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将心比心》教学反思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将心比心》教学反思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将心比心》教学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四年级语文下《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将心比心”是一个成语,其意思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学校语文四班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以诚待人”为专题,要求同学在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的同时,思索课文中讲解并描述的动人的故事,并从中受到启示。如在做人处事方面要做到老实守信;懂得什么是尊严,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酬劳;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学会尊敬他人,关爱他人,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教学《将心比心》时,让同学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沟通,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体会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两处最感人的人物的语言描写,画上波浪线,并在旁边批注。〔指名沟通〕

生:“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盼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我们在生活中要想获得别人的援助,自己就要先去关怀、援助别人,要有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生:“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高校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盼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舞。”

〔我们在生活中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舞,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舞别人。这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师:这两处语言描写真让人感动,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境界。如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爷爷让座,一位年轻的阿姨扶着一位晕车的老奶奶下车,一位大哥哥帮小同学背书包,请仿照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生:当老爷爷感谢我时,我会亲热地说:“不用谢,我的爷爷和您年龄差不多,我盼望他乘车站着时,也有少先队员主动为他让座。”

生:当老奶奶感谢我时,我会亲切地说:“不用客气,我的妈妈和您年龄差不多,她也常常晕车,我盼望她晕车时,也有人扶着她。”

生:当小同学感谢我时,我会微笑着说:“这点小事,不值得谢,我的妹妹比你小点儿,我盼望她上学时,也有人帮她背书包。”

思索

同学仿照人物的语言描写,不仅学会了表达方法,还受到了“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可谓一箭双雕。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习语言,重在径直汲取和积累语言。假如积累的语言在脑海中长期不运用,那么这些语言也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因而,要不断地将积累的语言成为动态,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我们学习生字新词时,可以采纳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这样同学既掌控了生字的音、形、义,又化静态的积累为动态的运用,一举多得。同时,我们也可以仿照课文中新涌现的语言现象让同学进行仿照。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进行了人物语言的仿写,这看起来不难,但有的同学对语言中“人称”的指代不明白,表达不够清晰。于是,教学中提供了一些情景,让同学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爷爷、老奶奶、阿姨、小同学等,并开展合理的想象,真实的对话让同学学会了语言描写。

语文教学要以课文里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展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同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