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学亚水平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本试题共50题,满分1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O~16Zn〜65S~32
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
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1〜15题为物理,每题2分,16〜30题为化学,每题1分,共45
分)
I.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红糖水C.蒸储水D.矿泉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红糖水由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镭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元素,因为粗略地描述了物质的组成。
故选:Ao
3.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l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5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在碘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
的化合价为-2价,故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x3=0,得至IJX=+5。
故选D。
4.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V的是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I”,
不符合题意;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还是会污染空气,应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题意;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称量固体需要左物右码,正确;
B.量取液体,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
C固液混合,将液体加入到固体中,正确;
D.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正确。
故选:Bo
6.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小麦粉B.白砂糖C.植物油D.鲜鸡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B、白砂糖属于糖类物质;C、植物油中富含油脂;D、鸡蛋中
富含蛋白质故选D。
7.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
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
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
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
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
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
确;
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
故选C。
8.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P下列说法塔送的是
A.硼属于金属元素B.硼的原子序数是5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D.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硼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硼的原子序数是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不符合题
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不符合题意。
故选A0
9.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裁玻璃B.金属铜作导线C.石墨作铅笔芯D.稀硫酸除铁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刚石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
质;
B、金属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
质;
C、石墨作铅笔芯,是因为石墨是灰黑色,且质软,容易留下痕迹,颜色和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稀硫酸除铁锈,是因为稀硫酸显酸性,能与氧化铁反应,酸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
性质。
故选D。
10.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
误;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
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
故选D。
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氐晒的是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B.黄铜和黄金一一硝酸银溶液
C.纯碱和烧碱一一酚酰溶液D,氯化核和氯化钾一一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等量的肥皂水后,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出现较少泡沫,较多浮渣的是硬水,故A可以
鉴别;
B∙黄铜是铜锌合金,加入硝酸银溶液后铜和锌都能与硝酸银反应,固体表面会有银白的银析出,而黄金不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B可以鉴别;
C.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烧碱的水溶液也呈碱性,都能使酚献溶液变红,故C无法鉴别;
D.氯化核与熟石灰反应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钾不与熟石灰反应,故D可以鉴别。
故选C。
12.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5:055:105:155:205:255:305:35
PH4.954.944.944.884.864.854.85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地雨水的PH均小于5.6,所以是酸雨,说法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测定期间,雨水的PH变小,则酸性逐渐增强,说法错误;
C、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是一个大约的整数值,不能测得表中物质的PH数据,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和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无关,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就是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说法错误。
故选A,
13.为了证明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小文同学做了下图四个实验,不熊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滴有酚(ft滴有酚酸的滴有酚酸的
的稀盐酸NaOH溶液NaoH溶液
乙丙T
A.甲实验中,溶液仍为无色B.乙实验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丙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丁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献变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仍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
失了,可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酰变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法说明有反应物
消失,也无法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固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麟变红,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了,和盐酸反应了,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使酚献变红,向烧杯中倒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红色溶液变
为无色,酚献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即使盐酸过量,溶液是无色的,证明了氢氧化钠消失了,和
盐酸反应了,故正确。
故选Bo
”表示汞原子,“o”表示氧原
14.下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子,根据此反应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D.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汞单质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ʌ
2HgO=2Hg+O2↑。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是分解反应,结论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汞单质由汞原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
