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建立起一种虚拟的血缘体系。如《史记·五帝本纪》及其他文献提供的体系表明,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如图所示)。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A.标志着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 B.适应了族群扩大的统治需要C.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 D.凸显了地域血缘之间的区别〖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社会的虚拟血缘体系,主要包括异性兄弟和异性父子,它的形成与王朝更替中传统社会组织的稳定相联系,据此可知,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有利于维护统治的稳定,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三皇五帝古史传说和华夏族称的形成,说明华夏的共同祖源和族群认同意识已经产生,排除A项;“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凸显了地域血缘之间的区别”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如表所示是战国时期部分国家的变法措施。由此可推知,这些措施()魏国李悝变法废除世袭制、井田制韩国申不害变法鼓励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巩固了法家地位 C.推动了社会转型 D.完善了基层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题干材料中的变法措施有利于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转型,C项正确;题干材料是经济措施,与“强兵”无关,“实现了富国强兵”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是法家思想家的经济改革,与法家地位巩固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秦朝()A.对外战争较为频繁 B.实现了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稳定C.重视基层官员选拔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古代)。秦统一六国以后,又征服了南越地区,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委派官员进行统治和管理,这说明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秦朝对外战争较为频繁,排除A项;“实现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层官员选拔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可托为心腹的、恭谨从命的官僚系统,即“中朝”,汉中央由此演变为“中朝”起决策作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的形势。由此可见,汉武帝时期()A.统治思想发生了转变 B.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C.官僚体系被彻底颠覆 D.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中央由此演变为‘中朝’起决策作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的形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外朝制,中外朝的设置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的专制统治,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中枢机构与思想无关,排除A项;彻底颠覆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是中枢机构的改变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光武帝(中国)。汉光武帝和汉明帝时期整理儒学章句是为了借助皇权的力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A项正确;本题主旨“儒学的官方化”,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规范儒学经典章句研究是表现现象,不是本质要素,排除C项;传统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经历过改造,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A.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5世纪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冯太后主政时的改革措施主要针对地方豪强势力隐匿人口行为,旨在加强国家对人口的了解和控制,保证国家赋役征派,D项正确;冯太后推行这些改革措施没有体现学习汉文化,与汉化无关,排除A项;单凭材料信息无法对比冯太后改革前后农民的赋役水平,无法得出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结论,排除B项;单凭材料信息无法对比冯太后改革前后农民的赋役水平,无法看出农民的负担减轻,因此无法得出缓和阶级矛盾的结论,并且材料内容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7.古代某项工程的完成,最终实现了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点,北抵今北京通州地区,南达今浙江宁波约2000公里运河航线的全线贯通。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帝王是()A.吴王夫差 B.秦始皇嬴政 C.隋炀帝杨广 D.唐太宗李世民〖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点,北抵今北京通州地区,南达今浙江宁波约2000公里运河航线的全线贯通”可知,这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C项正确;吴王夫差修建邗沟,并未抵达北京和洛阳,排除A项;秦始皇修建的水利工程是灵渠,位于岭南地区,并未抵达北京一带,排除B项;唐太宗李世民并未修建材料所述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C项。8.图1、图2所示分别是东晋和唐朝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注重对意境的描绘 B.都体现了时代特色C.都重视人物形色表达 D.绘画技法缺少传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和唐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人们追求不拘泥于形迹以实现超然绝俗,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体现了以形写神的时代观念,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展示了唐代贵族妇女宫廷生活,人物形象雍容华贵,符合唐朝繁荣兴盛的社会气象,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特色,B项正确;《簪花仕女图》注重对现实的描绘,排除A项;顾恺之的绘画不求形似而重神情表达,排除C项;唐代的人物画是对东晋人物画风格、技法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继承了描绘人物神情的技巧,排除D项。故选B项。9.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A.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 B.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C.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 D.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积贫积弱,冗官问题突出,人浮于事,王安石推行变法时,任“参知政事”即宰相,重组户部、盐铁、度支三个衙门,并且统一到其衙门下,使宰相财政权力更加集中,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史实,无法体现神宗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王安石变法中统一三司,并未提到存在失败的隐患,排除B项;把三个司重新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10.元朝行中书省的长官一人兼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路府州县虽与行省有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务上的来往,而事关他们前途命运的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这样的规定()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易形成地方割据 C.激化了民族矛盾 D.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提噶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根据材料“路府州县虽与行省有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务上的来往,而事关他们前途命运的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可知,行省长官虽然权力较大,但是行省长官的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这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根据材料“而事关他们前途命运的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可知,行省长官的任免权却操之手中央,这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易形成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行省制度的相关内容,没有体现民族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元朝行中书省的长官一人兼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可知,行省长官权力较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进茶图,图中出现的斗笠形茶盏数量较多,是家家户户常用茶具,其形状与宋代茶盏相似,有大小之分,且与盏托配套使用。据此分析,当时辽代()A.封建化进程逐渐加快 B.饮茶习俗渐趋平民化C.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D.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辽代(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辽代北方墓葬出现许多与宋朝相似的茶具,反映辽代受到汉族饮茶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辽代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未涉及封建化进程,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某个辽朝墓葬壁画中的茶具与宋代茶具相似,不能得出辽代的饮茶风俗趋向平民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辽代民间的手工业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2.