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F/28/wKhkGWXg1vOAMNTQAAJ5lKjw8DU893.jpg)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F/28/wKhkGWXg1vOAMNTQAAJ5lKjw8DU8932.jpg)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F/28/wKhkGWXg1vOAMNTQAAJ5lKjw8DU8933.jpg)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F/28/wKhkGWXg1vOAMNTQAAJ5lKjw8DU8934.jpg)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1F/28/wKhkGWXg1vOAMNTQAAJ5lKjw8DU8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元杂剧的形成、发展、繁荣的过程,为后世的戏曲音乐留下了宝贵且巨大的财富,使得后世戏曲音乐可以不断发扬光大,在世界戏曲音乐的花丛中熠熠生辉。
元杂剧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汲取了其他各种音乐形式的营养,因此,元杂剧已然成为戏曲音乐的集大成者,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于音乐形式上,也表现在元杂剧题材、主题的广泛性上。元杂剧向上描述君臣之间、朝廷官员之间、政治兴衰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向下更是描述了亲人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元杂剧还在主题上为后世戏曲音乐提供了大量的范本,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戏曲音乐。
首先表现在爱情剧上,元杂剧中的爱情剧皆是以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努力冲破封建束缚、向往自由恋爱为主题,表述了男女之间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歌颂恋爱自由,富有极强的叛逆精神,对后世爱情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代《娇红记》、清代《梁山伯与祝英台》皆是受到了元杂剧《西厢记》主题内容的影响。其次表现在人民大众对抗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势力上,元杂剧《赵氏孤儿》成为该主题的典型作品。明传奇《鸣凤记》和清传奇《清忠谱》则受到了《赵氏孤儿》的影响,表现出更加深刻且强烈的道德性、批判性、人民性。受到元杂剧的主题影响的后世戏曲,不仅是简单的主题再现,同时也延续、拓展、深化了主题,使其更加丰富、饱满。
元杂剧主要是以相同宫调系统的若干曲子或者相同笛式系统的若干曲子连缀成套来进行架构的,也就是套曲联体的音乐结构。这种结构表明了有机的戏曲唱腔体制已然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形成。而且元杂剧以北曲的演唱为表演形式,其独有的北曲声腔系统,是我国戏曲声乐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推动了传统声乐的不断进步,对戏曲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代戏曲已形成以“生、旦、净、末、丑”为主要角色行当的成熟的角色分工体制,这种成熟体制的形成是跟元杂剧中所形成的角色行当体制密不可分的。如“生”角就是传承于宋金杂剧中“末泥”的角色行当,发展到元杂剧中的“末”角,再到现今的“生”角。生角主要扮演男性人物。近代不同地区不同戏剧会根据角色的年龄、性格、身份来做不同的生角划分,如老生、小生、武生等。“净”角是起源于宋金杂剧中的“副净”一角,到元杂剧中称作“净”,以脸部化妆为特点,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图案来组合成形态各异的脸谱,用以表现耿直刚烈、粗犷豪爽、冒失鲁莽、阴狠狡诈的各种男性角色。从宋杂剧以滑稽角色为主再到元杂剧以正剧角色为主,为后世戏曲音乐中的角色行当的健全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梁越《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比较》)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城比之汉唐更加广阔,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元杂剧作为元代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无论是其创作内容,还是其文学语言都有多元文化的注入。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
