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_第1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_第2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_第3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_第4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师教案样本四班级人教版语文老师教案1

《乌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强意识和独立生活的技能,以及她对生活的喜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提高同学独立阅读的技能,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技能。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索作为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自主技能?

4.创新目标:引导同学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索。

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同学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预备:同学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老师制作教学幻灯片。

学法引导

(-)老师教法

老师指导同学进行讨论性学习,激发、鼓舞同学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技能在讨论、发觉、合作、沟通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进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欢乐。培育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同学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沟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同学自己去发觉问题,引导同学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索,想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同学互助解疑,在争论沟通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略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激发爱好)

2.同学回顾内容,提出疑难,展示自学;老师梳理、归纳同学提出的问题。

二、创设条件

1.置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异的事。请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学习,谈一谈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题,引起同学思索、争论,并让同学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同学是一种确定,一种熬炼。)

三、组织讨论

1.激情:乌塔和中国学校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缘由是什么?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呢?现在,请同学们自愿结组,选择你感爱好的话题,分组争论:

(1)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可不能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自强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分?怎样才算自强?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2.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3.小结,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a、我们应当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靠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技能。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预备。

c、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强精神、生活阅历、生活技能,只有通过时间才能熬炼出来。

(深入讨论课文内容,扩高校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同学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畅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熬炼了语言表达的技能。)

四、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五、布置实践作业:(任选两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看法。

2.回想自己游玩过哪些地方,请选取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文并茂,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3.日记一篇:(题目)从《乌塔》想到的

四班级人教版语文老师教案2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控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的意义,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忱。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同学搜集有关张骞出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

一、沟通资料,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沟通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沟通。

(1)小组沟通,老师巡察指导。

(2)全班沟通,各组相互补充,老师随机予以评价,对仔细搜集资料的同学予以鼓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沟通: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同学读文状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精确、声音嘹亮。(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后依据要求评议。)

三、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

1、同学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索: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沟通。随机指导同学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交口称誉”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异、赞美……

(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索以下问题:张骞在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沟通,老师巡察。

3、全班沟通。依据同学沟通状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同学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拓丝绸之路不辞辛苦;

(3)从“他耐烦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预备着”,“忍受着酷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坚决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立场”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4、指导同学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索: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沟通: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末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到底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说明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末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沟通:最末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拓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那么讲了开拓的过程。

老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奇妙地把开拓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连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那么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索: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沟通: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沟通和人类文明进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情感升华

老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同学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第一次出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的使命,但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军事的状况,了解了匈奴的很多内情让汉武帝知道和中亚、西亚各国如何打交道。正由于如此,在后来的战事中张骞才能以他对匈奴的广博知识节节获胜……)

五、复述课文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受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象一座友情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们更应当感到骄傲,由于甘肃的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一名小导游,给到甘肃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介绍这令我们骄傲的丝绸之路。

1、小组内相互练习说。

2、全班沟通,依据同学沟通状况,随时提示同学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

四班级人教版语文老师教案3

《电脑住宅》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预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展的今日,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掌握、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一般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索:电脑住宅与一般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异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索的痕迹。

2.学习小组沟通、争论。

3.集体沟通:

(1)依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整,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同学沟通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才有了这一栋栋奇妙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异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假如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沟通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正确住宅。

四班级人教版语文老师教案4

《乌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提高同学独立阅读的技能,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技能。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索作为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自主技能?

4.创新目标:引导同学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索。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略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爱好)

2.同学回顾自己的读书,表达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

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索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讨论

1.依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爱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开展辩论。

分组,沟通想法。

两组之间开展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肯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预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学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熬炼自己的技能。

五、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讨论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爱,请选取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四班级人教版语文老师教案5

《草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漂亮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同学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听了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观赏着草原漂亮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今日,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闻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老师随时梳理同学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留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老师相机指导。

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仔细,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沟通,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老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沟通探讨,了解同学的学习状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刚才老师参加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加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许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状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同学参加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同学板书时,老师要关注同学的错别字。〕

2随机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展示课件),加深同学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欢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肯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

3鼓舞同学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