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新疆建工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一章、工程概况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航站楼通风空调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毗连现有航站楼,扩建项目由航站楼主楼及在左右两侧三条指廊组成。主体结构航站楼为三层建筑,局部附有夹层,三条指廊为两层建筑,局部附有夹层。总建筑高度30米,分A、B、C、D四个区,建筑面积为106000平方米,该航站楼由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内容主要包括中央制冷装置、冷冻水管道系统、冷却水管道系统、机械通风系统、舒适性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空调夏季集中冷源为设于B区冷冻房内三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为750RT(2637Kw),在D区地面上设一组组合式横流式冷却塔,一次冷水循环泵设四台,三用一备。二次冷水循环泵分为4组,分别为A、B、C、D四个区提供冷冻循环水;A区设二台,一用一备,B区设三台,二用一备;C区设二台,一用一备;D区设二台,一用一备;冷水的供回水温度为7/12℃,系统的工作压力为1.0MPa;冷却水循环泵设四台,三用一备,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为32/37℃,系统的工作压力为0.5MPa;空调冬季集中热源由室外热力管网提供的130/80℃的高温水,经全自动换热机组向系统提供55/45℃的空调热水。计算机房和消防控制室均设置独立的变频多联空调机。空调夏季总冷负荷为7900kw,冷负荷指标为65.8W/㎡,空调冬季总热负荷为17000kw,热负荷指标为141.7W/㎡。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为二次泵变水量双管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由变频定压泵定压补水,补水经全自动软化水器软化处理。冷却水采用全程处理器和水垢净杀菌、灭藻及降浊度和去除悬浮物。空调风系统:进港大厅、出港大厅和迎宾大厅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办公、业务用房、贵宾室和通廊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区共设5个全空气空调系统,B区共设21个全空气空调系统,C区共设5个全空气空调系统,D区共设8个全空气空调系统。A区共设5个新风系统,B区共设8个新风系统,C区共设5个新风系统,D区共设6个新风系统。冬季采用滴下浸透气化式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为了完全满足本工程的空调设备的各项需求,我公司选择了目前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美国开利(carrier)”离心式冷水机组及空调末端产品;国际知名品牌“日立、良机”等一批具有当今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设备厂家的设备。2.2工程特点分析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短,工程量大。第二章、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纪律,如“九不准”:不准在井架上行走,不准在井架下停留,不准吊栏久停空中等,安全宣传教育,做到人人皆知,人人遵守。在冬期施工前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根据以上计算的变压器容量,选国产SL7-400/10,即选400KVA的变压器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机具设备配置和照明用电计算:现场总用电量为393.9Kw,总进户线采用橡皮铝芯电缆。全部线路按规范埋地缚设,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施工现场用电及配电线路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三、施工临时用电、现场安全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章、脚手架设计及搭设方案第五章、基坑开挖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土方开挖: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一次挖至距基底300mm处,余土由人工配合清挖基底、修整边坡、沟槽等,由于施工场地较小,现场不留置余土,土方全部运至甲方指定地点。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30cm处时,采用人工清理基槽至基底标高。基坑挖好后应会同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甲方等有关部门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基坑安全防护措施㈠、基坑支护的技术措施该工程基础分为独立基础及筏板两大块,裙房为独立基础,主楼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标高分别为-4.4m、-5.2m、-3.6m,筏板基础底标高为-6.0m。该工程基础较深,且建筑物两边有永久建筑物,西端为交警大队的几间平房及警卫室,相邻尺寸为7米。东端相邻一三层建筑物,哈密市规划此处为消防道,间距尺寸为6.5米左右,基础埋深均不大,所以做好此处的基坑支护措施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经了解现场土质为粉土粉砂,决定对该工程A—C轴、24—26轴、2轴A—B段、1轴的B—C段及2轴的D—G段做钢管式防护架,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余部位按规定放坡。专职安全员全天负责监控,钢管防护架具体作法详见后附图。㈡、基坑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1、基坑四周的防护栏杆采用Ф48×3.5的钢管进行搭设,立杆间距1.5米,高度1.5米,横杆间距0.4米,入土深度0.5m,外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围护。2、人员上下基坑应搭设爬梯。采用Ф48×3.5架杆扣紧,梯步采用双排钢管组合而成,两钢管之间宽度为18cm。设两道扶手杆,高度不小于1.10,爬梯宽度0.9左右。3、对车辆通行拐弯处的基坑边,围栏上应有警示标志,夜晚加强照明或悬挂红灯警示。

第七章、物料提升设备安全操作技术措施该工程十五层主楼垂直运输采用1台QTZ40b型,高度80米塔吊,旋转半径40米,起重量1.5T。并配备两台48米的龙门架配合施工。两层群楼部分垂直运输采用1台15米的龙门架。具体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一、龙门架安全技术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每台龙门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建立技术档案,按规范进行安装、验收、检查。2、应配备经正式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的专职人员进行操作。3、提升机必须具有安全停靠装置、上极限限位器、紧急断电开关和断绳保护装置。4、各楼层的通道口处,应设置常闭的停靠拦杆(门),停靠拦杆可采用钢管制造,其强度应能承受1KN/m水平荷载。5、吊篮的上料口处应装设安全门,升降运行时安全门封闭吊篮的上料口,防止物料从吊篮中滚落。6、上料口防护棚应设在提升机架体地面进料口上方,采用两层竹架板,上下竹架板层间距不小于600mm。其宽度应大于提升机的最外部尺寸。长度:低架提升机应大于3m,高架提升机应大于5m。7、提升机的总电源应设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机的主回路上应同时装设短路、失压、过电流保护装置。8、工作照明的开关应与主电源开关相互独立。当提升机主电源被切断时,工作照明不应断电。各自的开关应有明显标志。9、提升机附墙架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一般不宜大于9m,且在建筑物的顶层必须设置1组。附墙架与架体及建筑之间均应采用刚性连接,并形成稳定结构,不得连接在脚手架上,严禁使用铅丝绑扎。10、在安装与拆除龙门架时应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及设备情况进行安全交底,确定指挥人员,将安装区域用密目网围护起来,设专人进行看管,严禁人员、车辆从下方通行。11、安装龙门架时,两边立柱应交替进行,每安装2节,除将单肢柱进行临时固定外,尚将两立柱横向连接成一体。12、拆除龙门架的天梁前,应先分架对两立柱采取稳固措施,保证单柱的稳定,在拆除作业中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物件。13、龙门架的拆除作业宜在白天进行。二、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措施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取得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有关部门颁发的驾驶执照等,方可上机操作。2、操作人员在作业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操作人员操作,严格遵守现场劳动纪律及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酒后操作。3、起重机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说明书的有关规定。4、起重机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起重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5、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的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6、操作人员在进行起重机的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等动作前,应声明示意。7、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在工作中应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起重机的性能,同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楚或错误时,可拒绝执行。8、操作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空、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用有效联系办法进行指挥。9、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机露天作业。10、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进行停机。11、起重机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严禁用起重机吊运人员。12、起重机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13、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或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吊起。14、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和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绑扎物件与钢丝绳的夹角不得小于30°。15、起重机在起吊满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