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源8、幼儿园《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两门复习重点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幼儿的某些个别差异)精神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食粮)四、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6、7岁))六、埃里克森幼儿发展八段论:(1)婴儿期(0~1.5岁):建立基本信任.(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最重要是进食和排泄训练。(3)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3~5岁):独立性的形成(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学校的表现,(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3-6岁儿童要解决:1、发展其主动性,2、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4、5岁儿七、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幼儿在一征的变化。(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a、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d八、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到下(最先动作是头部动作,后躯干,后脚)2、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先上臂,再肘、腕)3、由粗到细(从大肌肉到小肌肉)4、有整体到局部(先是全身性到准确性)5、从无意识动作到有九、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1、头部(眼肌控制在出生初期)2、躯干部(翻身、坐)3、手臂和手(先学会拇指和四指的抓握)4、腿和脚(学会翻身、爬行)十一:幼儿心理发展:1、婴儿期和幼儿前期(0-3岁):主要内容是动作和感知。2、幼儿期(3-6岁):游戏。执拗,对父母说不。3、关键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是幼儿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4、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十三、3岁儿童能认清基本颜色,不能区分色调。4岁后,能区别各种色调十四、1、幼儿注意:3岁幼儿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幼儿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20分钟左右。2、注意力发展的特点:a、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不断十五、幼儿记忆发展特点:1、目的性(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2、牢固性(记得快忘得快)3、精确性:支离破碎、主次不分、容易混十六、发展记忆力的方法:1、让幼儿多感官的参与。2、歌诀记忆。3、提十七、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1、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性。3、自我中十八、幼儿的词汇:1-1.5岁幼儿说出第一批词。2-3岁词汇迅速增长。3岁1000个词。4岁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语言障碍)十九、1、兴趣最早出现在新生儿4-7天后。2、快乐最早出现在新生儿3-6周后。3、笑是出身之时就具备的能力,也是婴儿第一个社会性行为。二十二、2岁以前幼儿如逐渐使用“我”,自我意识已经形成。的反映。感觉是人们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第二章学前教育原则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2、狭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三、广义教育目: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四、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对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的制约②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和影响③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④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培养和创造政治人才、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促进民族、五、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从根本上说,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六、幼儿教育:1、广义幼儿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2、侠义幼儿教育: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七、幼儿教育学:专门研究3岁至入学前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八、1、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创办世界第一所幼儿园。2、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幼儿园,湖北武昌-湖北幼稚园。3、法制化:《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89、6,1996、6正是施行)。《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8,这是新中国颁发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幼儿园教育指1、洛克:1693年《教育漫话》论述“绅士教育”3、福禄贝尔: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形成独立的4、蒙台梭利:(以适应自然为教育原理)主张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制,f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1、陈鹤琴: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2、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教、学、做合一。解放儿童创造力。3、张雪门:注重课程研究,逐步形成了“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认为:十一、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是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学前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一)教育的一般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a、尊重b(二)幼儿教育的特殊原则:1、保教合一的原则(a、保育和教育是学前教教育的活动性。b、教育活动的多样)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a、十四、幼儿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工作。要求:(1)主体性(2)整体性(3)参与性(4)高效性(1)规则引导法:规则引导就是用简单易行的规则引导儿童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要求保持一致,确保儿童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证活动秩序的方法。情感沟通法是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或儿童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积(3)互动指导法互动指导就是通过促进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教师、儿童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有效地与人交往,实现教育目标的方法。(4)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儿童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达到(5)目标指引法目标引导法指教师从儿童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制定行为目标,引导儿童识别行为正误,规范儿童积极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第三章生活指导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概念: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满足幼儿一天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餐饮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人厕活动、整理活动、散步、自由活动等。二、主要活动1、餐饮活动:进餐间隔时间应为3-4小时。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a、按时吃饭,坐定进食。b、培养儿童独立吃饭2、睡眠活动:3、盥洗活动:4、入厕活动:应对2岁左右的孩子进行入厕培养。5、收拾整理活动:摆放玩具的橱柜高低,应适应儿童身高第四章幼儿园环境重点知识梳理1.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1)精心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2)精心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3)精心创设的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幼儿园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3.幼儿园环境的分类:按构成内容的性质差异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4.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6.广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环境。8.幼儿园环境的特点:(1)环境的教育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所以说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2)环境的可控性,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3)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4)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5)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10.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要素(人的要素、11.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室内环境布置的目标偏离、室内环境布置的内容不系统、教师环境创设的观念存在偏差放”孩子并为自己“松绑”;(2)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创设与分享的环境空间;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设开放、共享的教育环境;(4)营造良好的精神环13.活动区教育的功能: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14.活动区创设的原则(2)整体性原则:其一是整个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应是一个整体。其二是幼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15.班级活动区域的设计(1)活动区的内容与数量:首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来设计活动区的(2)活动区的规划与布置:活动区的规划要合理布局、活动区之间要界限活动区应当如何开展活动、活动后如何收拾整理等。16.选择活动区材料时要关注材料的品质和数量,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富性和针对性。17.常规活动区域:角色游戏区域环境设计、建构游戏区域环境设计、美工18.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19.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避免“兴师问罪”)、软化矛盾,冷静处理。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分离开来,不能有效地利用社区环境来深化幼儿园教育第五章幼儿游戏重点知识梳理征、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2.幼儿游戏的功能:(1)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促进幼儿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儿童情感健康的发展;(2)对障碍儿童具有治疗作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无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不追求固定的结果。