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AGE第页/共页6.1.10中华人民共和同环滑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全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1.立法目的和作用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和建设项日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举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举行跟踪监测的主意与制度。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计划和建设项日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同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该依照本法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藏匿、平等,综合考虑计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加环境影响评价。2.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L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计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辟利用计划,应该在计划编制过程中组织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计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计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该对计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计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计划审批机关。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计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丁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天然资源开辟的有关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应该在该专项计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举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计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前款所列专项计划中的指导性计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计划的详细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第十条专项计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包括下列内容:(一)实施该计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第十一条专项计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计划,应该在该计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编制机关应该仔细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该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用或者不采用的说明。第十二条专项计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计划草案时,应该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计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该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举行审查。审查小组应该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计划草案时,应该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根据。在审批中未采用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该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计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该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显然不良环境影响的,应该及时提出改进措施。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按照建设项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口的环境影响评价采取分类管理。详细内容见《建设项日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包括的内容见6.6.7节相关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避免与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计划,按照建设项口举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举行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举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计划所包含的详细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l)评价单位资质第十九条采纳委托为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该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主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资质证书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名单,应该予以公布。为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第二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该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日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2)公众参加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日,建设单位应该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用或者不采用的说明。3)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第二十二条建设项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日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该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洋工程建设项日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部门应该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记下表之日起15日内,分离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二十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异常性质的建设项日;(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同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口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4)重新报批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日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该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该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该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1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5)其他相关规定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该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举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建设项目投人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举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该查清缘故、查明责任。对属于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编制不实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照本法第下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属于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失职、读职,对依法不应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予以批准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4.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计划编制机关违抗本规矩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赋予行政处分。第三十条计划审批机关对依法应该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计划草案,依法应该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计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赋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赋予行政处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愿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卜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赋予行政处分。海洋工程建设项日的建设单位有前两款所列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罚。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依法应该举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依法批准,审批部门擅自批准该项日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赋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三条采纳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负责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审批中收取费用的,由其卜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赋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法赋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为加强对建造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造市场秩序,保证建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造业健康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造活动,实施对建造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本法所称建造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造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建造活动应该确保建造丁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造工程安全标准。2.建造许可1)建造工程施工许可建造工程开下前,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丁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丁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造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应该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该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2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在建的建造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该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造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造工程恢复施工时,应该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1年的丁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该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造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该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放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该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2)从业资历从事建造活动的建造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该具备的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有与其从事的建造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从事相关建造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法律、行政规矩规定的其他条件。从事建造活动的建造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丁程监理单位,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造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造活动。从事建造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历证书,并在执业资历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造活动。3.建造工程发包与承包。l)普通规定建造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该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该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建造工程发包与承包的招标投标活动,应该遵循藏匿、平等、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挑选承包单位。建造工程造价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藏匿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发包单位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2)发包建造工程依法采取招标发包,对不适于招标发包的可以直接发包。建造丁程采取藏匿招标的,发包单位应该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发布招标公告,提供载有招标工程的主要技术要求、主要的合同条款、评标的标准和主意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的程序等内容的招标文件。开标应该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光、地点藏匿举行。开标后应该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程序对标书举行评价、比较,在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投标者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建造工程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由建设单位依法组织实施,并采纳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建造工程采取招标发包的,发包单位应该将建造工程发包给依法中标的承包单位。建造工程采取直接发包的,发包单位应该将建造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倡导对建造工程采取总承包,禁止将建造工程肢解发包。4.承包承包建造工程的单位应该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大型建造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造工程,可以由两个以卜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采取联合共同承包的,应该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5.建造工程监理国家推行建造工程监理制度。国务院可以规定采取强制监理的建造工程的范围。采取监理的建造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应该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实施建造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该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造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应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该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平等地执行监理任务。6.建造安全生产管理建造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建造工程设计应该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造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建造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按照建造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日,应该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建造施工企业应该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该对施工现场采取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造物、构筑物和异常作业环境可能造成伤害的,建造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建造施工企业应该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矩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建造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造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造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由建造施工企业负责。