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查探究报告10000字(论文)】_第1页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查探究报告10000字(论文)】_第2页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查探究报告10000字(论文)】_第3页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查探究报告10000字(论文)】_第4页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查探究报告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3"\h\u96871绪论 1270071.1选题依据 1322091.1.1选题目的 171511.1.2选题意义 114171.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56911.2.1国外研究概况 2140861.2.2国内研究概况 2109461.3研究方法 384341.4理论依据 3116912相关概念 4203062.1家庭医生 445652.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45910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研究 559893.1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 5171453.1.1家庭医生团队模式 5257683.1.2家庭医生服务流程 6216403.1.3签约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 7326503.2调研结果 7251703.2.1四方街道居民的基本情况 7213783.2.2四方街道家庭医生的基本情况 993473.2.3四方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 9123513.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29423.3.1服务内容欠精准化,服务项目不明晰 10200563.3.2家庭医生提供服务与签约对象需求之间的差距 11225833.3.3签约对象与家庭医生之间的信息建设有待完善 1148033.3.4医疗资源配置失当 12113483.3.5绩效工资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度不够 12202084对策研究 13308174.1明晰服务项目内容 13273104.2畅通信息化服务平台,增强医患信息沟通 1383474.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签约意愿 1436554.4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14135984.5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 14221355结语 1516508参考文献 16摘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对关于居民的健康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是国民健康发展之大计,同时缓解“看病难”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一种打破居民印象中原有就医理念和人们已经习惯的就医模式,打造一个全新的模式。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模式,将厦门市四方街道作为试点地区,将其作为试验对象观察该地区的发展情况,再根据发展现状来反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信息建设不完全、医疗资源配置失当、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厦门市四方街道的发展情况中反映的问题来研究对策,从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训方式、宣传力度和渠道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并探索符合地区特色的模式。通过对厦门市四方街道的发展现状及发现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为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对策1绪论1.1选题依据1.1.1选题目的在本文中,我们以厦门四方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情况为例,从供需双方两个视角来了解厦门市四方街道如何开展家庭医生的模式,了解签约的内容及形式,了解服务的对象及人次等。根据成熟的家庭医生模式,总结厦门市家庭医生在实施过程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探其原因。为帮助推进签约服务更加有效的实施,研究其对策,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服务模式。1.1.2选题意义1.1.2.1理论意义从供需双方两个维度调查,分析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发现其在服务过程的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对症下药提出符合地域特色的对策与建议。运用分工协作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通过在实践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完善,尝试各种方法,争取有所突破,探索符合地区特色和人们所想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为加强理论研究,使得研究更加可靠,加快进步的步伐。1.1.2.2实践意义从需方角度来看:该制度面对划片区内所有常住居民,包括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与居民建立起稳定而友好的契约关系。为了居民能更加方便的进行就医,解决“看病难”,有了家庭医生,能实现小病就近看。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有利于加强日常防范。从而减轻医疗负担,有效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从供方角度来看:为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便捷的信息化转诊技术,让居民享受到不用排长队就能实现诊疗服务,缩短就诊时间。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这有利于减轻当今社会愈发严重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各种矛盾。让家庭医生团队与社区居民之间有了良性的互动。1.2国内外研究概况1.2.1国外研究概况WensingMichelREF_Ref10381\r\h[1]等研究英国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NHS是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社区首诊制。在英国,居民在就诊过程中必须选择一个家庭医生签约,当病情发生时,不是特别有危及性,都必须先通知家庭医生,询问是否有必要转诊。只有居民签订该服务,才能享受到NHS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治疗产生的费用才能给予报销。英国家庭医生工作的收入与中国的不同,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专项补贴。BindmanABREF_Ref10456\r\h[2]等研究美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美国是市场主导型的医疗体系,商业医疗保险体系为代表的,以健康之家服务模式(PCMH),居民自愿选择一家保险公司,然后这家保险公司为居民指定一名家庭医生。