或由接口取数或向接口送数,这些都是一些基本动作,也称为CPU的操作。
通知微处理器进行某种操作的代码称为指令。微处理器只认识由0和1电平组成的二进制编码,因此,指令就是一组由0和1构成的数字编码。微处理器在任何一个时刻只能进行一种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I知识应用课件下载
- 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查房
- 临江市2025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大连市一零三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擒拿防卫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河县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广东金融学院《老年社区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周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岁婴幼儿早期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人体机能学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03月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公开招聘116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青岛版(2017)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4.14《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课件
- 直击重点的2024年ESG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综合与实践+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非营利组织离任审计报告范文
- 家电行业品质部门的质量提升职责
- 抖音服装网店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人工智能-智能算法考试题库及答案(新版)
- 国家电投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