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总复习练习及辅导之文言实词_第1页
高考知识点总复习练习及辅导之文言实词_第2页
高考知识点总复习练习及辅导之文言实词_第3页
高考知识点总复习练习及辅导之文言实词_第4页
高考知识点总复习练习及辅导之文言实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考点总复习专题测评及辅导之文言实词

一、非选择类(共2分)

1.(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杂然相邙()

(3)图穷而匕首见()

(4)便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卮酒安足超()

(6)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7)处分适兄懑:()

(8)始道还家门()

(9)项伯即入见沛公()

(10)星日也,天朗气清()

(H)率民生之多艰()

(12)亦余心之所善兮()

(13)匪我海期()

【答案】Q).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2).赞同(3).显露(4).通

“邀”,邀请(5).推辞(6).长,高(7).主意、意见(8).出嫁(9).拜见

(10).这(11).为……哀伤(12).爱惜,喜好(13).拖延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1)“鄙”,结合

“远”分析,“远”是边远的地方,应该译为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

(2)“许”,赞同。句意:纷纷赞成他。(3)“见”,结合“匕首”分析,通假字,同“现”,译

为显露。(4)“要”,结合“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分析,通“邀”,邀请。(5)“辞”,结合

“卮酒”分析,译为推辞。(6)“修”,修饰“竹”,译为长、高。(7)“意”,结合“兄”分

析,译为主意、意见。句意:该怎么办我还得看兄长的意思。(8)“适”,结合“还家门”分

析,译为出嫁。(9)“见”,结合“项伯”“沛公”分析,译为拜见。(10)“是”,修饰“日”,

译为这。(11)“哀”,结合“民生之多艰”分析,是为动用法,为……哀伤。句意:我是在哀叹

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12)“善",结合‘‘内心"''所”分析,译为爱惜、喜好。句意: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13)“愆”,动词,和宾语“期”搭配,译为拖延。“愆期”,意为

失约,误期。

2.⑴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⑵①愿大王少假借之()②人多以书假余()

⑶①良曰:“甚靠!”()②时恐备剑坚,故不可立拔()

【答案】Q).鄙陋,目光短浅(2).自谦之词(3).宽容(4).借给(5).紧急

(6).着急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1)“鄙”,修

饰“肉食者”,结合“未能远谋”分析,译为鄙陋,目光短浅。句意:旧时是指身居高位、俸禄

丰厚的人眼光短浅。(2)“鄙”,自谦之词。句意:冒昧给大家献丑,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

(3)“假”,结合“愿”“借”分析,译为宽容。句意: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4)“假”,结

合“书”“余”分析,译为借给。(5)“急”,结合前句内容“今日之事何如”及“甚”分析,

译为紧急。(6)“急”,结合“恐”分析,应该是他又恐惧又着急,译为着急。句意:此时此刻

他又恐惧又着急,但是剑非常锋利,不能马上拔出来。

二、选择题(共6分)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不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C.又欲孥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若不解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济”,结

合“朝”“夕设版”等内容分析,“成功”错误,应该译为渡河。句意: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

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故选B。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干物币:钱币

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申封之函:用匣子

C.道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

D.秦王复击轲,破八创被:受、遭受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币”,结

合“千金”“资、物”分析,“钱币”错误,应该译为礼品。句意: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

的礼物。故选A。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能力。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具体语言

环境,也就是结合字词所在的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C项,婚姻: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故选Co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叶本苓沃若:润泽的样子

B.干哮女兮于嗟:感叹词,“于”通“吁”

C.女也不来不爽:不舒服

D.靡军方矣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爽”,结

合原文“士贰其行”分析,这里是“过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过错”。故选

Co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舜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自白:白色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能力。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具体语言

环境,也就是结合字词所在的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D项,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故选Do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再迁至移中厩监稍:稍微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使者

C.其一人夜亡亡:死亡

D.律知武终不可胁,目单于白:禀告,告诉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稍”,修饰“迁”,应该译为渐渐。句意: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

的官。

B项,“使”,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应该译为让。句意: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汉节

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

C项,“亡”,结合“一人”“夜”分析,译为逃跑。句意: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

故选D。

三、非选择类(共2分)

9.(1)若舍郑以为年道丰()

(2)行李之往来()

(3)与郑人眼()

(4)既率封郑()

(5)秦王必逸见臣()

(6)今日往而不反者()

【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名词作动词,结盟

(4).名词作状语,在东边(5).“说"通“'悦”,喜欢,高兴(6).“反”通“返”,回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1)“东道主”,结合“郑”“以为”分析,应该是“以(之)为",译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

