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09建模、算量手册(修定稿z)_第1页
stat09建模、算量手册(修定稿z)_第2页
stat09建模、算量手册(修定稿z)_第3页
stat09建模、算量手册(修定稿z)_第4页
stat09建模、算量手册(修定稿z)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z目录 1第一章软件安装与卸载 11.1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11.2软件安装 11.3软件卸载 5第二章启动界面 62.1建立第一个工程 62.2打开工程 72.3删除工程 72.4修改工程名称 82.5另存工程 82.6其他 8第三章算量软件的原理及特点 93.1、围绕建筑全楼模型统计 93.2、自动套定额、清单及手工指定相结合 103.3、计算规则内置,设置灵活 113.4、自动生成清单规范项目特征及12位清单编码 133.5、装饰图集做法定义,简单、易用 143.6、周全、细致的计算扣减 173.7、土方分层计算 173.8、一模多算 183.9、零星构件 193.10、结果输出表格形式多样 203.11、工程量校核简单、直观 22第四章建筑模型输入 244.1建立全楼模型的三种方式 244.1.1建模直接输入功能 244.1.2充分利用**设计软件的数据 244.1.3利用AUTOCAD平面图形文件向建筑模型转化 254.2直接建模方式概述 254.2.1功能键定义 274.3定额选择 284.3.1菜单详细说明及概述 284.3.2统计模式 294.3.3定额名称 294.3.4计算规则 304.3.5自定义做法 304.3.6注意事项 314.4轴线输入 324.4.1轴线基本操作 324.4.2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 344.4.3轴线操作 364.4.4基本轴线图素 374.4.5基本图素修改 384.4.6绘图操作方式和设置 394.4.7操作实例 414.5本层布置 444.5.1总说明 444.5.2墙布置 484.5.3柱布置 494.5.4梁布置 514.5.5圈梁布置 514.5.6门窗布置 524.5.7过梁布置 534.5.8连梁编辑 544.5.9楼板编辑 564.5.10其他构件 674.5.11构件命名 724.5.12设砼标号混凝土标号 724.5.13修改标高 724.5.14改门窗宽 724.5.15改门窗高 724.5.14构件删除 724.5.15绘墙线、绘梁线 734.5.16构件替换 734.5.17构件查改 734.5.18偏心对齐 744.5.19多边形编辑 754.6基础布置 834.6.1构件的定义、布置、编辑 834.6.2独基布置 844.6.3条基布置 854.6.4双墙条基 864.6.5基础梁布置 864.6.6拉梁布置 874.6.7筏板布置 874.6.8修改筏板边 874.6.9积水坑布置 884.6.10承台布置 884.6.11围桩承台 894.6.12桩布置 894.6.13板上柱墩 924.6.14板下柱墩 924.6.15基础删除 924.6.16读旧版基础 924.7楼层布置 934.7.1楼层布置 934.8全楼模型 944.8.1重新组装 944.8.2分层组装 954.8.3生成小区规划用格式:ELM文件 954.9动态模型 964.10常用下拉菜单和工具条 964.10.1[文件]菜单 964.10.2[编辑]菜单 964.10.3[视图]菜单 974.10.4查询 984.10.5[工程]菜单 984.10.6网点编辑 1034.10.7工具 1044.10.8帮助 1064.10.9快捷图标工具条 1064.10.10状态栏 108第五章工程量计算 1095.1工程量计算思路及原理 1095.1.1快速录入定额子目、清单 1095.1.2定额计算规则设置 1105.1.3计算规则修改 1105.1.4一模多算 1105.1.5基本信息输出 1115.1.6清单工程量统计 1115.1.7清单统计和定额统计关系 1125.1.8工程量计算的操作流程 1125.2输出方式 1135.3修改定额 1155.4修改规则 1175.5定额复制 1175.6平整场地 1185.6.1自动计算 1185.6.2自定义范围 1195.6.3各菜单说明 1195.6.4操作步骤 1215.6.5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1225.6.6平整场地技术条件 1235.7上部结构 1255.7.1各菜单说明 1255.7.2操作步骤 1305.7.3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1315.7.4上部结构技术条件 1325.8基础工程量 1515.8.1功能概述 1515.8.2计算规则 1515.8.3操作详解 1605.8.4基础工程技术条件 1645.9装饰工程 1835.9.1各菜单说明 1835.9.2操作步骤 1865.9.3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1945.9.4内装修部分技术条件 1965.10脚手架 2205.10.1计算规则 2205.10.2软件操作 2205.10.3脚手架技术条件 2235.11外立面 2275.11.1各菜单详细说明 2275.11.2操作步骤 2285.11.3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325.11.4外立面技术条件 2335.12零星构件 2385.12.1功能概述 2385.12.2程序界面说明 2385.12.3操作步骤 2395.12.4、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465.13全楼汇总 2475.13.1、按定额统计方式 2475.13.2、按清单统计方式 249第六章转AUTOCAD平面图数据 2506.1主体建筑模型数据的转换 2516.2基础建筑模型数据的转换 268第七章模型输入快速入门 2757.1模型输入工作流程 2757.2进入主界面 2757.3选取(或建立)工作子目录 2767.4点主菜单①,做建筑模型的输入和算量 2777.4.1点“选择定额”菜单 2777.4.2点“轴线输入”菜单 2777.4.3点“轴线命名”菜单 2817.4.4点取“本层布置”菜单 2827.4.6基础布置 2887.4.7楼层布置 2897.4.8工程量 2907.4.9退出程序 290第八章接**结构设计数据 291第九章设备安装工程量统计 2929.1设备安装工程量统计主要思路 2929.2操作流程 2929.3各菜单说明 2959.3.1工程设置及各专业模块菜单: 2959.3.2识取参数: 2989.3.3卫生器具: 2999.3.4淋浴器、阀门、水表等设备: 3009.3.5管道: 3009.3.6三维图: 3029.3.7统计: 303附录A梁柱标准截面数据 305产品技术支持 309第一章软件安装与卸载1.1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表1-1安装**工程造价STAT08软件的系统要求处理器最低要求:450兆赫(MHz)Intel或AMD处理器推荐:1千兆赫(GHz)以上的Intel或AMD处理器操作系统Micro**Windows98Micro**WindowsMeMicro**Windows2000Micro**WindowsXPMicro**WindowsServer2003内存最低要求:128兆字节(MB)推荐:256兆字节(MB)以上硬盘在安装**工程造价主程序的驱动器上需大约500MB的可用空间。完全安装**工程造价软件所需空间取决于您所选择的定额库的大小。光驱CD或DVD驱动器显示器最低要求:800x600256色推荐:1024x768增强色-16位鼠标3D滚轮鼠标1.2软件安装将**工程造价08光盘放到光驱中,安装程序将自动运行,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界面(如果安装程序没有自动运行,我们可以直接运行光盘下的Install.exe文件)。点击要安装的软件模块,进行安装这里要阅读软件许可协议,接受许可协议,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安装。在此选择使用单机版或网络版选择安装的路径(如果硬盘存在多个分区,建议将软件安装在与操作系统不同的分区下。)选择要安装的软件模块点击安装,开始安装过程。如下图。要注意的是,安装或卸载完成时,如果安装程序提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这说明软件要更新的某些文件被锁定,必须重启后,才能正常使用软件完整功能。1.3软件卸载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中找到“**工程造价08卸载软件前,要关闭正在运行中的**造价软件所有窗口。如果卸载完成时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也必须重新启动,才能完全卸载掉本软件。