自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其文化也在与中原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被百姓接受,在元杂剧中便有不少涉及蒙古族文化的剧目。元杂剧中出现了很多蒙古族语言词汇,如《陈州粜米》中出现的“虎刺孩”,也作“忽刺孩”,蒙语为强盗的意思。再如在《窦娥冤》等一些剧目中经常出现的“歪刺骨”,是蒙语中骂人的话,有贱骨头的意思。元杂剧中有着大量以汉语和蒙语交杂的曲词,如《杀狗劝夫》中哥哥罚孙二在风雪中跪拜,孙二唱:“则被这吸里忽刺的朔风儿那里好笃获簌避,又被这失留屑历的雪片儿偏向我密蒙蒙坠,将这领希留合刺的布衫儿扯得来乱纷纷碎。”整段曲词就以汉语杂糅蒙语的形式描绘孙二穿着破衣烂衫长跪在风雪中的可怜场面。这样的曲词正是蒙古族文化对汉文化渗透的表现。
宋元时期,更加生活化的民间写实故事大量出现,这些故事多为“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形式。剧作家在对涉及公案题材的元杂剧创作中,往往在主线大故事中插入小故事、小插曲,来让情节更曲折、更精彩。如著名的《窦娥冤》中,窦娥受冤的故事是主线,本在窦娥“三愿”应验后,已可作为全剧精彩的结束,但关汉卿又在主线大故事后,嵌入窦娥化为孤魂让窦天章为自已洗冤的小故事,让全剧更加精彩,更受民众喜爱。
不仅如此,世俗元素的存在还为元杂剧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鬼神显应、民间信仰、算命占卜等,对剧作家的创作影响不可忽视。如《盆儿鬼》中,瓦窑神戏弄盆罐赵,是通过鬼神对恶人进行惩罚的。这些杂剧通过鬼神显应的朴素民间元素,使得杂剧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民间信仰对一些元杂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元杂剧研究方面,《桃花女》并不是一篇代表性的作品,但就民俗文化层面而言,它却具有其他剧作无法替代的价值。中国民间自古就有利用桃木来辟邪驱鬼的传统风俗,剧中桃花女就是以桃木辟邪为意象,代表下层世俗文化,来对抗剧中代表精英文化的周公,最后“桃花女”的胜利也象征着下层世俗文化的胜利。这些世俗元素在元杂剧中的大量出现,不仅让杂剧受众面更广,而且也丰富了其意义。
(摘编自王垚峰、王军涛《再论元杂剧之“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杂剧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B.元杂剧中出现的套曲联体的音乐结构,表明我国的戏曲音乐已形成有机的戏曲唱腔体制。
C.戏曲中的“净”角以脸部化妆为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其脸谱来推测出该角色的大致性格。
D.《桃花女》颇具研究价值,它的出现标志着当时下层世俗文化打破了上层精英文化的垄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杂剧涉及的题材广泛,所写的内容可以大到君臣之间,也可以小到邻里之间,这使元杂剧成为当时戏曲音乐的集大成者。
B.《西厢记》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歌颂恋爱自由,富有极强的叛逆精神,它在文学上所呈现的艺术价值要高于《赵氏孤儿》。
C.元杂剧中有蒙古族词汇,还出现了蒙汉语交杂的曲词,这说明蒙古文化对元杂剧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D.元杂剧《窦娥冤》和《盆儿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在内容上都含有鬼神显应等世俗元素,情节都较为曲折,跌宕起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元杂剧在主题上深刻影响后世戏曲音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清代戏曲《桃花扇》继承了元杂剧表现历史兴衰的传统,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B.元杂剧的许多作品取材于宋金杂剧,如元杂剧的《墙头马上》就取材于宋代的杂剧。
C.元杂剧非常重视歌舞戏,往往通过歌舞来表现剧情中需要深刻剖析的人物内心情感。
D.近代戏曲仍沿用“旦”这个名称,会根据角色的年龄、身份来做不同的旦角划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元杂剧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花
司马大院一派忙碌。大门外,张灯结彩,悬挂青花瓷王旗,客厅里准备案墨、茶水、点心,一群下人忙得团团转。司马弓十分高兴,不时指挥着下人的工作。几串长长的鞭炮挂在竹竿上,准备燃放。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就等着大批商户的到来。可是司马弓万万没有想到,他等了好久都没有一个客商前来拜访。司马弓开始有些急躁了,他和下人们开始张望,可是街上除了很少的行人,并没有客商的踪影。大头忍不住了问道:“师父,客商怎么还不来啊?”
司马弓狠狠瞪了他一眼说:“急什么?等一会就来了。”嘴里这么说,却忍不住又一次张望。此时的薄家客厅里外都是客商,约有几十个人,有的在客厅签约,有的在外头花园聊天。其中一位客商对夏鱼儿说道:“我看今年司马家是没啥人去了。司马弓弄了那么一手,反倒弄巧成拙,他的一些老客户都不愿再和他做生意了。”
夏鱼儿笑着说:“那是各位看得起我们薄家,夏鱼儿深表感激。”
那位客商接着说:“不过,多亏那位任先生当场揭破司马弓,不然我们都要被蒙在鼓里。”任凭风就在旁边,听见商客们这么一说不由哈哈大笑。
司马弓带着大头等几个徒弟,怒气冲冲地向薄家走去,手里还抄着家伙,气势颇为壮观。街上的行人看到他们,指指点点,有好事者干脆跟在他们身后。
司马弓带人直奔客厅,见到薄家如此热闹,想到自家的冷清,更加气愤,大声喊叫:“夏鱼儿!你给我出来!”
