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iàng)跳蚤(sāo)洗涤(dí)潜滋暗长(qián)B.田畴(chóu)车辙(zhé)鄙视(bǐ)不折不挠(zhē)C.记载(zǎi)吆喝(yāo)黏土(nián)兴味索然(xìng)D.濒临(bīn)拯救(zhěng)纤维(xián)长途跋涉(bá)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沥青蔓延桥礅惟妙惟肖B.秀颀开恳古朴雄伟峻峭C.荧光雕镂牛犊无动于中D.格调狼藉喧嚣络绎不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袁隆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科学事业,他的丰功伟绩感动了每个中国人。B.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C.他画的兰竹图,布局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笔力遒劲,格调高古。D.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条潺潺的小溪,愈发鲜腴起来。4.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①这就是景物组合形成的不同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②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③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④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B.为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C.只要踏实肯干、自强不息,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南岸。B.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林立,张仪是道家代表人物。C.“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D.“烽火”指古时边防报警用的烟火。在“烽火连三月”中,杜甫用其借指战事。二、(10分)7.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微动涟漪,。(欧阳修《采桑子》)(2),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3)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4),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5),;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富贵不能淫》)(6)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的“,”两句,运用浪漫想象表达了词人的追求。(7)中华诗词文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深,有些房屋的雅号就源自古诗文,如“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三、(8分)为激发同学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学校以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为契机,举办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姮(héng)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材料二】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在未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材料三】汉语里船又称为舟,“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寓指遨游在神秘太空中的宇宙飞船。神舟又谐音“神州”,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并一直沿用,取名神舟也寓意着神州大地的腾飞、中国的腾飞。【材料四】发射时间飞船名称大事记2003.10.15神舟五号首位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轨运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2005.10.12神舟六号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安全着陆。2021.06.17神舟十二号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9月17日成功返回。2021.10.16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个月,首次在太空过春节。2022.11.29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次年6月4日返回地球。2023.05.30神舟十六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8.【太空故事我来讲】晓光同学生动地讲述了“材料一”的故事,接下来晓辉同学将讲述“材料二”的内容,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一段串联词。(3分)9.【未来飞船我命名】请你参照“材料三”,为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并陈述理由。(3分)10.【飞天历程我探究】阅读“材料四”,请写出你从中发现的两条探究结论。(2分)第二部分阅读(54分)四、(21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7分)中宵①唐·杜甫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②。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都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窗外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面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12.请写出诗歌尾联的意思。并从你读过的杜甫诗中,写出与其意思相近的两句。(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而吴亦饥。使人请食于越,越王弗与,乃攻之,夫差③为禽④。(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同“擒”,捉住。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必先苦其心志苦:(2)衡于虑衡:(3)王何患焉患:(4)而吴亦饥饥:14.下列各项与“召范蠡而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基本一致的是(3分)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成礼而去(《周亚夫军细柳》)C.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面山而居(《愚公移山》)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2)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2分)1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B.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D.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范蠡的聪明才智和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五、(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4分)扁担那头的父亲卞毓方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父亲身高一米八,我该长到一米八五,甚至一米九,才对得起达尔文的进化论。遗憾啊遗憾,我最终只蹿到一米七三,其余二兄一弟,还不如我,两个姐姐,更甭提了。我为什么不能青出于蓝?家人一致认为,首先是先天不足。母亲大人生得过于玲珑,也就一米五出头,正应了俗谚“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我的一米七三已属侥天之幸。其次是后天营养匮乏。正在高速成长的当口,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果腹都成了头等难题,还长什么长。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近似于圆;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搁在竹棚上。说不清从哪一天起,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宏愿:将来,这顶礼帽归我。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手里,温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唉,可惜帽冠太大,我的脑瓜又太小,往头上一套,帽檐一直滑溜到眼睛,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没关系,我还小,有的是长高长壮的机会。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定格,再次试戴,仍然嫌大。散场敲锣——没戏了。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的父亲。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逮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四弟元气足,疯劲大,拳头硬,诨名“四乱子”,与小朋友玩耍,常常话不投机就“看家伙”。有的家长就找上门来,向我父亲告状。父亲总是千赔礼,万道歉,答应等“四乱子”回来,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状,蹑手蹑脚踅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然而父亲故作视而不见状,仿佛啥事也没有发生。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非也。“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事后见了那曾被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好言抚慰。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晓得四弟只是顽童意气,骨子里还是个仁义的孩子。父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⑧父亲还说,他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⑨1964年,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⑾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⑿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7.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①段写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外柔而内刚”,联系全文可以体会到,这也是父亲为人处世的特点。