客)的主人,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注意积累。(2)“行李”,结合“往来”分析,此处译为出使

的人,为古今异义词。(3)“盟”,结合“与郑人”分析,此处名词作动词,应该译为结盟。

(4)“东”,结合动词“封”分析,名词作状语,在东边。(5)“说”,结合“秦王”“见

臣”分析,修饰“见臣”,此处为通假字,通“'悦”,译为高兴。句意: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

我。(6)“反”,结合“往”分析,此处为通假字,通“返”,译为回来。

10.(1)①乘彼境垣,以望复关()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⑵①知之为知之()②则冲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1).登上(2).趁着(3).知道(4).)通“智”,智慧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1)“乘”,结

合“境垣”分析,译为登上。结合“因”“便”“利”分析,应该译为趁着、凭借,句意:秦国

凭借这有利的形势。(2)“知”,结合代词“之”分析,译为知道。结合“明”分析,应该是

智慧明达的意思,此处为通假字,通“智”,智慧。

四、选择题(共9分)

I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不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寿命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回头

D.复荆请罪负:背着

【答案】B

【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

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

义、一词多义等。

B项,“寿”名词作动词,献礼。

故选B。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屋文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辟:躲避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

D.中有胡柱都:大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辟”,结

合“公府”分析,“躲避”错误,应译为“征召”。句意: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故选

Bo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绝游绝:断绝

C.审容膝之易安审:仔细

D.曷不委心任去留委:随从、顺从

【答案】C

【详解】

审:看。⅛≡Co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啰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少力口:增加

C.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少:缺少

D.弃甲申兵而走曳:拖着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项,修饰限制“少”,译为更;

C项,稍微,略有。句意:百姓修建渠道稍微感到厌烦劳苦,不想(再修)。

故选D。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革遗:遗留

B.廊腰缪回回:曲折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谢:感激

D.虽趣畲万殊,静躁不同舍:住处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结合“小”“大”分析,译为丢弃;

C项,结合“恐其破璧”分析,译为道歉;

D项,“舍”,结合“趣”分析,“趣舍”,进退或退止。此处应该译为舍弃。句意:虽然他们

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

故选B。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怨恨

B.田园将芜期不归胡:你

C.六艺经传皆尊习之通:普遍

D.曾惊起而长嗟恍:失意的样子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恨”,遗憾;“痛恨”的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十分憎恨。句意:没有一次不对桓、

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B项,“胡”,为什么。句意: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D项,“恍”,猛然。句意: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故选C。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鞭策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举动

C.圣心备焉备:准备

D.臣朔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确实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策”,结合“扶老”分析,“鞭策”错误,应该是拄着手杖。句意:拄着拐杖走走歇

歇,时时昂首观看远方的青天。

B项,“举”,尽。句意:杀人只担心不能杀完,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

C项,“备”,具备。句意: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故选D。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以一璧之故遵强秦之欢逆:叛乱

B.山东豪俊遂先起而亡秦族矣并:并列

C.但以刘日淳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D.大王来何端操:操练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逆”,违背,触犯。句意:况且因为一个和氏璧的缘故违背了强大秦国的意愿。

B项,“并”,结合“山东豪俊”“起”分析,修饰“起”,应该译为一起。

D项,“操”,结合宾语“何”分析,应该是拿什么,带什么,译为拿,携带。

故选C。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燕赵处秦革灭早尽之际殆:危险

B.相如虽筝,独畏廉将军哉弩:愚劣,无能

C.既无伯叔,终婚兄弟鲜:没有

D.置杯焉则峻胶:粘,着地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

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殆”,结

合“革灭”“尽”分析,“危险”错误,应该是几乎、近乎的意思。句意:况且燕赵是处在秦

(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故选A。

五、非选择类(共14分)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宇文庆言及天下事。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

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自是上每加优礼。卒于家。

(选自《隋书》)

【答案】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之/上省表大悦/自是上每

加优礼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解

答本题要分清每一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庆”指宇文庆,“上”指皇上。宇文庆怕皇上忘了之

前说过的话,所以“恐”后不能断开,“忘”后应断开。“恩顾”是“恩宠眷顾”的意思,不能

断开;皇上看了宇文庆的表章后非常高兴,所以“之”后应断开。“上”是“悦”的主语,“自

是”是从此的意思,前面应该断开。其他地方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即可。句意:到了这个时

候,宇文庆恐怕皇上遗忘,不再录用,想要表明过去曾受恩宠眷顾,就详细记录皇上以前说的

话,写成奏章上奏给皇上。从此皇上常常对他优厚礼遇。

【点睛】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

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

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

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

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

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日"、“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