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C.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D.构建政权政治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洪熙元年(中国)。根据材料“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可知,明朝最初设置巡抚是使其代表中央监察和安抚地方,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惩治地方腐败官吏不属于巡抚设立的根本目的,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B项;构建政权政治认同主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清初票拟和明朝不同,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的,而是阁臣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中枢机构的异变C.盛世局面得到保障 D.官僚机构被控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与明朝相比,清初内阁官员“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这实质上反映了君权的强化,A项正确;对比明朝,清初中枢机构变化不明显,都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排除B项;盛世局面开始于康熙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官僚机构被控制”的说法过于夸大,清初的阁臣揣摩皇帝旨意起草谕旨不代表整个官僚机构被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14.这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以“农”“政”辩证关系为基础,展现经济、技术与农业生产部门相统一的“大农业”系统观和生态观。这本书的作者是()A.徐光启 B.贾思勰 C.徐霞客 D.王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A项正确;贾思勰是《齐民要术》一书的作者,研究了农业文献和农谚,建立了农学体系和农技,排除B项;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排除C项;王祯著有《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15.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可知,列强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A项正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腐朽,排除C项;宗藩关系是指明清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 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01年,洋货不仅在中国大城市销售,而且在偏远的市集也有销售,说明洋货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范围扩大,必然会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生产体系,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货在市场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而不是中国商品销往国外,排除D项。故选C项。17.义和团的传单说:“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这说明义和团运动()A.目的是维护清廷封建统治 B.具有盲目的排外倾向C.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引发 D.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末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义和团运动明确反对洋人在中国游历,要“杀尽洋人”,对外国的事物保持敌视态度,具有盲目的排外倾向,B项正确;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但材料未体现这点,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没有推动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18.1912年,孙中山在《宣告各友邦书》中声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改善了中国外交处境 B.缓和了与西方列强矛盾C.反帝斗争的不彻底性 D.试图改变传统国际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根据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承认列强特权的目的明显是为了换取列强的承认和支持,从而为推翻清王朝提供保障,所以其举措属于推翻清王朝的策略,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帝斗争的不彻底性,C项正确;辛亥革命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没有改善中国外交处境,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承认列强特权的目的明显是为了换取列强的承认和支持,从而为推翻清王朝提供保障,并不会缓和与西方列强矛盾,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清政府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会改变传统国际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19.1912—1919年,中国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998.4万元,缫丝业新设厂96家,投资额799.5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1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601.9万元。据此可知,该时期()A.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B.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兴办实业成为社会共识 D.轻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1919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完成,而1914年至1918年恰逢一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良机,A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不能得出纺织业是支柱产业,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全社会支持兴办实业,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国并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20.1928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省济南市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制造了“济南惨案”,大量中国军民被屠杀。日本侵略者这样做是为了()A.破坏中国工农运动 B.挑起军阀之间混战C.拆散国共两党合作 D.阻挠国民政府北伐〖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题。时空范围为1928年5月(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是国民党组织北伐的时期,这次北伐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成国家统一,而日本为了阻挠国民政府北伐,在山东省济南市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制造了“济南惨案”,大量中国军民被屠杀,D项正确;这一时期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工农运动进入低潮,排除A项;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B项;这一时期两党第一次合作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21.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1948年8月,法币崩溃。造成“法币崩溃”的直接原因是()A.战争的开支庞大 B.国民政府的腐败 C.国内经济的凋敝 D.解放区经济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为了适应了国民政府庞大军费开支的需要,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货币,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A项正确;国民政府的腐败主要指贪官横行,排除B项;“国内经济的凋敝”并非造成“法币崩溃”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不可能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22.这次大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并进行具体部署,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次大会是()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C项正确;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并进行具体部署的是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七大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23.如表所示为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我国对外活动系列事件。这些活动表明我国()时间事件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会晤,正式形成“上海五国”机制。2000年9月在中国倡议下,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中、美、俄、英、法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联合国历史上的首次会晤。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B.与周边国家联系紧密C.外交手段更加强硬 D.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推进同世界大国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体现了国际影响力显著上升,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交成就,并非经济成就,排除A项;英国、美国、非洲并非中国的周边国家,排除B项;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手段并没有更加强硬,排除C项。故选D项。24.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会。该次大会()A.