采取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顺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建造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诲培训I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建造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矩和建造行业安全规则、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涉及建造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计划;没有设计计划的,不得施工。7.建造工程质量管理建造丁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造丁程安全标准的要求,详细管理主意由国务院规定。国家对从事建造活动的单位稚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建造工程采取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将建造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该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该采纳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建造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设计文件选用的建造材料、建造构配件和设备,应该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建造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选用的建造材料、建造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养商。建造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造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工程设计的修改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建造施工企业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建造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丁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造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造施工企业应该修复。交付竣工验收的建造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造工程质量标准,有残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建造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建造工程采取质量保修制度。6.l.1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于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为了加强对建设丁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管理,保证建设丁程勘察、设计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建设丁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本条例所称建设丁程勘察,是指按照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丁程条件,编制建设丁程勘察文件的活动。本条例所称建设丁程设计,是指按照建设丁程的要求,对建设丁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举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丁程设计文件的活动。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该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国家鼓励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新型材料和现代管理主意。2.资质资历管理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单位,采取资质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建设丁程勘察、设计业务。禁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名义承揽建设丁程勘察、设计业务。禁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建设丁程勘察、设计业务。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执业资历注册管理制度。未经注册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不得以注册执业人员的名义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未受聘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不得从事建设丁程的勘察、设计活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和执业人员注册证书,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丁程勘察、设计发包依法采取招标发包或者直接发包。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采取招标发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计划评标,应该以投标人的业绩、信誉和勘察、设计人员的能力以及勘察、设计计划的优劣为根据,举行综合评定。建设丁程勘察、设计的招标人应该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候选计划中决定中标计划。但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标人认为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候选计划不能最大限度满意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的,应该依法重新招标。下列建设丁程的勘察、设计,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直接发包:①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②建造艺术造型有异常要求的;③国务院规定的可以直接发包的其他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发包方不得将建设丁程勘察、设计业务发包给不具有相应勘察、设计资质等级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发包方可以将囫囵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发包给一个勘察。设计单位;也可以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分离发包给几个勘察、设计单位。除建设工程主体部分的勘察、设计外,经发包方书面愿意,承包方可以将建设工程其他部分的勘察、设计再分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不得将所承揽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转包。承包方必须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内承揽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业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应该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程序。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应该签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方与承包方应该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费、设计费的管理规定。4.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编制建设丁程勘察、设计文件,应该以相关规定为根据:①项日批准文件;②城市计划;③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④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丁程,还应该以专业计划的要求为根据。编制建设丁程勘察文件,应该真切、确切,满意建设丁程计划、选址、设汁、岩土治理和施丁的需要。编制计划设计文件,应该满意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该满意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丁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丁图设计文件,应该满意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该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同家规定的标准。除有异常要求的建造材料、专用设备和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养商。建设单位、施丁单位、监理单位不得修改建设丁程勘察、设计文件;确需修改建设丁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应该由原建设丁程勘察、设计单位修改。经原建设丁程勘察、设计单位书面愿意,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丁程勘察、设计单位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发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该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有权要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举行补充、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内容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设单位应该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应该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举行实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方可使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该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该及时解决施工中浮上的勘察、设计问题。5.监督管理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的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冰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承揽勘察、设计业务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设置障碍,不得违抗国家规定收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该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举行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投诉。6.2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重点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适用范围、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相应的标准级别,了解其他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适用范围、标准的分级及执行相应的标准级别,了解其他污染物排放标准。6.2.l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口标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别为3类:一类区为天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异常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计划中决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普通工业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丁业区。功能区的划分是按照不同功能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实现对不同保护对象举行分区保护而制定的。一类区以保护天然生态及公众福利为主要对象,二类及三类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对象。2)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是对应于不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不同保护对象而建立的评价和管理空气质量的定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3)常规项目的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制定了9种污染物在不同取值时光情况下的各级别的浓度限值,其中包括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人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扩散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日和扩散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2)地表水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水域环境功能:根据地表水水域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以下5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天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扩散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扩散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普通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普通景观要求水域。对应地表水上述5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5类,不同功能类别分离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3)常规项目的标准限值4)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主意5)水质评价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按照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举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丰、平、枯水期特征显然的水域,应分水期举行水质评价。扩散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项日应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以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挑选的特定项目。3.地下水质且标准(GB/T14848—93)l)适用范围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主意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标准适用于普通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2)地下水质量分类根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以下5类。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根据,主要适用于扩散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根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V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按照使用目的选用。3)地下水水质监测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举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2次(丰、枯水期)。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锅、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4.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J3020—1993)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标准适用于城乡扩散式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包括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凝聚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亦应参照使用。2)水质分级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以下2级。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二级水源水:水质受轻度污染,常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规定,可供生活饮用。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丁艺举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及主管部门批准。5.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以下4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天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卤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普通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辟作业区。污水扩散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鱼类泅游通道。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了城市5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l)标准值2)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0类标准:适用于休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异常需要安宁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离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l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主意。