第二章启动界面软件安装结束后,会在桌面上生成**工程造价08的快捷方式,双击此快捷方式,弹出**造价软件的启动菜单窗口,如下图所示。工具栏状态栏工具栏状态栏工程列表模块列表启动界面是**造价软件的管理中心,通过此菜单进行**造价软件的工程管理和模块切换。2.1建立第一个工程在第一次建立工程之前,我们应设置一下工程目录,点击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选择【设置】菜单项,在弹出的设置窗口中设置工程目录,这样以后新建的工程就会自动存在我们设置的工程目录下面。如果不设置,软件会以C:\**WORK为默认工程目录。如果硬盘分多个区,建议将工程目录设定在与操作系统不同的分区下,例如D盘。现在,开始建立我们的第一个工程。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工程名称,这时,程序会自动在刚才我们设置的工程目录D:\**WORK下面生成与工程同名的文件夹,确定后,我们新建立的工程就被加到工程列表中。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通过选择软件模块列表中的模块来一步一步建立模型,并计算工程量和钢筋了。2.2打开工程当我们需要把原有的**工程加入工程列表时,需要点击【打开】按钮,选择工程所在的文件夹,这样,软件会自动以文件夹名称作为工程名称,将工程加入到工程列表中。而假如我们有多项工程需要加入工程列表,可以不必逐个工程添加。在我的电脑中找到工程文件夹所在的位置,批量选中工程文件夹,拖入启动菜单的窗口,软件有如下提示:点击确定,就可以将所选中的工程全部加入工程列表。2.3删除工程如果我们想把某个工程从工程列表中清理掉,可以选中此工程,点击工具栏上的【删除】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确定即可。 如果我们不但要从列表中删除,而且要把工程文件夹删除到回收站,则需要选中“删除到回收站”选框。2.4修改工程名称 点击工具栏上的【工程信息】按钮,在弹出窗口中修改工程名称即可。注意,不要使用已经存在的工程名称。2.5另存工程 通过另存工程功能,我们可以保存某个工程的副本,从而起到备份工程或保存工程到可移动存储设备的功能。 点击工具栏上的【工程另存为】按钮,弹出如下窗口,确定即可。2.6其他(1)如果同时拥有单机锁和网络锁,可以通过点击状态栏的第二个面板实现需要在单机版和网络版之间切换。(2)设置对话框中的外观栏中可以设置菜单各部分的字体及字号,定制我们自己的用户界面。第三章算量软件的原理及特点工程量计算是造价人员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清单模式下,无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需要计算两遍工程量。招标方需要计算清单量和计算标底定额消耗工程量,并且需要对清单项进行特征描述。由于计算规则不同,两遍计算得出的是不同的计算结果。而投标方需要核对招标方提供的清单量,同时计算施工方案工程量,也需要两种计算结果。因此,相比定额模式下双方都多计算了一遍工程量。由于工期时间比较紧张,要求造价人员高效、灵巧、精确的完成工程量计算,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在投标报价技巧上。这些单靠手工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本章将归纳STAT算量软件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说明采用算量软件将帮助广大用户有效地、省时省力地完成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STAT围绕三维建筑模型统计计算,用户除了按照图纸提供的定义信息、布置构件、楼层组装建立模型外,还可以通过转AutoCAD图和接力**结构设计数据快速建立、获取模型。有了模型后用户只需输入少量的控制参数,程序自动按相应计算规则扣减计算,用大量的自动化计算替代原来手工计算的内容,如自动套取清单项、自动套取地方定额、自动生成清单项目特征等,然后汇总生成各种类型的表格。在清单统计模式下可同时按清单规则、定额规则平行扣减,并自动套取清单和定额做法。3.1、围绕建筑全楼模型统计建立全楼模型的过程是通过各层平面布置和最终组装形成全楼模型来完成的。在模型输入中布置各层梁、柱、墙、门窗、板、阳台、挑檐、台阶等构件,以及基础构件如条基、地梁、筏板、承台、桩等构件。有了全楼模型,全楼上的每一根建筑构件就具有了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属性。如它的截面尺寸和长度、它的空间位置、它与其他构件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构件之间扣减计算的依据)、它的材料属性等等。另外每种构件的数量可以由程序自动归类统计。因此,软件可直接读取这些信息就可以统计出如下工程量:砌体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基础工程量、装饰工程量等。大量工程量的统计要根据建筑和构件的布置找出相关几何量,比如房间的净面积、周长,房间周围墙的面积,柱、梁、墙、楼板的体积和外露部分的面积,门窗面积、周长,整栋建筑外围周长、面积,各层建筑面积等。因此程序可以以模型为基础,准确算出相应的几何量来实现自动统计。统计楼地面时,要已知房间的面积,统计屋面时,要已知屋面的坡度和全部面积,装修统计要已知内、外墙面积,模板统计要已知混凝土外露部分的净面积,脚手架统计要依据建筑的外周长、房间面积和净高。因为全楼模型和各层布置是已知的,软件统计这些工程量得心应手,用这种方式统计的工程量有:楼地面工程量、屋面防水保温工程量;门窗工程量;装饰工程量;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脚手架工程量;土石方和平整场地工程量。3.2、自动套定额、清单及手工指定相结合软件计算工程量中除建模花费时间最多外,其次就是对构件定义它关联的定额子目,这两部分耗时几乎占了整个工程量计算85%以上的时间。但是,STAT计算工程量时可以对各类杆件自动套取定额子目。程序根据定额库中内置的自动套定额表完成自动给出关联定额的工作,自动化程度很高,从而大大节省人工工作量。软件在计算上部结构和基础工程量时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套取各构件的定额、清单做法。自动套取是依据构件定义、布置信息及相关设置自动找到相对应的定额或者清单子目。并且软件可根据定义及布置信息自动关联某些特殊定额的要义,如模板超高、弧形构件系数增加等,并自动计算出相关的附加工程量。每个地区的定额库中均设置了自动套定额表,自动套定额表记录着每条定额子目和它可能对应的构件属性、材料、量纲、需求等关系,其中量纲指体积、面积、长度、数量等,需求指子目适应的计算范围、增减量等。软件通过判断三维建筑模型上的构件属性、材料、几何特征,依据自动套定额表完成构件和定额子目的自动关联,同时,构件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扣减方式也按照该定额子目规定的计算。如混凝土墙:程序会判断其相应的材料(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构件属性(外墙、内墙);几何特征(直墙、弧墙);需求(混凝土强度、墙厚度)准确找到相应的定额子目,根据计算规则计算出量纲要求的工程量。模板也是如此,且可根据需求计算出相应的模板超高部分的工程量。如:300mm厚4m高C30预拌混凝土墙,采用普通模板,软件可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套用混凝土定额6-30、模板定额7-20、模板超高定额7-25(以北京2001预算定额为例),套取这些做法及附加定额软件都可以自动实现。您只需设置好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和模板类型即可。按清单统计时程序可对构件自动关联套取清单编码,构件工程量计算的扣减也按全统清单规则计算。