美国的家庭医生也提供基本医疗,但当居民发生重大型疾病时,家庭医生必须为其转诊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及时通知家庭医生进行转诊即可。1.2.2国内研究概况在研究各地区家庭医生服务实施现状方面。沈鹏悦发现仍然存在“签而不约”的现象,社区就诊居民的知晓率较高,但认识不足REF_Ref31832\r\h[3]。孙建波认为北京市家庭医生配套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知晓度及满意度不高,家庭医生数量不足REF_Ref10842\r\h[4]。彭小芹了解到居民对家庭医生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的只是皮毛并不深刻,此外认为宣传工作基本到位,但不够详细REF_Ref10891\r\h[5]。刘庆认为政策监督考核体系不健全,执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水平有待提升,同时提出加强政策顶层设计REF_Ref10943\r\h[6]。陶佳莹发现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硬件设施条件不足,预约转诊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REF_Ref10992\r\h[7]。在研究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方面。向琼通过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七个满意度分析,得出在医生技术、等候时间、医患关系几个维度上还需要加以关注REF_Ref11041\r\h[8]。邓锦秀认为主要是政策目标的设置、家庭医生整体素质、对患者的关怀等问题,还有居民的传统就医习惯和对家庭医生认知偏差REF_Ref11070\r\h[9]。祝嫦娥、周丹丹等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层次、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居民对签约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REF_Ref32456\r\h[10]。张田、苗豫东等得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REF_Ref32482\r\h[11]。在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因素研究的方面。赵爱玲得出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不到位,医务人员的素质,医疗水平、服务态度,给居民提高的服务有限等因素影响居民的签约意愿REF_Ref32515\r\h[12]。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知晓度不高、家庭医生人员的数量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医疗设施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居民还习惯于之前的就医习惯,也因为着各种因素而不签约。国内外的研究对本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地区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本文还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研究。1.3研究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等。首先,搜集文献做前期理论准备,了解国内外关于家庭医生服务研究的现状。其次,通过实地走访厦门市四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和家庭医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四方街道签约服务的工作开展情况。最后,对比我国近几年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4理论依据分工协作理论: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中强调了劳动的分工,劳动分工不仅适用于技术工作,而且还适用于需要不同类型能力合作的工作。适度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劳动弹性。因此,推行家庭医生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医院医生的负担,让医疗资源合理的分配。增加家庭医生的人数,减少大医院医生的负担,合理的劳动分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分工有利于权利的分散化,对于增加医疗工作效率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到作用,这一系列都符合分工思想。2相关概念2.1家庭医生19世纪初,英国的《柳叶刀》杂志第一次将家庭医生和提供专科医疗服务的医生区别开来REF_Ref11145\r\h[13]。20世纪中期,英国通过立法的方式,让英国成为第一个走上家庭医生服务实践的道路的开拓者。随着家庭医生的概念从国外传入国内,让我国的人民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前进,对其定义有了自己的认知。家庭医生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中级职称或更高,并且需要连续独立执业至少一年以上。家庭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职责是为家庭实施医疗保健服务,为签约对象提供预防、康复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总之,是为了促进患者能尽快恢复健康,在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干预。在我国,家庭医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全能医生,不能随叫随到,不能提供私人性的医疗服务,我国家庭医生只提供基本的公卫服务。同时把上门服务当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项特色,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可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家庭医生不是私人的医生,而是具有公共产品意义上的为家庭服务的医生REF_Ref5579\r\h[14]。私人医生主要提供针对家庭中发生疾病时的上门诊疗服务并且随叫随到,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获得。2.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8世纪初,家庭医生服务是医生向贵族提供的私人性的医疗服务,贵族给予医生一笔昂贵的诊金,医生专门为贵族服务的。而现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提供服务,签约对象为所划片区的所有常住人口,只要居民愿意签订协议,都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的服务。在厦门,家庭医生工作所在地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位居民均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家离家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以家庭为单位签订健康管理协议,双方就健康管理建立契约友好关系。该协议原则上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到期后居民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签订,如果签约居民对团队的服务满意度高,则可以选择继续续签,如果不满意或已经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则可以选择另外的团队签约。