不一会儿夏鱼儿、任凭风和几个商人一起从后院走了出来,看到司马弓,她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
夏鱼儿上前迎着司马弓,故作无知状,笑道:“司马先生,你要干什么,你也是来和我签约的吗?”
司马弓听见夏鱼儿这么一说,又看看一大群客商,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不禁愤怒地骂道:“呸,你少说风凉话,我正要问你!你为什么要争夺我的客户?”
夏鱼儿又好笑又好气,回答道:“司马先生,我怎么争夺你的客户啦?人家要买我的瓷器难道我还把人家赶出去不成”
司马弓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干脆不再理会夏鱼儿,转向客商们游说:“各位先生昨晚宴会上,你们可都是答应过要和我签约的呀!”
一客商站了出来,说道:“司马先生,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们只是参加宴会,并没有答应谁什么。”
司马弓一下子就急了:“参加我的宴请,就是答应和我签约,这不明摆着的吗?昨晚是我出钱,不是薄家出钱!”
另一客商也站了出来说道:“司马先生,据我所知,瓷王出钱宴请,这是你们景德镇的惯例,和签约并没有必然关系。我去年就参加薄太太的宴请,可我第二天也没有和她签约,这很正常!”大家听到这段对话都议论纷纷,对司马弓的说法也显得颇为不满,怎么能这样做生意?这不是强买强卖吗还带人拿着棍子,这像什么话!
司马弓见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愤怒地大叫:“大家别忘了,今年我是瓷王!”
一客商走过来故作认真地对司马弓说道:“司马先生,我们都承认你是瓷王,昨天在宴会上已经向你表示了祝贺。你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再一次向你表示祝贺!”
大家听到这么一说都哄笑起来。
司马弓一时找不到理论的对手,正四处张望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任凭风,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对手,他走到任凭风面前,趾高气扬地说道:“任先生,你一言不发,好像很沉得住气嘛!”
任凭风笑道:“司马老兄,你今天好像很沉不住气嘛。”
有人笑起来。司马弓一下子被任凭风反将了一军,感到很没面子,一边指着任凭风,一边叫道:“我算明白了,怪不得那天青花瓷王评选你会跳出来,硬说薄家样瓷被人调换了,敢情你和薄家早有勾结,看薄家输给我,你就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今天的事情全部因你而起,你,你要·····负全责。”
任凭风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问题全部都出在我身上,你刚才就该直奔我来,弄得我闲着无事,在一边站了好半天。”
众人又大笑起来。这时任凭风忽然脸色一正:“青花瓷王评选,薄家样瓷被人调换,当场所有评委皆有定论。若不是确有疑点,就算我任凭风巧舌如簧,岂能瞒过在场数百位瓷商行家的眼睛。至于我嘛,既然说得出,就一定担得起,现在那些样瓷尚封存在商会仓库,我可以和你去见官,仿瓷再精妙,和真正的薄家瓷器,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司马先生,你意下如何?”
司马弓一时气结,只好说道:“你,你,算你厉害,咱们走着瞧!”
