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二中河西校区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2.据分类学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而且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5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据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变异的多样性才导致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C.只要有新的基因产生就能形成新物种D.自然选择会使生物产生有利变异3.“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瓜熟蒂落”的过程体现了乙烯和脱落酸的两重性B.上述现象说明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C.喷洒高浓度植物激素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D.光、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分别为E1和E2,且E1小于E2;甲、乙两种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分别为E3和E4,且E3小于E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持续保持光照强度为E1,则乙种植物能正常生长,甲种植物停止生长B.若持续保持光照强度为E2,则甲种植物能正常生长,乙种植物停止生长C.光照强度低于E3时,限制甲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光照强度高于E4时,限制乙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5.据《细胞报告》最近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将小鼠的颗粒细胞(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细胞)转化为GV卵母细胞,进而恢复减数分裂并顺利培育出健康后代(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X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过程③中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融合 D.过程③选择原肠胚进行胚胎移植6.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科学家对某一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数据。A这块田共收割玉米10000株,质量为6000kg,所含能量约为1.0×108kJ。B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为3.3×107kJ。C在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被固定的总量约为1.5×108kJ。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田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该农田牛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kJ,这些能量的去路除了有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去路分别是_____________。(3)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请你提出一些增强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8.(10分)某同学进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在适宜条件下,对黑藻进行遮光处理(完仝黑暗),测得其吸收CO2速率和释放CO2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吸收或释放CO2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其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途径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CO2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影响该反应的因素除外部条件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还有内部因素如____________(写出两个)。(2)遮光处理后,短期内叶肉细胞中RuBP的含量会____________,完全黑暗后黑藻并没有立即停止吸收C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黑暗环境中叶绿体输出的三碳糖来自于____________,输出的三碳糖转化为葡萄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在_______________(填场所)中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4)该同学欲进一步探究遮光对黑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操作如下:a.取等量遮光不同时间的黑藻苞叶烘十、粉碎、研磨,得到色素提取液;b.光电比色法定量,以____________作为对照溶液,分别在652nm、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____________;c.计算。9.(10分)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1)Rubisco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Rubisco酶既可催化C5与CO2反应,也可催化C5与O2反应,这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其“两面性”可能因为在不同环境中酶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变化。(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该产物进一步反应还需要______________(物质)。(3)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释放速率明显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4)研究表明,光呼吸会消耗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1/4,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需降低光呼吸。小李同学提出了如下减弱光呼吸,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①适当降低温度;②适当提高CO2浓度;不能达到目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5)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为某干旱地区草场物质循环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循环。(2)自然界中的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3)图中缺失一个重要的流程,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雾霾,但一定程度内的雾霾可自行散去。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5)为保护生态平衡,该地大力进行环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有_______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B.引人天敌,控制当地虫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D.大力植树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稳定的森林群落演替11.(15分)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详解】人体的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选C。2、B【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生物多样性。【详解】A、变异的多样性只是提供原材料,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形成还需要环境条件、隔离、共同进化等因素综合作用,A错误;B、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B正确;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而一个新基因的形成一般无法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D、变异是不定向的,改变的环境对变异具有选择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解题关键是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并能结合信息分析作答。3、D【解析】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但是激素不能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乙烯和脱落酸不具有调节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B.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B错误。C.喷洒高浓度植物激素2,4-D会疏花疏果,所以不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错误。D.光、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文需识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乙烯和脱落酸等激素没有两重性。4、B【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乙植物,光照强度为E1时,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但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E2时,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但乙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饱和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光照强度。【详解】A、乙植物的光补偿点为E2,且E1小于E2,当光照强度为E1时,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若持续保持光照强度为E1,则乙种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由于甲植物的光补偿点为E1,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若持续保持光照强度为E1,甲种植物也不能表现生长,A错误;B、光照强度为E2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所以若持续保持光照强度为E2,则甲种植物能正常生长,乙种植物不能生长,B正确;C、E3是甲种植物的光饱和点,光照强度低于E3时,限制甲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D、E4是乙种植物的光饱和点,超过光饱和点后,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之外的其它因素,由于实验条件温度适宜,所以光照强度高于E4时,限制乙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错误。故选B。5、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将颗粒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的过程;②为卵母细胞培养、增殖的过程;③为体外受精后培养到一定时期再胚胎移植的过程。【详解】A、过程①是将小鼠的颗粒细胞经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的过程,其实质定向诱导分化,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X应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正确;C、过程③体外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融合,C正确;D、进行胚胎移植的时期一般是桑椹胚或囊胚,也可以是更早的时期,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解答关键是明确题图中各序号代表的含义。6、A【解析】