该协议所称的健康管理指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过程中,根据个人生活习惯、病史、健康体检等方面开展生命监测与健康评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干预与疾病管理、康复随访。家庭医生式服务是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资源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服务REF_Ref11518\r\h[1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通过签约方式,让一个家庭或一位居民与举报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团队建立起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医疗服务关系,然后对其全过程的健康维护的服务REF_Ref11550\r\h[16]。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研究3.1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厦门市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模式,在上级医院设立“家庭医生远程门诊中心”,开展“1+1远程联合(全科+专科)门诊”,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来联合家庭医生与医院,做出了创新,方便了居民就诊。3.1.1家庭医生团队模式厦门市采取的家庭医生团队模式,家庭医生团队是以家庭医生为队长,由团队长带领下,各个成员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居民制定详细的方案,开展连续性跟踪随访,凭着“一纸之约”,通过精细化个人健康管理、便捷信息化转诊技术、高效的医联体绿色通道等有力保障了居民健康,真正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厦门市家庭医生团队组织结构如图3.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团队B团队...签约服务社区签约服务社区...C团队签约服务社区图3.1厦门市家庭医生团队组织结构3.1.2家庭医生服务流程通过政策等多渠道的宣传,解决居民的疑惑后方可签订协议,协议中需注明相关事项。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原则上以居民家庭为单位,签约对象为社区划片所有常住人口,签约后,需要收集居民个人信息,为居民建立档案,每年进行健康体检,记录结果并进行评估,居民可以向医生给予反馈意见。厦门市卫生局全面推行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做法,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如图3.2。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居民家庭家庭健康评估家庭成员健康指导干预签订服务协议(中心、站点、家庭)建立完善健康档案开通个人网络及自助终端查询分类服务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保健特殊人群服务按需服务预约门诊中医治未病上门出诊转诊服务图3.2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3.1.3签约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2013年起,厦门市作为试点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14年,厦门市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展签约服务的有38家,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超过89%。到2016年,厦门市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2017年提出改进方案,使得家庭医生更加了解如何守护居民,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至今,厦门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厦门市签约人口已达197.6万人,签约率达到30.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53.2%,虽然当前的签约情况良好,但与理想的还是有些差距的,不仅需要家庭医生的投入,还需要社区居民的付出。3.2调研结果在厦门市四方街道通过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了150份问卷,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2份,占比94.66%;无效问卷为8份,占比5.34%。无效的原因是该居民并非为厦门市四方街道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并收集有用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归纳整合。3.2.1四方街道居民的基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待户籍和非户籍人员没有区别,优先保障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其扮演的是合理医疗资源引导的角色。2016年起,厦门市台江区四方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到目前为止,厦门市四方街道瀛东社区常住居民约14000人,其中0-6岁有756人,孕产妇有102人,65岁以上老人有1363人,签约居民约5683人。本次调研以厦门市四方街道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其中,≤35岁占14.79%,36-49岁占26.76%,50-64岁占27.46%,≥65岁占30.99%,年龄分布较广。男、女比例分别为40.14%、59.86%。居民知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占81.69%。厦门市四方街道居民基本情况见表3-1。表3-1居民基本情况人数比例(%)年龄≤35岁2114.7936-49岁3826.7650-64岁3927.46≥65岁4430.99性别男5740.14女8559.863.2.1.1社区居民愿意签约与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原因愿意签约的原因主要是健康体检更加方便、看病方便,占比82.56%。其次是有了家庭医生,并且实现一年一签,有了固定的医生看病,这样能更加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占73.26%。如慢性病患者,经常需要看病,需要复诊,签约家庭医生比自己去医院更加方便,能缩短就诊时间,占37.21%。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家庭医生可以提供上门诊疗,比去医院方便,占24.42%。另一小部分居民是因为大家都签了家庭医生,随大流自己也要签,占8.14%。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原因主要是居民担心家庭医生个人医疗技术不高,能得到的效果不好,占比83.93%。其次是担心医疗资源缺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医疗条件不够好,没有自己需要的药品,这类居民比重占73.21%。一部分居民还是认为自己去大医院就诊比较放心,占57.14%。另一小部分居民表示不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占46.43%。3.2.1.2社区居民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途径居民了解签约服务的途径主要是在社区中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介绍,占87.93%。其次是通过社区居委会的大力宣传,占76.72%。之后是报刊及公众号推送等现代媒体的宣传,占41.38%。还有亲朋好友的推荐,占27.59%。