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11-2与妻书_第1页
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11-2与妻书_第2页
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11-2与妻书_第3页
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11-2与妻书_第4页
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学案11-2与妻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1.走近作者生平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民主革命者。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得黄兴、赵声通知,回国约集福建同志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打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作品遗有《绝笔书》,感情深挚,充满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2.背景解读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信,题目是后人加上的。本文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3.文化常识【书】信。称书为“信”,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因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信又有了“鸿雁”“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函原指信的封套,后来就称信件为“函”;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书简”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又有“双鱼”“双鲤”“鱼书”等名称。【鼓】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为一更,亥时(21:00~23:00)为二更,子时(23:00~01:00)为三更,丑时(01:00~03:00)为四更,寅时(03:00~05:00)为五更。例如: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1.字音识记眷属(juàn)称心快意(chèn)几家能彀(gòu)婉解(wǎn)必不能禁(jīn)双栖(qī)抑汝能之乎(yì)使之肖我(xiào)2.通假字(1)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同“傍”,_靠近)(2)几家能彀(同“够”,能够)(3)辛未三月念六夜(同“廿”,二十)3.古今异义(1)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古义:幸福。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1)汝幸而偶我: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词作动词,尊敬;疼爱(3)汝泣告我:名词作状语,哭着(4)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5)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成(6)当尽吾意为幸:名词作状语,使……尽(7)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作动词,完善(8)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意动用法,以……为乐6.文言句式(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判断句,“为”表判断)(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应为“几家能彀,称心快意”)(3)钟情如我辈者(定语后置,应为“如我辈钟情者”)(4)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固定句式,“与使……无宁……”相当于“与其……不如……”)1.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作为林觉民对妻子解释自己参加起义的原因的一项是(D)①为天下人谋永福也②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⑤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⑥亦以天下人为念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解析:③引用古语,不是直接说明。⑤表明自己对于感情的态度。2.下列对于文段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一段,简要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心情。B.第一段,作者采取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了烈士在面临为革命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C.第二段细述投身革命的道理,烈士为天下人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D.作者清楚地点明了“吾忍舍汝而死”是为了“爱汝一念”,扩而展之,为国事,为革命,为民众。解析:B项,“间接抒情的方式”错,应为“直接抒情的方式”。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林觉民对妻子的眷恋的一组是(C)①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②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③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④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⑤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⑥故惟日日呼酒买醉A.①③⑤ B.①④⑥C.①②⑤ D.③④⑥解析:③表现妻子对林觉民的眷恋。④是林觉民告诉妻子欲参加爱国起义的事。⑥写林觉民的悲伤。排除这三项即可。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与妻书》之所以感人至深,足以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就在于它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动人篇章。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B.这篇文章笔端饱含感情,融抒情、记叙、议论于一体。第一、五两段是议论,第三段是充满感情的记叙,第二、四、六段是充满感情的说理。C.文章在抒发作者为之奋斗而虽死无悔的崇高理想时不流于泛泛的说理,而是渗透着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人情味”。很明显,作者并非刻意为文,而是其情之所及,笔之所至。D.《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遗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解析:B项,“第一、五两段是议论”错,一、五两段是直接抒情。