子,结论正确;
C、反应物是氧化汞,氧化汞是由氧元素、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单质,结论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结论错误。
故选B。
15.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
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得的是
A.甲不能是碱B.丙不能是单质
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可以生成甲物质,因为盐酸可以和碱发生反应,所以甲不可能是碱,选项正确;
B、丙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丙可以是活泼的金属单质,盐酸能生成甲,盐酸可以和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
硝酸,所以甲可以是硝酸,乙是金属氧化物,硝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金属单质可
以互相转化,所以丙可以是单质,选项错误;
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因为盐酸能生成甲,甲又是氧化物,所以甲是水,乙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乙可
以是二氧化碳,丙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既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碳酸钠与
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选项正确;
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比如B选项所分析的,甲可以是硝酸,乙是金属氧化物,丙是金属单
质,选项正确。
故选Bo
∏非选择题
(第二、三、四大题为物理,第五、六、七大题为化学。)
五、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14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o
(2)镁离子。
(3)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2Al(2)Mg2+
点燃
(3)C2H5OH+3O22CO2+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可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个铝原子的符号为:2A1;
【小问2详解】
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而离子的表
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先写出得失电子的数目,再标出所带的电性,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
Mg2+;
【小问3详解】
酒精燃烧时是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2H5OH+3O22CO2+3H2O。
17.归纳整理,理解化学大概念一一物质的变化。
(1)色彩斑斓:
A.101K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B.吹灭蜡烛产生白烟。
C.白色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碟子底部产生_____色物质。
(2)才气横溢:
D.烧开水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E.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是。
(3)温润有致:
F.生石灰放入水中放热将鸡蛋煮熟。
G.硝酸核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清浊与共:
H.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5)概念感知:
分析以上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字母序号)。
【答案】(1)黑(2)产生大量气泡
(3)降低(4)CO2+Ca(OH)2=CaCO3+H2O
(5)ABDG
【解析】
【小问1详解】
白色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蜡烛因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碳,所以碟子底部产生黑色固体,故填:黑;
【小问2详解】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故填:产生大量气
泡;
【小问3详解】
硝酸镂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所以硝酸钱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会降低,故填:降
低;
【小问4详解】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J+H2O;
【小问5详解】
这些选项中:
A.101KPa,一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是氧气气态变成液态,A物理变化;
B.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B物理变化;
C.白色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碟子底部产生黑色物质,是石蜡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C是化学变
化:
D.烧开水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是物理变化;
E.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E是化学变化;
F.生石灰放入水中放热将鸡蛋煮熟,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F是化
学变化;
G.硝酸铉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硝酸镀
溶解于水时的吸热现象,G是物理变化;
H.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H是化学变化。
故属于物理变化是ABDGo
18.下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2)tJC时把30g物质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
和”),升温到t2℃时,溶液的质量是go
(3)分别将t2℃时Ioo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J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仍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等于乙
C.溶液质量:甲大于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小于乙
【答案】(1)50(2)①.饱和②.75(3)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乙的溶解度是50g,故填:50。
【小问2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40g,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物质,所以t∣°C
时把30g物质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饱和溶液;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
温到t2°C时,溶解度为50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物质,一共加入30g甲物质,则溶液质量为:
25g+50g=75g.故填:饱和;75。
【小问3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分
别将t2°C时IOO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甲仍是饱和溶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降温过程中,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与t2°C时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由溶解度曲线图可
知,t√CH>J',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质量相等,分别将t2°C时IOog甲、
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溶剂质量:甲等于乙,故B正确;
C.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变,所以分别将tz"C时IoOg
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溶液质量:甲小于乙,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存鲁9τ∙χioo%,可知t2°C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20C时IOOg甲、乙饱
浴解度+10Og
和溶液降温到t∣°C,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
变,所以tJC时溶质质量分数:甲小于乙,故D正确。
故选:BDo
19.探秘古钱币。
(1)古币金属知多少。我国古代的钱币有多种,如金币、银币、铜币、铁币等。小民同学家里收藏有一
枚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是(填币种)。
(2)金属性质共探究。小郑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图1图2
①如图1,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如图2,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盐酸,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有
