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_第1页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_第2页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_第3页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_第4页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非子》寓言特色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析总结韩非寓言的特点,感悟寓言的魅力;创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寓言创作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教学重点探究《韩非子》寓言思想性和文学性特色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教学时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猜成语。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些成语都是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发人深省,历经千年,仍让我们受益无穷。今天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讲到寓言?据著名学者公木先生研究统计,法家经典《韩非子》中寓言共有340篇,位居诸子之首(《先秦寓言概论》)。换言之,用寓言来说理是《韩非子》最大的闪光点。2、世界四大寓言:说到寓言,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伊索寓言》,其中的《狼来了》《农夫与蛇》《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等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与十七世纪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十八世纪德国的《莱辛寓言》和十九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世界四大寓言”,作为世界寓言的四大经典在我国流传广泛,而且有多种译本。令人十分遗憾的是,“世界四大寓言”中却少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席位。其实,中国古代寓言丰富多彩,不乏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早在先秦战国时期,韩非子为著书立说的需要,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搜集、整理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创作寓言故事。之所以说是“有意识”,是由于在《内外储说》中,他独创了“经说体”,有意将理论和寓言分成了两部分。然而,中国古代寓言从来不像诗词歌赋那样,被人为地赋予独立的地位。直至1917年茅盾编辑《中国寓言(初编)》,这一局面才算初步打开。2015年4月,古典文学专家张友鸾呕心沥血,历时多载苦心编撰的《中国古代寓言选》和《古译佛经寓言选》得以出版。(张友鸾,1904-1990,安庆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我们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祖国文化繁荣。用寓言来说理是《韩非子》寓言最大的特色,那么,《韩非子》寓言有着怎样的特点,本节课我们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二、文中涉及哪些寓言(要求学生划出能够表明其寓意的语句)寓言寓意出处守株待兔讽刺以先王之道治当时之民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单体寓言《韩非子·五蠹》卜妻为裤讽刺盲目效法先王的愚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书燕说批评当今学者曲解古人之意郑人买履讽刺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的荒唐乐羊食子西巴释麑说明“巧诈不如拙诚”的道理联体寓言《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子讽刺不顾廉耻、不择手段追逐财利却自以为聪明的贪官污吏单体寓言郑公伐胡智子疑邻明白事理不难,但正确处理困难联体寓言《韩非子·说难》三、为什么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如此大规模地使用“寓言”这一体裁来行文和说理?寓言这种形式,较早出现于《孟子》一书中,研究者认为孟子寓言20则左右。《庄子》中的寓言,据统计,共261则。《韩非子》中的寓言,据统计共340则。(一)故事形象生动,譬喻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使道理深入浅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二)韩非子生活于韩国末世,目睹王权旁落,国势衰颓的现实,忧心如焚,故而殷切希望韩王能够吸取教训,以图复兴。但他清楚知道,能够表达他的这种忧虑心情和治国思想,又不会直接触犯当政者,在选材上只能更加关注历史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几乎都是经过加工改造的产物,明显揉进了作者自己的创作意向。四、《韩非子》寓言的思想性(一)比较《韩非子》寓言和儒家思想1、“情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中的“学者”课下注释为“那些读书人”,其实指的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讲求“法先王”的学派,“法先王”就是说继承先王的制度,但法家强调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要根据当今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政策来治理我们的人民,所以说《韩非子》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2、韩非反对“法先王”,为什么不能“法先王”呢?请结合文中故事进行简析。①《卜妻为裤》寓言,卜子告诉妻子做的新裤子要跟旧裤子一样,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和过去的情况不同的,我们要采取一些符合当今现实的措施,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进步。②《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虽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却不给人以荒谬感。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体现了《韩非子》对人性体察之入微。每个人都有欲望,有对欲望的追求,《韩非子》通过这个寓言把它放大了,让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启迪。③《郑人买履》这个寓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取材平实可靠,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郑人的形象令人感慨,尤其是他的那句“宁信度,无自信也”,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愚蠢。这个寓言对我们的影响十分深远,现在我们还用它讽刺那些不知变通的人的可笑。小结:“郑人买履”讽刺教条主义,“守株待兔”嘲笑经验主义。守株待兔、卜妻为裤、郢书燕说、郑人买履这几个寓言都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真理,就是要立足当下的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不断地走向成功。