活动的游戏机。10.结构游戏的特点: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幼儿的一种操作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造型艺术活动11.常见的结构游戏:积木游戏,积竹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12.结构游戏的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帮助幼儿掌握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有目的、独立地进行构造活动。13.表演游戏的特点:具有戏剧性、具有自娱性、具有创造性。14.常见的表演游戏:幼儿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15.表演游戏的指导:选择适合表演的文艺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16.智力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智育任务设计,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游17.音乐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音乐教育的任务设计,以音乐活动为基础的游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18.体育游戏的定义及功能:是根据体育任务设计,以展幼儿基本动作为基发性的自主”活动;幼儿游戏是“重过程”的自娱活动。段(0—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2岁);(2)依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达成度。(3)行为条件,陈述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期行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3)行为达成度,是对教育活动预期的标准,用来衡量活动的成效。行为6.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原则要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有的魅力,可以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与冲动,使幼儿具有一种“忘我”的能力,并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自发、自愿、全神贯注地投入于事情完成的过程中。10.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11.行动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必须还原为幼儿的经验(虞永平),还12.流变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或充实、或删减、或更替、或合并、或深化、或生_成。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向”,这三大取向中,教师的角色各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所差别。15.忠实取向:指的是教师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完全忠实于之前设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严格执行的过程。在忠实取向中,幼儿园教育活动就是建筑图纸,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具有一定权威的幼儿园课程专家共同设计、制定的,作为教师仅仅充当建筑工人的角色。16.相互适应取向:是将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看做是教育活动设计者与实施者之间通过协商而相互适应的过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情境下幼儿的不同反应给予不同的回应,采用不同的策略,以促进每位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的角色是积极的、主动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17.创生取向:是指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看成是教师与幼儿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在创生取向中,音乐的乐谱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键经验,是一个教育的大框架,框架之内的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即时情况、现有水平进行适度的二次创作,师幼共同围绕关键经验,在一个大框架内相互作用,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机会,这是典型的教育智慧的彰显,是创造性工作的体现。18.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问题与对策:(1)过度关注个人,而忽略全体幼儿;(2)过度时间把握欠妥;(3)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4)教师忙于“过度照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指导是必要的,甚至会推动幼儿在原有基础的跨越式发展。但指导是有前提的,教师需要明晰幼儿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困难经过自己的努力、同伴的协助是否能够有效解决,进而运用不同的鹰架给幼儿提供支持。19.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显在的或隐在的成效进行评判的一系列活动。20.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2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四个维度进行评价。22.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书写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与要求,本节将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四个维度切入,探讨设计与书写的一般要求。目标。活动目标设计与书写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性原则。24.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25.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所需要的教具、材料、26.活动过程:一般包含导入、展开、结束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撰写需要环节的展开提供线索,上一个环节的开展有助于下一个环节目标的达成与靠近,27.活动延伸:是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准备通过哪些途径使幼儿在活动中获28.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3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3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36.婴儿依恋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形、反抗形39.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音乐欣赏活动。4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类型: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活动。42.儿童绘画的发展氛围四个时期: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第七章幼儿园教育评价1.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2.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原则:计划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情况、教师的教学和指导作出评价;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2)真实性:评价的情景无论对儿童还是教师都是日常的、平时的,意味着评价本身是儿童学习的一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3)整体性:应从五大领域综合评价;应综合考虑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4)“看得见”:评价是讲究证据的,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判断,是对证据5.对活动目标的评价:的联系;三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6.对活动内容的评价是指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两方面的评价。所涉及的范围、领域相一致;是否与幼儿的能力水平相一致。其次,评价活动内容的选择还要看所选材料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一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相呼应;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顾及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水平;三是评价活动的方法是否强调并体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四是评价活动的方法是否注意到了与本活动环境和有关设备相联系。8.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1)评价教师的行为(2)评价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3)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4)评价活动的结构安排9.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1)是否与该活动内容相适应(2)是否能适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和能力(3)是否适合于教育活动的展开(4)是否充分地发挥10.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从儿童方面反映出来的教育结果。(1)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和学习态度——注意力是否集中、表现是(2)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反应——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是否(3)评价儿童对活动预期目标的是否都达成。(一)学前儿童发展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过程: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某种状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影响因素: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但遗传宿主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儿童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儿童的本能、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蒙台梭利教育法:发现儿童;吸收的心智;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自由原则(P76)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P81加德纳多层智力观与幼儿的完整学习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戈尔曼情感智力理论我国(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生理: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牙齿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感觉器官的发育P37人生第一年婴儿期,儿童心里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初生到满月(0~1个月),满月到半岁(1~6个月),半岁到周岁(6~12个月)1~3岁称为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时心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是在这个时期才逐渐齐全3~6岁是进入小学前的时期,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题目:1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如何辩证把握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2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必要性:儿童心理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4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P44~475简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6简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7简述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8简述3~6岁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P68-69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1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当于身长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其神经系统最先发育成熟;而生殖系统到儿童期末才加快发育。