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2.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同时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并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细胞膜上协助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被动运输和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主动运输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是因为钠离子通过离子泵内流C.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不相同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跨膜转运钠离子不一定消耗ATPB.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蛋白质重吸收水分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经载体进入靶细胞5.如图分别表示真核生物与A基因(核基因)有关的转录和翻译的生命活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生命活动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B.图1中④加到③末端C.图1中③就是图2中的⑦D.若A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6.甲氧西林是一种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但由于早期抗生素的滥用,在某些患者体内发现了能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超级细菌”)。科研人员从另一种细菌中提取出能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的新型抗生素(Lysocin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无关D.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7.如图为某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发生着丝点分裂 B.过程②可发生交叉互换C.细胞A是次级卵母细胞 D.细胞B中的细胞质基因只能传给后代中的雌性个体8.(10分)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体现了细胞间有细胞通讯的作用B.单抗可用来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细胞学分布及功能C.同一个体的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弱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为紫罗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I至IV代表4种物质),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CO2浓度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紫罗兰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向紫罗兰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3化合物______(填“先于”或“后于”)14C5化合物出现。图中的物质_____可代表C3化合物。(2)图甲中H2O的分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3)图乙中由适宜光照变为较低光照时,短时间内,图甲中物质IV与Ⅲ的含量比值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4)T3时刻温度升高,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甲为某鱼塘能量流动图(c、d、f为不同鱼种,能量单位是J·m-2·a-1)。图乙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该鱼塘小鱼种群密度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如果市场行情有较大变化,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的经济价值,其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A〜F代表相应物质,①〜④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R酶(RuBP羧化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并在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_______中与L组装成有功能的酶。活化的R酶催化E物质固定生成2C3,单位时间内2C3生成量越多说明R酶的活性越_______(填低或高),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_______(写出两个)。(2)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测得细胞并没有从外界吸收E物质,也没有向外界释放E物质,若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lh产生了0.12mol的A物质,那么这lh中该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mol。(3)研究发现,原核生物蓝藻(蓝细菌)R酶的活性高于高等植物,有人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蓝藻R酶的S、L基因转入高等植物,以提高后者的光合作用效率。研究人员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NA中,同时去除甲的L基因。转基因植株能够存活并生长。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R酶活性高于未转基因的正常植株。由上述实验能不能推测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这一结论?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草莓比较耐阴,若将其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材料用具: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实验步骤与分析: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进行处理。将两组草莓幼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左右,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甲所示。(1)据图甲分析,实验组有机物累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预期不符,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2)有同学推测遮阴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乙的结果。由图乙可知,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3)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4)综上所述,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遮光比例”)再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皮肤油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C正确;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C。2、C【解析】

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2、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1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卵细胞+3个极体;4、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所以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8-2):2=3:1;A正确;B、Yy×Yy→3Y_、1yy,Rr×R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正确;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1mol葡萄糖需消耗6molO2,并生成6mol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mol葡萄糖生成2molCO2,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6:(6+2)=3:4,C错误;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正确。故选C。【点睛】结合基因分离的实质、有氧呼吸的过程、卵细胞的形成和DNA的复制方式分析选项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不消耗能量,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A正确;

B、神经元兴奋时Na+通道打开,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不消耗能量,所以缺氧不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通道内流,B错误;

C、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C正确;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所以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4、D【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出细胞【详解】A、神经细胞跨膜转运钠离子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被动运输不消耗ATP,A正确。B、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B正确。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属于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D、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B。5、C【解析】

据图分析,图1以基因A的①的互补链为模板,表示转录过程;图2以R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表示翻译。【详解】A、细胞时刻需要酶等蛋白质,所以转录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A正确;B、转录时原料是加到RNA的末端,B正确;C、图1表示转录,翻译所需的tRNA和mRNA都来自转录,所以图2中⑥和⑦是图1中的③加工而来的,C错误;D、若A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转录、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学生提取图文信息,分析归纳能力,难度不大。6、A【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详解】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发生了进化,A正确;B、抗生素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不诱发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错误;D、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可破坏细胞膜,而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膜,故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E)不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菌抗药性形成的原因,要求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来解释相关考点。7、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其中过程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②是减数第二次分裂。A为次级卵母细胞,B为卵细胞。【详解】A、过程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A错误;B、过程②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C、细胞A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而来的,是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D、细胞B中的细胞质基因是传给后代所有个体,而不只是雌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8、B【解析】

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它们消化。病原体(如细菌)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这些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详解】A、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能体现细胞间有细胞通讯的作用,A错误;B、单抗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故可用来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细胞学分布及功能,B正确;C、同一个体的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内的核DNA是相同的,C错误;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先于Ⅲ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减小温度升高,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解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反应式如表所示。光反应碳反应水的光解:H2O→H++O2+e-CO2的固定:CO2+RuBP→三碳酸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三碳酸的还原:三碳酸→三碳糖NADPH的合成:NADP++H++能量→NADPH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转化:光能→电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能量转化: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1)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因此,14C3化合物先于14C5化合物出现。图中I至IV分别代表O2、CO2、C3与C5。(2)水的分解属于光反应阶段,该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3)图乙中由适宜光照变为较低光照时,短时间内,C5的含量减少,C3的含量增加,故图甲中物质IV与Ⅲ的含量比值将减小。(4)由于图乙是表示处在最适温度、最适CO2浓度下,所以,T3时刻温度升高,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点睛】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代谢活动,是常见的考点也是难点,对于光合作用的考查,通常结合图形、实验来考察,要注意对图形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培养。10、1.8%SK值20℃减少大鱼f的数量【解析】

分析图甲,浮游植物为第一营养级,浮游动物a和b为第二营养级,小鱼c和中鱼d为第三营养级。中鱼d和小鱼c都捕食浮游动物a,同时中鱼d也捕食小鱼c,两者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由图乙可知,不同温度对小鱼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同。10℃时种群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其次是30℃时种群密度约在第15天左右达到最大值,20℃时种群密度在培养的时间内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详解】(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l00%=(3700+4200)÷40000×l00%=1.8%。(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为“S”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由实验结果可知20℃时在培养的时间内种群密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即达到种群密度最大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根据市场行情,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收益,即增加中鱼d的产量,可通过减少大鱼f的数量(减少中鱼d的天敌),并增加浮游植物的数量以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来实现。【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基质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1.12不能转入蓝藻S、L基因的同时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无法排除转基因植株R酶中的S是甲的S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可能性【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其中A是氧气,B是NADPH,C是ATP,D是ADP和Pi,E是二氧化碳,①是水的光解,②是ATP的合成,③是二氧化碳的固定,④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R酶(RuBP羧化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催化的是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因此S与L组装成R酶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R酶催化二氧化碳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因此单位时间内生成的三碳化合物越多,说明R酶的活性越高;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温度、二氧化碳浓度。(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为氧气,E为二氧化碳,研究者测得细胞并没有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也没有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说明该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lh产生了1.12mol的氧气,说明该细胞lh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也是1.12mol,则消耗的葡萄糖为1.12÷6=1.12mol。(3)根据题意分析,由于在转入蓝藻S、L基因的同时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无法排除转基因植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