且同时程序也自动套取了相关定额的一条消耗量子目,并同时按照该相关定额的计算规则计算出另一个工程量。程序把每种定额子目与清单编码做了内置的对应关系,对每一清单项目同时自动套取一条或多条定额。并且,程序可以统计模板和脚手架等措施项目的工程量,并以单独的措施项目表格形式输出。这些都大大提高算量的效率,实现快速编制清单招投标。除自动套定额方式外,程序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人工指定定额的方式。对于程序自动套的定额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使用人工指定方式进行补充、修改。人工自定义方式还可以满足习惯手动指定定额的用户。3.3、计算规则内置,设置灵活由于全国各地概预算的工程量计算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则,各省、地区之间有的的相差甚远,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工程量的计算的难度。长期以来定额的统计计算规则都是由各省市地方造价管理部门制定的,一般来说,各省定额的计算规则都有所不同,甚至一个省下面还有其下多个地区的多套定额,这就需要造价人员熟记更多的定额计算规则,因此依靠人工记忆这么多的计算规则是不可能的!现在各公司的跨区域承接工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快速的熟悉理解该地区的定额计算规则,部分地区差异较大,因此计算规则也相差比较多,要求造价人员在短时间熟悉并适应不同计算规则一定会有很大困难。但是,STAT工程量计算软件,已经设置了各个省市的计算规则库。程序将各个省市定额库的计算规则分别计入该省的数据库中,只要用户指定了需要采用的定额,程序会自动按照该定额设置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在软件中提供了30多个省市的计算规则库,依据所选择不同地区的计算规则自动扣减,当按清单方式统计时程序也可根据内置的清单计算规则自动扣减。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定额库即可,不用再考虑各个构件之间复杂的扣减关系。软件提供了‘按定额’和‘按工程量清单’两种统计模式。选择按定额统计模式时程序可自动按照该定额的计算规则的统计工程量。选择按工程量清单统计模式时,程序一方面计算出构件的清单工程量,另一方面自动关联相关的地方定额,并按照该定额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以及所参照定额规定的消耗量。当用户从定额库中选择出某一定额名称的定额时,程序自动调入当前定额的计算规则作为当前默认的计算规则。同时这些默认的计算规则向用户开放允许用户修改。当用户有一些特殊的算量要求,与默认计算规则不同时,可以在程序设置的计算规则界面上,手动干预其中的扣减关系。3.4、自动生成清单规范项目特征及12位清单编码在清单方式下,招标方除了需要将工程量计算准确外,还需准确描述各清单项所包含的项目特征,因为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招标方对工程量的风险。且清单规范要求每一个清单项由唯一的12位编码组成。那软件怎么来降低招标方的风险并保证清单项的唯一性呢?软件在计算工程量时根据构件的定义、布置和相关设置可以自动得出该构件清单项的项目特征,比如在计算梁时可以找出该梁的梁底标高、梁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类型等,再根据清单规范中关于项目特征的规定条款自动生成该梁的项目特征信息。自动生成项目特征省去了手工输入每个构件项目特征内容的繁琐工作。对程序自动给出的项目特征,程序允许用户干预修改。软件可在构件定义时直接选取该构件的清单项,软件自动列出此清单项规范上的所有特征,并在每一特征内容中列出常用值,用户直接选取对应的项目特征即可。如果库中列出的内容不够,用户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增减补充,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软件在处理清单编码时,首先根据各类构件的项目特征、清单编码进行分类,在把项目特征、清单编码和单位都相同的清单项合并到一起,最后统一生成12位的清单编码,因此这就保证了清单编码的唯一性。3.5、装饰图集做法定义,简单、易用正如前面讲到,做法定义,尤其是装饰做法的定义,是软件算量中除建模外最费时的工作。装饰做法通常包括了一个房间的楼地面、踢脚、墙裙、墙面和天棚等所有做法。在图纸上若有参照某标准图集的装修做法表,如下图做法表(参88J1-1),每个房间的装修都由几个标准做法组合而成,并且在这些房间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做法,如‘棚13A1’在4个房间中都存在。在算量软件中通过选用标准图集做法、标准做法和组合做法可以简单方便地完成做法的定义。房间名称楼地面踢脚墙裙内墙面天棚库房地1踢1A/内墙2A1棚7B1办公室楼8C1踢6A/内墙2D1-1棚13A1卫生间楼8F2-1/裙5A1/棚13A1走廊楼8C1踢6A/内墙2D1-1棚13A1楼梯间地1//内墙2D1-1棚13A1标准做法为组成一个房间装饰做法的各图集做法,如上表组成库房的地1、踢1、内墙2A1及棚7B1这四项都是标准做法。每一项标准做法都与之对应一条或多条定额子目。软件中内置了多套标准图集做法库,如88J1-1、88JX1、辽92J201、辽92J301、辽92J401、L96J002等,做法库中每种做法包含了若干个施工作业层,同时每个施工作业层与该地区定额子目相关联。因此用户直接查询选用对应的做法名称即可。如下图查询标准图集88J1-1中的楼8F2-1自动关联的定额子目:选用标准图集做法的方式录入各标准做法,也就是把做法表中所涉及到的做法都单独定义出来,相同的标准做法只需要定义一次,各标准做法定义后如下图:完成各标准做法定义后,通过组合做法功能按做法表组合成不同房间的装修做法,如下图就和图纸上的做法表一样了。接下来您就只须按图纸把组合好的做法布置到对应房间即可,其他的计算就让软件去自动完成了。从这些可以看出通过这种方式定义装饰做法省去了很多重复的工作,并且和图纸上做法表表示方式更为相似。

3.6、周全、细致的计算扣减在工程量计算中需考虑到与之相关多类构件的扣减,以确保工程量的准确。不同地区计算规则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各地定额设计了不同的定额库,您只需选用当地定额库即能获取需要的计算规则,软件计算各构件工程量时先考虑按选定计算规则进行扣减,如有特殊要求,除前面所讲可修改计算规则外,还可单独查看、修改各水平构件的扣减情况,如下梁的扣减示意图。如软件计算构造柱的工程量,当门窗洞口边设置构造柱时,与门窗洞相交部分的马牙槎会自动扣减掉。又如过梁按统一伸入墙长度值布置后,有的过梁就和柱相交了,软件在计算过梁时会自动扣减相交的柱,不用手工处理,当然其他构件之间扣减更是如此了。对于这些细部的计算软件考虑得比手工还周全细致。在计算装饰工程量时有的要考虑上下层关系,如计算地面工程量要考虑下一自然层顶板上的洞口。计算有错层房间的墙面工程量时要考虑上下自然层楼板错层的关系,同时还需考虑与墙裙、踢脚、吊顶、梁面、柱面等的扣减关系,这些比较繁杂的扣减关系软件都能完全考虑到,您只需把做法布置到房间上,程序自动扣减计算出相应工程量,软件所有量算得全,细部量算得准。3.7、土方分层计算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如沿海地区,地下土质情况较为复杂,不同挖土深度范围的土质不同,每一类土质都存在不同的特性,这就可能要求在挖土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如放坡系数的调整等,由此带来了每类挖土的单价不同等,因此就需要分别计算每一层挖土的工程量。软件在处理土方分层时,可分别为每层指定不同的计算范围、定额和放坡系数,软件按这些参数自动计算出每层的工程量。3.8、一模多算一模多算指的是对同一个建筑模型,可以分别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和按照当地定额计算;可以围绕同一个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钢筋工程量统计计算;可以修改计算规则分别计算出不同的工程量;可以把它分别对应不同地区的定额进行计算等。按清单方式统计时招标人需要分别按清单规则和定额规则计算出清单工程量和标底工程量,标底工程量为考虑正常情况的施工方案工程量,一般参照当地现行定额计算规则。