表3-2居民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途径选项选择人数(人)比例(%)工作人员介绍10287.93%社区居委会宣传8976.72%报刊媒体宣传4841.38%亲朋好友介绍3227.59%其他2319.83%3.2.2四方街道家庭医生的基本情况3.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构成四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建立了5个“1+1+1+N”智慧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该团队包括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生、1名药师、2名健康管理医师等组成,承担着台江区四方街道14000名常住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同时,为了满足签约居民的服务需求,该团队还配有1支依托厦门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老年科、内心科、内分泌科等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截止目前,中心拥有全科医生12名,其中副主任全科医生1名,全科主治医师4名。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团队构成要素如图3.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团队构成要素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团队构成要素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医师专家顾问团社区护士图3.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团队构成要素3.2.2.2家庭医生培训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应参加人员为本社区所有的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本团队内专项小范围的学习。所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成语都应到每年继续医学教育要求的学分。培训内容主要为理论培训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家庭医生的医学理论基础、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技巧及诊断技术。对初到的家庭医生进行临床岗前培训并能掌握档案书写。3.2.3四方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3.2.3.1服务对象及人次2013年,台江区四方街道被列为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试点地区,服务优先覆盖孕产妇、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到目前为止,厦门市四方街道瀛东社区常住居民约14000人,其中0-6岁有756人,孕产妇有102人,65岁以上老人有1363人,签约居民约5683人。其中还对已签约居民中的3072人开展了电子签约,为重点人群提供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3.2.3.2签约服务内容及形式厦门市四方街道家庭医生团队为每个签约对象提供就医建议,若是行动不便的人群,通过了解实际情况及困难后,家庭医生主动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检查、送药品、健康随访等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向0-6岁儿童提供健康体检及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婴幼儿一年随访8次。孕产妇在孕早期首次检查,建立手册、筛查危险、禁忌并发症早现。中期检查2次、晚期2次、产后随访2次。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年一次健康体检,记录血压、血糖等情况。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定点机构严检查,强化期间隔10日访一次并监督服药。对于慢性病患者分类干预并增加随访。家庭医生服务的形式主要以社区门诊、社区讲座或电话随访等形式,结合一对一的精益求的诊疗、走家串户的健康访视。有些行动不便的签约对象,可以享受到“足不出户”的诊疗服务,上门服务是家庭医生工作的一项特色,但并不针对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上门服务。社区以签约居民健康为重,开展健康讲堂、全科门诊一对一诊疗、健康管理线上建议等形式,将签约服务做到了“家”。3.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3.1服务内容欠精准化,服务项目不明晰对于社区居民的调查,主要问题是缺少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家庭医生服务的形式主要以社区门诊、社区讲座或电话随访等形式来开展,及为不便人群开展的上门服务。面对具体的服务形式,家庭医生团队能提供的较为单一。对于服务内容,多数家庭医生团队缺乏个性化服务,未根据人群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和干预,使得居民的获得感不足,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能提供的人手不足,基层的医疗设施条件及医生的诊疗技术有限。家庭医生能够给签约对象提供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存在困难,导致缺乏个性化服务。二是没有创新点,服务内容单一,无法吸引到居民签约家庭医生。3.3.2家庭医生提供服务与签约对象需求之间的差距目前家庭医生主要提供慢性病、常见病为主的基本医疗,实施主体为基层卫生机构,对于其他层次的签约对象,能提供的和人们真正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家庭医生难以把握其需求,提供的服务项目少、服务技术水平一般等问题导致难以满足签约对象的需求。家庭医生主要向有各种健康问题的签约对象提供关于居民健康的服务或咨询,但对于健康人群只有最基本的健康管理和档案的建立,没有符合当今时代年轻人的需求,如开设美容班等。如今,为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为了与居民建立长期、友好的契约关系,不仅要考虑慢性病患者的基本医疗,还需考虑其他人群的需求。难以基于每个签约对象的个人特征,个人所需要的需求来进行家庭健康维护服务,究其原因一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无法跟上需求的发展,家庭医生水平有限,所提供的服务技术难以满足签约对象的服务需求。二是居民更加偏向去大型公立医院就诊,家庭医生缺少机会,限制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着“质优”发展。三是在签约过程中针对性服务并不对于非慢性病的人群,健康人群的需求过于广泛,难以抓住健康人群的需求。3.3.3签约对象与家庭医生之间的信息建设有待完善大多数居民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对一的服务,如同私人医生一般,且可以随时上门检查各个身体指标等健康评估。他们忽略了家庭医生的服务本质。可想而知,家庭医生与居民之间的信息建设非常重要。当前,签约对象与家庭医生之间缺少足够的信息,使得居民不够了解家庭医生这一概念,更别说是具体的服务内容和如何签约家庭医生。为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需要供需双方有互相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签订协议。签约对象更加需要获得家庭医生服务的各类信息,这种信息包括家庭医生的团体信息,个人信息、个人特长医疗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及涉及服务费用的信息。如果想要居民对其感兴趣并签订协议,则这类信息不可缺少。