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关键工序1、土方开挖①挖土标高:土方开挖一般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及边坡的稳定。如采用机械挖土,深度在5m内,可一次开挖,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30c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边挖边修坡,保证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凡挖土标高超深时,不准用松土回填到设计标高,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砼填实至设计标高。当土挖到设计标高,而全部或局部未挖至老(实)土时,必须通知设计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按GB50202-2002质量规范。②挖土边坡值规定:挖土边坡值是根据土的物理性质(内摩擦角、粘结力、湿度、质量密度等)确定,按GB50202-2002质量规范。③为确保土方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坑内排水和地面截水、降水、排洪工作。地面截水:最简易截水方法是利用挖出之土沿基坑四周或迎水面筑高05.-0.8m的土堤截水,同时将地面水通过场地排水沟排泄。对一般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的排水沟与建筑物四周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应不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应不小于20m。Ⅰ基坑排水:适用于浅基础或水量不大的基坑,在基坑底做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在基坑边一侧、二侧或四周设排水沟,在四角或每30~40m设一个直径(或边长)0.7~0.8m的集水井。排水沟和集水井应在基础轮廓线以外,排水沟边缘应离开坡脚不小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小于0.3m,沟底坡度是0.1~0.5%,排水沟应比挖土面低0.3~0.5m。集水井底比排水沟低0.5~1m。井壁用木、竹、混凝土管等作简易支撑加固。集水井的水用泵或人工排出坑外。排水沟与集水井随着基坑的分层挖深而加深,始终保持基坑的干燥。Ⅱ人工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挖土前,在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埋入低于坑底的井点滤水管或管井,上口与总管连接抽水,使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0.5~1m,以便在无水干燥的状态下挖土,同时也可防止流砂现象和增加边坡稳定。井点降水法往往会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安全,应采取一定措施,对建筑物加以保护。井点的选用范围按GB50202-2002规范。④基坑(槽)验槽,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共同赴现场观察检查,并做好验槽记录。2、地下防水验收a.材料质量: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的材料质量必须按材料验收规定进行验收。b.基层要求:①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起砂现象。②基层表面须平整,其平整度用2m长的直尺检查,基层与直尺间的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且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③基层表面应清洁干净。基层的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圆弧形的半径为100~150mm)。c.铺贴卷材的规定:①基层表面宜干燥。平面铺贴卷材时,卷材可用沥青胶结材料直接铺贴在潮湿的基层上,但应使卷材与基层贴紧;立面铺贴卷材时,基层表面应满涂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卷材即可铺贴。②铺贴石油沥青卷材必须用石油沥青胶结材料;铺贴焦油沥青卷材必须用焦油沥青胶结材料。
防水层所用沥青:其软化点应较基层及防水层周围介质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高出20~25℃、且不低于40③粘贴卷材的沥青胶结材料的厚度一般为1.5~2.5mm。④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不应小于100mm,短边不应小于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⑤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mm处。在所有转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可用两层同样的卷材或一层抗折强度较高的卷材)。⑥粘贴卷材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层和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搭接缝必须用沥青胶结材料仔细封严。最后一层卷材贴好后,应在其表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厚度为1~1.5mm的热沥青胶结材料。⑦采用“内防内贴”或“外防外贴”、“外防内贴”等施工方法完成的卷材防水层,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按规定做好保护层。d.细部构造处理要求①卷材防水层错槎接缝的处理:防水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之前,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清理干净。卷材有局部损伤,应进行修补后方可施工。此处卷材应用错槎接缝,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应小于150mm。②油毡防水层与管道埋设件连接的处理:卷材防水层与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的连接处,如预埋套管带有法兰时,应将卷材粘贴在法兰上,粘贴宽度至少为100mm,并用夹板将卷材压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352515梁和柱453525有垫层基础35无垫层704、防水混凝土a.材料要求①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等级强度并有出厂产品合格证及复验报告。