投标方为了中标并获得预计的利润,首先就是要审核招标方提供的清单量,针对清单量误差做出相应投标报价策略,也需同时计算清单量及参照定额规则的工程量。软件中您只需要选择按清单方式统计,程序自动按清单规则和定额规则分别计算出对应清单量和定额工程量,且可列出每个构件的清单和定额计算式,两种计算规则互不影响。一个模型可同时计算清单量和定额量,以满足招投标双方各自算量的要求。钢筋计算和工程量计算共用一个模型,无需导入导出,直接打开即可统计各类构件的钢筋量,同样钢筋统计的模型也可直接统计混凝土、砌体、装饰等工程量。在一个模型中还可随时更换统计方式,任意选择所参照的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土方、砌体、混凝土、模板、脚手架、装饰等的工程量,实现一模多算。对于同一个建筑模型,可以把它分别对应不同地区的定额进行计算。程序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定额计算规则和扣减规则的要求,分别计算出不同的工程量。3.9、零星构件软件采用围绕全楼模型统计和零星构件统计两种方式统计工程量。全楼模型方式包含了大部分类型的建筑构件,这些构件规则性较强,易于参数描述,应用普遍、量大面广,全楼模型方式计算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零星构件方式的统计对象是一些规律性不强、不易于参数描述的构件,或是应用较少的构件,或是不易计算与其它构件扣减关系、或可以忽略与其它构件扣减关系的构件等。零星构件方式是三维建模算量方式的补充。零星构件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数定义方式,即用户输入构件形状、尺寸等参数后程序统计出工程量。另一种是用户自绘图形、自定义计算公式,程序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周长,再根据公式计算工程量。如:空调板,由于在模型上每层布置空调板比较烦琐,我们忽略其对周围构件的影响,用零星构件方式统计。可以在零星构件中画出一个空调板的平面模型尺寸,在计算式中用其面积乘以厚度,再套上相应的定额,再给出空调板的数量。如下图所示老虎窗,可以选用零星构件中内置的常用构件形式并输入尺寸参数直接计算其工程量。3.10、结果输出表格形式多样工程量计算完成后通过表格的方式来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供造价人员审核、校对。软件中可以按楼层、构件类型、构件名称、工程类型(如装饰、混凝土、模板)等分类输出计算结果。程序内置了丰富的表格形式供输出结果使用,并可自定义表格形式,以满用户足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树状结构和普通表格两种形式输出。定额统计方式下的普通表格形式:定额统计方式下的数状表格形式:清单统计方式下的普通表格形式:清单统计方式下的数状表格形式:3.11、工程量校核简单、直观工程量校核是工程量计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亦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参与建设的各方要分别对项目进行工程量统计,并相互校核确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首先要做到对自己的工程量计算结果心中有数,使自己在对量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并且能高效的完成对量工作。使用软件可以有效地完成对量工作。软件除了提供丰富的表格形式外,还在表格中列出了每个构件所在的楼层、名称、具体位置和详细的计算公式,整个计算过程一目了然。如果在上图中所描述的位置您看不明白,软件中还提供构件定位的功能。可高亮显示当前计算式所计算构件的位置,实现快速定位。软件还可直接模型上显示各构件的工程量,并可以把显示结果的模型直接打印出来。既可以打开软件在模型上核对,又可以用打印出来的简图校对。

第四章建筑模型输入4.1建立全楼模型的三种方式使用软件进行算量算钢筋的第一个步骤是建筑模型的输入,建立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使用菜单提供的建模程序对照施工图输入建筑模型。该方式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模型输入方式。(2)如果用户可以得到平面施工图的AutoCAD格式的电子文件,程序提供将AutoCAD格式建筑平面图转成建筑模型的功能。(3)如果用户可以得到**建筑结构设计数据,程序提供菜单可以直接读取**结构设计数据并将生成建筑全楼模型,省去人工再对照图纸重新录入模型的工作量。4.1.1建模直接输入功能**的建筑模型输入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了十几年,**的人机交互建模技术集合了图形工作平台、人机交互、数据结构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多年来正是在普遍应用和研究当前流行软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日趋成熟,成为**系列软件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4.1.2充分利用**设计软件的数据**系列软件包含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空调,是一个集成化的CAD系统。它用一套成熟实用的数据库管理控制了设计的全过程。设计过程结束后,整个建筑的模型数据和设计结果保存在相应的数据中,这是一套现成的、完整的工程量数据。STAT可直接读取、利用**设计软件的已有数据。**设计软件在我国设计行业的应用面达到95%以上,概预算人员应设法从业主、设计院拿到**设计软件的已有数据,从而省去人工重新录图,重新建立建筑、结构、基础模型的工作量。建模程序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对已有的**设计建模数据进行修改补充输入,常有如下的几种情况。如果只有结构设计软件PMCAD的建模数据,该模型中经常没有填充墙,也没有阳台、挑檐的布置,此时应用建筑模型补充输入。否则无法进行砌体、门窗和装修等工程量的统计。如果有某一工程的建筑建模数据,但缺乏结构数据,该模型中没有结构重要信息则无法统计混凝土、模板等工程量。此时模型补充输入结构信息。如果有同一工程的建筑APM建模和结构PMCAD建模数据,最好用主菜单1将两个模型合并互相补充,方法是点取“建筑模型输入”中的“工程拼装”命令,读入结构模型使之与建筑模型的原点对位后即完成合并,此后结构布置的柱、梁、墙将嵌入到建筑模型的相关位置。4.1.3利用AUTOCAD平面图形文件向建筑模型转化**概预算软件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高效、智能地读取AUTOCAD的DWG格式的平面图、基础图、配筋图、设备施工图等,程序可将这些图形转换成楼层建筑模型、钢筋布置数据、基础布置数据、设备安装数据等等,用户可在转换的模型基础上继续补充输入,从而可大大提高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统计效率。本章主要介绍直接输入模型方式,接力**结构数据见第九章说明,转AUTOCAD图见第六章、第七章说明。4.2直接建模方式概述建筑模型输入主要功能是建立整个建筑物的全楼模型数据。这是一个用户逐层输入建筑模型,再把各个楼层组装成全楼模型的过程。程序建立在二维、三维图形平台上,用户可以象搭积木一样在三维空间上任意布置、拼装、修改、删除构件,可以从平面、立面、透视等多个角度显示观察模型,可以用线框模型、彩色实体模型显示建筑模型,因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形象化的操作。建筑模型输入的主要操作如下:依次录入各标准层的构件,最后在【楼层组装】菜单中组装成全楼的三维模型。平面布置首先输入轴线。程序要求平面上布置的构件一定要放在网格线或节点上。因此凡是有构件布置的地方一定先用【轴线输入】菜单布置它的轴线。轴线可用直线、圆弧等轴线输入方式在图型界面中画出,对正交网格也可采用对话框方式生成,程序会自动在轴线相交处生成节点(白色),两节点之间的一段轴线称为网格线。构件布置需依据网格线和节点。如两节点之间的一段网格线上可布置梁、墙等构件,而柱、独基等构件必须布置在节点上。