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十六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Ca-40Cl-35.5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组成与分类。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图A表示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A错误;B.图B表示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B错误;C.图C表示由三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D.图D表示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D错误。故选:C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根据原子的结构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D考点:原子的结构、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的特征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答案】B【解析】【详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入药品试管放入棉花,连接导管;3.加热开始反应;4.排水法收集;5.移除导管;6.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⑤⑥②,故选B。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5【答案】B【解析】【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A.同种元素的粒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NaOH,故错误;C.发光放热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故错误;D.氦原子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故选A。7.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能燃烧 B.铜能导电C.氧气具有氧化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故选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故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选: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最守恒定律B.100g水蒸发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答案】D【解析】【详解】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即,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故4g木炭完全燃烧大约需要10.7g氧气,生成14.7g二氧化碳,氧气过量,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符合题意。故选D。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Fe3+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Fe3+质子数相同。11.3.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②一定不含有O;③可能含有O;④一定含有O。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为。氢元素的质量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为。所以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2g-2.4g-0.8g=0g,不含氧元素。所以一定含有C.H,一定不含有O。①②正确,故选A。1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答案】C【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时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状态是固态。所以描述是用烟。此项错误。B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能用铁,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只有在氧气浓度较大时才能燃烧。此项错误。C该实验能够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项正确。D如红磷不足,瓶内的氧气无法完全反应。会导致打开止水夹后,进入水的体积小于正常值。此项错误。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应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3.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P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Q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M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25g-20g=5g,故X的数值为18g-5g=13g。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P,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25g-20g=5g,故X的数值为18g-5g=13g,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项说法正确。D.Q的质量不变,Q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了解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结构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6.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答案】D【解析】【详解】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C.用木炭烤火易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说法正确;D.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石墨导的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说法错误。故选D。17.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2可用于光合作用,错误;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错误;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8.大型纪录片《水问》向人们讲述了水是万物之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水的组成:(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E.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答案】(1)①.正极②.氢元素和氧元素(2)增强水的导电性(3)C【解析】【小问1详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图中a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少,是氧气,连接的应该是电源的正极;该反应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小问2详解】纯水是弱导电性的物质,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通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小问3详解】A.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水分子会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发生了改变,选项A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选项B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选项C错误;D.该反应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E.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E正确。故选C。1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应该加入的物质____________。(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蒸馏②.过滤③.活性炭(2)①.肥皂水②.煮沸(3)①.1:2②.【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小问2详解】生活中,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小问3详解】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时正极产生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现有①硬水②锰酸钾③氢气④二氧化碳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液态空气⑦氧气⑧冰水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能作燃料的是_____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①⑤⑥②.②④⑧③.②④⑧④.④⑧⑤.③⑦⑥.③⑦.⑥⑦【解析】【分析】【详解】①硬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②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③氢气的化学式为H2,属于单质,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⑥液态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⑦氧气的化学式为O2,属于单质;⑧冰水中只有水,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所以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⑥;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⑧;属于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的是②④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⑧;属于单质的是③⑦;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的是③;空气、氧气中含有氧气分子,含有氧分子的是⑥⑦。2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和____(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微粒之间有间隔②.N③.H④.7⑤.得⑥.B⑦.C⑧.E⑨.CO+2H2CH3OH【解析】【详解】(1)①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微粒之间有间隔;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原子;(2)①从微观知宏观,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结构的微粒B;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故选择C和E;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22.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选填“活泼”或“不活泼”)。(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A.B.C.(3)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的制取反应方程式为X,X的化学式___________。【答案】(1)①.6②.不活泼(2)C60(3)CO【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6;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故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小问2详解】A.该图是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该图是石墨,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该图是C60,由C60分子构成,符合题意。故由分子构成是C60;【小问3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i、O、C的个数分别是1.2.2,生成物中含Si、O、C的个数分别是1.0、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2个C,故X的化学式为:CO。23.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是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___________。【答案】(1)不可再生(2)CH4+2O2CO2+2H2O(3)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Ca(OH)2+CO2=CaCO3↓+H2O③.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小问1详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小问2详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小问3详解】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故填: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问4详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a处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移开挡板后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低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4.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在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煤燃烧生成的CO2.SO3.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2)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广西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2021年3月12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本次发射火箭第二级推进剂为液氧/液氧。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A.焚烧垃圾 B.开发新能源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答案】(1)①.天然气②.沸点③.CO2(2)可再生(3)化学(4)B【解析】【小问1详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在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CO2会引起温室效应;故填天然气;沸点;CO2;【小问2详解】乙醇可以利用粮食发酵的方式获得,因此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可再生;【小问3详解】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化学;【小问4详解】A.焚烧垃圾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A不题意;B.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B符合题意;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中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含量,加重空气污染,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三、实验题25.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1)装置甲的实验用到了足量红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图甲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______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2)利用装置丙,我们可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①该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答案】(1)①.②.2(2)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解析】【小问1详解】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甲中试管空气的总体积为40mL,当反应结束以后,氧气被消耗掉了,压强减小,当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2mL刻度处停止,故填:;2。【小问2详解】①丙装置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