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天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2)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按照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3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天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扩散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天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普通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3)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天然生态,维持天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三级标准。8.其他环境质置标准除上述7类标准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如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6.2.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按照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人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按环境要素分,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环境噪声等污染控制标准。从适用对象上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可分为普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的企业、行业的污染源。行业性排放标准是对一些异常行业和个别重点污染行业、综合生产丁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特点,对排人环境的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综合性的和行业性的排放标准都是国家排放标准,不交错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优先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l)适用范围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标准设置了3项指标体系:①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③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2)标准分级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3)排气筒高度有关规定(l)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标准中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造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郑重50%执行。(2)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丁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3)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4)新污染源的排气筒普通不应低于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郑重50%执行。4)常规项目的排放限值现有污染物源大气污染物中常规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氯化氢)的排放限值和新污染物源大气污染物中常规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氯化氢)的排放限值详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6297-1996)所列。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l)适用范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错执行的原则,有行业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强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2)标准分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排向不同受纳水体执行的级别不同。排人GB3838-2002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人GB3097-1997中h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人GB3838-2002中Ⅳ、V类水域和排AGB3097-19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人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GB3838-2002中I、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19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3)污染物分类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偶尔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4)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相应的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的规定。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相应的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的规定。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光,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详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列。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标准共分4类:I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央区;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如有几个施丁阶段同时举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l)标准适用范围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2)标准分级标准对排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不同功能区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3级用E人GB3095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而且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排人GB3095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人GB3095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3)标准值标准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和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排放的上述控制项目的浓度限值,且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是对上述控制项目的不同排气筒高度的排放量的限制。4)标准实施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督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l)适用范围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年限规定了工业炉窑烟尘、生产性粉尘、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该标准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2)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离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3095-1996)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造施工暂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强污染负荷。3)烟囱高度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丁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造物时,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最高建造物3m以上。各种丁业炉窑(或排气筒)高度倘若达不到前两条规定的,其烟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l)适用范围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年限现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ir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使用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2)适用区域划分及年限划分(1)适用区域划分类别。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类区和二、三类区系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区域。标准中的“两控区”是指《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帅所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范围。(2)年限划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Ⅱ时段:2001年1月1日起(3)禁止新建的锅炉类型。一类区内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4)新建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如下。Ⅰ.燃煤、燃油(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按照锅炉房装机总容量。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40U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决定,但不得低于45m。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造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造物3m以卜。Ⅱ.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的规定。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标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决定,但不得低于8m。Ⅲ.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倘若达不到(1)、(2)的任何一项规定时,其烟囱SO2、NO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一1997)l)适用范围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从保护环境的需要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选址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填埋场人场要求,填埋作业要求,封场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该标淮只适用干牛活垃圾处置,不适于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处置。2)填埋场的选址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计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天然保护相一致。(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①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天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异常保护的区域内;②居民密集居住区;③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④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⑤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3)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包括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1.0mg/m3。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离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规定的相应级别指标值执行。排人GB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排人GB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人GB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4)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其他项目,视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l)适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居民小区和丁业企业内自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l)控制项口及分类。按照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污染物控制项日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挑选控制项目两类。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通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挑选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持久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项。基本控制项目必须执行。挑选控制项目,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污染物的类别和水环境质量要求挑选控制。(二)标准分级。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挑选控制项目不分级。Ⅰ.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人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普通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Ⅱ.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人GB3838地表水皿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H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Ⅲ.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人GB3838地表水Ⅳ、V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IV.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按照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3)标准值。(4)取样与监测。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标准分级。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施条件,将标准分力三级:①位于GB3095一类区的所有(包括现有和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一级标准;②位于GB3095二类区和三类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分离执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其中2003年6月30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标准的时光为2006年1月1日;2003年7月1日起新建(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必新建(包括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的大小由环境影响评价决定。(2)标准值(3)取样与监测。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点设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的浓度最高点;甲烷监测点设于厂区内浓度最高点。采样频率,每2h采样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4)污泥控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举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处理后的污泥迸行填埋处理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处理后的污泥农用时,其污染物含量应满意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的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水资源用于农业、工业、市政、地下水回灌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行业采购工作经验分享
- 2025-2030全球镀镍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液密柔性非金属导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水电解用全氟磺酸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半自动焊接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癸二酸二酰肼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小尺寸工业平板电脑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二氧化碳捕获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叉车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制药用乙酰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中医诊疗方案肾病科
- 2025年安庆港华燃气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供电所所长个人工作总结(2篇)
- 玩具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春节节后复工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及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四川广安发展建设集团限公司第一批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水带业务操作规范一人两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