关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是。
③《天工开物》记载“铁质贱甚”,写出一个由铁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3)货币流通有原因。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
更适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它材质的货币。综上所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
属考虑的两个因素是:①;②______o
Δ
【答案】(1)铁币(2)①.2Cu+C½=2CUO②.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和银
Fe+CuSO4=Cu+FeSO4
(3)①.便于携带②.稀缺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只有铁币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则该古币是铁币;
【小问2详解】
Δ
①铜片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2CU+O2=2CUO;
②三支试管中,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铁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说明银和铜
不能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和铜;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i
【小问3详解】
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不易磨损,易携带,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更适
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它材质的货币,说明铜在天然中更容易获取,综上所
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属考虑的两个因素是:一是便于携带,二是稀缺性。
20.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
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太空
A
间
氧气空
内
站
空
气
水氧气甲烷
水
氢气
(1)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补充氧气的化学
反应有(填序号)。空间站用活性炭净化空气,是利用它的性。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此系统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答案】(1)®.N2②.①③##③①(§).吸附
催化剂
(2)①.CO,+4H,CH,+2H,O②.比0、O2>H2,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所以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
是氮气;
反应①水的电解会生成氧气,反应③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填:①③;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净化空气;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甲烷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CO,+4H,...........CH4+2H2O
反应①中水被消耗,反应④中水生成,所以水属于循环利用物质;
反应①中氢气生成,反应④中氢气消耗,所以氢气属于循环利用物质;
反应①中氧气生成,反应③中氧气消耗,所以氧气属于循环利用物质;
反应②中二氧化碳生成,反应③中二氧化碳消耗,所以二氧化碳属于循环利用物质;
故填:H20、02、H2、CO2
六、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12分)
21.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如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铁也可得到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上述两个反应都可得到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小文同学用图2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两处错误:
①;②o
(4)如图3,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在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滴加几滴紫色石
蕊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I)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高温ʌ
(2)3C+2Fβ2O3=4Fe+3CO2↑
(3)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4)①.软塑料瓶变瘪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③.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小问2详解】
高温ʌ
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得到二氧化碳和铁,方程式是3C+2∕⅛2θ3^4/e+3CQT;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含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i+2HCl=CaCl2+H2O+CO2↑;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装
置中的错误是:长颈漏斗没有形成液封,易造成气体跑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
法收集;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瓶中气压减小,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故填:软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同时瓶中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探究一:古人智慧
(1)《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
成。”这样得到食盐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2)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劳动人民在公元1873年便开始尝试取井水煮卤,获得的氯化钠中仍然含有氯化镁
等杂质,古人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是因为O
探究二:现代方法
智慧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得到氯化钠晶体。他们查阅资料知道,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
湖水等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
等)。
除去不溶性杂质
(3)取少量粗盐,加足量水溶解,可通过方法除去其中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4)选择试剂:小民同学选择硝酸钢溶液除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经小组讨论,认为他选的试剂不正确。
方法小结:除杂所选试剂需满足以下条件:只与杂质反应;o
最终,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钢溶液。
(5)实验探究:
滴加甲、乙、丙三种试剂的正确顺序最多有种,请写出其中一种(写溶质的化学式,下
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固体D的成分有。
(6)反思评价:液体E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小郑同学认为上述实
验可以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改成两种(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填写)。
【答案】(1)蒸发##蒸发结晶
(2)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镁(3)过滤
(4)Φ.Ba(NO3)2+Na2SO4=BaSO4J<+2NaNO3②.不能形成新的杂质
(5)①.三##3
②.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③.
MgCl2+2NaOH=Mg(OH)2J+2NaCl
Mg(OH)2>BaSo4、BaCo3、CaCO3
(6)①.Na2CO3+2HCl=2NaCl+H2O+CO2↑、HCRNaOH=NaCHH2O
②.Ba(0H)2、Na2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维修家具合同范本
- 写字楼招商服务合同范例
- 共享花园出租合同范本
- 单位设备维修合同范本
- 兼职上课合同范本
- 代客操盘合同 合同范本
- 人民医院护士聘用合同范本
- 医用制氧机转让合同范本
- 借款房屋合同范本
- 养生馆三个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研学课程设计计划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台球俱乐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医院护士劳动合同
- 医师聘用证明.doc
- 核物理实验方法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
- 理论力学课件00796
- 学习叠层母排必须知道的电力知识
- 微波与天线矩形波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