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对于这些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变的研究,称为表观遗传学。【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1.5×108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以及未利用不断的施肥、灌溉控制病虫害【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详解】(1)该农田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2)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该农田牛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5×x108kJ;这些能量的去路除了有被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以外还有三个去路分别是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以及未利用。(3)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有:不断施肥和灌溉、控制病虫害、人工建造“生态屏障”等。【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还原酶活性、酶含量、RuBP含量、pH等减小在有光照期间积累了一定量ATP和NADPH,可使碳反应持续一段时间淀粉水解细胞溶胶和线粒体95%乙醇吸光值(吸光度或光密度值或O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初始时CO2吸收速率大于零且能维持稳定,此时仍可进行光合作用,此后随黑暗时间延长,CO2吸收速率逐渐降低,最终转变为向外释放CO2,此时进行呼吸作用;图2为碳反应过程。【详解】(1)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影响碳反应的因素有外部条件,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还有内部因素如酶的活性、酶含量、RuBP含量、pH等。(2)遮光处理后,光反应停止,ATP和NADPH含量减少,三碳酸还原减少,短时间内RuBP含量减少;图1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黑藻并没有立即停止吸收C02,原因是在有光照期间积累了一定量的ATP和NADPH,可使碳反应持续一段时间。(3)黑暗环境中,黑藻停止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输出的三碳糖来自于积累的淀粉的水解;在氧气充足情况下细胞进行需氧呼吸,葡萄糖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成C02。(4)测定叶绿素含量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根据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色素用95%乙醇提取,所以需要用95%乙醇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并能提炼题图信息分析作答。9、叶绿体基质空间结构C3[H]、ATP气孔关闭,CO2浓度降低,O2浓度较高,光呼吸增强①温度降低,酶活性减弱,光呼吸减弱的同时光合作用也减弱,达不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光呼吸的场所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

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C5

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详解】(1)题意显示Rubisco酶能催化C5与CO2反应,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该酶存在场所应为叶绿体基质,Rubisco酶既可催化C5与CO2反应,也可催化C5与O2反应,这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可知,其“两面性”的原因可能是在不同环境中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接下来进行C3的还原,该反应的进行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ATP。(3)夏季中午,由于温度太高,气孔关闭,CO2浓度降低,O2浓度较高,光呼吸增强,所以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表现为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释放速率明显增强。(4)①适当降低温度,酶活性减弱,光呼吸减弱的同时,光合作用也减弱,达不到增产的目的,因此不能通过①适当降低温度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而可以通过②适当提高CO2浓度,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进而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而到处增产的目的。(5)与光呼吸与细胞呼吸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反应条件来看,光呼吸需要在光下进行,而细胞呼吸(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从反应场所来看,光呼吸的场所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结合题干信息理解光呼吸的过程并能辨别光呼吸与暗呼吸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蓝藻和硝化细菌牧草等植物→大气中CO2库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C【解析】

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详解】(1)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2)生产者是能够将CO2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除了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和蓝藻。(3)在碳循环过程中,各营养级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至大气中的CO2库,所以缺少牧草等植物→大气中CO2库这个过程。(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再一定程度内清除雾霾。(5)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A正确;B、盲目引人天敌,可能造成本地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C正确;D、能否演替成森林是由当地的环境决定,如果当地气候干旱则不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碳循环,考生识记碳循环的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