3、那么《韩非子》这种不法先王的主张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具有怎样的进步性?联系当今社会再来谈一谈,这种思想有没有落伍呢?《韩非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为我们当今社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上的借鉴。视频:合肥孔令群女士的遭遇——“郑人买履”现代版小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过渡:《韩非子》寓言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这些寓言可以独立成篇,具有高超的文学技巧,能够给我们留下鲜明持久的印象。下面,请大家再次走进文本,仔细地看一看这上面的九则寓言。(生阅读课文,思考)五、《韩非子》寓言的文学性《韩非子》寓言在整个先秦寓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一)对小说形成的影响你觉得哪一则写得最妙,说一说你的理由(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角度)1、《武公伐胡》这则寓言在情节的设置上十分巧妙。它的情节很完整而且曲折,具有戏剧性。首先,郑武公为了伐胡,用联姻的方法来达到麻痹对方的目的,这是一个情节的曲折;后来关其思自认为读懂了武公的心思,自作聪明地想趁机表现,结果被武公当作了政治阴谋的工具,这又是一个曲折。两个情节的曲折为后文武公伐胡的成功埋下了伏笔,表现了《韩非子》寓言故事设计方面的高超。2、《郢书燕说》这个寓言非常巧妙。郢人在夜里写信,他嘴上说着“举烛”,结果就把这两个字也写在了信里。这个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读者看了之后就会好奇它们会不会影响信的意思呢。看到后面,燕相的解释果然出现了问题,读者就会觉得,真是没想到,他怎么会这样解释?然后他又告诉大王,大王非常高兴,这个国家因此政治修明,这又是没想到的一个结果。所以说这个寓言很巧妙,因为郢人的一个错误,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面貌,我们可以说他是弄拙成巧。3、燕相拿到书信之后,解释说“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大家能不能设想一下他此时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谁能够揣摩他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读一读这段话?(得意)小结:《韩非子》寓言情节安排曲折而生动,描写细腻而丰富,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就像一篇篇小小说一样。换言之,《韩非子》寓言对小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故事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方面。(二)对我国寓言文学创作传统的影响《韩非子》寓言和《庄子》寓言比较先秦诸子中,还有一个人也擅于运用寓言,他就是庄子。《庄子》寓言比较富于想象。比如《任公子钓鱼》以恣肆的想象表达他的思想,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而《韩非子》寓言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比如武公伐胡和卜妻为裤。(先秦寓言作为先秦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景观。)(三)丰富了我国的语言宝库《韩非子》寓言吸收了大量民谚、口语和格言警句,经过作者的加工或后世读者的提炼,己成为后世人们的日常用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见附录)六、拓展延伸1、寓言新解守株待兔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指挥员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过“守株待兔”战术,其中,抗日战争初期刘伯承同志指挥的七亘村重叠伏击战是当中最精彩的一例。19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内的娘子关方向进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七亘村被刘伯承指挥的129师打了个伏击战,死伤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思虑再三:“用兵不复”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一个指挥员不会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样的战法对付同一个敌人,而谙熟此法的日军指挥员一定会陷入“八路军不会再在七亘村打伏击”的惯性思维。于是,刘伯承决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亘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击。果然不出所料,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就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远,就被我军又一次痛击,损失惨重,伤亡100多人后狼狈逃窜。战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赞此役是“用兵的典范”。2、一禅小和尚·新愚公移山七、作业布置反弹琵琶巧立意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势,写作常落入“套板反应”。写作立意,不要总是步人后尘,而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写作领域有许多熟悉的题材,其中一部分题材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题定势,但主题定势并不意味着只能重复立意,没有新意可挖。只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就可以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反弹琵琶法”是指在写作时向着与传统思维(常规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逆向思考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些固有的观念、惯常的做法,取其相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结果。由于他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变了,因此能够得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而别具一格、出奇制胜。如:“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东施效颦”对东施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现在人们都用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显示自己。但如果就东施的精神而言,还是有利可讲的,她见先进就学,精神可嘉。“杞人忧天”是说古代那位杞人非常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栖身,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忧天”也有一定的道理,强调人类对地球应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从而防患未然。“愚公移山”你说显示了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我却说搬家更应讲经济效益。“滥竽充数”你说南郭先生灰溜溜地跑了,我说他有知耻之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