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如掺用外加剂,亦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如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混凝土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②砂、石: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技术指标应符合GB50208-2002《防水砼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③水: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④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具有产品合格证,通过试验确定后应用。⑤钢材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性能。b.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要点①检查内容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施工缝、变形缝及预埋件穿墙管道的处理;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和强度。②质量控制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选定配合比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抗渗标号提高0.2MPa,其他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Ⅰ.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Ⅱ.含砂率以35~45%为宜,灰砂比应为1:2~1:2.5。Ⅲ.水灰比不大于0.55。Ⅳ.坍落度不大于50mm,如掺加外加剂或采用泵送砼时,入泵坍落度为100~140mm。Ⅴ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其含气量应控制在3~5%。③防水混凝土应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掺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选用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应用机械振捣密实。④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固定模板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以及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止水措施,一般采用在螺栓或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环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设备用的锚栓等预埋件,应在浇捣混凝土前埋入。如必须在混凝土中预留锚孔时,预留孔底部须保留至少150mm厚的混凝土。当预留孔底部的厚度小于1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固措施。⑤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一般宜留在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身上。墙体设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时,应留在结构的变形缝处。在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和灰砂比应与混凝土的材料和灰砂比相同。⑥防水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防水混凝土不宜采用电热法养护。采用蒸汽养护时,不宜直接向混凝土喷射蒸汽,但应保持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湿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并应采取措施排出冷凝水和防止结冰。蒸汽养护的升温速度:对表面系数不小于6的结构,不宜超过6℃/h,对表面系数为6和大于6的结构,不宜超过8℃/h。恒温温度不得高于50℃⑦抗渗试块的留置组数可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但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试块应在浇灌地点制作,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块应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留制试块,强度试块必须按施工规范的规定留制。⑧变形缝、穿墙管件的构造和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对于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必须进行观察检查并检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⑨附加的沥青胶结材料防水层应涂刷均匀,无漏涂和脱层,其配合比符合要求。5、土方回填a.填方的厚度控制以及压实的要求:填方每层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视土的性质和使用的压(夯)实的机具性能经试验而定,如无试验数据可按GB50202—2002规范。表6.3.3确定。利用运土工具压实填方时的每层填土最大厚度执行GB50202—2002规范。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冬期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时适当增加。填方中不得含冻土块及填土层受冻。铺土厚和平整度可用小皮数杆控制,每10~20m或100~200m2b.回填土的含水量的控制: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少压实可预先试验求得。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GBJ201-83规范。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围内(使用振动碾时,可控制在-6~+2%范围内)。工地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适宜。c.填土的边坡控制按GBJ201-83规范。d.填方的基底处理的规定。填方的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a.基底上的树墩及主根应拨出,坑穴应清除积水、淤泥和杂物等,并分层回填夯实。b.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地面下的填方或厚度小于0.5m的填方,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c.在土质较好的平坦地上(地面坡度不陡于1/10)填方时,可不清除基底上的草皮;但应割去长草。d.在稳定山坡上填方,当山坡坡度为1/10~1/5时,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坡度陡于1/5时,应将基底挖成阶梯形,阶宽不小于1m。e.当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碾压密实后方可填方。