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B.提出“五位一体”发展的总布局C.阐明了中国梦的本质是民族复兴 D.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心任务之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22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22年10月22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本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D项正确;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项;五位一体”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简称,首次提出于2012年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B项;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阐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排除C项。故选D项。25.2023年3月下旬开始,美国总统拜登命令美军对叙利亚展开空袭,不久以色列也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如果个别国家真的关心叙利亚人权,应该尊重叙利亚的国家主权。这表明中国在外交中反对()A.单边主义 B.保护主义 C.霸凌行径 D.合作联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反对美国和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这是中国在外交上主权国家,反对霸凌行径的表现,C项正确;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保护主义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霸权主义,霸凌行径,而非合作联盟,排除D项。故选C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6.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这一称号的获得应和下面哪些作为相关()A.确立皇帝制度 B.设置三公九卿 C.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D.首设郡县制度〖答案〗ABC〖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A项正确;秦始皇设置三公九卿,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面设置九卿,B项正确;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C项正确;关于县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76年,也就是楚武王灭掉权国(今湖北当阳县),后在其故地设县,并派遣了斗缗前去管理,因此秦始皇并非首设郡县制度,排除D项。故选A、B、C项。27.公元1069年,北宋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与此相关的变法内容是()A.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B.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训C.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D.政府招募身强体壮者为兵勇〖答案〗ABC〖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北宋。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理财”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整军”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据此可知AB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未涉及招募身体强壮者为兵勇的改革措施,D项错误。故本题选ABC项。28.如图是“1913年和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织布机数量统计图”。造成图示数字变化的因素是()A.中华民国建立 B.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答案〗ABCD〖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1913年和1921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增长的原因为: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A项正确;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民众反帝爱国运动兴起,B项正确;1914—1918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侵略中国,C项正确;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D项正确。故选A、B、C、D项。2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根本改变C.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正式确立〖答案〗AB〖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根本改变,B项正确;1952年,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C项;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AB项。30.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之后为响应这次讲话,全党和全国开展了()A.整风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反右派斗争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多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957年(中国)。1957年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两类矛盾,全党和全国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A、C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经济建设范畴,并不是为了解决材料所列的两类矛盾,排除B、D项。故选A、C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急需更多的原料、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急需不断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而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农作物产量低。这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大资产阶级强烈主张以武力开拓海外市场。另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也与其国内统治危机的加深密不可分。1889年日本农业大歉收,1890年又出现第一次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当时日本驻美大使说:“就必须把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一战也是值得的。”日本这种侵略扩张野心日益膨胀。而欧美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助纣为虐,为日本军国主义进攻朝鲜和中国提供了暗中支援。——摘编自邱若宏《浅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国际背景》材料二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发动侵犯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七七事变后,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摘编自郑剑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原因。〖答案〗(1)因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大资产阶级主张武力拓展海外市场;国内爆发经济危机;欧美列强暗中支持。(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清王朝的统治腐朽,军队腐化;日本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抗战;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的坚强抗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的帮助。(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日本)。因素:根据材料“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急需更多的原料、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急需不断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农作物产量低。这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大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衣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线抄表终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码印像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井冈山市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纤维柄613A把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二)教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课时)教案
-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唱排练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pccp管道磁性材料及投资投资发展策略建议报告
- 新疆医科大学《烹调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管幕预筑法施工技术规范
- 华图面试协议班合同
- 2025年度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米哈游创业案例分析
- 观影会的策划活动方案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学习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课题开题报告: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研究
- 教师形体与礼仪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成都师范学院
- 泰兴市黄桥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