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司马弓像一只斗败的公鸡,灰溜溜地走出薄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欲抑先扬,先渲染司马大院的忙碌景象,体现司马家的期待之情,与后文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B.无客商前来,手下很急躁,但司马弓却说“急什么”,体现了他的沉稳内敛、冷静理智的性格特征。
C.夏鱼儿是薄家的掌柜,她诚信经营,为人机智幽默;薄家瓷器品质精良,引得客商纷纷与其签约。
D.司马弓气势汹汹来到薄家,先后与夏鱼儿、客商和任凭风发生争论,可见他没有弄清矛盾的症结所在。
7.关于文中客商们与司马弓的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商们认为瓷王宴请只是景德镇的惯例而已,与签约无必然关系。
B.客商们之所以不与司马弓签约,主要是厌烦其强买强卖的处事风格。
C.客商们虽承认其“瓷王”.称号却未与司马弓签约,并没有违反既定规则。
D.客商们的“哄笑”体现出对司马弓的嘲讽之意,侧面勾勒了其丑态。
8.围绕着客商签约订货的事情,司马弓经历了几次情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9.“任凭风”这一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穆公大悦,遂与烛武歃血为誓,反使杞子、逢孙、杨孙三将,留卒二千人助郑戍守,不告于晋,秘班师而去。
晋营于函陵,攻围如故。郑伯谓烛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晋兵未退,如之奈何?”烛武对曰:“闻公子兰有宠于晋侯,若使人迎公子兰归国,以请和于晋,晋必从矣。”石申父曰:“武劳矣,臣愿代一行。”乃携重宝出城,直叩晋营求见。文公曰:“若欲我退兵,必迎立公子兰为世子,且献谋臣叔詹出来,方表汝诚心也。”
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权詹对曰:“臣闻“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今晋人索臣,臣不往,兵必不解。是臣避死不忠,而遣君以忧辱也。臣请往!”郑伯曰:“子往必死,孤不忍也!”叔詹对曰:“君不忍于一詹,而忍于百姓之危困,社稷之陨坠乎?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君何爱焉?”郑伯涕汨而遣之。
晋侯见叔詹,喝曰:“汝执郑国之柄,使其君失礼于宾客,一罪也;受盟而复怀贰心,二罪也。”命左右速具鼎镬,将烹之。叔詹面不改色,拱手谓文公曰:“臣愿得尽言而死。”文公曰:“汝有何言?”詹对曰:“君侯辱临敝邑,臣常言于君曰:“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返国,必伯诸侯。”及温之盟,臣又劝吾君:“必终事晋,无得罪,罪且不赦。”天降郑祸,言不见纳。今君侯委罪于执政,寡君明其非辜,坚不肯遣,臣引“主辱臣死”之义,自请就诛,以救一城之难。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晋国之法,固宜烹矣!”乃据鼎耳而号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为戒!”文公悚然,命赦勿杀,曰:“寡人聊以试子,子真烈士也!”加礼甚厚。不一日,郑伯立公子兰为世子,晋师方退。
(选自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B.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C.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D.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子,指古代诸侯王嗣子之称号,在明清两代为亲王嗣子的称号。
B.“解”是“解除”的意思,与“庖丁解牛”的“解”字含义相同。
C.寡人,与“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同义,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烈士,文中指刚强不屈、有抱负、志向高远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穆公不仅和烛武歃血盟誓,停止攻打郑国,还派遣自己的将领和士兵守卫郑国,共同对付晋国,衬托出烛武能言善辩的形象特点。
B.为了让晋军撤退,烛武又为郑伯出谋划策,让他接得到晋侯宠爱的公子兰回到郑国做世子,从而得到晋侯的谅解,以达到最终撤军的目的。
C.晋侯认为叔詹执掌郑国权力却让郑伯失礼于宾客,并且在接受盟约后却又怀有二心,要对他处以死刑,没想到叔詹却不惧刑罚,誓死力争。
D.叔詹和烛武一样,都很讲究谋略。他列举自己在不同时期对郑伯的言行,在晋侯面前树立自己仁智忠勇的形象,最终被晋侯赦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郑伯谓烛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晋兵未退,如之奈何?
(2)乃据鼎耳而号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为戒!”
14.叔詹说服郑伯让自己前往晋军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一“屠”字,把风当作刀,希望清风“杀掉”暑热,却不能成功,表述了诗人对暑热的强烈憎恶。
B.落日本该下山,诗人却写它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
C.颔联由描写转入议论,写人们担心江海枯竭,连上天也害怕银河干枯,直接表述对民生的忧虑。
D.颈联宕开一层,诗人因暑热而思冰雪,由热思寒,从而触发了对清凉世界昆仑山和蓬莱岛的联想。
16.本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宏观的意象,呈现出洞庭湖境界广阔、气魄宏大的特点。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和“_______”两句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和普通的市井生活,打破了纯自然的景物描写,使画面顿时生动丰富了起来。
(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阐明实施礼仪教化的具体措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2年6月20日,95岁的词作家乔羽病逝。作为一位高产词作家,乔羽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一千多首①的歌曲。好歌之所以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久唱不衰,关键在于它能表述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愿,和大多数人的心灵跃动合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感情共鸣。跟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②,定然不可能流行开来,也不可能广为传唱。乔羽那些近乎白描的歌词记录了几代中国人的日常:我们的孩子如何长大,青年如何恋爱,老人如何度过晚年,千千万的普通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过活。