用【本层布置】菜单用于定义上部构件的截面尺寸以及在当前楼层中输入各种建筑构件的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在定义构件截面尺寸时还可以将其关联一条或多条定额。构件布置时可以输入其相对于网格或节点的偏心距离。本层布置菜单中可布置柱、梁、墙、门窗洞口、过梁、圈梁、楼板、斜杆(支撑)、阳台、台阶、挑檐、悬挑板等构件。完成一个标准层的布置后要增加新的标准层时,要点取标准层切换工具条下的【增加或删改标准层】菜单,把已有的楼层全部或局部复制到新的标准层中,再在其上接着修改、删除和布置新的构件,这样可保证各层组装在一起时,上下楼层的坐标系自动对位,从而实现上下楼层的自动对接。基础构件应该布置在和基础相连的标准层下;当与基础相连的柱墙截面在某一位置发生变化时,应该单独建立一个标准层作为布置基础的标准层,并输入变化后的柱,墙截面和布置位置。基础布置可定义和布置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基础梁、拉梁、桩、桩基承台、筏板等构件。楼层布置:各标准层布置完成后,将他们所各自代表的自然层按照自下至上的顺序竖向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真实的建筑整体模型。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工程目录则输入工程名称,工程名称不应带后缀,以后再进入此目录,软件会自动打开第一次键入的工程。主菜单及界面如图所示:下拉菜单工具条下拉菜单工具条右侧菜单命令行用户建模工作区各菜单的主要功能如下:[选择定额]由用户选择工程所在地区应采用的定额名称,并选择统计模式,即选择是按照定额统计方式还是工程量清单统计方式。该菜单仅在工程量计算时出现,在钢筋统计时不出现。[轴线输入]建立构件定位轴线、网格和节点。[本层布置]建立各建筑标准层,输入各层中的各类构件的截面信息和位置信息。[基础布置]建立基础层,输入基础构件的截面信息和位置信息。[楼层布置]将各标准层数据组合为一幢建筑物。[全楼模型]显示全楼组装后的三维模型。[工程量]或[钢筋输入]点击此处进入工程量计算或钢筋统计模式以上7步个菜单一般应按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相应的菜单。4.2.1功能键定义本程序建立在**的通用图形平台上,采用国际、国内广泛应用的图形平台的通用的操作方式,比如本图形平台的操作方式和AutoCAD的操作方式非常相似。鼠标左键=键盘[Enter],用于确认、输入等鼠标中键=键盘[Tab],用于功能转换,在绘图时为定位参考点鼠标右键=键盘[Esc],用于否定、放弃、返回菜单等带滚轮的鼠标:滚动滚轮可以放大或缩小图形按住滚轮并移动鼠标可以平移视图。对于使用没有中键的鼠标,只能使用键盘的[Tab]键进行功能转换,也可点取布置对话框上的布置方式。以下提及[Enter]、[Tab]和[Esc]时也即表示鼠标的左键、中键和右键,而不再单独说明鼠标键。F1-F9的功能键的按键模式,可以通过下拉菜单的[设置]-[键盘模式]设置它们的工作方式,这个菜单可以设置成三种方式,如下对话框:如果习惯于AutoCAD的按键习惯,可以设置成AutoCAD的方式,如果只是想将CFG的F4(角度距离捕捉)和F8(缩小一倍)交换,可以设置成F4-F8交换方式。设置完一次以后,软件会自动记住设置的方式,下次再进入软件就不用再设置了。如果是第一次运行软件,软件是按AUTOCAD的按键方式设置的。以下各功能键是按CFGF1-F9方式介绍的:[F1]=帮助热键,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F2]=CFGtext窗口,显示已经执行的命令结果[F3]=点网捕捉开关,交替控制点网捕捉方式是否打开[Ctrl]+[F3]=节点捕捉开关,交替控制节点捕捉方式是否打开[F4]=角度捕捉开关,交替控制角度捕捉方式是否打开[Ctrl]+[F4]=十字准线显示开关,可以打开或关闭十字准线★[F5]=重新显示当前图、刷新修改结果★[F6]=显示全图,从缩放状态回到全图[F7]=放大一倍显示[F8]=缩小一倍显示[Ctrl]+W=提示用户选窗口放大图形★[F9]=设置点网捕捉值、捕捉靶的大小、角度捕捉值[O]=在绘图时,令当前光标位置为点网转动基点(输入法在英文状态下)[U]=在绘图时,后退一步操作(输入法在英文状态下)★[S]=在绘图时,选择目标捕捉特征点(输入法在英文状态下)[Ctrl]+P=打印或绘出当前屏幕上的图形。注:★表示该键较为常用;另外鼠标中键的模式可以自己定义,定义文件在**.ini文件中,更改MiddleMouseKey的值,0表示鼠标中键用于拖拽图形;1表示鼠标中键等同TAB。以上这些热键不仅在人机交互建模菜单起作用,在其它图形状态下也起作用。4.3定额选择4.3.1菜单详细说明及概述设置统计模式和定额对话框如果用户进入的是工程量计算菜单,那么右侧主菜单会有【定额选择】选项,单击后进入如右图所示的选择界面:设置统计模式和定额对话框在这一步主要是选择该工程的统计模式,即选择是按照定额统计方式还是工程量清单统计方式。在这里还要选择工程所在地区应采用的定额名称,并可以对工程量计算规则查看或进行调整。该菜单仅在工程量计算时出现,在钢筋统计时不出现。安装完程序后第一次进入工程量计算软件时,程序自动给出如上对话框,要求必须选择出定额名称(计算规则)。4.3.2统计模式软件的工程量统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定额”(按定额方式统计),另一种是“按工程量清单”(按清单方式统计)。如果选择了“按定额”,在混凝土、基础、砌体、装饰、平整场地统计过程中将按选择的定额套取定额子目,构件工程量计算的扣减也按选择的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如果选择了“按工程量清单”,程序将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统计工程量,其每一个统计项目都自动加上清单编码,构件工程量计算的扣减也按全统清单规则计算。且同时程序也自动套取了相关定额的一条消耗量子目,并同时按照该相关定额的计算规则计算出另一个工程量。但是,在作门窗和装修工程量统计时需要由用户选择定额子目才能计算出消耗量。程序把每种定额子目与清单编码做了内置的对应关系,对每一清单项目同时自动套取一条或多条定额。在装修、楼地面、屋面工程量的统计过程中,也对每一项统计结果在提供清单编码的同时,提供对应的消耗量定额。4.3.3定额名称选择工程所在地区应采用的定额名称。选择定额详细步骤:单击【定额名称】右侧的【浏览】按钮,则弹出一个文件打开对话框如下图,该对话框的默认路径是X:\****\6.0\算量规则(X为安装**软件的盘符,如果安装时改变安装目录名称时该路径会随之变化),选择需要的定额(计算规则)后单击打开,这时就选择好了定额(计算规则)。选取定额(计算规则)号设置工程量统计使用的定额(计算规则),这样在自动套定额的模块中,包括混凝土、基础、砌体、模板、脚手架,将根据选择定额计算规则和构件的布置信息,进行自动套定额。这是因为在每种定额中,程序都设定了根据建筑各种构件的属性及布置信息选择相应定额子目的对应关系表(自动套定额)。在需要用户手工选择定额的模块,如门窗、内装修工程量统计中,所调用的定额及计算规则就是这里选择的某一定额和他的计算规则信息。选取定额(计算规则)号计算规则设置对话框4.3.4计算规则计算规则设置对话框选择了定额名称后,该定额设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可以在这里显示。用户可对其进行修改。单击【计算规则】右侧的【设置】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右图,可以通过该对话框调整计算规则。设置工程量统计各个构件之间的扣减关系。软件中分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墙面工程、墙裙工程、踢脚工程、天棚工程、楼地面工程、基础工程、外墙装修工程、外墙裙装修工程、门窗工程,分别列出了构件与之相关构件的扣减关系。这里给出的计算规则和扣减关系是由前面已选择的定额(计算规则)确定的,如果用户需要调整计算规则,就可以在这里进行统一的设置,这里设置好以后,在后面计算工程量时就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了。单击【计算规则】右侧的【恢复默认值】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右图,可以通过该选项将计算规则恢复到程序默认状态。默认值就是前面已选择的定额确定的计算规则。