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与地面-地面构造(建筑构造)_第1页
楼板与地面-地面构造(建筑构造)_第2页
楼板与地面-地面构造(建筑构造)_第3页
楼板与地面-地面构造(建筑构造)_第4页
楼板与地面-地面构造(建筑构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次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次为面层和楼板。有特殊要求的地面要增设构造层,如结合层、找平层、防水层、防潮层、保温(隔热)层、隔声层等。地面组成如图3.22所示。4.3地面的构造地面通常是指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交接的水平部分,承受上部荷载,并将其均匀传给地基,有三个组成部分:面层、垫层和基层。4.3.1地面的组成

面层:指地坪层的最上面的部分,是直接经受摩擦、洗刷和承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表面层,应满足耐磨、平整、易清洁、不起尘、防水、导热系数小等要求。垫层:面层和基层之间的填充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荷载并将其均匀传给下部的基层。一般采用C10素混凝土,有时候也采用砂、粉煤灰等。基层:一般为土壤,若土壤条件较好,承载力不大时,一般原土夯实或填土分层夯实,承载力较大时,则换土或含入碎砖、砾石等。附加层:各种功能层,在面层和垫层之间,如防潮层、保温层、防水层、隔声层、管道敷设层。地面的构造做法

楼地面的构造主要指楼板层和地坪层的面层构造,这里统称为地面地面直接与人、家具、设备等接触,在人的视线范围内所占比重比较大。按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一)整体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磨石地面(三)卷材类地面(四)涂料类地面(二)块材楼地面1.地面砖、缸砖、陶瓷锦砖地面2.花岗石、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楼地面3.木制、竹制楼地面1、整体楼地面(1).水泥砂浆地面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低档地面,构造简单、坚固耐磨。1、整体楼地面1.水泥砂浆地面单层构造(基层较平整):先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再用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常温养护。双层构造:先以15-2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再以5-10mm厚1:2或1:1.5的水泥砂浆抹面。(2).细石混凝土地面在基层上浇注30-40mm厚的等级不低于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滚滚压出浆,待终凝前撒少量干水泥用铁抹子不少于二次压光。(3).水磨石地面水磨石地面的常规做法:用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

按设计图采用1:1水泥砂浆固定分格条(玻璃条、铜条或铝条等),分条高10~15mm,将地面划分成各种图案。

将1:2.5-1:1.5水泥石碴浆注入分格条内,厚度12~15mm,高于分格条1-2mm,并撒一层石渣;用滚筒压实,直至水泥浆被压出为止。

浇水养护完毕后,用磨石机三次打磨。最后一次打磨前酸洗、修补、抛光,最后打蜡保护。2、块材楼地面

块材类楼地面通常指用天然或人造的预制块材、板材镶铺在基层上的楼地面。1.地面砖、缸砖、陶瓷锦砖地面2.花岗石、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楼地面3.木制、竹制楼地面(1).地面砖、缸砖、陶瓷锦砖地面

此类地面表面光洁、耐磨、防水、耐酸碱,一般用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地面砖楼面做法:基层上用15-2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再用5mm厚1:1水泥砂浆粘贴地面砖、缸砖、陶瓷锦砖,用橡胶锤锤击,保证粘结牢固,避免空鼓,最后用素水泥擦缝。陶瓷锦砖地面用白水泥擦缝。

基层洒水湿润,刷一层水泥浆,随即铺20-3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用5-10mm厚的水泥砂浆铺黏在石板背面,将石板均匀铺在结合层上,用橡胶锤锤击,保证粘结牢固,避免空鼓,最后用素水泥擦缝。(2).花岗石、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楼地面(3)木制、竹制楼地面

木质、竹制地面是无防水要求房间采用的一类地面,是目前较常采用的一种地面。1)空铺木、竹制楼地面砌筑地垄墙铺设垫木及木格栅铺设木地板

占用较大空间、浪费材料,极少采用。2)实铺木、竹制地面龙骨式粘贴式龙骨式木、竹地面铺设截面30*40以上,上下刨光木龙骨。面层钉企口地板条高标准房间在面层与龙骨之间加铺一层毛木板。粘贴式木、竹地面在基层上铺一层人造橡胶泡沫垫,其上铺复合地板。3、卷材类地面

卷材类地面:指将卷材如塑料地毡、橡胶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