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079-2018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3079-2018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3079-2018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3079-2018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3079-2018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B15

备案号:62075-2019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079—2018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RiceVarietieswithGoodEatingQualityBreeding

DB21/T3079—2018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宁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选育的主要技术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亲本选择、育种

后代选择方法、选种圃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品系)的选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82-2008大米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NY/T83-2017米质测定方法

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食味值tastevalue

是反映米饭好吃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从米饭的外观、气味、味觉、黏性、硬度(弹性)五个

方面进行评价,可用食味仪测量得到。

3.2

优良食味水稻ricewithgoodeatingquality

食味值≥75,水稻品质等级达到NY/T593-2013规定的二等以上,产量较当地主推品种不低于20%。

4亲本选择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应具有高食味值(食味值≥75),此外其它亲本应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配合

力高等特性,且亲本间应没有共同缺点,可优势互补。

5杂交

1

DB21/T3079—2018

5.1杂交方式

根据骨干亲本的优缺点与亲缘较远且食味值较高的材料进行单交、复交、回交或聚合杂交。

5.2去雄

一般每次杂交选择母本2个穗子在早晚开花前、闭花后去雄,均匀疏剪部分粒子,每穗留次日开花

粒30粒左右,每粒剪去外颖壳1/3,然后依次去除雄蕊,去雄时应谨慎,不落粒、不落粉,不要伤及雌

蕊柱头。

5.3套袋

认真检查无落遗漏的花药,然后套袋,套袋时检查纸袋无破损并使整个纸袋鼓起,用回形针固定。

5.4挂标签

在标签上注明日期及父母本编号,并挂在穗颈部。

5.5授粉

选择颖花盛开时,一般在次日11:30-14:00之间,每个母本授粉2次(天),授粉后期,适时检

查结实情况并更换纸袋,防止籽粒受潮霉烂或虫蚁啃食。

6杂交后代圃(选种圃)选择

6.1F1代

在同一母本的组合旁种植母本,以供鉴别真假杂种,生育期间选择个体间在遗传上一致,杂种优势

明显的组合,淘汰有严重缺陷的个别组合,并拔出群体内的假杂种,混合收获种子。

6.2F2代

先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在中选的组合中再选择优良单株,淘汰整体水平差、表现出严重缺陷的杂

交组合。对生育期、熟相、株高、抗性、株型等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同时对垩白、粒型、谷壳薄

厚等直观的米质性状从F2代开始进行早代选择,淘汰感病个体。

6.3F3代

先选择优良的株系,在中选的株系中再选择优良的单株。兼顾产量及品质等遗传力高的重要农艺性

状的选择。

6.4F4代以上

6.4.1从F4开始,在田间选择综合性状较好,株高、穗型整齐,抽穗期一致,抗性较好的株系收获。

6.4.2在实验室利用谷粒分析仪和食味分析仪测定样品的食味值,按GB/T15682-2008大米食用品质

感官评价方法,结合人工品尝,确定食味品质,按NY/T83-2017米质测定方法(2017-10-1实施)所

规定的方法测定米质性状,选择食味值≥75,粳稻品质等级达到NY/T593-2013规定的二等以上的材料

继续种植。

2

DB21/T3079—2018

6.4.3进行多点抗性鉴定、产量比较、米质分析等。按以上要求初选出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进

入区域试验。

6.5选种圃田间管理要求

6.5.1F1代一般种植10株以上,单本栽插,行株距一般在30cm*13.3cm-16.6cm。

6.5.2F2代一般最好种植2000株左右,单本栽插,行株距一般在30cm*13.3cm-16.6cm。

6.5.3F3代各株系一般种植50株-100株,每隔数十(20个-50个)小区加设对照品种,一般设当地

推广品种为对照品种。

6.5.4F4代以上种植方式同F3,系谱号相近的材料相邻种植。

6.5.5选种圃田间只防虫不防病,严格筛除不抗病劣株。

7选种圃田间管理要求

7.1施肥

7.1.1施肥总量

总施肥量氮肥以硫铵计50kg-60kg/667m2,磷肥10kg-15kg/667m2,钾肥10kg-15kg/667m2,并适当施

入微肥。

7.1.2底肥

有机肥、磷、锌肥、50%钾、40%无机氮可一次全部施入做底肥。

7.1.3追肥

移栽一周后,追施第一次蘖肥,占总N量的30%,间隔10d追施第二次蘖肥,占总N量的30%,后期

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与气候状况少追肥或者不追肥。

7.2水分管理

返青期保持2cm-3cm水层,分蘖期采用浅、湿、干交替灌溉技术,分蘖后期适当晾田;幼穗分化期

和灌浆前期一次灌水2cm-3cm,保持浅、湿交替状态;灌浆后期适当给水,不可断水过早。在盐碱地区

适当加深水层,保持浅、湿交替灌溉。

7.3虫害防治

插秧前对苗床上的秧苗利用杀虫剂进行喷施,使秧苗带药下地;缓苗以后适时防治二化螟、稻水象

甲,减轻其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21/T307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枫、吕军、解文孝、刘军、蒋洪波、姚继攀、韩勇、姜秀英、刘博、李建国、

张秀茹等。

I

DB21/T3079—2018

前言

本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