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莎莎的作业_第1页
田莎莎的作业_第2页
田莎莎的作业_第3页
田莎莎的作业_第4页
田莎莎的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姓名:田莎莎学号:0825014079目录第一节《诗经》的编订和体制……………4第二节《诗经》的内容…..11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24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28第二章《诗经》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原始的歌谣在口头流传。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第一节《诗经》的编订和体制一、《诗经》的介绍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2全书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大约编订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3《诗经》产生地域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它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二、《诗经》的编订1关于《诗经》的编集2历史上有广泛的“献诗”、“采诗”、“删诗”。3《诗经》编集是为了观察民风,制作礼乐。三、《诗经》的体制(一)《诗经》的划分1《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风——音乐曲调的通名,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160篇。雅——雅者正也,指朝廷的正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共74篇,大部分是西周的作品。颂——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赞美君王功德的诗,配以舞蹈演奏。其中周颂有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2)《诗经》的运用《诗经》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行教化的主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诗经》的流传1在汉代《诗经》流传甚为广泛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确立为博士,成为官学。2毛诗,在民间流传甚广。今本《诗经》就是毛诗。(毛诗是指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4)《诗经》的六义“六义”的原意是诗有六种意义(作用),即风可以歌唱,赋可以朗诵,比可以比喻,兴可以唤起人之思想感情,雅可以推广普通用语,颂可以表演。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风”又称“国风”,指当时各诸侯国所辖地域的地方乐曲。“雅”是相对于地方乐曲而言的,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就时代来说,“大雅”在前,“小雅”在后,“小雅”的风格接近国风。“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曲,音乐比较舒缓。“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计四十篇,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目录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一、《诗经》的主要内容:(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我国古代特别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于戎”。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被认为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的开国的历史。(二)、农事诗《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活动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1农业祭祀诗,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臣工》、《丰年》、《噫嘻》、《载芟》等。2农业生活诗,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的诗。《七月》(三)、燕飨诗在宴会上唱的诗,以君臣朋友欢聚燕飨为主要内容,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的诗作,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代表作为《小雅鹿鸣》。燕飨不是发挥单纯为了享乐,而是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四)、政治美刺诗1政治颂美诗和讽喻诗政治美刺诗产生的背景是因为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礼坏乐崩。政治颂美诗表达整个贵族阶级及其统治者的美德、仪容和政治的赞美的诗作,多为西周初、中期所作,代表作《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死”。2讽喻怨刺诗讽喻怨刺诗,在封建制度衰落,礼坏乐崩的时刻出现的,表现那一时期的卿大夫们的忧患意识和忧患之情的诗作,多为西周后期至东周初期之作。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如大雅中的《民老》、《板》、《荡》、《桑柔》等;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巧言》等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伐檀》、《硕鼠》、《南山》、《株林》、《新台》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陋,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五)、战争徭役诗战争徭役诗内容包括颂记战功、叙写军威、征夫厌战、思妇闺怨。1战争诗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自豪感b共御外侮的勇敢精神c对自身的哀伤和对战争的怨恨。代表作品《小雅采薇》、《东山》2徭役诗主要反映的是:a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b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代表作品《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六)、婚姻爱情诗在《诗经》中婚姻爱情诗占很大比重,成就最高。婚姻爱情诗主要包括:a爱情诗b婚姻家庭诗c弃妇诗。爱情诗主要反映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其中代表作品《周南关雎》、《邶风静女》。婚姻家庭诗主要反映结婚和家庭生活的诗。代表作品《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邶风绿衣》。弃妇诗主要是以弃妇的愁怨为主题的诗作,既有弃妇的自哀自伤,向丈夫乞怜哀求,也有她们的自我辩护及时对丈夫的指责,总体来说调子温厚。代表作品《邶风谷风》、《卫风氓》。二、《诗经》的现实精神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诗经》的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雅中的周族史诗,真实地再现了周民族的发生发展史,而在周道既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大小雅中怨刺诗,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箴戒国君大臣,抨击政治弊端,讽刺背德违礼,斥责宵小谗佞,身处乱世的诗人真实地记录下了当时腐朽、黑暗、世衰人怨的社会现实,而其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国风中的作品,更多针对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生活抒发诗人真实感受,在对这些生活侧面的具体描述中,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三、《诗经》作品赏析

《诗经·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

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

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

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

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

邶国的民间歌谣《绿衣》是一首睹物思人、深情怀念亡妻的悼亡佳作。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妻子,而是反复描写妻子生前替丈夫亲手缝制的绿色外衣和黄色内衣。主人公看着或穿上这些衣服时,便自然地想起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往日的恩爱时光。如今物是人非、生死两茫茫,怎能不黯然神伤,充满惆怅。

《绿衣》主人公对亡妻的不忘情怀,从穿衣睹衣的日常生活细节中显示出一种凄婉动人的悲哀和恒久的真情怀念,表明主人公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多情之人。在《诗经》的国风中,较多地描写女子思恋丈夫、恋人,或者是担心或抱怨被负心汉、花心丈夫遗弃。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赏析

《君子于役》是反映徭役制度的残酷性的代表作之一。黄昏是妻子最思念丈夫的时候。诗一开头就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来表达留守在家的妻子对长期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深切怀念。接着又以“曷至哉”进一步表达她对领主们强迫人民无休止地服役的有力控诉。被征者家属的痛苦并不比服役者稍轻,因为她们不知道丈夫何时能平安地活着回来,同时她们还要肩负着操持家务,下地劳动的养家糊口的重担。

诗作者选择迫切盼夫归的黄昏时刻来描写非常典型的农村日常景物。令人自然会想到留守的妻子在丈夫未应征时,经常在黄昏时等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丈夫从田野归来。眼前的景象一如既往,依旧是日薄西山、小鸡回窝、牛羊进栏,然而久久伫立远眺的农妇却盼不到丈夫的身影,使她不由得想到人的命运还不如禽兽。同时她也牵挂、忧虑着丈夫此时此刻是否忍受着饥渴的折磨。这种以景写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写得极为生动、质朴而深刻。

目录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一、《诗经》的艺术特点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情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2句式和章法《诗经》的形式在句式上以四言二节拍为主,间有杂言;在章法上以重章迭唱居多。3雅、颂与国风不同的语言风格A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B小雅和国风中,重章迭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C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D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E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F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二、《诗经》艺术成就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其五,大量地运用了双声字、迭韵字和重迭字,这不但丰富了语汇,而且写景状物,拟形传声,使诗歌更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

目录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1《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2《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3《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