“歌这东西,必须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喜欢,所以既要有动人的感情又要平白如话,我不喜欢③,就喜欢直来直去地写非常简单的大白话。”乔羽说。他在《中国歌海词丛》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小小院落也要是有趣的,吸引人的,不能是维生素片剂,得是新鲜的瓜果梨桃。
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传统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乔羽幼小的心里,他也愿意与时俱进,并不排斥新事物;他的歌词中,既有着古典情韵,也有着现代浪漫。他曾在自己的文集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18.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而环境因素主要是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这是造成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当今社会,家长对电子设备的管控不足,②,往往一看就很长时间,这促使了近视的发生发展。
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但不可治愈”。有两点要强调。③?解析是“不可以”。近视之后,眼轴会变长,这个改变是不可逆的。二是近视可以“被治愈”吗?解析也是“不可以”。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只能通过光学矫正(配戴眼镜等)让孩子获得良好的视力,但却不能改变眼球已经发生的结构变化。因此,家长一定要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定期带孩子检查眼睛。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B.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C.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显示了先
贤对“志”的重视。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袁隆平立志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对于青年人来说,立志非常重要。立志可以让人明确一生的方向,可以激励一个人奋勇前行,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解析和解答
1.D(“它的出现标志着当时下层世俗文化打破了上层精英文化的垄断”错误。原文是说“'桃花女”的胜利也象征着下层世俗文化的胜利”,并不是说《桃花女》使“当时下层世俗文化打破了上层精英文化的垄断”。)
2.D(A.“这使元杂剧成为当时戏曲音乐的集大成者”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说“元杂剧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汲取了其他各种音乐形式的营养,因此,元杂剧已然成为戏曲音乐的集大成者”。B.“它在文学上所呈现的艺术价值要高于《赵氏孤儿》”错误,原文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C.“这说明蒙古文化对元杂剧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错误,原文是“自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其文化也在与中原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被百姓接受,在元杂剧中便有不少涉及蒙古族文化的剧目”,元杂剧只是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不能说蒙古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
3.A(A.是说清代戏曲《桃花扇》在主题上受到元杂剧的影响。B.是说元杂剧在题材上受到宋金杂剧的影响。C.是对元杂剧这种戏曲表现形式的解说。D.是说戏曲角色的延续。)
4.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即元杂剧为后世的戏曲音乐留下了宝贵且巨大的财富。(1.分)接着从主题题材、唱腔体制、角色行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分)具体阐述了元杂剧的重要影响。(1分)
5.①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汲取了其他各种音乐形式的营养形成的,在当时已经成为戏曲音乐的集大成者。(1分)②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1分)③元杂剧受到民间故事的影响,涉及公案题材的元杂剧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形式。(1分)④此外,世俗元素的存在还为元杂剧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丰富了元杂剧的意义。(1分)
6.B(“体现了他的沉稳内敛、冷静理智的性格特征”错误,根据原文“他等了好久都没有一个客商前来拜访。司马弓开始有些急躁了,他和下人们开始张望、可是街上除了很少的行人,并没有客商的踪影”可知,司马弓只是表面镇定,但内心“开始有些急躁了”,选项“沉稳内敛、冷静理智”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7.B(“主要是厌烦他强买强卖的处事风格”错,根据原文“我看今年司马家是没啥人去了。司马弓弄了那么一手,反倒弄巧成拙,他的一些老客户都不愿再和他做生意了”“不过,多亏那位任先生当场揭破司马弓,不然我们都要被蒙在鼓里”“青花瓷王评选,薄家样瓷被人调换,当场所有评委皆有定论····-·司马先生,你意下如何”可知,司马弓是靠弄虚作假获得“瓷王”称号,客商们一约主要是对他人品和产品质量的不信任,“厌烦他强买强卖的处事风格”于文无据,与原文表述不符。)
8.①被评选为瓷王宴请客商时非常得意,充满期待:②未有大批客商前来,感到焦急:③看到客商齐聚薄家,非常气愤:④与客商论争时被驳斥的哑口无言,气急败坏;⑤被任凭风揭穿评选瓷王的真相后,沮丧逃跑。(每点1分,全对得6分)
9.①暗示了故事的前因。任凭风曾向客商们揭穿司马弓,致使客商不与司马弓签约。②使情节波澜起伏。从情节发展过程来看,任凭风的出现,引出了司马弓的第三次争吵,让小说产生波澜,情节摇曳变化。③将矛盾冲突推向高潮并圆满收束。任凭风当众揭露司马弓弄虚作假的事实,并要求见官,司马弓落荒而逃,矛盾冲突得以平息。(每点2分)
10.C(句意:石申父入城回复郑文公。郑文公说:“我没有有儿子,听说子兰以前有梦征,立为世子,是社稷的福气。但叔詹是我的股肱大臣,怎能离开我左右?”)