单击【计算规则】右侧的【定额库复制到当前目录】按钮,能够将正在使用的定额库备份到当前工程文件夹中,这样就能够避免工程拷贝其他电脑时出现选择定额路径操作不当,致使数据丢失等问题。4.3.5自定义做法在进行门窗、内装修工程量的统计过程中,一些标准间的做法有可能在另一个工程中使用,对于这些做法,我们就可以保存到用户自定义的标准做法库中,这里的【自定义做法名称】就是用来保存这些信息的。如果用户自己需要补充一些定额,也可以录入到这个文件中。具体操作步骤:单击【自定义做法名称】右侧对应【浏览】按钮,弹出一个文件保存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就可以了。如果在这里设置了自定义做法的名称,则在后面的定额选择和装修工程量计算的做法选择对话框中增加【按自定义做法显示定额】和【显示补充定额】两项,如下图所示:定额查询对话框4.3.6注意事项1、安装完程序后第一次进入工程量计算软件,程序要求必须选择出定额名称(计算规则),如果不选择或者所选用的定额规则为只读时会出现下图提示。无计算规则时提示2、自定义做法的名称可以任意指定,但不要和定额库中的名称重复。4.4轴线输入按照各楼层输入平面模型时,程序要求用户首先输入轴线,因为楼层上的建筑构件都是布置在轴线上,以轴线为准参照定位的。轴线是布置构件时的平面网格。程序提供二维图形平台来画出轴线。程序提供各种基本的画线图素如画直线、平行线、放射线、圆弧、矩形、点等。画图的操作方式与通用的图形平台如AutoCAD的操作方式相同,熟悉通用图形平台的用户很容易上手操作。程序在构件布置前将自动进行“形成网点”计算(程序设有一个“形成网点”菜单于此功能相同),把用户画的轴线做相交计算,在所有轴线相交处及轴线本身的端点、圆弧的圆心都产生一个白色的【节点】,被交点分割成的小段红色线段称为【网格】,构件的定位都要根据网格或节点的位置决定。对于较规则的正交轴线,程序提供【正交轴网】输入菜单,用对话框方式引导用户方便地输入纵向横向的各跨跨度和轴线号。对于不规则的轴线用户可用画线、画圆弧方式补充输入。程序还提供【圆弧轴网】菜单输入较规则的圆弧轴网。4.4.1轴线基本操作1、绝对坐标鼠标在屏幕上划动时,屏幕在下角,不断变动的两个数字应是平面绝对坐标值。绝对坐标的输入方式!x、y用输入绝对坐标方式定点比较麻烦,有时只在输入坐标原点时要输原点的绝对坐标,其他情况下,很少采用输入绝对坐标方式定位点。2、相对坐标输入相对坐标是用户输入轴成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四种方式输入相对坐标,以输入一段两点直线为例。(1)第一种方式(直角坐标法)输入两个相对坐标值x,y。x、y是与第一点的x方向距离,y方向距离。如5000,7000↙,即生成一段与第一点x向距离5000,y向距离7000的直线。(2)第二种方式(极坐标法)输入相对第一点的距离和角度值(距离<角度)。角度即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距离就是与第一点的直线距离值,角度前要加<符号,如9000<60↙,即生成一段与第一点夹角60度,距离9000的直线。(3)第三种方式(鼠标键盘方式)在光标的方向拖曳线指引下输入相对距离一个数,输完第一点后移动光标,在屏幕上拉出第二点的方向,再用键盘输入相对距离值。如该直线是个常用角度的直线,如水平线、垂直线、30°、45°或60°线等,用户输完第一点后可打开[F4](也可设为[F8])角度捕捉开关,此后用户移动的光标将自动沿着这几个指定的角度行走,比如在45°方向移动光标,然后输入9000↙它就完成了一条45°角,长9000的直线的输入。常用角度的设定:按下[F9]键,可设定若干常用控制角度,程序隐含的常角度是0°、30°、45°、60°、90°和-30°、-45°、-60°。(4)在屏幕的引导虚线指引下,输入相对距离一个数。鼠标经过某一点后继续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时,会自动出现一条过该点的水平或垂直的引导虚线。用户输完直线第一点后光标值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时,屏幕上会自动出现一条水平虚线(或垂直虚线),此时用户输入一个数也即可完成第二点的定位,可在水平虚线下输入10000↙即得到一条水平的10000长直线。显然这种输入方式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常用的。3、以已知点为参照点偏移定位在输入轴线时,常可以与已经输入的轴线上的点为参照来定位,如图,AB为已知直线,CD为待输入直线,但已知C距A点垂直向是2150mm,可用参照定位方式定位点C,首先是捕捉到参照点,比如要以A点为参照点,移动光标到A点,此时在A点自动出现捕捉靶方框后,说明A参照点已经捕捉到。此后在输入点C与A的相对距离时也可以用四种方式,与相对坐标输入方式一样。输入两个相对坐标值x、y0,2150↙输入相对于A点的角度和距离值2150<90↙打开角度捕捉方式,移动光标到90°方向,输入2150↙从A点稍作停顿后垂直上移鼠标,出现通过A点的垂直虚线后,输入2150↙4、对已有图素的对象捕捉程序可以自动捕捉到图素的端点、交点、中点、垂点、圆心等。对捕捉到的不同对象用加亮的不同符号表示,端点用方框(□)表示,交点用×表示,中点用△表示,垂点用表示。修改对象捕捉内容的设置可按[F9]键,在“节点捕捉”属性页中修改。4.4.2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在轴线输入菜单主要有【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二项菜单,这二菜单可不通过屏幕画图方式而是参数定义方式形成平面正交轴线或圆弧轴网。1、正交轴网【正交轴网】是通过定义开间和定义进深形成正交网格,定义开间是输入横向从左到右连续各跨跨度,即横轴。定义进深是输入竖向从下到上各跨跨度,即纵轴。跨度数据可用光标从屏幕上已有的常见数据中挑选,或从键盘输入。下面将逐个介绍正交轴网对话框中各控件的功能。正交轴网输入对话框预览窗口:预览窗口可动态显示用户输入的轴网,并可标注尺寸。鼠标的滚轮可以对预览窗口中的轴网进行实时比例放缩,按下鼠标中键还可以平移预览图形;双击鼠标中键可以将预览窗口中的轴网充满显示。在预览窗口的上方有三个小按钮:第一个按钮:放大预览图形。第二个按钮:缩小预览图形。第三个按钮:充满显示预览图形。轴网数据编辑框预览窗口的右边是两个列表框(如右图):轴网数据编辑框左边的列表框:显示当前开间或进深的数据。右边列表框:轴网的常用数据,鼠标双击某个数据,或将某一数据拖曳至左边列表框,可在当前轴网数据中添加该常用数据。如果用户习惯键盘输入的方式,可以在预览窗下的四个编辑框中直接输入数据。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支持使用“*”乘号重复上一个相同的数据,乘号后输入重复次数(如右图所示)。也可以像在WORD文档中操作一样,用【CTRL+C】和【CTRL+V】的快捷方式将一行数据复制到另一行。【转角】:是指轴网的旋转角度。【输轴号】:控制轴网预览图是否标注尺寸。【数据全清】:可以清除对话框中所有数据。【导出网格】:可以将现在编辑的轴网导出,以备其他工程调用。【导入网格】:可以将其他工程导出的轴网直接导入使用。【改变基点】:可在轴网四个角端点间切换基点,以改变布置轴网时的基点。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移光标将轴网拖入绘图区,也可以与已有网格捕捉连接。如下图所示:布置的轴网2、圆弧轴网圆弧轴网是一个环向为开间,径向为进深的扇形轴网。如下图所示【圆弧轴网】对话框。圆弧轴网对话框根据需要在该对话框中分别设置【圆弧开间角】和【进深】项目下的【跨数*跨度】、【内半径】和【旋转角】参数。【内半径】:环向最内侧轴线半径,作为起始轴线。【旋转角】:径向第一条轴线起始角度,轴线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也可单击右侧【两点确定】按钮输入插入点,缺省方式是以圆心为基准点,按【Tab】键可转换为以第一开间与第一进深的交点为基准点的布置方式。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4.4.3轴线操作1、轴线命名该项菜单主要用来输入各轴线的轴线号。轴线号对于统计工程量,生成连梁数据,构件定位都很重要。轴线命名有两种输入方式:一是输入单根轴线名:点取轴线并输入轴线名称即可;二是成批输入:选取一根轴线后程序会找到与之平行的一组轴线,去掉不命名的轴线并输入名称,则与之平行的轴线就会依次按1,2,3,4……或A,B,C……顺序被命名。按【Tab】键可进行输入方式切换。2、轴线显示切换轴线编号的显示或关闭状态。