当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也就是性成熟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孩子一下子长大并进入青春期了。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六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心脏大小基本维持原状;2~3岁时,它的重量迅速增加到初生时的3倍,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激增到出生时的10倍。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儿童的动作发展①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②由远而近。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③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问题:1儿童半岁以后,手的动作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双手配合;摆弄物体;重复连锁动作。P37~382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无有规律。P292~2933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缺乏明确目的——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2-7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此阶段的主要特点: (1)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赖表象进行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性。儿童只能站在他的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别的事物,而认识不到还有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故又称为自我中心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2-4岁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即儿童开始出现凭借语言符号象征游戏、延迟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征外在客体的能力,但此时思维具有前概念性,徘徊于概念的一般性与组成部分的个别性之间。4—7岁为直觉思维阶段,即儿童此时已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过渡,但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节的限制。此阶段的思维既没有运算的可逆性,也没有守恒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维状态之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7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在心理上对珠子进行运算,并认为把珠子散开和埃紧是两个相反而又互补的运动,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复到起始状态。这说明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又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生了四种变化:1.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首先对事物提出一些假设,然后从假设推演出某些逻辑结论。2.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能够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对一系列推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3.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他们的认识能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形式推理。4.能够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一是组合系统;二是四群运算。儿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能够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问题:第四章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何作用?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幼儿的思维、记忆、情绪、意志等都受感知觉的影响。P772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P77~793对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噪音污染;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P91~924简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过程依靠记忆,儿童最初的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容易区分。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依靠记忆。记忆和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受记忆影响。P114-115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从再认发展到再现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先后出现)6学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表现在哪些方面?记忆广度: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记忆范围: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总之,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P118~1207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P121~1228、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符号表象记忆产生9、3~6岁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其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10简述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11怎样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12简述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记忆、思维等方面)想象与不前儿童的学习活动P147~150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感知过的情景在新情景的表现)简单的相似联想;(依靠外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没有情节的组合。(比较单一)P15214分析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表现。(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15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16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造。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类增加,以及能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P16017简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恰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想象与真实相混淆)情绪对想象的影响;(如喜欢与不喜欢)18简述4~5岁儿童想像的特点。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P168~169直观的概括(主要是对颜色的概括);动作的概括(主要根据形状进行概括);语词的概括(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P174~17520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21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前运算阶段(2~7岁):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运算阶段)发22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要说明。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直觉思维阶段(4~7岁):开始出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同时又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P182~183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复杂性、概括性等发展)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表象在思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具体形象思维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24幼儿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P185~18625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P212-21426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判断形式间接化(从基于感知的判断到基于思维的判断)判断内容深入化(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到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判断根据客观化(从生活逻辑到客观逻辑)判断论据明确化P205-207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1简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对儿童的行为有驱动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迟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工具)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情绪态度、情绪的品质特征等,都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P263~2662什么是原始情绪?它主要有几种?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情绪表达的社会化。P269~2714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有哪几个方面?请简要说明。情绪的社会化;(情绪反应与表达中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丰富: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深刻:情绪从指向事物表面到指向事物的内在特点。)