若这类信息缺少,社区居民无法进行客观选择,居民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导致家庭医生与居民之间的信息桥梁构建失败,究其原因一是居民对家庭医生不够信任,进一步说明政策和社区的宣传不够到位,签约对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服务内容不够了解。二是单一的宣传方式使得居民对家庭医生不了解,二者之间缺乏双向沟通,使得居民只知道单方面的一些信息,参与度低。3.3.4医疗资源配置失当目前,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中,与基层的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资源配置的失衡,大型公立医院占据绝对的优势,出现了不公平的问题。大多数居民表示如果病的严重就不太愿意选择基层的卫生服务中心,归根结底,由于基层的医疗设备不够齐全、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够,导致居民不愿意就诊。如果想要基层承担起服务好群众、给予居民足够的资源,这就体现的不公平。没有好的资源,如何给居民带来更好的体验,没有好的技术支持,如何将服务质量提上去,没有好的家庭医生,如何提高居民的满足感。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厦门市家庭医生人数较少,医和较好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的公立医院,而在基层的资源较为落后,给居民带来较差的体验,居民觉得还不如去大医院就诊。二是医生在基层能学到的较少,居民只有当病情较轻的时候才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说明家庭医生主需要掌握较基础的医学知识,使得医生无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较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相比,基本工资较低,在职培训较少,晋升空间较小使得优质人才不愿意留在基层工作。3.3.5绩效工资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度不够现阶段的考核标准偏重视对于签约人员的数量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量,重视“数量”,而忽略了“服务质量”,没有让居民享受到如大医院般的服务,从而导致居民对于健康需求满足感不高。绩效工资不与服务质量挂钩,团队就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对待居民,服务水平差也没有关系,因为工资照常不误。现阶段未根据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对象提供的服务质量确定家庭医生绩效工资水平,没有体现“质优多得”的原则,医生追逐数字效应,不利于体现医疗技术劳务的价值,且不利于“优绩优酬”。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绩效考核标准不注重服务质量,势必影响家庭医生团队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家庭医生便不会主动钻研业务。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医生工作不够积极,没有给居民带来较好的体验。二是家庭医生考核内容多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率完成情况,还没有对于家庭医生团队的每个成员进行考核。三是居民的监督反馈渠道不够便捷,无法快速得到居民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评价,导致服务质量降低。4对策研究4.1明晰服务项目内容提供清楚、明确、内容丰富的项目,细化基本公卫服务,除了体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进行评估,还需要后续进行跟踪随访,细化服务项目。依托“互联网+”模式,利用微信、QQ等软件进行视频问诊、交流等方式,及时向签约对象提供关于健康的医疗服务、教育和咨询等。同时针对特殊群体,采取特殊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应提供为居民需要的药膳进行煎熬后配送上门、教会他们如何用药、最后进行护理培训服务。再者,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扩大,需要有适应时代需求的各种服务,如当代人比以前更注重养生,可以开设美容美体、健身等。提升自身亮点,结合区域特色,发展符合当代人需求的各种项目。4.2畅通信息化服务平台,增强医患信息沟通建立基础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为居民提供省市级医院的相关便民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医疗信息平台,记录家庭医生在平常诊疗居民的各项指标,与大医院的医生互联互通,让居民不需要带自己的病历和档案在大医院就诊,有了电子病历,医生可以在平台上随时查看患者的病历,缩短就诊时间。通过创建移动APP,给居民提供在线用药说明,动态监管。可以依托QQ、微信等社交媒体,实现家庭医生与居民之间的“零距离”沟通,联合线上线下诊疗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政府应加大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使用的研发投入。若想要提高服务质量,需要签约对象反馈对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评价的平台,通过评价机制,进一步了解签约对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及时发现还有哪里有不足的地方,增强签约居民获得感,提升签约家庭服务认可度。建立社区系统的健康档案、门诊记录,让居民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利用率。4.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签约意愿为引导居民主动、自愿地去签约家庭医生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等的诊治,必须多渠道、多手段的宣传普及签约服务,让居民真正认识、了解、接受这么好的服务,从而愿意自发地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加大政府、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力度,这是将签约服务宣传到位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利用群众关心关注的公众号、微博等,正面宣传家庭医生服务,为加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居民中的地位,不定期推送家庭医生团队先进典型,从而提高社会认可度。4.4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健康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时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可以家庭家庭医生的技能。启动“1+1+1”医疗卫生机构组合,让居民可以顺利、及时双向转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签约对象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而且可以让居及时到三甲大医院就诊,改善以往的就医模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设备配置,增加配套设备支持,促进家庭医生服务质量的推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的吸引力。4.5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为提高居民满足感,做实签约服务,改进考核机制,对于签约人员的数量和服务工作量作出“量”的要求,对于服务质量和效果作出“质”的要求。要将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加入绩效考核评价系统。同时对于团队的个体,细化考核机制,量上去了必有回报,但也需要有优质的服务,能体现个体的劳务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