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产品责任法_第1页
第6章 产品责任法_第2页
第6章 产品责任法_第3页
第6章 产品责任法_第4页
第6章 产品责任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产品责任法本章重点

1.产品责任法的概念与特征2.疏忽说、担保说和严格责任说3.美国的产品责任法4.欧盟各国的产品责任法5.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6.中国的产品责任法关键术语

产品责任

缺陷

侵权

疏忽

明示担保

默示担保

严格责任(无过失责任)

抗辩

承担疏忽

相对疏忽

海牙公约

规则原则产品质量责任消费者权益。第一节

产品责任法概述一、产品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为产品有缺陷,从而给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这个概念,产品责任具有以下3个特征:1.产品责任是由产品的缺陷引起的所谓产品缺陷(defect),是指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是指在生产者或销售者把该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缺陷。判断一种产品责任是否具有不合理危险性的标准,是该产品在预见的可能使用的范围内是否具有合理、可靠的安全性。(1)设计方面的缺陷。(2)生产方面的缺陷。(3)指示方面的缺陷。。2.产品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违约的民事责任一般以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基本的依据。而产品责任中的侵权责任不是以过错责任为必要条件,只要有因为产品的缺陷而造成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事实,侵权责任即告成立。3.产品责任是一种损害赔偿责任就赔偿金额而言,产品责任案件的赔偿金额一般要比货物买卖法中案件的索赔金额大得多。赔偿金额必须一次性支付,并且不得扣除原告可能从其他途径取得的任何补偿或津贴,例如,保险赔偿或者社会救济等。。二、产品责任法的概念与特征产品责任法(ProductLiabilityLaw),是指调整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和使用者之间,因为产品缺陷而形成的侵权赔偿关系的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产品责任法具有下列3个特征:1.产品责任法实行侵权责任原则,突破了传统的契约原则2.产品责任法基本上属于带有强制性的公法范畴3.产品责任立法的目的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三、产品责任法的发展。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在美国,平均每年有超过950万起由产品缺陷造成的非致命人身伤害,有9万件产品责任的诉讼在美国法庭备案。在美国,随着2007年6月中国“二甘醇牙膏”的下架、“缺陷轮胎”的召回以及2007年8月中国“有毒玩具”的两次召回等事件的发生,“中国制造”保卫战迫在眉睫。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主要是州法,而不是联邦统一的立法。为了统一各州的产品责任法,美国商务部在1979年1月提出了一项《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草案)(DraftUniformProductLiabilityLaw),供各州采用,现已基本被大多数州所采用。。一、产品责任诉讼的理论依据

1.疏忽说疏忽说又称疏忽责任原则。所谓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出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不仅包括实际生产上的缺陷,而且包括为使产品安全使用必须的各种要素,包括标签、说明书、包装、提醒用户注意事项等),而且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对此造成的损失及责任应由生产者、销售者承担。当原告以疏忽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时,应负责举证责任,即原告必须对此造成的损失提出证据证明:(1)被告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即被告有疏忽之处;(2)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另外,如果由于原告自己疏忽造成了损失,原告有可能就不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疏忽在英美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在以疏忽为理由提起诉讼时,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因为这不是根据合同提起的诉讼。作为原告的一方,就不仅限于买方,而且可以扩及到其他有关的人,如买方的家人、亲友、来访者以至旁观者或过路的行人等,只要他们是由于该产品的缺陷而使其人身安全、财产受到损害,都可以对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提起疏忽之诉。2.违反担保说违反担保说又称担保责任原则,是指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瑕疵,卖方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的担保,例如违反了产品应具有商销性的默示担保或违反了产品必须适合一般用途或特定用途的默示担保等。。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按照美国普通法的原则,凡依合同提起的诉讼,原告与被告之间必须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这一原则对于买卖合同所引起的一般性的货物品质、规格、数量等问题的诉讼无疑是适宜的,但对于涉及产品责任的诉讼就显得不合适了,因为产品责任法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有鉴于此,美国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对以违反担保为理由提起的产品责任的诉讼,逐步从纵横两个方面放宽和取消了对双方当事人要有直接合同关系的要求。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各州的判例和法律并不完全一致。。3.严格责任说严格责任说又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指责任方已经合理的注意,但产品还是有缺陷,对产品的消费者造成伤害。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对使用者或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并因此使他们的人身受到损害,生产者、销售者就无权推卸责任,或产品存在的缺陷,使产品的消费者的财产受损失,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对消费者保护最有利、最充分的一种原则,所以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对原告来说,以严格责任为依据对被告起诉是最为有利的,因为严格责任原则消除了以违反担保或以疏忽为理由提出损害赔偿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1)严格责任是一种侵权行为之诉(2)在以严格责任为理由起诉时,原告毋需承担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因为它要求卖方承担无过失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原告的举证责任仅限于:第一,证明产品确实存在缺陷或不合理的危险;第二,正是由于产品的缺陷给使用者或消费者造成了损害;第三,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是生产者或销售者把该产品投入市场时就有的。二、被告可以提出的抗辩1.承担疏忽(ContributoryNegligence)与相对疏忽(ComparativeNegligence)承担疏忽是指原告(受害者)在使用被告所提供的有缺陷的产品时自身也有疏忽之处,由于双方面的疏忽而使原告受到伤害或损失。在以疏忽为依据提起的产品责任诉讼中,如果一旦确认原告有“承担疏忽”,原告就不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或承担责任。但是近年来,美国许多州已通过立法或判例放弃了承担疏忽原则而采用相对疏忽原则。。相对疏忽是指尽管原告方面的确也有一定的疏忽,但仍可要求被告赔偿,法院只是按原告的疏忽在引起损害中所占的比重,相应减少其索赔的金额,即被告赔偿的金额要扣除原告自身疏忽的损失,即“按比例分摊责任”,由双方承担。2.担保的排除或限制(DisclaimerorLimitationofWarranties)美国统一商法典允许卖方排除其对货物的明示担保和默示担保(如商销性和适合特定用途的担保等)。按照美国1974年Magnuson-MossWarrantyAct法的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消费交易中,卖方如有书面担保就不得排除各种默示担保此外,这项抗辩仅能对抗以“违反担保”为理由起诉的原告,而不能用来对抗以“疏忽”为理由起诉的原告。。3.自担风险(AssumptionoftheRisks)所谓自担风险是指(1)原告已经知道产品有缺陷或带有危险性;(2)尽管如此原告也甘愿将自己置于这种危险或风险的境地;(3)由于原告甘愿冒风险而使自己受到损害,被告都可以提出“自担风险”作为抗辩。无论原告是以被告违反担保为由起诉或以疏忽为由起诉或以严格责任为由起诉,被告都可以提出“自担风险”作为抗辩。4.非正常使用产品或误用、滥用产品(UnnormalorMisuseorAbuseoftheProducts)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如果原告由于非正常地使用产品或误用、滥用产品,使自己受到伤害,被告可以以此为理由提出抗辩,要求免除责任。。5.擅自改动产品(Subsequentalteration)如果原告对产品或其中部分零部件擅自加以变动或改装,从而改变了该产品的状态或条件,因而使自己遭受损害,被告就可以以原告擅自改变产品的状态或条件为理由提出抗辩,要求免除责任。6.带有不可避免的不安全因素的产品如果某种产品即使正常使用,也难以完全保证安全,而且权衡利弊,该产品对社会公众是有益的,是利大于弊的,则制造或销售这种产品的被告可以要求免除责任。。三、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原告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1.对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如果原告由于产品的缺陷,遭受人身伤害,他可以向被告要求如下赔偿:

(1)痛苦与疼痛;(2)精神上的痛苦和苦恼;(3)收入的减少和挣钱能力的减弱;(4)合理的医疗费用;(5)身体残废。。2.财产损失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赔偿通常包括替换受损坏的财产或修复受损财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3.商业上的损害赔偿商业上的损害赔偿通常是指有缺陷的产品的价值与完好、合格的产品的价值(一般为合同价金)之间的差价。4.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如果有过错的被告全然置公共政策于不顾,受损害的原告可以要求法院给予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四、美国产品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与条件(一)产品的定义(二)产品缺陷的定义与分类1.产品缺陷的定义2.产品缺陷的种类(1)制造缺陷(2)设计缺陷(3)警示缺陷(三)产品责任法主体及其范围(四)受保护的人与受保护的利益。五、产品责任法对国际商务的影响1.关于管辖权问题“长臂法”(Long-ArmStatute)“最低限度的接触”(MinimumContact)2.关于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的产品责任诉讼中,按照美国的冲突法规则通常是适用损害发生地法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即产品在什么地方对消费者或用户造成了损害,就适用那个地方的法律来确定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第三节

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一、《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的指令》的主要内容

1.采取无过失责任的原则(LiabilityWithoutFault)《指令》明确规定,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受害的消费者只须证明他受到损害和产品有缺陷的事实,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可使该产品的生产者承担责任,而毋需证明生产者有过失。这就是无过失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2.关于生产者的定义3.关于产品的定义4.关于缺陷的定义5.关于损害赔偿。6.对产品责任的抗辩(1)无罪则①该生产者并没有把该产品投入市场;②引起损害的缺陷在生产者把产品投入市场时并不存在,或者证明这种缺陷是后来才出现的;③生产者制造该产品并非用于经济目的的销售或经销;④该缺陷是由于遵守公共当局发布的有关产品的强制性规章而引起的(如汽车尾气排放限制);⑤按照生产者将产品投入市场时的科技、知识水平,该缺陷不能被发现;⑥零件的制造者如能证明该缺陷是由于产品的设计所致,而不是零件本身的缺陷,亦可不承担责任。。(2)时效在产品责任诉讼中,时效已过也是重要的抗辩理由。《指令》对时效作了如下规定:①受损害者的权利自生产者将引起损害的产品投入市场之日起10年届满即告消灭,除非受害者已在此期间对生产者起诉。起诉后不受时效限制。②各成员因必须在其立法中规定提起损害赔偿的时效,从原告知道或理应知道受到损害、产品有缺陷及谁是生产者之日开始计算,该诉讼时效为3年。对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没有作出规定,由相关国家的国内法规定。(3)赔偿的最高额二、欧盟各国贯彻执行《指令》的情况。三、《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1.适用范围2.关于产品的定义3.关于缺陷的定义4.关于责任主体5.归则原则6.赔偿和免责7.时效。第四节

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一、《海牙公约》对产品、损害及责任主体的规定1.产品2.损害3.产品责任二、《海牙公约》对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的规定。1.适用侵害地国家的法律

如果侵害地国家同时又是:(1)直接受害人的惯常住所地;(2)被请求承担责任人的主营业地;或者(3)直接受害人取得产品的地方,则应适用侵害地国家的国内法。2.适用直接受害人的惯常居所地国家的法律如果直接受害人的惯常居所地国家同时又是:(1)被请求承担责任人的主营业地;或者(2)直接受害人取得产品的地方,则应适用直接受害人惯常居所地国家的法律。3.适用被请求承担责任人的主营业地的国家法律如果上述2种情况都不适用,则除非原告基于侵害地国家的国内法提出其请求,应适用被请求承担责任人的主营业地国家的国内法。。第五节

中国的产品责任法一、中国产品责任法概述二、中国产品质量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一)中国产品质量法的特点(二)中国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三、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一)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2.标准化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