情绪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进行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P269~2785学前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6简要说明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道德感的发展: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美感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理智感的发展:5岁左右理智感已明显发展起来,6岁儿童喜欢进行各种智7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成人的情绪自控;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孩子控制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P286~290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先天气质差异(出生~1岁前)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3个性初步形成(3~6岁)P325社会性发展P3551简述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P324~3252幼儿期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P328~329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P3314简述托马斯·切斯对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5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P346-3476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针对那些较低级的性格因素而言的;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P3487简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8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P359~3609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专制型:孩子受到压抑或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放任型:孩子易形成胆小、自私、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质。P362~36310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发展的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P36811简要说明(3~6、7岁)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表现。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P36912简述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的特点。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的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P373~37413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P383~3841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P391~39215简要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P402~40616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P418~419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1形成差异的原因?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父母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P10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有何优缺点?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不足:在实验室环境中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比较困难。P11~12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一、幼儿的隐性障碍—注意力缺失的表现?1、注意力持续时间(注意力不集中)2、活动量(活动量过大)3、冲动性(性急、冲动)4、协调性(肌肉动作协调性差)5、短时记忆(记忆力差、左耳进右耳出)6、人格特征(固执、暴躁、缺乏自尊、人际交往不成)三、情绪障碍一—沮丧、焦虑(一)表现:不安时哭哭啼啼、易怒、敏感、多动、紧张、沮丧。(二)沮丧的矫治:6、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方式来应对不良事(三)焦虑的矫治:2、告诉孩子你回来后会和他做些什么3、每次离家和回家要有一定的程序(二)学前教育原理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3.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即狭义教育)问题:1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动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幼儿教育性质:对3-6岁年龄阶段儿童实施的教育成为幼儿教育,广义上2、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的敏感期4、培养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目标:对把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德国福禄贝尔(P25)理论是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2游戏理论: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她认为幼儿时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3协调原理:应该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P26意大利蒙台梭利: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特点是自由发展、有秩序、生气勃勃、愉快。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批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观点: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对教师作用的观点。陶行知重要贡献是解放儿童的创造力[5个]: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5项,被称为“五指活动”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教育的一般原则(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2保(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二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特殊原则)(一)保教结合的原则: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1、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2、游戏是儿童克服紧张情绪的一种手段3、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2、游戏条件创设要求1)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间条件2)户外活动时间保障3、室内活动区的创设3、室内活动区创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培养目标、2)本班实际情况、3)本阶段的教育重点4、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注意的问题5、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活动区域时要考虑的问题1、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平面界限的划分、立体界限的划分、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2、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3、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6、管理和使用玩具和材料时应注意的方面2、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3、制定常规,养成良好习惯7、名词解释理特有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1)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2)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3)游戏是婴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1)创设游戏环境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3)观察和评估游戏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基础上进3)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2)尊重儿童的意愿。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该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让教师硬性规定。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4)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12、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的注意事项1)逐步投放多样化、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13、教师怎样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1)不强迫,让幼儿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2)鼓励儿童进行尝试,激励儿童不怕失败,在儿童集体中总是有一些儿童害怕尝试新活动或在活动区内不知如何是好3)不限制,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1、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综合,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精神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狭义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2、什么是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创设环境,以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但在学前教育中曾出现的小学化的现象,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适宜性原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4、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是什么?环境的教育性与环境的可控性。5、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精神因素?人的要素和幼儿园文化的作用十分巨大。6、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让环境蕴含目标;让幼儿感兴趣,使其增加兴趣;尽可能让幼儿感到环境是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7、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哪里?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责任感,培养幼儿合8、简述幼儿园环境的涵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精神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狭义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2)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合格的物质环境是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幼儿园应该有足够的室内和户外活动空间,应该有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同时,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也是十分必须的,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乐园。2、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园长的观念和管理水平,教师的观念、专业素质、人格品质等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又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弥补幼儿园物质条件的不足,使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9、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特点幼儿园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环境的教育性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2)环境的可控性幼儿园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精心选择,以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2、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0、简述影响幼儿园内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两方面,分别表地选择材料与安排空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1)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可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色,能切实的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参与这一过程会使幼儿实际地感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环境的创设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幼儿能够实际地2)树立正确的观念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根本保证2、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环境创设的好坏不在乎的方式和方法,并让幼儿有机会实践这些技能,在参与中获得发展。