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解读

一、链接课标

1.教材编排特点。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具体的“量”的角度展开学习历程。

《教与学的新方法(数学)》一书中谈到,认识小数都要基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一般有两条基本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从记录花钱的数

量发展而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使用米制系统的经验,即以米制系统作

为学习小数的基础。教材的编排正好体现了上述两种途径,从学生生

活经验出发,借助具体的常见的“量”来认识小数。例如,教材首先

安排了一组图,从质量、价格、体温、身高四方面说明小数在日常生

活中有广泛应用,随后以“量身高”(米制系统和“购买学习用品”(花

钱)为主要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量”的环境下体

会、认识小数的含义,不涉及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⑵借助直观、半直观模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英国沃瑞克大学(WarWiCkUniVerSity)的韬尔(DaVidTall)教授等人

分析,数概念是个典型过程型概念,也就是说它既是过程,又是概念。

数概念的这种两重性一方面增加了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为教学提

供了一种层次,使学生在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压缩和内化,逐步

形成作为对象的概念,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①。教材的编排体现了

这一理念,在初步认识阶段,设计了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数尺

或数轴等直观、半直观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有交流内容的、能说

出具体事例的情境支持下,对小数概念有了充分的感知,为后续层层

剥离表面现象建立概念打下基础。

(3)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学习探索。

本单元教材共安排4个例题,内容为“身高问题”“为跳高成绩

排名次问题”“购买两种文具问题”和“钱够不够问题”,均是在解决

具体问题的情境下展开学习,探索和认识小数的含义,充分体现了《标

准(2022)》倡导的理念“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

影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二

二、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

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用表示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

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不

要急于归纳体会含义;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

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2)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本单元

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

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

直观模型来认识。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

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1)小数的大小比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

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2)可以先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小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图

填符号。还可让学生谈谈比较小数大小的体会。此时,不强求提炼归

纳方法,只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是怎样比较的即可。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

数加、减法,并能陕简单实际问题。

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1)运用情境信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普遍

有了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为

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提供了直接的帮助。

⑵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研讨交流中学生思维碰撞,

发现可以用转化成元,角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直接口算。

此时,如果学生有用竖式计算的就直接让学生板书,如果没有教师可

以提出竖式计算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读懂竖式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

境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将“元、角”写在竖式上,便于感悟其中的算

理。

三、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和作用。

从数的发展历程来看,数的产生是先自然数(整数),然后分数,最后

小数。教材在编排时遵循这样的顺序,符合“数”发展的进程。许多

研究表明,和分数的学习一样,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要比对小数

计算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教材将小数认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

安排在本册,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

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几

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第

二次学习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扩展,从“量”抽

象成“数”进行认识,最终使学生完善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小

数的概念,称为“小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单元内容的呈现思路与分数初步认识相似,仍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通

过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数尺或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第1课时................认识小数

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七单元第1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并

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些事物.

学习目标

2.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简单的小数比大小的问题。

3.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M^^S-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大量认、读小数。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气温、体温等问题入手、揭示要研究的主题-小数,再请学生

学情分析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让学生在大量生活事例中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在此

基础上再指出“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知识,为今天的学习新知做铺垫。

1.提示: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

2.预设:像1、2、4、IOO这样的数是整数。

124

3.像—这样的数是分数。

237

学习任务一:认识小数和小数的读、写法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教学“认识小数”,首先呈现四幅图,从质量、价格、体温、身高几个

方面,引出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指出“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这是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2.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3.提示:观察3.45、0.85、2.60、36.6、1.2和1.5有什么共同特点?

4.预设: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三部分构成。

6.提示:你知道小数怎样读吗?组内讨论,一会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

2.预设:小数部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数字.

3.预设:小圆点“.”读作小数点。

4.提示: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其它小数。

5.预设:0.85读作:零点八五;2.60读作:二点六零;36.6读作:三十六点六。

6.提示同学们读的不错,你们会写小数吗?

7.预设: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不能写成“、”或“。”,最后写小数部分。

8.提示:用这样的方法指明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一读写其它小数。

9.预设:四点七三写作:4.73;三十一点零五写作:31.05;一点五写作:1.2

10.提示:你能给小数分分类吗?

IL预设: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如0.2、0.75、0.96......