B.开头部分使用了精确的数字描述自己和父母的身高,流露出“我”对自己不如父亲魁梧、伟岸的遗憾之情。C.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礼帽像父亲一样对“我”嘲笑。D.文章语言既诙谐风趣又庄重典雅。回忆儿时往事时,多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口语;写成年后的经历,多用简洁凝炼的书面语。18.本文回忆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请从第③至⑩段中依次简要概括。(4分)19.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20.文章结尾的句子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2分)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明廷臻熊寒冰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圈,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大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选自2023年4月25日《科普时报》,有删改)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太阳活动变化和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温室效应,会造成生态问题,导致气候异常。C.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但目前均不能完全解决碳排放问题。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2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23.第⑧段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24.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行动支持减碳减排?(2分)六、(7分)2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从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二是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B.朋友的一封来信引起了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高度关注,卡森开始搜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研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论著,最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警告人们滥用农药的行为正在慢慢毒害着自己、污染着环境,试图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根据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写就的科普巨著。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进行研究,不仅记录昆虫的生活,更关注昆虫的生命过程。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D.优秀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描绘了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的全过程。作品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26.下面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请简要谈谈其中的理趣和情趣。(4分)更擅长养儿育女的米诺多蒂菲妈妈住在下层。它独自在挖掘,因为它精通垂直挖掘的技术,这种挖法事半功倍,可以挖得很深。它是个能工巧匠,始终不停地对着坑道工作面挖掘着。它的丈夫只是一名小工,待在它的身后,用它的角背篓随时清理浮土。这之后,能工巧匠变成了女面包师,把为孩子们准备的糕点揉制成圆柱形;而米诺多蒂菲爸爸则为它打下手,为妈妈从外面运进来面食原料。如同在所有的和睦家庭中一样,女主内男主外。这可能就是在管形宅子中它俩所居的住处始终不变的缘故。将来我们将会知晓这种猜测是否与事实相符。第三部分写作(60分)七、(60分)27.(60分)亲爱的同学,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应该有许多小小改变。小小改变的或许是一种表情,一种语气;一个举动,一个步骤;或许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个视角,一个思路……在这些改变中,我们收获的可能是自我的认可,他人的肯定;可能是宝贵的经验,思维的突破……这些改变,也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许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们主动进步的愿望,积极努力的过程。请以“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叙事具体、完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改变中获得的发现、感悟、思考等;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C(A.跳蚤zao;B.不折不挠zhé;D.纤维xiān)2.D(A.礅——墩;B.恳——垦;C.中——衷)3.D.(D鲜腴:新鲜肥美。用来形容小溪不合适。A.丰功伟绩: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用来形容袁隆平院士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正确。B.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遒劲”指雄健有力,符合语意。)4.D(阅读材料,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的是中国园林景物的布局安排。首先④句承接前文,介绍建筑物的巧妙安排;②句的“还”字承接④句进一步说明建筑物的巧妙安排;③句写人游园时所得到的感受;①句总结,说出人游园时所得到的感受的原因。据此,正确的句序是:④②③①。)5.C(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兴趣”。B.搭配不当,动词“增强”与宾语“生活方式”搭配不当,可将“增强”改为“倡导”。D.语序不当,应该是“了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B(张仪不是道家代表人物,应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二、(10分)7.(10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等,该空均不计分)(1)惊起沙禽掠岸飞(2)半卷红旗临易水(3)狐兔翔我宇(4)国破山河在(5)得志,与民由之(6)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三、(8分)8.(3分)示例:同学们,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向往。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地球流浪。下面请欣赏晓辉同学带来的故事《流浪地球》。9.(3分)示例一:婵娟。“婵娟”在古代是月亮的别称,用婵娟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表达了对中国登月事业的美好祝愿。示例二:飞月。“飞月”是中国人的梦想,用“飞月”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是“飞跃”的谐音,表达了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飞跃发展的美好愿望。10.(2分)①航天飞船发射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②宇航员在太空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③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人数越来越多;④太空探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写出任意两条即可)第二部分阅读(54分)四、(21分)(一)(7分)11.(3分)B(诗歌首联“中宵步绮疏”半夜在窗下散步,总起全文,交代当时的时间,颔联为作者窗下所见,“飞星”“落月”“水白”“沙虚”渲染出当时凄冷的氛围,颈联用“幽鸟”“巨鱼”来自比,有“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之意,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尾联“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因为战事,书信也极少。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寓居西阁,夜半难眠,对自己处境的感伤以及对家人的思念。B项中“被窗外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分析错误。)12.(4分)意思:亲人朋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因为战争,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2分)诗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二)(14分)13.(4分)(每题1分)(1)使……痛苦(2)同“横”,梗塞,不顺(3)担心,担忧(4)遭受饥荒14.(3分)B(连词,表示顺承关系。A连词,表示并列关系。C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连词,表示修饰关系)15.(4分)(1)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先所不具有的能力。(2分)(2)您如果用贵重的礼物、谦卑的言辞去向吴国买粮,粮食就可以得到。(2分)16.(3分)C(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有误,应是“人要成就大业,则需经历磨难”)附课外文言文翻译:越国遭到严重饥荒,越王很害怕,把范蠡找来商量。范蠡说:“您忧虑什么呢?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吴国非常富足,财富有余,他们的君主年轻,智谋缺乏才能不足,喜欢一时的名声,不考虑后患。您如果用贵重的价钱、谦卑的言辞去向吴国买粮,粮食就可以得到。得到粮食,最终越国必定会占有吴国,而您又何必忧虑呢?”越王说:“好!”于是就派人向吴国请求买粮。……不到三年,吴国也遭受饥荒,派人向越国请求借粮,越王不给,于是攻打吴国,吴王夫差便被活捉了。五、(26分)(一)(14分)17.(3分)C(根据文意可知“窃笑”是作者的自嘲。)18.(4分)①父亲假装生气吓唬夜深疯跑的“我”;②父亲总温和劝诫顽劣的弟弟,从不呵斥;③父亲对外人都是真诚相待;④父亲给“我”讲故事;⑤父亲去上海码头装货卸货;⑥父亲回信鼓励“我”。(答出其中4点即可)19.(3分)示例一:运用动作描写,(1分)连用三个“走”,细致地描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1分)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1分)示例二:该句运用一系列短句,(1分)简洁明快,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1分)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