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42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做焊接保护气C.湿衣服晾干,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苹果腐烂,铜用做导线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B. C. D.3.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棕红色的气体,其中氮元素(N)的化合价为A.+1B.+2C.+3D.+4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 D.塞紧橡皮塞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反应中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2:3C.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D.若反应生成了agY和bgZ,则消耗X的质量一定大于(a+b)g7.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空气 B.牛奶 C.蒸馏水 D.氧气8.化学就在生活中,下列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空气净化、煤炭燃烧B.火药爆炸、氧气供给病人呼吸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面包发霉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海水淡化9.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核内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10.香草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B.香草醛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香草醛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8:8:3D.香草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C、D、E三种气体收集装置,不能收集的是_______,请说出原因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质量比为1:2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室中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在空气中,当温度超过40℃,白磷会燃烧,温度超过240℃时,红磷才会燃烧,它们均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①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蒸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红磷,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③待红磷燃烧结束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白磷,白磷又被点燃。实验中氧气含量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图2中__________点时(填A、B、C、D、E)红磷开始燃烧;AB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④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查阅资料可知,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的铁锈,可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14.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识空气。(组成角度)在氮气、氧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用化学用语填写:不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可用于代替氢气填充气球的是_____;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有_____;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写出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设计如图实验。I.该实验中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II.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III.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某同学用该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其它操作步骤都正确,但止水夹没夹紧,则所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结果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微观角度)①用“化学符号”或“图示”填空。图示______化学符号___N2_____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忽略空气中其它成分,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选项)。(变化角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部分组分的沸点如下:组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沸点(℃)-195.8-183.0-78.4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200℃)的钢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A.食品包装内充N2以防腐,因为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C.从冰箱里拿出汽水,瓶子外表有液珠,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D.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日本、英国、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锂离子电池中含有磷酸锂铁

。求:(1)磷酸锂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2)磷酸锂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3)计算磷酸锂铁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16.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需要用的较稀的硫酸溶液。现要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稀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加水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酒精挥发是酒精液体变为酒精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煤气燃烧是煤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所以可以用来作焊接的保护气,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水分子只是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利用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苹果腐烂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铜用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会或不会、可以或不可以等。2、B【解析】

A.导管中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好,故A正确;B.推活塞,如果气密性好,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如果气密性不好,则没有明显现象,不会有“出现气泡”这种现象,故B错误;C.注射器向外抽,如果气密性不好,抽气时外界气体会进入瓶内,会出现水柱现象;如果气密性好,抽气时内外压强差会导致一部分水进入导气管,松手后水柱会回落;故C正确;D.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故选B。3、D【解析】

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x+(-2)×2=0,得x=+4,故选D。4、A【解析】

A、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防沙降尘,故A正确;B、焚烧垃圾,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不能净化环境,故B不正确;C、要合理使用农药,不能禁止,故C不正确;D、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煤气泄漏,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故D不正确。故选A。5、D【解析】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6、D【解析】A、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一定是分解反应,正确;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2:3,正确;C、分解反应可能生成单质,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单质)和氧气(单质),所以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正确;D、若反应生成了agY和bg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X的质量等于(a+b)g,错误。故选D。7、C【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蒸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选:C。【点睛】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8、B【解析】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空气净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氧气供给病人呼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淡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C【解析】

从元素的概念出发回答此题:

A、碳元素与氢元素中子数不相同,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中子数在同一种元素中也可以不同,如氕氘氚都是氢元素,所以不能作为本质区别,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发生化学反应后,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改变,同一元素也会存在此种现象,所以不是本质区别,故B不符合题意;

C、每个元素的核内质子数是不变,不管反应前后核内质子数都不发生改变,作为元素的本质区别,故C符合题意。

D、当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核外电子数肯定发生变化,这与B相类似,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10、C【解析】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故A错误;B、香草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香草醛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香草醛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8:8:3,故C正确;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8):(16×3)=12:1: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解析】

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详解】(1)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故填:清除可燃物;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是利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故填: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是利用了隔绝氧气而灭火;故填:隔绝氧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锥形瓶B分解反应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解析】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略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和水反应。【详解】(1)a装置为锥形瓶。(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为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B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3)产生的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略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和水反应,因此可选择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D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需要密度小于空气才可收集到,因此不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原因是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点睛】本题主要考察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性质来判断,空气从上口排出即为向上排空气,反之为向下,不可通过瓶口朝下和朝上直接判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CH4、CO2、H2O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吸收白烟,加速冷却等亦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B红磷只发生缓慢氧化,消耗少量氧气红磷燃烧无法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铁丝绒表面有红棕色物质产生,试管内液面上升,上升体积约占试管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解析】

(1)①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B反应前后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C。②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甲烷、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化合物,化学式为:CH4、CO2、H2O;(2)①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蒸馏水的作用是: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吸收白烟,加速冷却等亦可);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红磷,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③因为红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使装置内的氧气含量降低,所以图2中B点时红磷开始燃烧;AB段氧气浓度缓慢下降,原因是红磷只发生缓慢氧化,消耗少量氧气;④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无法完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3),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铁丝绒表面有红棕色物质产生,试管内液面上升,上升体积约占试管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14、SO2HeO2CO2CO2+Ca(OH)2=CaCO3+H2O使氧气充分反应完大量白烟,放出热量4P+5O22P2O5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约1/5体积偏大2N2NO2C燃着的木条熄灭B【解析】

组成角度:①根据空气的成分性质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解答;②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微观角度:①根据微粒的构成、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回答;②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判断;变化角度:①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原理及氮气不能支持燃烧解答;②根据空气的成分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详解】组成角度:①在氮气、氧气、氦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二氧化硫不是空气的成分,二氧化硫在空气易形成酸雨。所以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氦气的密度较小且化学稳定,可用于代替氢气填充气球,化学式中He;氧气能供给呼吸。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有氧气,化学式是O2;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②I.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容器内压强减小,使水进入容器,根据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该实验中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使氧气充分反应完,实验结果更准确;II.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III.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约1/5体积;某同学用该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其它操作步骤都正确,但止水夹没夹紧,实验过程中的部分空气逸出,所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结果偏大;微观角度: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