12.预设: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如34.5、2.60、3.08……

13.提示:请同学们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写一写。

14.预设:我们测量身高时,不足整米,就有小数表示。

1乘坐火车时购买儿童

优惠票的相关规定

・实名购票时,年满6周岁且

未满M周岁的儿童.应当

的买儿叁优惠票。

•非实名峋票时,身高达到

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

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Q

15.预设: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

1米

It

1分来3分米1分米是1米的I。

16.预设: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10

3

17.预设:3分米是二米,还可以写成0.3米。

学习任务二: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四名男生跳高成绩的活动,教学一位小数的比较大小。选用米尺的设计使比

较既直观可视,又能够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先将这些以米作单

位的量化成以分米或厘米为单位的量,并在米尺上找到它们的位置,便于学生直接看出数的

顺序,比较出大小。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下面是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名字小明小刚小强小林

成绩/米0.81.21.10.9

2.提示:你知道怎样比较吗?组内讨论,一会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L预设:把他们的成绩小数都化成分米(整数))来比较即0.8米=8分米;1.2分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9.8米=9分米

2.提示:你是怎样比较整数大小的?

3.预设:位数不同的,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位数相同的,要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大,

最高位相同,依次比下一位。

4.提示:根据整数的比较大小,给下面是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名字小明小刚小强小林

成绩/米0.81.21.10.9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

5.预设:方法一把他们的成绩都化成分米来比较。

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

12分米>11分米>9分米>8分米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小刚)>(小强)>(小林)>(小明)

6.预设:方法二先在尺子上找到它们的位置。根据它们在尺子上的位置比较大小。右边的

数要大于左边的数。

».II------'∙k0.8米1.1米

POem1020、

8分米11分米

Itq120130

93米12务米

0.9米1.2米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小刚)>(小强)>(小林)>(小明)

7.提示:你能总结一下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吗?

8.预设:采用换算单位的方法,把较大的单位换成较小的单位,再比较。

9.预设:采用数轴比较法,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后,比较其大小。

10∙预设: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1题,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巩固小数含义的同时,为认识数

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与面积模型相比,数轴更加抽象,有一定难度。第3题,

是在具体数量支撑下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很多样。在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的同时,巩固小数的含义。第4题,与例2形式相似,仍是对4个成绩比较大

小,排出名次。需要注意的是,跑步成绩排名有特殊性,数据越小成绩反而越好,

排名越靠前。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P87~88第1~7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

3.根据整数的比较大小,给下面是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名字小明小刚小强小林

成绩/米0.81.21.10.9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小刚)>(小强)>(小林)>(小明)

第七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4.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目标5.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分析、概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

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

学情分析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

仅限于一位小数。可让学生谈谈比较小数大小的体会。此时,不强求提炼归纳方

法,只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是怎样比较的即可。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L提示: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82735

+64-14-29

2.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IW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

从前一位退1。

82735

+64—14—29

72136

3.提示::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认识了小数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

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课件出示第96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监控,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

知信息和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为今天的教学做铺

垫。

学习任务一: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呈现文具商店的情境,标出8种文具价格,提出购买文具的问题,教学一

位小数的加、减法。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体现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两名女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都是将商品价格转化为角,再进行计算;

男生提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思路。第一种方法,是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第二种方

法对学生来说是新知,接下来重点教学列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就保证

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旨在引导学生适时

小结,积累经验。

1.提示: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知道怎么计算吗?小组讨论,一会交

流汇报。

2.预设:可以转化为整数计算。即8角加6角是14角,就是1.4元。

列式为:8+6=14(角),14角=1.4元,

3.提示:还可以怎么计算?

4.预设: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O8

+O6

1>

14

.

5.提示: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6.预设:小数点对齐,满十向前一位进1,最后点上小数点。

7.总结: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相

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I0和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8.提示:买1个匕比1支贵多少钱?

9.预设::可以转化为整数计算。0.8元就是8角,0.6元就是6角,8角减6角

等于2角。

列式为:8-6=2(角)

10.提示:还可以怎么计算?

IL预设: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0.8

—0.6

δT2-

12.提示:小数点前面的“0”能否去掉?

13.预设:不能,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在竖式计算中起到了占位的作用。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I.提示:/比.贵多少钱?知道怎么计算吗?小组讨论,一会交流汇报。

2.预设::可以转化为整数计算。即1.2元减6角是6角。

列式为:12-6=6(角)

3.提示:还可以怎么计算?

4.预设: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5.提示:“2”减“6”不够减怎么办?

6.预设: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

1.2

—0.6

θʃ

7.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

的数字不够减时,要“借一当十”。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学习任务二: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设计了两个问题相同、情境相似,但购买物品略有不同的问题O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

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两种

方法,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又给出了一种方法。并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指出“不同的方

法可以互相检验”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例4.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

她的钱够吗?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解决?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L预设:可以先算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即列式10—6.8=3.2(元)

2.提示:然后怎样计算?

3.预设:计算笔记本和铅笔一共花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列式2.5+0.6=

3.1(元)

4.提示:最后怎样计算?

5,预设:计算买笔记本后剩余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列式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