3、标注位置工程图纸中的轴线名称的标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一根轴线来说标注的方式只有三种:标左(下)边,标右(下)边和标两边。该项菜单指定轴线编号的显示位置。两端标注、起点、终点、交换位置、不标注。4.4.4基本轴线图素程序提供了【节点】,【两点直线】,【平行直线】及【折线】,【矩形】,【圆环】,【圆弧】,【三点圆弧】等基本图素,它们配合各种捕捉工具,热键和下拉菜单中的各项工具,构成了一个小型绘图系统,用于绘制各种形式的轴线。1、节点用于直接绘制白色节点,供以节点定位的构件如柱、独基等使用,绘制是单个进行的,如果需要成批输入可以使用图编辑菜单进行复制。2、两点直线用于绘制零散的直轴线。在执行形成网点后,直线、圆弧、节点会形成网格、轴线数据。3、平行直线适用于绘制一组平行的直轴线。首先绘制第一条轴线,以第一条轴线为基准输入复制的间距和次数,间距值的正负决定了复制的方向。以“上、右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的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的总间距。4、折线适用于绘制连续首尾相接的直轴线和弧轴线,按【Esc】可以结束一条折线,输入另一条折线或切换为切向圆弧。5、矩形适用于绘制一个与x、y轴平行的,闭合矩形轴线,它只需要两个对角的坐标,因此它比用【折线】绘制的同样轴线更快速。6、辐射线适用于绘制一组辐射状直轴线。首先沿指定的旋转中心绘制第一条直轴线,输入复制角度和次数,角度的正负决定了复制的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角度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的总角度。7、圆环适用于绘制一组闭合同心圆环轴线。在确定圆心和半径或直径的两个端点或圆上的三个点后可以绘制第一个圆,输入复制间距和次数可绘制同心圆,复制间距值的正负决定了复制方向,以“半径增加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的总和。8、椭圆适用于绘制一个椭圆弧。在确定长半轴,短半轴,旋转角和精度后就可以绘制一个椭圆,椭圆的精度为必须的,否则绘制的图形是一个菱形,精度值越大越精确。9、圆弧适用于绘制一组同心圆弧轴线。按圆心起始角、终止角的次序绘出第一条弧轴线,绘制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热键直接输入数值或改变顺逆时针方向。输入复制间距的次数,复制间距值的正负表示复制方向,以“半径增加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总和。10、三点圆弧适用于绘制一组同心圆弧轴线。按第一点、第二点、中间点或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的次序输入第一个圆弧轴线绘制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热键直接输入数值。输入复制间距和次数,复制间距的正负表示复制方向,以“半径增加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总和。4.4.5基本图素修改修改包括【上节点高】、【形成网点】、【清理网点】、【删除节点】、【删除轴号】、【删除网格】等基本操作。1、上节点高是本层在层高处相对于楼层高的高差,程序隐含为每一节点高位于层高处,即其上节点高为0。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和与之相连的墙、梁的坡度。调整上节点高后,梁、墙位置会自动作相应的调整。操作上节点高菜单时,可按【TAB】键转为成批输入上节点高方式,即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其上节点高。这时需要输入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上节点高,程序自动把该直线上其它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从而简化逐一输入的操作。下图是成批输入上节点高的实例。2、形成网点是可将用户输入的几何线条转变成楼层布置需用的白色节点和红色网格线。并显示轴线与网点的总数。3、清理网点是将本标准层内未布置任何构件的网格和网点清除掉(但布置了构件或与柱相连的网格不被删除),还可以将梁、墙中间的多余网点去掉。这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菜单。因为多余的网格节点会把墙、梁等杆件打断成小段的构件,这种情况有时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或造成平面布置时图面混乱。4、删除节点,删除网格是在形成网点图后对网格和节点进行删除的菜单,删除节点过程中若节点已被布置的墙线挡住,可点下拉菜单中的“填充开关”项使墙线变为非填充状态。节点的删除将导致与之联系的网格也被删除。5、删除轴号是将轴线名删除,但网格不会连带删除。4.4.6绘图操作方式和设置1、输入轴线的基本操作,参见4.4.12、设置当打开控制开关【F4】后,拉动鼠标时所有线段都只能锁定在预设的角度上移动。预设的角度可以用【F9】随时修改设置。捕捉和显示设置对话框3、捕捉靶方框在缺省方式下有一方框靶随光标移动,如果屏幕上已经画了若干图素,此方框可以捕捉到在靶范围中的已有图素,如线段的端点、两直线的交点、或图素上的任意点等,从而可以根据已有图素绘出准确图形。用【F9】可以设置捕捉靶的大小。说明:如果图中已经有了一些图素,我们想从它们的端点,或交点上再延伸一些线段,就必须使用节点捕捉工具,这个工具有三项功能。(1)捕捉图素节点直线的两个端点,园弧的两个端点,折线或多边形的顶点,圆或圆弧的圆心,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之间的交点。图素被捕捉靶套中后首先判断是否靠近这些节点,如果选中,光标便置于该点之上。(2)捕捉拖动与图素的交点如果图素的节点未能找到,该工具便试图找到拖动线与这个图素的交点,所谓拖动线就是你在捕捉中从上一点到当前光标的连线,由于上一点已成为历史,不可移动,而当前光标正为你所操纵,因此你可以有意控制这条线的角度,如打开【F4】进行角度捕捉等,这样你可以在任意图形上画出不出头的准确图形。(3)捕捉光标点到一个直线的水平或垂直投影点如果当前光标作为第一点输入而没有拖动线时,光标靶如果套住了一条直线而且远离直线的两个端点时,光标将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向其在直线上的投影点,这对于画线段的第一点或画节点时十分有用。4、选择参照点定位这个功能就是用已知图素上的点作参照,找出和它相对坐标的点。操作是:将光标移动到参照的节点(捕捉靶方框应套住该点),按一下【Tab】键,再用键盘输入和该点的相对距离。5、用户选择已知图素上的特征点如需要直接捕捉到已知图素上的某些特征点,如某直线的中点,或垂足时,用户可按一下【S】字母键,选取指定这样的特征点(如中点),此后点取该直线时,程序会自动捕捉到直线的中点。操作是:按一下【S】字母键,可由用户选择当前的目标捕捉特征点,屏幕上将出现窗口选项:程序隐含按如上的【自动】方式实现捕捉,即从端点、交点、垂足等从上往下搜索捕捉目标,以最先找到的为准。用户用光标选择上列的目标之一,点【关闭】项则关闭捕捉靶;点【取消】项则不改变当前捕捉方式,退出;点【垂足】或【中点】,即可实现对垂足和中点的捕捉,捕捉圆心时,要点取圆弧部分。如设置一个单项捕捉,在捕捉一次后,恢复为【自动】方式。4.4.7操作实例[例]:现以下图为例说明轴线输入的操作方法在图上对几个交点标出了节点号。以便于讲解说明,下文中的【E】指回车【Enter】,输入的轴线应是图上的准确长度。本操作说明中较多地采用了键盘输入方式。1、画②轴点右菜单:平行直线,屏幕左下提示输入第一点时按!15000,10000【E】,这是从键盘上键入②与A轴交点1的绝对坐标,此时屏幕下提示输入第二点,再从键盘键入0,15000【E】即用输入相对坐标方法得到②轴线的第2点。2、将②往右平移复制在提示输入复制间距后从键盘输入5000【E】得③轴线,键入3900【E】得④轴线,按【E】得⑤轴(相当于又执行一次3900间距复制),键入4300【E】得⑥轴,再【E】得⑦轴,按【Esc】退出刚才的②轴平行直线复制状态。3、画A、B、C、D轴如在前面打开过网格捕捉状态则在此时按【F3】退出网格捕捉状态。移光标至②下端【E】得A轴第一点,右移光标拉出红色橡皮线至⑦下端【E】得A轴第二点。键入5000【E】【E】【E】得B、C、D轴线。【Esc】退出A轴平行复制状态。