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滑动轴承_第1页
第13章 滑动轴承_第2页
第13章 滑动轴承_第3页
第13章 滑动轴承_第4页
第13章 滑动轴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3-5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简介13-6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13-3

轴瓦及轴承衬材料13-4

润滑剂和润滑装置13-2

摩擦状态13-11.了解摩擦磨损及润滑相关知识2.掌握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3.了解非液体润滑轴承的设计计算4.掌握液体润滑工作原理5.了解静压轴承和空气轴承本章基本要求13-1摩擦状态一、分类1、根据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分滑动(摩擦)轴承滚动(摩擦)轴承2、根据承载方向分径向轴承推力轴承边界摩擦:极限状态、边界膜作用;液体摩擦:两表面完全隔开;非液体摩擦(混合摩擦):部分固体凸峰接触;3、根据轴承摩擦状态分(p227,图13-1)干摩擦:两表面直接接触;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对于要求低摩擦的摩擦副,液体摩擦是比较理想的的状态,维持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是最低要求;对于要求高摩擦的摩擦副,则希望处于干摩擦状态或边界摩擦状态。摩擦:一物体与另一物体直接接触,当两者间有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接触表面要产生切向阻力(即摩擦力),这种现象称为摩擦。磨损:使摩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

单位时间里的磨损量称为磨损率。摩擦学----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摩擦--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抵抗滑动的切向阻力;磨损--由于摩擦而造成的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13-2润滑剂和润滑装置一、摩擦、磨损(frictionandabrasion)磨粒磨损

磨损的分类:疲劳磨损粘附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磨损类型

按磨损机理分按磨损表面外观可分为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二、润滑(lubricant)作用:减少摩擦损失、减轻工作表面的磨损、冷却、吸振等常用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润滑油:液体,用途最广泛润滑脂:半固体,润滑油+稠化剂,一般用于中低速固体润滑剂:主要用作油、脂的添加剂,也可单独使用,如石墨,MoS2,PTFE(聚四氟乙烯)等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及选择性能指标:粘度——液体流动时内部摩擦阻力的度量。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相距1m,面积各为1m2的两层平行液体间,产生1m/s的相对移动速度时,所需施加的力为1N,则这种液体的动力粘度为1Pa·s

运动粘度: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油性——也称润滑性,表征油中的极性分子对金属表面的吸附性能。油性好则摩擦系数小凝点——反映润滑油的低温工作性能闪点——反映润滑油的高温工作性能润滑脂的性能指标及选择针入度(稠度)——用一特制重1.5N锥形针在25°C恒温下5s内刺入润滑脂内的深度。标志润滑脂内阻力的大小和受力后流动性的强弱滴点——温度升高时,润滑脂第一滴掉下时的温度,表征润滑脂耐高温的性能耐水性——润滑脂与水接触时,其特性的保持程度润滑脂的选择原则:压力大、速度低——小针入度,反之选针入度大的润滑脂的滴点应高于轴承工作温度20~30℃,以免流失在有水或潮湿场合,应选防水性的润滑脂三、润滑装置润滑方式

人工给油;

油杯滴油;浸油润滑、飞溅给油;用油泵强制润滑和冷却。低速传动高速传动甩油环喷油润滑

油泵冷却器滴油润滑浸油润滑

飞溅润滑

针阀式油杯旋盖式油杯脂用压注式油杯绳芯针阀式油杯

油环13-3滑动轴承的结构滑动轴承组成:轴承体、轴瓦及轴承衬、润滑与密封装置滑动轴承分类:向心滑动轴承——

整体式、剖分式推力滑动轴承一、径向滑动轴承推力滑动轴承向心滑动轴承二、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结构:轴承座、轴套(整体)轴承座设有安装润滑油杯的螺纹孔轴套上开有油孔,内表面开有油槽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装拆不便,无法调整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油孔轴承座整体轴套螺纹孔三、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结构:轴承座、轴承盖、剖分式轴瓦、螺柱特点:剖分面作成阶梯状,且垂直载荷方向正剖、斜剖,装拆方便,常在轴瓦表面粘附轴承衬磨损后可调整间隙,结构复杂应用:常用

油孔双头螺柱轴承盖油槽轴承座剖分式轴瓦四、推力滑动轴承轴上的轴向力应采用推力轴承来承受止推面:轴端面、轴中段做凸肩或装上推力圆盘分类:单环式、多环式空心式、13-4轴瓦及轴承衬材料轴承材料——轴瓦和轴承衬材料主要失效:磨损,其次强度不足引起的疲劳破坏等。一、对材料的要求1、良好耐磨性、减摩性及磨合性(跑合性)2、足够的强度、塑性、顺应性3、耐腐蚀性4、导热性好、线膨胀系数小5、工艺性好6、经济性失

例磨损及胶合点蚀及金属剥落二、常用材料性能比较材料组成性能特点应用轴承合金(巴氏合金)Sn,Pb,Sb合金耐磨,磨合,导热性,油吸附性好强度小,价格贵重载,中高速青铜Cu+Sn,Pb,Al较硬,强度高,耐磨磨合性差重载,中速粉末冶金Fe+石墨Cu+石墨含油轴承韧性低平稳载荷,无冲击,中低速铸铁HT、KT轴颈硬度>轴瓦硬度轻载,低速三、轴瓦结构按构造分类整体式剖分式减摩材料——轴承衬按材料分类单金属多金属按加工分类铸造轧制轴承衬整体式轴瓦

剖分式轴瓦油孔:供应润滑油;油沟:输送和分布润滑油;进油孔油槽油沟、油孔:不能开在油膜承载区,否则,承载能力↓油沟长度≈0.8B(轴瓦宽度),即不能开通,否则漏油。注意:13-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一、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概述失效形式:胶合、磨损等设计准则:至少保持在边界润滑状态,即维持边界油膜不破裂。计算方法:条件性计算复杂1、轴承平均压力F—

径向载荷,N;d—

轴颈直径,mm;B—

轴瓦有效宽度,mm;[p]—

许用压强,Mpa。目的:防止p过高,油被挤出,产生“过度磨损”。2、验算pv值Mpa·m/s∴pv↑→摩擦功耗↑→发热量↑→易胶合目的:限制pv是为了限制轴承温升、防止胶合。∵轴承发热量∝单位面积摩擦功耗μpv二、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3、验算滑动速度v目的:防止v过高而加速磨损。已知:径向载荷F,转速n,宽径比[v],[p],[pv]。求:保证混合润滑条件下的轴颈直径d=?解:1)由:2)由:≤d≤∴例1三、推力轴承(方法同径向轴承)结构:空心、实心、单环、多环FFFF

vF

v

vvh1aah2ccvvh0bbF13-6液体动压滑动轴承一、液体动压润滑形成原理结论:平行板之间不能形成压力油膜,收敛的楔形间隙可以形成压力油膜。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1.相对滑动表面之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通称油楔);2.两工作面间要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并使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从小截面流出;3.间隙间要连续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或其它粘性流体。二.径向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过程b)n=0轴与轴瓦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