f.在水田、沟渠或池塘上填方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石块、砂砾、矿渣等方法进行处理后,方可填土。g.填方基底为软土时,大面积填土应在开挖基坑前完成,尽量留有较长的间歇时间;软土层厚度较小时,可采用换土或抛石挤淤等处理方法;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可采用砂垫层、砂井、砂桩等方法加固。h.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应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暗塘等。如杂填土堆积的年限较长且较均匀时,填方前可用机械压(夯)处理。填方基底在填方前和处理后应进行隐蔽验收,作好记录。即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或会同设计到现场观察检查,并查阅处理中中间验收资料,经检验符合要求后作出验收签证,方能进行填方工程。二、特殊工序地下防水工程适用于以沥青胶结材料铺贴的地下卷材防水工程。卷材防水层应铺贴在下列基层上:整体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的水泥砂浆找平层;整体的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找平层。1、材料要求1.1卷材防水层是用卷材以沥青胶结材胶合的一种防水层。位于地下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耐腐蚀的和柔韧性较好的卷材和玛蹄脂。耐酸玛蹄脂应采用角闪石棉、辉绿岩粉、石英粉或其他耐酸的矿物粉为填充料,耐碱玛蹄脂应采用滑石粉、温石棉、石灰石粉、白云石粉或其他耐碱的矿物粉为填充料。1.2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不得采用纸胎油毡。因纸胎油毡的胎芯采用原纸,其中草浆含量大于60%,故紧度大,疏松度不够,吸水率大,吸油率小,以致延伸性小、强度低、耐久性差,遇水容易膨胀、腐烂。1.3地下工程卷材外表质量:不应有孔眼、断裂、叠皱、边缘撕裂。表面防粘层应均匀散布及油质均匀、无未浸透的油层和杂质,受水后不起泡、不翘边,冬季不脆断。2、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要点2.1检查内容材料质量、基层要求、铺贴卷材的规定、细部构造处理要求。2.2质量控制a.材料质量: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的材料质量必须按材料验收规定进行验收。b.基层要求:①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起砂现象。②基层表面须平整,其平整度用2m长的直尺检查,基层与直尺间的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且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③基层表面应清洁干净。基层的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圆弧形的半径为100~150mm)。c.铺贴卷材的规定:①基层表面宜干燥。平面铺贴卷材时,卷材可用沥青胶结材料直接铺贴在潮湿的基层上,但应使卷材与基层贴紧;立面铺贴卷材时,基层表面应满涂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卷材即可铺贴。②铺贴石油沥青卷材必须用石油沥青胶结材料;铺贴焦油沥青卷材必须用焦油沥青胶结材料。
防水层所用沥青:其软化点应较基层及防水层周围介质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高出20~25℃、且不低于40③粘贴卷材的沥青胶结材料的厚度一般为1.5~2.5mm。④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不应小于100mm,短边不应小于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⑤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mm处。在所有转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可用两层同样的卷材或一层抗折强度较高的卷材)。⑥粘贴卷材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层和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搭接缝必须用沥青胶结材料仔细封严。最后一层卷材贴好后,应在其表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厚度为1~1.5mm的热沥青胶结材料。⑦采用“内防内贴”或“外防外贴”、“外防内贴”等施工方法完成的卷材防水层,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按规定做好保护层。d.细部构造处理要求①卷材防水层错槎接缝的处理:防水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之前,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清理干净。卷材有局部损伤,应进行修补后方可施工。此处卷材应用错槎接缝,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应小于150mm。②油毡防水层与管道埋设件连接的处理:卷材防水层与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的连接处,如预埋套管带有法兰时,应将卷材粘贴在法兰上,粘贴宽度至少为100mm,并用夹板将卷材压紧。在夹板下面应有软金属片、石棉纸板、再生胶油毡等衬垫。如预埋套管无法兰时,应逐层增设材料附加层,在第一层卷材铺贴后,随即铺贴一层圆环形及长形卷材附加层,并用沥青麻丝缠牢,照此铺贴第二层及以后各层卷材和附加层。最后一层卷材和卷材附加层做完后,应缠上沥青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厨房合作合同范本
- Module7 Unit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包装制品订购合同范本
- 动力柜安装合同范本
- 3人购车合同范例
- 公寓前台转租合同范本
- 冷链运输合同范本简易
- 加工装饰合同范本
- 出资赠与协议合同范例范例
- 第1课 两弹元勋国脊梁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 利用“自然笔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获奖科研报告
- 焓湿图的应用实例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校高职单招综合素质测试题(含答案)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2023春)(附参考答案)
- DB37T 4242-2020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实施规程
- 学生班级卫生值日表模板下载
- 《是谁觉醒了中国》
- 劳务派遣服务方案与服务流程图
- 初一经典、励志主题班会PPT(共63张PPT)
- 儿童血尿的诊断思路
- 2022立足岗位秉承工匠精神PPT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