就用"日"而省略主语。

参考译文:

当初,皇上未称帝时,曾在闲暇时与宇文庆讨论天下大事。到了这个时候,宇文庆恐怕皇上

遗忘,不再录用,想要表明过去曾受恩宠眷顾,就详细记录皇上以前说的话,写成奏章上奏给皇

上。皇上看了奏章十分高兴。从此皇上常常对他优厚礼遇。宇文庆在家中去世。

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

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

宫于魏阙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

(选自《宋史》)

【答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

业/复境土/又何难焉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两句是并列关系,应该断开;两个“诚”字之间需

要断开;“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两句是并列关系,需要断开;结合连词“则”,动

词''绍”“复”及句意分析断句即可。句意: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

没有比诚更好的。诚和孝都做到了,那么使先帝的灵柩归于陵墓,恭敬地迎接两朝帝后回到朝

廷,继承国家大业,恢复国境疆土,又有什么难的呢?

【点睛】

参考译文: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御史中丞廖刚举荐何铸操行刚正,可以作为拾遗补阙的人选。于是命

他当面回答皇上的问话。何铸首先说:“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

比诚更好的。诚和孝都做到了,那么使先帝的灵柩归于陵墓,恭敬地迎接两朝帝后回到朝廷,继

承国家大业,恢复国境疆土,又有什么难的呢?”皇帝称赞何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李藩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

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藩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表致府中亚尝疑牙将令

狐运为盗掠服之藩争不从辄去后果获真盗稍知名。

(选自《新唐书》)

【答案】杜亚居守东都/表致府中/亚尝疑牙将令狐运为盗/掠服之/藩争不从/辄去/后果获真盗/

稍知名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疑”的宾语为“令狐运为盗”,“盗”后面应该断开;“藩”是李藩的意思,是“争不从”的

主语,前面应该断开;“后”是后来的意思,表示时间,前面应该断开。其他结合句意内容分析

断句即可。句意:杜亚镇守东都,上表将他召入幕府。杜亚曾怀疑牙将令狐运是盗贼,经过拷打

令狐运认罪了,李藩坚持说令狐运不是盗贼而杜亚不听从,李藩便离开了杜亚,后来果然抓到了

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渐渐有名了。

【点睛】

参考译文:

李藩为父亲守丧时,他家里本来财物丰富,姻亲前来吊唁,有拿东西走的,他也不曾过问,

更致力于给予,过了数年家里的财物几乎没有了。李藩四十多岁时,被困在广陵一带,不能自己

振作起来,妻子追悔责怪,李藩安然不在意。杜亚镇守东都,上表将他召入幕府。杜亚曾怀疑牙

将令狐运是盗贼,经过拷打令狐运认罪了,李藩坚持说令狐运不是盗贼而杜亚不听从,李藩便离

开了杜亚,后来果然抓到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渐渐有名了。

2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

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

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答案】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

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本

句比较简单,抓住“是罪一也”“是罪二也”“是罪三也”分析断句。“烛邹”是人名称谓,后

面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句意:烛邹,你为我们的国君管鸟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

罪;让我们的国君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让诸侯们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

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

【点睛】

参考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让烛邹给他管鸟但鸟飞走了。齐景公大怒,诏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

“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出后根据他的罪状杀掉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叫来烛邹

并在齐景公面前列出他的罪状,说:“烛邹,你为我们的国君管鸟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

罪;让我们的国君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让诸侯们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

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求杀了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

我听到教训了。”

2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今以百金与拎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拎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

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

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

【答案】今以百金与拎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按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

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两

个“儿子”"鄙人"‘‘贤者”,前一个作为前句的宾语一,后一个作为后句的主语,它们之间都需

要断开;“以”是把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即可。句意:假如现在把百金与黄鸟摆在一

个小孩面前,小孩肯定选取黄鸟;把和氏璧和百金摆在一个粗鄙无知的人面前,粗鄙无知的人肯

定选取百金;把和氏璧、有关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者面前,贤者肯定选取至理名言。

【点睛】

参考译文:

假如现在把百金与黄鸟摆在一个小孩面前,小孩肯定选取黄鸟;把和氏璧和百金摆在一个粗

鄙无知的人面前,粗鄙无知的人肯定选取百金;把和氏璧、有关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者面前,

贤者肯定选取至理名言。他们的知识越精深,所选取的东西越精妙;他们的知识越粗浅,所选取

的东西越粗陋。

2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9处)。

文公问箕郑日:“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值

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

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选自《韩非子》)

【答案】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

而远者归之矣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信名”“信事”“信义”是并列关系,故前面需要断开;连词“则”是那么的意思,前面需要

