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附有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附有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附有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附有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附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选择题[复制]您的班级:[单选题]*○八(2)班○八(4)班1.1923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三大通过决议: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单选题]*A.独立自主作出重大决策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D.确立国共合作基本方针(正确答案)2.“(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单选题]*A.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正确答案)B.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推动D.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25年”可知当时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促进了国民党组织和纪律的发展,也使得国民党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和支持。故选A。3.(美育)右图所示歌曲在北伐战争中响彻大江南北。歌词中的“大联合”是指[单选题]*A.革命统一战线(正确答案)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爱国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大联合”是指革命统一战线。故选A。4.(跨学科.数学)下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单选题]*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正确答案)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26年”可知,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由图表可知,国民党党员中农民和工人所占比重较高,这说明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更多农民、工人加入国民党。故选C。5.(历史解释)下面是1926年6月和1927年6月中国农会组织情况表。农会人数(单位人)变化的原因是[单选题]*A.广东地区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最严重B.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进行社会动员(正确答案)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D.国民政府连续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6.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了()[单选题]*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正确答案)D.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7.(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适合用于描述下图事件的是[单选题]*A.南湖集会党旗扬,从此黎民始见光B.泣鬼惊神第一枪,从来弱小变强梁(正确答案)C.秋收起义路漫长,举兵反蒋道苍茫D.消息忽传倭寇败,漫卷诗书喜欲狂答案解析:[解题思路]观察图片可知,这一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故选B8.(跨学科.地理)观察下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单选题]*A.秋收起义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正确答案)B.南昌起义后,共产党向广州转移C.按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土地革命D.运用游击战术粉碎国民党“围剿”9.(美育)1928年1月,井冈山地区的遂川县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一歌谣可用于研究[单选题]*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正确答案)D.红军长征漫漫征程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28年1月,井冈山地区”“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工农翻身掌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故选C。10.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等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单选题]*A.维护国共合作B.注重军民关系(正确答案)C.强调农业生产D.重视城市起义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损坏东西要赔”可知,中国共产党有严明的纪律,注重军民关系。故选B。11.(初高衔接)“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锣鼓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对此,毛泽东说:“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这说明土地革命[单选题]*A.巩固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B.粉碎了国民党的包围封锁C.发展壮大了革命有生力量(正确答案)D.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可知,土地革命壮大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故选C。12.(历史解释)毛泽东主义绝不只是苏维埃战略的创新版,也不是正统列宁主义的范例,而是一种为适应中国(20世纪)20-30年代之军事政治国情而作出的原创性思想。此评价主要是基于毛泽东[单选题]*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正确答案)B.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C.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13.在“学习党史”活动中,某班同学制作了如下展板。这一展板的主题应是[单选题]*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人民军队的建军历程(正确答案)D.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史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材料中“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工农革命武装”“古田会议”等,都是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史事。故选C。14.(历史解释)有学者指出,红军长征开始后,重要的会议有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应当强调,遵义会议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会议不能代替的,是这一系列会议的卓越代表和伟大标志。这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单选题]*A.成功地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正确答案)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从根本上纠正了“左”的错误D.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种子15.某校学生编排历史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以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单选题]*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正确答案)16.(时空观念)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单选题]*A.国民革命军北伐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正确答案)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D.人民解放军跃进大别山答案解析:[解题思路]由图片中文字信息“全军累计总行程65000余里”“瑞金”*会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故选B。17.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单选题]*A.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B.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C.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正确答案)D.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历时两年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C。18.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材料中的“武装宣传”是指[单选题]*A.太平天国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建立革命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题思路]根据材料“《红星照耀中国》”“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可知,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故选D。19.(家国情怀)下表内容是对红军长征的有关论述,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共同结论是[单选题]*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长征中得到集中体现B.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行动C.为理想信念而艰苦奋斗是长征胜利的法宝(正确答案)D.长征展现出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20.“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到分到田。租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睡前仔细看一遍,三更半夜捻着睡。做梦也在大声喊,万岁万岁毛委员。”该歌谣生动地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