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为革命者,林觉民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以天下人为念”,能够体察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衷肠,从而能够“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B.作为丈夫,林觉民对妻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柔弱的妻子能够一生无忧,“先吾而死”,他愿意独自承担死别之痛。C.作为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革命者,面对妻子的泣诉埋怨,林觉民也曾经痛苦无奈,甚至借酒消愁。D.作为一个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真情男子,即使在赴死前林觉民也无法忘记和妻子幸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也正因为对幸福的真诚渴望,他才“率性就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解析:C项,“妻子的泣诉埋怨”不对,因为林觉民并未将自己参加起义的事情告诉妻子。1.主旨归纳这封遗书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发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亲人之爱要服从于革命需要的观点,表现了革命烈士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精神。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本文以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议论、记叙。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势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或借景抒情,或通过描绘场景来抒情,或借议论来抒情,使文章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2)语言通俗,浅近,平易。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虽然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谊。(3)大量使用典故。文中的“眼成穿而骨化石”“独善其身”“司马春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语句都是用典,却毫无生涩之感。4.课文全译eq\f(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亲爱的意映,见到信如同见面一样,我今天用这封信同你)eq\f(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eq\f(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了。我在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eq\f(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一起落下,悲痛地不能把信写完就打算停笔了,但很担心你)eq\f(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下你去死,说我不了解你不愿我)eq\f(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强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以:介词,用。书:信。尚:还,副词。竟:完成。衷:内心。谓:认为。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之:代词,指要说的话。]eq\f(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我是最爱你的,就是这个爱你的想法,使我勇敢地去死。)eq\f(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成恩爱夫妻;)eq\f(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遍地都笼罩着血腥气的阴云,满街都有凶)eq\f(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狼恶犬,过上称心如意、快乐舒畅的日子的,又能够有几家呢?)eq\f(司马春衫吾不能学,白居易尚且因同情琵琶女而泪湿青衫,我也不能像那些所谓修)eq\f(太上之忘情也。,养高的人士那样忘了喜怒哀乐之情啊。)[至爱:最爱。至,最,极,副词。即:副词,就是。念:念头,想法。自:自从,介词。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语出《西厢记》。眷属,家属,亲属,这里是夫妻的意思。然:然而,可是,转折连词。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比喻满清血腥凶残的统治。称心:适合心意。彀:同“够”。]eq\f(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古语说:仁爱的人“敬重自己家的老人,从而推及尊重)eq\f(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人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从而推及爱护他人的孩子”。)eq\f(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我把爱你的心意加以扩充,去帮助天下人能够爱他们所爱的人,)eq\f(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所以我敢于在你之前先死,不能照顾你了。你一定会体谅我的)eq\f(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苦心,在哭泣之余,也从普天下人的幸福着想,一定也会乐于)eq\f(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牺牲我和你的幸福,为普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希望你不要)eq\f(勿悲!,太悲伤!)[仁者:仁爱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第一个“老”,动词,尊敬。第二个“老”,名词,老人。第一个“幼”,动词,爱护。第二个“幼”,名词,孩子。充:扩充。其:代词,他们,指天下人。所以:……的原因。而:连词,表修饰。体:体察,理解。当:一定。乐(lè):以……为乐。牺牲:为公或正义事业献出生命、财产等。福利:幸福,利益。其:副词,表希望。]eq\f(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eq\f(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你起初听了这话就生气了,后来)eq\f(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经过我婉转解释,虽然还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却也没有用别)eq\f(词相答。,的话回答我。)[否:否定副词,不。语(yù):告诉。与使……无宁:与其……不如。连词,表示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选择。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初:副词,开始。婉解:婉转解释。虽:虽然,转折连词。谓:认为。