(“郑伯曰”中,依据“曰”的内容可知,意思是“郑伯说”,前后应断开,排除AD;“孤未有子”中,“子”做宾语,其后断开:“梦征”指公子兰之母燕姑梦伟丈夫持兰草以赠一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11.B(“与‘庖丁解牛,的“解”字含义相同”错,“庖丁解牛”的-“解”字是“肢解分割”的意思。)
12.B(“到郑国做世子”错,根据“闻公子兰有宠于晋侯,若使人迎公子兰归国,以请和于晋,晋必从矣”可知,烛之武只是建议郑伯派人迎公子兰归国,并未说“做世子”。让公子兰作世子是晋文公的要求。)
13,(1)郑伯对烛武说:“秦军撤退,是依靠了你的能力。晋兵不撤退,拿他怎么办呢?”(得分点:谓,兵,判断句,如之奈何,每点1分,共4分)
(2)(叔詹)于是攥着鼎耳大声哭号说:“从今以后,服侍君侯的以我叔詹为戒!”(得分点:据,号,自今已往,以詹为戒,每点1分,共4分)
14.①晋侯要求,自己不去,晋军不会撤退。2自己不去,就会让郑伯担忧受辱,是臣下不忠的表现。③自己不去,会导致百姓陷于危困,国家就会灭亡。(每点1分,共3分)
文言译文:
秦穆公很高兴,于是就和烛武歃血为盟,让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将领和留下二千士卒帮助郑国防守,没有告诉晋国,、秘密撤军回去了。
晋军在函陵扎营,仍旧攻围郑国。郑伯对烛武说:“秦军撤退,是依靠了你的能力。晋兵不撤退,拿他怎么办呢?””烛武回答道:“听说公子兰受宠于晋侯,如果派人迎公子兰归国,来请求晋国退兵,晋侯一定会答应。”石申父曰:“烛大夫劳累半天了,臣愿代替他走一遭。”于是,携带重宝出城,直达晋军大营求见。晋文公曰:“如果想要我退兵,必须迎立公子兰为世子,并且把谋臣叔詹献出来,才能表现郑国的诚心。”
石申父入城回复郑文公。郑文公说:“我没有儿子,听说子兰以前有梦征,立为世子,是社稷的福气。但叔詹是我的股肱大臣,怎能离开我左右?”.叔詹说:“臣听说‘君主有忧患是臣子的耻辱,君主受到耻辱那么臣子应该以死保全'。今晋人索要臣,臣如果不去,晋军必然不退。这是臣避死不忠,让君主受辱。臣请求去晋营!”郑伯说:“您去晋营必死,我不忍心!”叔詹对曰:“主公不忍心让我去死,难道主公忍心百姓的危困、社稷的灭亡吗?舍弃一个臣子来救百姓而安社稷,有什么舍不得呢?”郑伯只得挥泪送叔詹去晋营。
晋侯见了叔詹,大喝:“你执掌郑国的权力,让国君失礼于宾客,此一罪也;和晋国结盟而又怀二心,此二罪也。”使人赶快架上油锅,准备将叔詹烹死。叔詹面不改色,拱手对晋文公说:“请让我把话说完再处死我”。晋文公说:“你有什么话?”叔詹回答说:“君侯屈尊光临敝国,臣对主公说:‘晋公子贤明,其左右都是将相之才,如果返国,一定会称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研咨询-电机行业市场调查、产业链全景及市场需求规模预测报告(2025版)
- 2025年01月中国贸促会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体格检查课件
- 人类的生殖系统课件
- Unit+3+Weather+Part+B 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Unit 1 Keeping Healthy Lesson 1【知识精研】五年级英语下学期同步备课(人教新起点版)
-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Day 7 Day 8 【知识精研】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课件
- 6.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课件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课件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风冷热泵主机改造-模块机汇总
-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申请表
- 牡丹区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 职业卫生工程控制技术课件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II)
- 高中英语常用词汇表(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 16万吨_年液化气综合利用装置废酸环保综合利用项目环境报告书
-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品牌简单之道讲义
- 水转印检验规范(吉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