12、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身心有哪些具体影响13、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如何创设它们才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14、论述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试述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决5)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1名词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2、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活动的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内容:(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七、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七、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三)生活指导1.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4.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四)环境创设1.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概念]幼儿园环境定义: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应有变换性、多功能性,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另外,材料、玩具应当是经济的,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有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而水、沙、粘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资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及活动需要的。幼儿园环境的特点:环境的教育性、环境的可控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根据幼儿需求,有效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5点: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体现教育性,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培养幼儿主体精神,发展幼儿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合作精神,要注意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开发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经济性原则: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二、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三、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2.了解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2)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经验的交流和分享。(4)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5)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教育学模拟试题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为什么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园合作的方法夏令营活动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页)(一)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二)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三)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五)游戏活动的指导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通过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儿童可以体会也能宣泄一些消极的情感。通过角色游戏儿童可以满足其控制环境的欲望3)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从动手操作开始在组织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4)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注意事项:1)逐步投放多样化、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发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2.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七)教育评价2.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答:(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首先是指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生(2)发展性原则。幼儿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研究幼儿心理过程中点和品质的发展过程;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研究过程(3)教育性原则。研究工作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研究过程者和幼儿接触时的语言、态度,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答:(1)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2)培养幼儿对认识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发展幼儿的智力。(4)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3、简述《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答:(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以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5、幼儿教师应如何这前儿童2眼的保健?答:(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5)照顾视力差的学前儿童。(6)培养和发展学前獐的辨答:(1)营养。合理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2)疾常生长发育。(3)体育锻炼和劳动。体育锻炼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4)生活制度。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可以保证儿童进行足够的户育。(5)药物。如果用药不当或过量,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儿童季体重增长最快。(7)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7、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答:(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答: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忠于职守,身体健康”。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分为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首先素质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2)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9、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有效益的途径。答: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发送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答:符合以下七个标准的环境为幼儿园环境:(1)安全和健康;(2)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獐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答:(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情况;(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12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点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多为幼儿准备可操作的材料,理解、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2)鼓励幼儿多想多问。从三四岁开始,幼儿会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氛围,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3)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幼儿思维进行培养。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进行教育,需要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13、简述家庭教育、托幼机构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答:家长教育的作用:(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肌体的正常生长发育;(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1)辐射作用,即对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2)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的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社区教育的作用:(1)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14、简述新时代幼儿教师应如何进行角色转变。答:(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15、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答:(1)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切入。(2)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沟通;(3)应尽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有助于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和特点;(4)与家长一起制订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计划,全面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答:(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烫伤面积大,幼儿烦燥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18、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答:(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长、爱祖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3)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4)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答: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幼儿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