而: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eq\f(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我的意思是因为我认为凭你脆弱的感情,一定不能承受失去)eq\f(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我的悲哀,如果我先死而留下痛苦给你,我于心不忍,所以宁愿)eq\f(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请你先死,由我来承担悲痛。唉!谁知道我终于比你先死呢?)[盖:连词,表原因。以:凭,介词。禁(jīn):经受。与:给,动词。宁:宁愿。担:承担。嗟夫:感叹词,唉。卒:终于。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eq\f(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我实在不能忘掉你啊!回忆我们后街的房子,进大门穿过走廊,)eq\f(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通过前后厅,再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屋子,)eq\f(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这就是我和你同住的地方。我们新婚三四个月,)eq\f(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刚好是冬季的一个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树筛下明)eq\f(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月的影子,好像互相遮掩映衬;我和你肩并肩,手拉手,低声交)eq\f(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谈,窃窃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到现在回想这些)eq\f(之,空余泪痕。,情景,只能留下些许的泪痕。)[栖:栖息。所:地方,名词。适:副词,恰好。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疏梅筛月影:语出王实甫《西厢记》:“明皎皎花筛月影。”依稀:仿佛。]eq\f(又回忆,我又回忆起六)eq\f(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七年前的事,我离家从事革命活动又回家的时候,你流着泪请)eq\f(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求我:“希望你以后有外出远行的事,一定要把事情告诉我,我)eq\f(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愿意跟你一起走。”我当时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的)eq\f(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的时候,就想趁机把这次出行的事告诉你,可是到了同你对面)eq\f(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而坐的时候,我又不能开口,再说因你已有身孕,更怕你不能)eq\f(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承受悲痛,所以我只能每天用酒来麻醉自己。唉!当时我内心)eq\f(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的悲痛,是不能用小小的笔来表述的呀。)[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逃家:这里指离家从事革命活动。既:已经,副词。即:就,副词。乘便:乘着方便的时机。以:把,介词。语(yù):告诉。及:等到。相对:面对面。启:开。且:况且。以:因为。胜:承受。盖:发语词。以:用,介词。寸管:毛笔的代称。]eq\f(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我确实愿意与你平静相守着死去,只是从今天中国的形势)eq\f(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来看,天灾可能把我们害死,盗贼可能把我们逼死,国家被瓜)eq\f(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分的时候,我们可能被杀死,奸官污吏残害人民的时候我们可)eq\f(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能死去,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国内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eq\f(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时期不可以叫我们死。到那个时候,让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死,)eq\f(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或者让你眼睁睁地看着我死,我能这样呢,还是你能这样呢?)eq\f(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即使有可能不死,但是夫妻离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分处两地)eq\f(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的你我望眼成穿,身躯化为空想对方的石头,试问自古以来有)eq\f(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几次见过失散的夫妻能够重新团圆的呢?这样,离散之苦比死)eq\f(苦也,将奈之何?,更为痛苦,我将怎样忍受这种痛苦呢?)[诚:确实,副词。第一个“以”: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关系。第:只是。第二个“以”:按照,介词。死:四个“死”都是使动用法,使……死。处:居住。抑:还是。即:即使。徒:白白地,副词。眼成穿:望眼成穿,即“都快把眼睛望穿了”。破镜能重圆: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聚。则:那么,连词。]eq\f(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现在我和你还幸运地活着。普天之下的不应当死)eq\f(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却死了和不愿分离却分离的人,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eq\f(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心看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敢于)eq\f(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依本性而行,去死而不顾及你的缘故啊。我现在去死没有什么)eq\f(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不成功,自有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存在,他)eq\f(者在。,们会继续努力奋斗。)[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定语后置。“……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而,却。钟情:富于感情,感情专注。率性:任性。国事:救国的大业。同志:志向相同。]eq\f(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依新已经五岁,转眼就要长大成人,希望你好好地)eq\f(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抚养他,使他像我一样。