4、画⑧⑨⑩轴移光标到⑦上端【E】得⑧轴上端,保持光标不动,在提示输入第二点时,用键盘输入角度与距离的方法输入⑧下端,从键盘键入15000<-60【E】,(输入-60度角度,15000毫米长度)得⑧键入5000【E】【E】【E】,得⑨⑩轴【Esc】退出⑧平移复制。5、画E、F、G、H轴光标在⑧下端【E】,移光标拉橡皮拖线至⑤下端【E】得E轴,键入5000【E】【E】【E】得F、G、H轴。6、作B,C轴左端一段移光标至原来的【B】左端【E】,保持光标不动,用输入相对坐标的方法输入直线第二点,键入-5000,0(平移坐标值)得B轴线左端一段直线。键入5000【E】平移该段直线得C轴线左端一段直线。【Esc】退出平行复制状态。7、作①轴移光标至现在的B左端【E】,再移光标至C轴左端【E】即得①轴。8、作1/C轴应以2节点为参照点下平移3250mm,故点两点直线功能菜单,移光标至②轴上端的2节点按鼠标中键或【Tab】捕捉2节点,屏幕下提示直线端点选中后保持光标不动,且不要按[E],从键盘输入相对偏移坐标0,—3250得直线第一点,再键入5000,0(平移值)得1/C轴第二点。在求得1/C左端点后也可以用光标输入第二点,右移光标拉橡皮线,为使其保持0°水平,打开[F4]角度捕捉(在已设的角度中一定要有0°),将光标移至③轴并注意屏幕右下角的提示一定是0°,【E】即可得出与③轴相交且垂直于③轴的一直线。9、作①、②轴间圆弧点圆弧子菜单中的圆弧,提示输入圆弧圆心时移光标至②、C轴交点处【E】,再上移光标至2节点处【E】(得到圆弧半径和起始角),再移光标拉开橡皮圆弧至①、C轴交点[E]即找到圆弧结束角,画出这一圆弧。同样,移光标至②、B交点【E】,再左拉光标至①、B交点【E】,再下拉圆弧至②、A交点【E】即得左下处的圆弧。10、用三点圆弧画⑦、⑧间圆弧点三点圆弧菜单提示输入第一点时移光标至⑦下【E】,(此时应在网格与角度捕捉均关闭的状态),右移光标至⑧下【E】,提示输入圆弧第三点时移光标拉出一个动态圆弧,注意右下第二行弧的矢高值,满足要求时[E]即得出这一圆弧。【Esc】退出输入三点圆弧。以上输入中如出现操作失误,可在图素输入时按【U】键,即可随时取消上一步的操作,键入命令ERASE【E】可用光标或窗口删除任何已画的图素。[例2]以右下图为例介绍使用辅助线(1)进入程序后点取“轴线输入”中“两点直线”(2)利用光标或输入坐标值方法绘制AB、AC(3)利用节点捕捉或输入坐标方法绘制BC(利用节点捕捉时应使角度捕捉处于关闭状态,方法是按【F4】使右下角显示【角度捕捉关闭】(4)由于CB倾角非角度模数,由C点确定D点位置时不易利用角度和距离捕捉功能,此时可利用绘制辅助线的方法:点【圆弧】菜单,以C点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弧AD,得D点。(5)用【两点直线】及节点捕捉画直线AD(6)点出下拉菜单用【删除图素】菜单删除辅助线AD。4.5本层布置这是各层平面布置的核心程序,其菜单见右图所示:4.5.1总说明输入当前标准层的所有墙、柱、梁、门窗、洞口、楼板、阳台等建筑构件。1、构件布置时的参照定位各种构件布置时的参照定位是不同的。柱布置在节点上,每节点上只能布置一根柱,如重复在同一节点上布柱,新布的柱截面会替换原有柱截面。梁、墙布置在网格上,两节点之间的一段网格上可以布置多根梁或墙,多根梁或墙用标高的不同来区分,梁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洞口也布置在有墙网格上的部位。洞口也布置在网格上,该网格上还应布置墙。可在一段网格上布置多个洞口。一般不建议洞口跨越节点布置。斜杆支撑有两种布置方式,按节点布置和按网格布置。斜杆在本层布置时,其两端点的高度可以任意,即可越层布置,也可水平布置,用输标高的方法来实现。楼板是根据各层布置的梁、墙的情况自动生成的。程序把由梁或普通墙围成的一个个房间自动生成一块块的平面楼板。2、构件定义和布置的对话框各种构件布置前必须要定义它的构件类型、截面尺寸、材料类别等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构件进行命名。本程序对构件的定义和布置的管理都采用如下的对话框。对话框上面是【新建】、【修改】、【删除】、【布置】、【拷贝】、【清理】、【显示】、【退出】按钮,下面有【拾取】按钮。【新建】:定义一个新的截面类型。点新建按钮,将弹出构件截面定义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构件的相关参数。在对话框的空白栏用鼠标双击,也可以启动新的截面类型定义。【修改】:修改已经定义过的构件截面形状类型、尺寸及材料,对于已经布置于各层的这种构件的尺寸也会自动改变。操作方式与新建相同。【删除】:删除已经定义过的构件截面定义,已经布置于各层的这种构件也将自动删除。【布置】:在对话框中选取某一种截面后,在点取【布置】按钮将它布置到楼层上。【拷贝】:拷贝列表中已经定义的构件。【清理】:自动将定义了但在整个工程中未使用的截面类型清除掉,这样便于在布置或修改截面时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截面。同时由于容量的原因,也能减少在工程较大时截面类型不够的问题。【显示】:列表中被选择构件在平面图上会闪烁,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查看已经布置的构件的位置和数量。【拾取】:拾取绘图区已布置的构件的定义信息及布置信息,可以直接布置构件,不需再去选取类型。构件布置对话框此对话框还有排序的功能,可以将定义完的截面列表按输入序号、名称、类型、参数这些特征排序,排序时点击一下相应的列表头就可以了。构件布置对话框3、构件布置时的偏心信息参数当布置柱、梁、墙、洞口等构件时,选取构件截面后,屏幕上弹出偏心信息对话框,这是无模式对话框,如不修改其窗口中隐含数值则可不操作该对话框而直接在网格节点上布置构件。如果需要输入偏心信息时,应点取对话框中项目输入,该值将作为今后布置的隐含值直到下次被修改。用这种方式工作的好处是当偏心不变时每次的布置可省略一次输入偏心的操作。柱相对于节点可以有偏心和转角,柱宽边方向与x轴的夹角称为转角,沿柱宽方向(转角方向)的偏心称为沿轴偏心,右偏为正,沿柱高方向的偏心称为偏轴偏心,以向上(柱高方向)为正。柱沿轴线布置时,柱的方向自动取轴线的方向。设梁或墙的偏心时,一般输入偏心的绝对值,布置梁墙时,光标偏向网格的哪一边,梁墙就也偏向那一边。布置洞口时,输入洞口左下节点距网格左节点距离和与层底面的距离。除此之外,还有中点定位方式,右端定位方式和随意定位方式,在提示输入洞口距左(下)点距离时,若键入大于0的数,则为左端定位,若键入0,则该洞口在该网格线上居中布置,若键入一个小于0的负数(如-D),程序将该洞口布置在距该网格右端为D的位置上。如需洞口紧贴左或右节点布置,可输入1或-1(再输窗台高),如第一个数输入一大于0小于1的小数,则洞口左端位置可由光标直接点取确定。当要布置的杆件的标准截面信息与已经布置的构件相同时可以按下述操作执行:先任选一标准构件并点取布置按钮,再在构件布置对话框中点取【从图中拾取数据】按钮并在平面图上选择构件。这样就会得到已布置构件的截面和布置信息(如偏心等),可以将拾取的标准截面按拾取的布置信息布置到其它位置上,如果布置信息不同可以在对话框中修改。4、构件布置的四种方式:①直接布置方式在选择了标准构件,并输入了偏心值后程序首先进入该方式,凡是被捕捉靶套住的网格或节点,在按【Enter】后即被插入该构件,若该处已有构件,将被当前值替换,用户可随时用【F5】键刷新屏幕,观察布置结果。②沿轴线布置方式在出现了【直接布置】的提示和捕捉靶后按一次【Tab】键,程序转换为【沿轴线布置】方式,此时,被捕捉靶套住的轴线上的所有节点或网格将被插入该构件。③按窗口布置方式在出现了【沿轴线布置】的提示和捕捉靶后按一次【Tab】键,程序转换为【按窗口布置】方式,此时用户用光标在图中截取一窗口,窗口内的所有网格或节点上将被插入该构件。④按围栏布置方式用光标点取多个点围成一个任意形状的围栏,将围栏内所有节点与网格上插入构件。按【Tab】键,可使程序在这四种方式间依次转换。各种构件的布置过程:这里介绍输入各层的墙、柱、梁、门窗、过梁、斜杆、阳台、挑檐、屋顶、斜板、层间梁、阳台环墙、挑檐环墙、台阶环墙的布置过程。5、构件定义时的定额选择对话框用【定额选择】页签可以将构件标准截面关联一项或多项定额子目。这里关联的是混凝土、砌体、模板、基础、门窗等定额子目。在构件定义对话框中如果选择【定额选择】页签(如下图),点击【添加】按钮,选择工程分类,如砌体、混凝土等,最后接输入定额号,当不熟悉相关定额子目的定额号时可以点取…按钮在定额库中查找。当要输入多项定额时应再点击【添加】按钮,并输入相应的内容。点【删除】按钮,用户可以将已经选择好了的定额子目删除。构件定义中选择定额对话框对于混凝土、砌体、模板、基础等建筑构件,程序提供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