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祁县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A.内阁只是内侍机构B.宦官职掌裁定权C.皇帝专制皇权至上D.丞相制度被废除2.澳大利亚人维杜卡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其中应不包括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C.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3.明末,一些文人对代代相传的话本编辑、加工,并模拟话本进行小说写作,又通过书商的大量刊印、发行,使白话小说在当时社会流传甚广。明末白话小说广为流传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B.印刷技术不断革新C.封建社会逐渐由盛转衰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4.钱穆先生说,“始皇既卒.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A.用人不当,政治腐败 B.统治残虐,民心思变C.强推郡县,地方离心 D.刑法严苛,文化专制5.历史发展的链条并非光滑平直,而是由一个个节点串连。1945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年,中国A.赴美参加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各党派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写道:“我早就听说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的态度很坚决。他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A.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B.“一国两制”方针不能动摇C.谈判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惟一途径D.武力收回香港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7.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48个。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D.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8.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近代化 B.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航程已萌发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D.新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国学教育并存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A.反教皇是政治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主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0.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来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11.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青年》等杂志纷纷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五一运动史》《劳动者底觉悟》等文章,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种现象表明A.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B.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C.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D.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12.在美国,众议员和国家主要官员由民选产生,任期有明确限制,还赋予议会弹劾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州政府和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也是由民选代表或代理人组成。这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自古以来,国家作用与市场因素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推手,而对其作用的界定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市易法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券,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王安石以为“市易之法成,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六)。但在此法实行的二年,政府收息钱九十六万缗,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而私营的大小贩则不是无利可图就是赔本,甚至负债累累,纷纷破产。甚至还出现了“市易务于御街东廊置叉子数十间,前后积累果实,逐日差官监卖,分取牙利”。(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二0)(1)根据材料一从实施目的、实施效果的角度简要评述市易法。材料二:(一)……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四)……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五)……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八)……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2)材料一、二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国民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原因。材料三: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14.(20分)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T列材料:材料一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的变革导致用人方式发生的变化。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顺应了这一变化?(2)概括材料二两人的政治主张。结合商鞅变法,说明他们主张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内阁的地位、性质与宦官专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宦官没有裁定权,裁决权属于皇帝,故B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专制皇权至上的产物,故C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与宦官专权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宦官专权的根源出发,即可得出“君主专制”的结论。2、A【解析】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维杜卡1897——1920年居住在北京,他不可能现场报道火烧圆明园,A符合题意,故选A;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BCD都发生在维杜卡在北京居住期间,都可成为维杜卡报道的素材,不符合题意,排除。3、D【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小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因此这时期白话小说的流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已经松动,而非在明代开始松动,A项错误;明代印刷技术是有革新,但不能说不断革新,且材料现象与印刷技术革新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小说的流传不能反映封建社会由盛转衰,C项错误。4、C【解析】

根据材料“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的意思是说人民对于分封制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强推郡县制导致人民的不满,最终秦朝灭亡。故答案为C;材料未提及用人不当,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统治残虐和刑法严苛,排除BD。5、B【解析】

材料中时间是1945年,在这年留下历史进程中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抗战的胜利,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B正确;中国于1944年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A排除;各党派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是在1946年,C排除;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在1947年,D排除。故选B。6、A【解析】

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A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谈判的方法均不是收回香港过程中“主权问题”的实质,BC两项错误;武力收回香港不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D项错误。7、A【解析】材料反映当今世界经济贫富差距大,并且有加大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故A正确;材料提到的贫富差距问题在1960年和1980年就已存在,与两极格局瓦解无关,故B项错误;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有利于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化,这样一定程度应该可以缓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故C项错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际贸易有很大影响,但与贫富差距问题没什么影响,故D项错误。8、C【解析】

福州是《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口岸。“新式普通中学教育”中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说明近代教育是受到西方文明影响,故C正确;洋务运动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A;思想文化近代化不符合材料中教育近代化,排除B;材料中的学校主要学习西方文明,并不是与传统国学教育并存,排除D。故选C。9、D【解析】

依据材料“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并结合宗教改革来看,反对教皇就是反对封建君主,实质上是对封建制度的斗争。D正确;反对教皇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对封建制度的反对,A错误;民主革命指的是反侵略反封建,而宗教改革没有反对外来侵略,不是民主革命,B错误;民族革命是争取民族的独立,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选D。10、B【解析】

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的农民做雇农、“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或“佣之四方”,表明这些地区的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项错误;农民出卖劳动力、从事工商业,不能说明贫富分化的加剧,也不是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的表现,CD两项错误。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涉及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唤醒了工人的觉悟,从而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故B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故AD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错误。12、C【解析】

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之一。C项与题意相符;联邦制原则涉及的是国家的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排除B项;中央集权原则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目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物价,规范和发展商业。效果:政府获得大量利润,收入增加;政府与民争利使私营商贩纷纷破产。(2)相似: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中国私人资本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国家扶植;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弊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工业化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中国近代私人资本薄弱,政府主导近代经济成为长时间的选择;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作用,经济缺乏活力;改革开放以扩大生产者经营管理自主权为核心,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92年十四大后逐步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解析】

试题分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以及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可以归纳出目的,效果可以从“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而私营的大小贩则不是无利可图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