你腹中的孩子,我估计她是个女孩,)eq\f(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是女孩就一定像你,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eq\f(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那也要教育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那么,我死后就)eq\f(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还有两个意洞在世。这很幸运,很幸运!我们家今后的日子将)eq\f(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会很贫困,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就可以了。)[其:副词,表示祈求,希望语气。抚:抚养。肖:像。疑:估计,猜测。其:代词,代腹中孩子。或:或许。则:那么。尚:还。后日:今后的日子。而已:助词,罢了。]eq\f(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我现在跟你已无话可说了。将来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听到)eq\f(哭声,当哭相和也。,你的哭声时,一定也用哭声应和你。)[九泉:地下深处,常指死人埋葬的地方。当:一定。和(hè):动词,应答。]eq\f(吾平日不信,我平时不相)eq\f(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人们又说什么心电交相感)eq\f(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应是有规律的,我也希望他们的话是真实可靠的,如果那样的)eq\f(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话,死后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随着你,你也就不必因为)eq\f(以无侣悲。,失去伴侣而悲伤了。)[道:规律。依依:依依不舍。旁:靠近。]eq\f(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我平时没有把我追求的理想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eq\f(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但是告诉你,又怕你一天天地为我担忧。至于我个人的牺牲,)eq\f(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即使死百次也不怕,但让你担忧,又的确不是我所能忍心的。)[平生:平素,平时。所志:所怀的志向。第二个“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然:然而,转折连词。日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第一个“而”:承接连词。第二个“而”:转折连词。的的:实在,的确。]eq\f(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唯恐为你打算得不够周到。)eq\f(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你有幸地嫁给了我,又为什么不幸生在当下的中国!)eq\f(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我有幸得到你做妻子,又为什么不幸生在当下的中国!)eq\f(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我终究不忍心只顾自己而不管国家大事啊。唉!信纸短而衷情长,)eq\f(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那些没有写尽的内容,还有万万千千,你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eq\f(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我现在是不能见到你了!你不能舍掉我,那就希望你在梦中找到我吧!)eq\f(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多么悲痛啊!辛末年三月二十六日夜四鼓,意洞手写。)[爱汝至:爱你爱到极点。为:替,介词。惟:只,副词。尽:周到。偶: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卒:终于,副词。巾短:此书是写在一条白巾上的,所以说“巾短”。模拟:想象,揣摩。其:副词,表希望语气。于:在,介词。一恸:大恸。念:二十的俗称。四鼓:四更天。手:亲手,名词作状语。书:动词,写。]eq\f(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家里伯母、婶婶都通晓文字,你对这封信如果有不理解)eq\f(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的地方,希望你请她们指教,你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心意,)eq\f(为幸。,这是我感到幸运的。)[文:文字。尽:理解。]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知识讲解1.代入语境检验法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就是正确的,反之就可能是错误的。2.联想课本迁移法高考题目尽管对于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找到命题的“本真源头”,从而提高答题效率。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与课文中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3.位置定性推断法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以先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4.结构句式推断法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如:“怨天尤人”中“天”与“人”相关,“怨”与“尤”也必定相近,由此可知“尤”应为“怨恨,归咎”义;“求全责备”中“责”与“求”同义,“备”与“全”同义。这种现象在各种典籍中均存在,如《千字文》“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中,“慕”与“效”同为“效法”之义;“升阶纳陛,弁转疑星”中,“阶”与“陛”同为“台阶”之义;等等。5.字形推断词义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了有利的条件。记住下列常见的偏旁及其含义,有利于快速推断汉字的字义。耒,与农事或农具有关。如:耨,古代一种锄草用的农具。鬼,与鬼魂有关。如:(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魄,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斤,与斧子有关,本义是伐木。如:斫、砍、劈。贝,与钱货有关。如:贯,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贺,用礼物表示庆祝;质,以财物或人员作抵押;贪,不择手段地追求财物;贱,价格低;赋,旧时指农业税。糸,与丝麻绳索有关。如:绪,丝头;经,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约,绳子;红、紫、绛、绿等表示颜色的字从“糸”,是因为颜色是抽象概念,必须依附于具体事物。页,与人头有关。如:顿,以头叩地;顾,回头;颇,头偏。二、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解析:本题可采用“代入语境检验法”。A项,代入选项解释的意思是“执掌龙溪书院”,符合文意,正确;B项,代入选项解释的意思是“熊鼎聚合乡兵自守”,符合文意,正确;C项,代入选项解释的意思是“邓愈镇抚江西,多次招聘他来相见”,再结合下文的“奇其才,荐之”,不符合文意,应为“邀请”的意思;D项,代入选项解释的意思是“于是把他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军事”,符合文意,正确。