断开;“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是句式对称的,需要断开;结合“近亲"''远

者”分析,连词“而”前面需要断开。句意:在名位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尽职尽责,好的坏

的不会混杂,各种政事不会懈怠;在政事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错过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自己

的本职;在道义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敢于规劝勉励,远方的人也会前来归顺。

【点睛】

参考译文:

晋文公问箕郑说:“怎样救济饥荒?”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样守信用

呢?"箕郑说:“在名位、政事、道义上都要守信用。在名位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尽职尽

责,好的坏的不会混杂,各种政事不会懈怠;在政事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错过天时,百姓就不

会逾越自己的本职;在道义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敢于规劝勉励,远方的人也会前来归

顺。”

2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

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己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

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

(选自《宋史》)

【答案】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己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解

答断句题,首先要通读句子,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一个初步划分。如“以牒荐之”的主语是“权

贵”,“内牒箧中”的主语是“震”,“取牒还之”的主语是“震”,“大愧”的主语应该是

“其人”,中间均不能断开;“已而”是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前面需要断开。其他结合句意

内容分析断句即可。句意:唐震考中以后做了小官,有权贵用文书举荐他,他把文书放到箱子

里,不久他参与政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题都没有打开,那人十分惭愧。

【点睛】

参考译文: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坚定地不苟且和别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过错他

就高兴。唐震考中以后做了小官,有权贵用文书举荐他,他把文书放到箱子里,不久他参与政

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题都没有打开,那人十分惭愧。后来唐震担任其他官

职,到哪里都以公正廉洁著称。

27.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皇祐中广源引,1蛮侬智高反陷邕见,1又破沿

江九州围广见'1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翌日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

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帝壮其言。

(选自《宋史》)

【答案】皇祐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翌日

入对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本

句中出现两个主语:“智高”“青”。而“反”“陷”“破”“围”是智高的一系列行为动作,

“陷”“又破”“围”前均应断开。“上表请行”的主语是“青”,前面需要断开。结合句意断

句。句意: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谋反,攻陷邕州,接着又攻下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

州,岭南骚动。狄青上奏章请求前去,第二天入朝应对。

【点睛】

参考译文: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谋反,攻陷邕州,接

着又攻下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岭南骚动。狄青上奏章请求前去,第二天入朝应对,自己

说:“我从军队中被征召任用,除了作战杀敌没有可以报效国家的。希望得到蕃落骑兵数百名,

加上禁军,(我会)绑着贼兵头目回到朝中。”皇帝认为他的话很雄壮。

2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9处)。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

也,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

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选自《韩非子》)

【答案】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动

词"日"需要断开;两个“尚明也”需要断开;“燕相”是“白”的主语,前面需要断开;两个

“王”,一个是前句的宾语,一个是后句的主语,需要断开;两个“治”是治理的意思、,需要断

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句意:说:“举烛,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意思是举荐贤能并

任用他们。”燕国相国(把这件事情)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

是得到了治理,但这并不是书信原来的意思、。

【点睛】

参考译文:

楚国首都郢有人给燕国相国写信,在夜晚书写,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着蜡烛的人说“举

烛”,说着便把“举烛”误写到了信上。举烛,不是书信本来的意思,燕国相国得到书信很高

兴,说:“举烛,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意思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相国(把这件

事情)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这并不是书

信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2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7处)。

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举进士中第,以拔萃补秘书正字。会昌中汉水害襄阳拜钧山

南东道节度使筑堤六千步以障汉暴王师伐刘稹武宗以钧宽厚能得

众诏兼节度昭义军。会稹死,敕乘阳往,进检校兵部尚书,专领昭义。

(选自《新唐书》)

【答案】会昌中/汉水害襄阳/拜钧山南东道节度使/筑堤六千步/以障汉暴/王师伐刘稹/武宗以钧

宽厚能得众/诏兼节度昭义军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会昌中”表示时间,后面需要断开;“山南东道节度使”为官职名,不需要断开,“拜”是授

官的意思,“拜钧山南东道节度使”为完整句子,不需要断开;连词“以”,表示目的,连接前

后两个句子,前面需要断开;“王师”“武宗”分别作为句子主语,前面需要断开,结合句意内

容分析断句。句意:会昌年间,汉水泛滥危及襄阳城,授予卢钧山南东道节度使一职,他筑堤六

千步,来挡汉水。官军讨伐刘稹,武宗认为卢钧宽容厚道能得人心,下诏命他兼任昭义军节度

使。

【点睛】

参考译文:

卢钧字子和,是范阳人。卢钧进士及第,以书判拔萃补授秘书正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