参考译文:熊鼎,字伯颍,是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聚合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威胁他投降,他不答应。邓愈镇抚江西,多次邀请他来相见,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奇,向皇上推荐他。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太祖)于是把他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军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元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为州里所称。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仕周,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及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以功超拜柱国,进封河间郡公,邑二千户。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岁馀,徙原州总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性友悌悌:敬爱兄长B.家素富,多金宝素:一向,向来C.及长,宽仁大度及:趁着D.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拜:授予官职解析:本题可采用“联想课本迁移法”。A项,可以联想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申之以孝悌之义”;B项,可以联想到《鸿门宴》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C项,可以联想到《过秦论》中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可知“及”是“到了,等到”的意思,选项解释为“趁着”是错误的;D项,可以联想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参考译文:元褒,字孝整,擅长骑射,年少时就有德才兼备的完人的气量。(元褒)十岁丧父,被几个兄长养育。(元褒)天性喜欢兄弟间相友爱,和善地侍奉兄长。兄长们想分家,元褒哭泣劝谏,但没能阻止这件事,他家的家境向来富有,有很多金银财宝,但元褒都没有要,只身从家里出来,(他的行为)被州里人称赞。等到(元褒)长大后,宽仁大度,博览群书。(元褒)在北周为官,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等到高祖(杨坚)做丞相时,(元褒)跟从韦孝宽攻打尉迥,凭功绩破格提升为柱国,晋封为河间郡公,食邑两千户。开皇二年,(元褒)被授予安州总管一职。一年多后,(元褒)被调为原州总管。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举铍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B.太祖将取滁州取:攻取C.猝遇贼数千,云举铍翼太祖翼:翅膀D.兵至,遂克滁州克:攻下解析:本题可采用“位置定性推断法”。四个选项中加点的词的后面明显都是名词,它们都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宾语的前面应是谓语或定语,定语放在选项中不合适,所以应为谓语。所以四个选项中加点的词应都是动词,C项解释为名词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保护”的意思。参考译文:花云是怀远人。(花云)身体魁伟,脸色很黑,其勇猛无与伦比。至正十三年,(花云)手持宝剑到临濠拜见太祖。(太祖)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奇,让他带兵与敌人争夺土地,所向披靡。太祖要攻取滁州,率领几个骑兵向前行军,花云(在其中)跟从。半路突遇几千敌军,花云举起铍(古代的一种长矛)保护太祖,拔出宝剑策马飞奔,冲进敌阵向前攻击。敌人惊叫:“这个黑脸的将军非常勇猛,(我们)难以抵挡他的锋芒。”后援军到达,于是(太祖)攻下了滁州。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阳子之宋,宿于逆旅之:到、往B.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凶恶C.其美者自美美:认为……美丽D.安往而不爱哉安:哪里解析:本题可采用“结构句式推断法”。“其一人美”“其一人恶”两句话结构一样,意义相对,所以“恶”的意思应和“美”相对,解释为“丑陋”。参考译文:阳子(杨朱)到宋国去,住在客栈里。客栈的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的一个很美丽,一个很丑陋。丑的受宠爱,美的反倒受轻视。阳子问其中的缘故,客栈的主人回答说:“那个美的觉得她自己很美而骄矜,我并不认为她有多美;那个丑的觉得她自己很丑而安分守己,我并不认为她有多丑。”阳子说:“徒弟们记住这句话:品行贤良但去掉自以为贤明的行为,(这样的人)到哪里不受人敬爱呢?”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奢子员亡,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自恐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金千镒,吾尚不取,何用剑为?”不受而别,莫知其谁。员至吴为相,求丈人,不能得。每食辄祭之,曰:“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其唯江上丈人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谗:谗言B.至江上,欲渡无舟渡:过河C.得伍员者爵执圭,金千镒镒:古代重量单位D.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闻:嗅到解析:本题可采用“字形推断词义法”。“闻”的形旁是“耳”,所以它的基本意义是“听到”;其余的三个选项的意义也都和各自的形旁相关。参考译文:江上的那位老者是楚国人。楚平王因为费无忌的谗言而杀害了伍奢,伍奢的儿子伍员(即子胥)闻讯逃走,将要逃亡到吴国。(他)到达江边,想要渡过江去时,(发现江上)没有船,而楚国悬赏捉拿伍员的情形十分紧急,伍员自己担心不能逃脱。(危急之时伍员)遇见江上老者,得以渡过江去,于是解下佩剑,把它送给老者,说道:“这是一把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将它赠送给您。”老者不肯接受,说道:“楚国(现在下达)的条令(中说),捉到伍员的人,封给执圭的爵位,赏金千镒,我尚且不要,要这把剑做什么?”(老者)没有接受宝剑,转身告别而去,(伍员)也不知道他是谁。伍员到了吴国,做了国相,就(派人到处)寻找老者,始终没能找到他。(伍员)每逢吃饭时就向他祭告说:“名字可以听到却不能相见,恐怕只有这位江上老者吧!”以天下人为念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林觉民为造福天下,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生命,与心爱的人洒泪相别,是因为他心中装有天下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人生于世,当“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为天下人而死,虽死犹生;只为自身利益而祸害他人,虽生犹死。无数革命烈士、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浩浩的历史长河中,镌刻着他们鲜活的形象,传颂着他们不屈的精神。铁血柔情林觉民萧萧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男儿有志不在年高。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